<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49年下半年,我國大陸基本解放,為準備解放臺灣,黨中央,中央軍委準備要組建空降兵。</p><p class="ql-block"> 時任二十軍五十八師參謀長的父親被任命為該旅副旅長,旅長王建青(原26軍77師師長)(10月10日改由朱云謙擔任(原28軍參謀長),丁釗任副政委(原31軍91師副政委),由原國民黨傘兵團起義團長劉農畯任旅參謀長,林震任旅政治部主任(原21軍63師政詒部主任)。還有旅炮兵司令權啟禮,后勤副旅長錢心展,技術副旅長周鳳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國空軍空降兵于1950年9月17日正式成立。圖為空軍陸戰第一旅成立大會會場。大會進行了閱兵式和分列式整個過程由父親擔任總指揮。</p> <p class="ql-block"> 父親在空降兵陸戰第一旅成立大會上(1950年9月17日)</p> <p class="ql-block">朱云謙(前排中,空軍陸戰第一旅旅長)</p><p class="ql-block">方 銘(后排右二,空軍陸戰第一旅副旅長)</p><p class="ql-block">丁 釗(后排左二,空軍陸戰第一旅副政委)</p><p class="ql-block">劉農畯(后排左一,空軍陸戰第一旅參謀長)</p><p class="ql-block">林 震(后排右一,空軍陸戰第一旅政治部主任)</p> <p class="ql-block"> 空軍陸戰第一旅領導班子和蘇聯顧問合影。前排中為旅長朱云謙,左三為副旅長方銘,右二為副政委丁釗,第二排右一為參謀長劉農畯,右五為旅政治部主任林震。</p> <p class="ql-block"> 在開封傘兵師當師長時的父親</p> <p class="ql-block"> 河南開封傘塔,當時是亞州第一高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1年6月28日空降兵剛組建不久,他就親自率一個加強連(一營二連)參加了軍事科學院組織的臨淮關(在安徽蚌埠附近)河川進攻聯合演習。那次演習由劉伯承院長擔任總導演,空降兵演習分隊充當空降團,擔負奪取敵扼守防御縱深的重要地區,并配合陸軍強渡江河的任務。這是空降兵組建后第一次參加總部組織的空降戰術演習。演習前父親組織演習分隊(空降兵和運輸航空兵)進行多次演練。演習當天,九架運輸機從南京起飛編隊飛行,到戰區后一次空降成功,著陸空降分隊動作迅速逼真,父親在現場指揮果斷靈活,園滿完成了演習任務,受到演習指揮部好評。演習結束后空降分隊的全體人員受到劉伯承院長,粟裕副司令的親切接見。</p><p class="ql-block"> 1952年8月3日在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上父親率領120名男女跳傘員在北京成功地實施了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次跳傘表演。</p><p class="ql-block"> 1955年9月29日到11月13日,父親和師政治部副主任曾顯奎率一個加強營(一營)參加了中央軍委在遼東半島組織的方面軍,集團軍兩級首長及部分實兵在原子,化學條件下的抗登陸戰役演習。彭德懷元帥為演習總指揮,葉劍英元帥為總導演。空降兵演習分隊充當“蘭軍",空降兵團實施空降以策應正面部隊登陸與“紅軍"機械化師,前衛摩托化營實施對抗演習。演習當日在殲擊機的掩護下,由二十七架運輸機編隊飛行進行空降,著陸后部隊集合迅速,父親指揮果敢,部隊作戰靈活,頑強任務完成園滿受到各級好評。</p> <p class="ql-block"> 父親事事身先士卒,空降旅剛成立時,擺在全旅指戰員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要闖過跳傘關,傘兵不會跳傘就和普通陸軍沒什么兩樣。當時旅黨委針對這個難題采取了許多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號召各級干部帶頭跳傘,父親是一個責任心,進取心很強的人,他很快就掌握了跳傘的地面動作和擢傘技能,時年二十九歲的父親成為旅級干部中第一個帶頭跳傘的人。為全旅的干部戰士做出了表率。</p><p class="ql-block"> 1961年父親剛從空一軍的副軍長調任十五軍副軍長,就聽說他曾任師長的老部隊四十三師在跳傘訓練中出了些問題,戰士們的訓練積極性受到影響。這時父親帶著工作組馬上來到四十三師,他經過短時間的準備,就再上藍天帶頭跳傘。</p><p class="ql-block">他的這一舉動大大地鼓舞了士氣。