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藏歷是指我國藏族的傳統歷法,史料記載,公元前1000年之前,藏族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它是根據月亮的圓缺來推算日、月、年。公元七世紀,唐朝文成、金成兩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結盟,帶來了內地的歷法。此后,藏族的古歷法與漢歷、印度歷法相結合,到元代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為一體的獨特的歷法。現有史書證明,藏族的歷書最早出現在13世紀(元朝),到19世紀藏族歷書的編定已經趨于完善。</p><p class="ql-block"> 藏歷雖然也用干支記年法,但與我國漢族使用的農歷略有不同,藏歷是以"五行"代替"十干"("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癸),即"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直接用12生肖代替"地支"。我國有56個民族,12生肖具體名稱略有不同。藏族的12生肖與漢族的12生肖基本相同,只是藏族的"雞年"又稱"烏鴉年"(簡稱鴉年)。</p><p class="ql-block"> "五行"中的前者為"陽",后者為"陰",也是60年一個輪回,即排序為:陽木鼠年、陰木牛年、陽火虎年、陰火兔年、陽土龍年、陰土蛇年、陽金馬年、陰金羊年、陽水猴年、陰水雞年、陽木狗年、陰木豬年……</p><p class="ql-block"> 藏歷是陰陽合歷,將一年分四季,以冬、春、夏、秋為序,整個藏區冬季最長,春季次之,秋季再次之,夏季最短,部分高寒地區,甚至無夏季,春秋兩季連在一起。有些藏區把一年分為6個季節,即春、后春、夏、秋、冬、后冬。</p><p class="ql-block"> 藏歷一般年份為12個月,以月球圓缺周期為1個月,也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藏歷也用閏月,來調整月份和季節的關系。有閏月的年為閏年,閏年384天左右。</p><p class="ql-block"> 藏歷的置閏與農歷不同,所以閏年時,有時藏歷與漢族的農歷會相差一個月左右。</p><p class="ql-block"> 農歷一般來說是19年7閏,即19年設置7個閏月。雙數的24節氣稱為"中氣″,若某個月沒有中氣,則為上月的閏月,閏月有29天的,也有30天的。藏歷閏月的設置是65年24閏,即65年有24個閏月。</p><p class="ql-block"> 藏歷的春節與漢族的春節時間差分4種情況:</p><p class="ql-block"> (1)完全相同(即重合);(2)前后相差1天;(3)相差1個月,如2022年農歷春節是公元2022年的2月1日,而藏歷的新年是公歷的3月3日,兩者相隔了1個月(30天);(4)兩者相差1個月零1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津市市|
姚安县|
元阳县|
乾安县|
湛江市|
西宁市|
绍兴市|
武城县|
益阳市|
贵溪市|
茶陵县|
临猗县|
邢台县|
萝北县|
龙江县|
新营市|
宜君县|
永宁县|
洱源县|
泸溪县|
六盘水市|
普格县|
马关县|
章丘市|
奉节县|
普宁市|
松江区|
平乡县|
临夏县|
自贡市|
绍兴县|
毕节市|
庆元县|
仁怀市|
新疆|
工布江达县|
依安县|
施甸县|
交口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