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2021年11月9日(農歷十月初五)是我們敬愛的父親誕辰100周年紀念日。早在兩年前,兄弟姐妹就著手研究這一天的紀念方案,即使在2020年新冠疫情突發的險情下也沒停止。經過精心策劃、精心準備,就在距離紀念日前三天,北京疫情又變得嚴峻復雜。本著“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思想,為既能紀念父親的生日,又能保障家人的安全,兄弟姐妹決定舉行網上紀念會,相信父親在天之靈一定能感受到。</p> <p><br></p><p> 上午10點紀念會開始,于芳受委托任主持人。大家首先起立,向敬愛的父親三鞠躬。</p> <p><br></p><p> 為了緬懷敬愛的父親一生走過的坎坷道路和我們與爸媽一起生活一起成長的金色時光,兄弟姐妹齊心協力,尤其是小萍妹妹嘔心瀝血,以父親傾心珍藏的百余幅老照片為基礎,編輯制作了紀念冊《愛你一萬年》。紀念冊見證了父親的奮斗史,再現了我們的成長史,凝聚和發揚了兩代人賡續家族命脈、傳承優良家風的傳統,是父親誕辰百周年我們獻給父親的最珍貴的禮物!</p> <p><br></p><p> 讓我們通過電子版(美篇),再分享一下紀念冊吧!</p> <p><br></p><p> 正如美篇結尾所說的那樣,紀念冊不能包含父親的全部歷程和功績,也表達不盡兒女對父親的深切緬懷和思念。但天上人間,真情永遠!值此父親百年誕辰之日,讓我們敞開心扉,再向父親傾述一下心里話吧!</p> <p><br></p><p> 大姐于瑛首先發言,她說:</p><p> 今天是我們的父親誕辰100周年紀念日,我們深切緬懷敬愛的爸,滿懷感恩之情精心制作了紀念冊獻給爸。這本紀念冊記錄了爸是怎樣的人,再現了爸一生走過的坎坷道路和我們與爸媽一起生活共同成長的金色時光。</p><p> </p> <p><br></p><p> 爸童年凄苦,少年漂泊海外,青年投身革命。兢兢業業,忘我工作,堅定信仰,積極入黨;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如一;忍辱負重,一身正氣,優秀黨員,人民公仆。</p> <p><br></p><p> 爸一生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疼愛妻子,溫暖子女;擔當責任,諄諄教誨,言傳身教,榜樣力量,引導子女,健康成長;重視親情,感恩親友,互愛互助,一路前行。</p> <p><br></p><p> 爸是有抱負、有信仰、為理想奮不顧身的人。我7歲時就知道二伯父因是中共地下黨員而在1941年29歲時壯烈犧牲。爸像二伯父一樣執著追隨共產黨,深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爸積極要求入黨,牢記為人民服務宗旨,愿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舊中國家族親人不怕犧牲奮力拼搏,新中國爸以火一般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p> <p><br></p><p> 文革10年是動蕩的10年,爸遭受到不公平待遇,但爸用自己的言行證明了對黨和國家的忠誠與清白。1970年暑假我們放一周假,我去干校看望爸媽,和爸媽分別才半年,見爸明顯的蒼老憔悴,我心都碎了。爸白天上班,跟車裝貨卸貨,200斤的麻包重重壓在爸瘦弱的身上;下班后爸要記糖廠的賬,深夜還要寫檢查,經常凌晨二、三點鐘才睡覺,不到六點就起床,一天的工作又開始了。</p> <p><br></p><p> 在文革黑白顛倒的年代,只因爸是商業部基建局從1955至1966十一年間發展的唯一黨員和唯一連續提拔的實力干部,在爸奉獻才華的最寶貴時刻卻被迫離開他為之嘔心瀝血的工作崗位,下放到五七干校。艱苦的生活環境,繁重的體力勞動,莫須有的罪名,大會小會批判,爸整宿整宿的檢查卻過不了關。嚴酷的境遇下爸面對現實沒有怨天尤人,他堅信黨,堅信強加給自己的問題一定能夠解決。爸的態度讓我十分欽佩又深深心疼。爸的一生說明個人、家庭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我們經歷了文革災難,但愿那樣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p> <p><br></p><p> 人的一生最應該感恩的是父母。感恩爸媽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溫暖的家,含辛茹苦地把我們五個子女撫養成人。爸愛我們,他十分重視革命傳統教育。1952年6月1日我上小學二年級時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隊,當天爸給我講了二伯父的英雄事跡。