父親在任旅長,師長和軍長期間共跳傘200多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親在演習中檢查部隊挖戰壕的情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58年7月,在出席軍委擴大會議前,父親根據空降兵組建8年的實踐經驗及我軍末來作戰方針原則和我國國民經濟現狀,深思熟慮地寫出了《有關空降兵師建設的幾點意見》一稿,被作為他出席軍委擴大會議書面發言材料,得到軍委領導和與會人員的贊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親在著陸場指揮跳傘訓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親既注重部隊的軍事訓練,同時也非常重視連隊基本建設,關心戰士們的生活。1975年11月擔任軍區空軍副司令的父親到空降兵45師檢查工作,由于身體狀況這次他同意住在團招待所,但每天堅持到黃繼光生前所在連隊和戰士們一起就餐。碰巧第二天這個連隊進行輕武器實彈射擊考核,父親要到射擊場現場察看,于是就和戰士們一起起了個早床,吃早餐時天剛麻麻亮,只見戰士們在地上圍成一個個圓圈摸黑吃飯,開始父親以為是為了戰備而有意不開燈,后來一打聽,原來連隊食堂里的燈泡壞了不少,再往四周一看窗戶玻璃也壞了不少,于是父親叫秘書去數了一下共缺少38塊玻璃。這時父親一句話也沒說。到靶場后他又利用空閑時間找戰士談話,問連隊的伙食好不好,飯堂的電燈有多長時間不亮了。到了上午十點父親突然提出要到團部去,他讓秘書把團長和后勤處長叫來,首先父親平靜地把在黃繼光連飯堂所見所聞告知他們,然后提高了嗓門嚴肅地說:你們都是帶兵的,帶兵就要愛兵,要關心戰士的疾苦,否則就是干部的失職。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是黃繼光連的優良傳統之一,但是艱苦奮斗和因工作失誤讓戰士們吃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回去后團長和后勤處長立即解決了全團所有類似問題。</p> <p class="ql-block"> 1973年11月武漢空軍配合武漢軍區在河南明港地區組織軍事演習,因父親在武空是分菅作戰工作的副司令同時還兼任空降兵十五軍軍長,所以這次他擔任了演習指揮部的成員并兼空軍組組長,緊張的演習開始不久,秘書就發現他的精神不夠好,總顯得很疲憊,問他那里不舒服,他卻什么也沒說,一天晚上父親從演習指揮部回來又連夜召開空軍導演組開會,部署部隊下一步的演習任務,直到凌晨三點多鐘才結束,回到住處實在太累了才對秘書說,這次演習開始前就發現大便有些黑,可能是胃潰瘍病所致,最近有些加重了。為了這次演習他對任何人都沒有說,第二天經醫生化驗,證實了是胃潰瘍引起出血,武空領導得知情況后,幾次打電話讓父親回武漢治療。可父親執意不肯,說演習就像打仗一樣,不能中途退下來,作為指揮員更應該這樣,就這樣一直堅持到演習結束,回到武漢第二天就住進醫院作了手術,他的胃被切除五分之四。</p><p class="ql-block"> 1974年10月,父親到應山空降兵44師蹲點,師領導考慮到他身體不太好,就提前在師招待所準備好了房間,當父親得知情況后說:“這次我是來蹲點的,蹲點就得到點上去,住在上邊怎么能準確了解基層的情況"。當天下午父親就和秘書來到一營,營部臨時從連隊抬來兩張單人床,父親讓人把從師招待所拿來的被子也退了回去,讓他們拿來戰士們用的黃軍被,在一營期間父親除去開會以外每天都和連隊的干部,戰士工作生活在一起,在連隊食堂吃飯時營教導員考慮到父親的胃不好就叫食堂給加了個菜,父親就將萊分給了戰士們,并告訴營干部以后不能為他搞特殊,父親胃不舒服了晚上就吃幾顆從家里帶來的花生米。</p><p class="ql-block"> 父親在43年的革命生涯中,前十一年奉獻給了抗日戰爭和祖國的解放事業,在新中國成立后的32年里父親為空降兵的創建,發展狀大貢獻了畢生的精力!</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父親年僅六十歲就因病于1981年8月7日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日夜魂牽夢繞并為之鞠躬盡瘁的空降兵建設事業。</p> <p class="ql-block"> 圖為父親1967年3月21日在北京參加軍級干部會時受到毛主席,周總理,葉劍英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并合影(倒數第二排右三是父親)此片是合影照片的局部</p> <p> 母親將父親生前使用過的左輪手槍,軍大衣,公文包,手錶,跳傘紀念章捐贈給空降兵軍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我參覌空降軍軍史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响水县|
浦城县|
晋宁县|
什邡市|
雅江县|
新邵县|
洞口县|
平乡县|
壤塘县|
突泉县|
资阳市|
阳高县|
会宁县|
青川县|
泽普县|
通榆县|
任丘市|
林州市|
神木县|
清苑县|
右玉县|
安福县|
天峨县|
托克逊县|
松阳县|
息烽县|
上虞市|
宜昌市|
资阳市|
波密县|
新平|
赣榆县|
鱼台县|
海口市|
盈江县|
德江县|
平邑县|
博兴县|
鞍山市|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