我敬仰二伯父,覺得入隊、入團、入黨是我一生必經之路,長大后也要像二伯父那樣做一名共產黨員。爸送給我《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鼓勵我向英雄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p> <p><br></p><p> 爸先后送給我三支筆。1954年“六一”前夕,爸從北京出差回家(當時我們住在沈陽),送給我的兒童節禮物是一支紫紅色的鋼筆,我愛不釋手。1959年我考上高中,爸把他珍藏多年的黑色派克金筆送給我,這支金筆陪伴我上完三年高中,參加了高考及四年的大學學習。我本應1966年大學畢業,因文革拖延了畢業時間,1968年2月我被分配到北京市一所中學工作,爸出差到上海給我帶回三件禮物:一個淡黃色的搪瓷杯,一個上海提包,一支英雄金筆,祝賀我參加工作,我格外珍愛。這支英雄金筆隨我工作20多年,我用它寫教案,記財務賬,做人事工作,這支筆為我校20多人的平反發揮了作用。我一直珍藏著這支筆,看到它就感到爸的愛,想起爸對我的鼓勵。</p> <p><br></p><p> 爸辛苦一生,卻沒有享受一天,給我們留下無盡的遺憾和思念。親愛的爸爸,今天是您的百歲生日,我們祝福您生日快樂!</p> <p><br></p><p> 大姐夫樊文川1974年走進我們家,與爸有三、四年的接觸。大姐的發言深深觸動了大姐夫,一個一輩子穿軍裝的男人,一個近80歲的老人,竟泣不成聲,最后寫下幾句話。</p> <p><br></p><p> 二姐于芳在籌備、編輯紀念冊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對父親的了解,同時深切感受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她以無比崇敬、懷念和感恩的心情制作了幾張圖片,表達對父親的情感。</p> <p><br></p><p> 二姐夫劉闖沒有見過父親,從《家的感召》和紀念冊《愛你一萬年》中,他認識了一位愛國愛家、有情有義、盡職盡責的岳父。他專門朗讀了自己寫的詩。</p> <p><br></p><p> 于民作為父母唯一的兒子,從小被寄予很大希望,在傳承家風上負有更大的責任。他說:</p><p> 今天是我們的父親百年誕辰紀念日,我們大家滿懷敬意紀念父親誕辰100周年。</p><p> 父親出生在中國連年戰亂的時代,從小沒了父母,生活充滿艱辛,十幾歲便出走異國他鄉走入社會,憑借山東人的吃苦耐勞和辦事認真負責,以及為人實在的性格,從學徒熬到店員,在日本投降后回到祖國,毅然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部隊,以后不管在哪兒工作都是最優秀的。從圖們到沈陽,直到把一家人帶到北京,才有了我們一家人今天的幸福生活。</p><p> </p> <p><br></p><p> 父親的一生是勤奮的一生,奮斗的一生,坦蕩的一生。作為國家干部,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踏踏實實、清清白白。作為父親,他關愛家庭每一個成員。他十分注重對子女的教育,在當年好幾十戶鄰里之間,我們家的孩子聽話懂禮貌,學習成績優秀,口碑最好。父親也很重親情,關心親戚們,在百忙的工作之余經常與親戚聯系。在父親身患重病時仍然關心國家大事,特別是從1978年起開始改革開放,父親看到國家有了希望,感到非常高興。同時,對我們五個子女都能夠回到北京感到欣慰。父親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每個人都要更好地生活。一個家族的成功,需要家族中每一個人都要用一生去努力,不斷傳承成功經驗,才能使家族在社會發展中不斷進步。在父親百歲生日的時候,我們銘記并踐行這一點,就是對父親最好的紀念。</p> <p><br></p><p> 琳艷在父親生前雖沒過門,但見過父親,留下深刻印象。這次紀念父親誕辰100周年,她動情地說:</p><p> 在紀念父親百年誕辰紀念會之前,通過看回憶錄《家的感召》和紀念冊《愛你一萬年》,進一步了解了公公不平凡的一生。他老人家忠于黨、熱愛工作、認真負責的革命精神令我敬仰,他忠厚實在、他人第一的高風亮節深深感染了我,他清清白白度人生的生活態度是我學習的榜樣。我為能成為這樣一個大家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和幸福!</p><p><br></p> <p><br></p><p> 我永遠不會忘記1978年10月5日,這一天我父母聽于民說他父親身體不好,就說咱們年齡比他輕,應當去看看他。在看望期間,四位老人談得很融洽。回家后我父母一致認為于民的父親是個忠厚、踏實、可信賴的人,同意我和于民進一步交往,這樣堅定了我和于民交朋友的決心。在婚后40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我深深感到于民身上處處傳承著公公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助人為樂的態度、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風格和忠厚善良的美德。</p> <p><br></p><p> 在紀念公公百年誕辰之日,我深感要繼承家庭的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使光榮的家風代代相傳,永遠發揚光大,這是我們晚輩應當做的。公公您放心吧、安息吧,我敬祝您永遠安寧!</p> <p><br></p><p> 老四小苓妹妹眼含熱淚,代表她的小家庭發言,她說:</p><p> 今天是爸的百年誕辰,在此我代表我們全家祝他老人家生日快樂!</p><p> 時光荏苒,轉眼爸離開我們已43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現在我的眼前,多少次在夢中爸爸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爸就在我們身旁。在我生命中時時處處得到爸的關愛,使我能夠健康成長。爸對祖國的愛,對家庭的愛,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滴,讓我們終身受益。</p><p> 如今,隨著祖國的強大,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爸過早離開了我們,沒有親眼看到這一切是非常遺憾的事情。我們要好好生活以慰藉爸在天之靈。天堂沒有病痛,祝爸爸在天堂生日快樂!</p><p> </p> <p><br></p><p> 老五小萍妹妹專門做了美篇《永遠懷念和爸媽在一起的時光》,隨著畫面的翻轉,把我們又引回到兒童、少年時代。雖然現在我們已步入老年,但在爸媽身邊度過的金色時光歷歷在目;雖然我們都改變了容顏,但對爸媽的思念一刻也沒有改變。</p> <p><br></p><p> 在聆聽大家發言的時候,我們的耳畔一直蕩漾著一個旋律,這就是父親生前最喜愛的前蘇聯歌曲《小路》。這次編輯制作的電子版《愛你一萬年》,小妹特意選擇《小路》為背景音樂。在紀念父親誕辰100周年的時刻,我們兄弟姐妹共同為父親唱起這首歌,愿歌聲駕著思念的翅膀,飛到父親身旁。</p> <p><br></p><p> 為了迎接父親的生日,二姐于芳特意在網上訂購了一個生日蛋糕。回想起父親57歲時才第一次吃到生日蛋糕,也是他最后一次吃生日蛋糕,心里不免難過。今天,我們要唱著《祝你生日快樂》,與父親共享這個生日蛋糕,由衷地祝福父親生日快樂!</p> <p><br></p><p> 不知不覺中紀念會開了一個多小時,兄弟姐妹還意猶未盡。多想回歸和爸媽在一起的日子,多想留住回憶爸媽的瞬間!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大姐作了總結發言。她說:</p><p> 今天我們成功地在網上舉辦了“敬愛的父親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感謝于芳妹妹在臨時決定改為網上紀念所做的一切努力,精心安排,認真主持。紀念會開得既莊重又和諧。每個人都很重視,都做了充分準備,發言真實感人。</p><p> </p> <p><br></p><p> 感謝小萍妹妹制作的《愛你一萬年》紀念冊,這本紀念冊大家積極參與,小萍從策劃、籌稿、收集資料、編輯、修改等,歷經兩年多時間,十幾次易其稿,嘔心瀝血,精益求精。紀念冊反映了我們的共同心聲,是獻給父親的最珍貴的生日禮物!</p> <p><br></p><p> 我們五個兄弟姐妹以自己和父親共同生活20多年、30多年的切身經歷,感受到父親為人勇敢堅韌、吃苦耐勞、淳樸善良、一身正氣,他堅定信仰、勤奮工作,歷經20多年的考驗,不忘初心,始終如一,在我們心目中父親是真正的共產黨員、人民的好公仆。</p> <p><br></p><p> 父親的榜樣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一生,正如小芳妹妹說的“父親是永遠讀不完的書”。父愛如山,我們五個兄弟姐妹始終都認為自己是爸最疼愛的那個孩子,至今依然相信。小芳妹妹說:“父親從未走遠,就在我們身邊。”“爸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每天看著我們。”</p> <p><br></p><p> 小民弟弟講到,“父親的正氣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子女,父親注重兄弟姐妹之間互相幫助,至今我們家庭成員之間聯系緊密,經常聚會。我們要繼承父親的優良品質,傳承家風。一個家族的成功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和傳承,我們要一代一代地傳承和發揚下去。”</p> <p><br></p><p> 小苓妹妹深情地說:“多少次在夢中爸爸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爸爸就在我們身邊。爸爸對祖國的愛、對家庭的愛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滴,讓我們終身受益。”</p> <p><br></p><p> 小萍妹妹說,“父親和他的父兄一樣,是個骨子里流淌著英雄血、為理想而奮不顧身的人。父親不僅在事業上,生活中也處處是我們的榜樣。父親的言傳身教轉化成為家庭傳統,影響到我們和孩子們,將綿延不絕地陪伴我們到永遠。”小萍妹妹還講到,“今天我們對父親的最好報答是好好生活,我們要活到100歲,到時也制作紀念冊。”</p> <p><br></p><p> 感謝文川、劉闖妹夫、琳艷弟妹、賢和妹夫和國利妹夫融入于家大家庭。</p><p> 五個兄弟姐妹只有我有幸在結婚時得到爸爸的祝福,爸對第一個女婿非常滿意和關愛。1976年8月爸病危搶救,當時正值唐山大地震不久,手術后爸住在大地震棚,連續多天的大雨,爸高燒不退,媽和我、小芳、小苓還有文川輪流照顧。當時弟弟小民在南京上大學,妹妹小萍在北大荒。文川請假20多天,精心照顧爸。今天文川懷著感恩的心表達對爸的敬重和思念。</p> <p><br></p><p> 爸生前見過琳艷和賢和,對他們是滿意的。今天琳艷回憶起當年她父母和咱爸媽的見面情景,琳艷父母認為咱爸媽是忠厚、踏實、可信賴的人,同意琳艷和于民繼續交往。琳艷談到,“父親的高風亮節深深感染了我,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清清白白度人生的人生態度激勵著我,我為能成為這樣一個革命家庭的成員而感到驕傲和幸福。”琳艷還特意準備了太陽能的花環祝賀父親的生日。</p> <p><br></p><p> 爸最不放心的是小苓妹妹,擔心她的身體。可以告慰爸的是,40多年來賢和關心、愛護小苓妹妹,他們一家生活挺好。今年清明節賢和與我們一起為父母掃墓。</p> <p><br></p><p> 二妹夫劉闖沒見過爸,看了《愛你一萬年》紀念冊很受教育,特寫《岳父誕辰百年感懷》以表思念和敬意。</p> <p><br></p><p> 小妹夫國利支持、協助小萍編寫紀念冊,每年清明節和父母的忌日,他都和我們一起為父母掃墓。每次掃墓后都安排在他們家聚會,得到了小萍和國利的熱情款待。每年寒食節,國利還和小萍一起為父母送錢花。</p><p> 爸雖沒見過二妹夫、小妹夫,相信爸對他們一定是滿意的。</p> <p><br></p><p> 今天咱們都講到要學習、繼承爸的精神,我認為爸的精神是“家國情懷,大愛無疆”。</p><p> 在紀念敬愛的父親誕辰100周年的莊嚴時刻,我們深切緬懷親愛的父親。您是當之無愧的優秀共產黨員,是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仆,相信鮮紅的黨旗凝聚著您的時代品格。您為黨和國家做出的貢獻,祖國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兒孫永遠不會忘記!相信我們于家后代人才輩出,您的精神、品質、傳統、家風會代代相傳,生生不息!</p> <p><br></p><p> 親愛的爸爸,天上人間,真情永遠;隔山隔水,難隔思念。真心祝福爸生日快樂!</p> <p><br></p><p> 爸的紀念會結束了,但紀念冊的影響力卻在發酵。爸百年誕辰當天,大姐通過《花好月圓》家族群,向親戚們發送了我們送給爸的紀念冊,親人們的感言接踵而來。</p><p> 大伯父于業勤的女兒、我們的堂姐妹于芬說,含淚看完,往事歷歷在目,這是珍貴的于家近代史,收藏了!終生不忘四叔四嬸的養育之恩,如同父母!四叔永垂千古!感謝瑛芳民苓萍兄弟姐妹,你們辛苦了,愛你們!</p> <p><br></p><p> 姑姑于業順的兒子、我們的表兄弟史沈華說,小舅百年誕辰的紀念相冊《愛你一萬年》,大家看后都說制作的很好。我們父母輩的有些老照片還是第一次見到。看到相冊引發了太多的回憶,想起曾去北京三里河小舅家、福山二舅母家、大連三舅家,以及文革串聯中去我大哥大嫂家的情景。雖然50多年過去了,親人間的深情厚誼仍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時光變遷,我們也都老了,請姐姐和姐夫多保重吧!</p> <p><br></p><p> 三伯父于滌生的大兒子、我們的堂兄弟于建華說,《愛你一萬年》反復讀到下半夜1點多,感慨萬千,引起我的許多回憶。在我記憶中,四叔是一個特別和藹可親、尤其對孩子非常關愛慈祥的長輩。記得有一次四叔來大連,那時我五、六歲,哭著鬧著要跟四叔走,沒辦法,爸爸領著我送四叔到火車站,分手時還是耍賴,記憶太深刻了!最后一次見四叔是1976年,我在天津化工廠實習來北京,四叔像爸爸一樣關心我,問這問那,給了我很多關愛。走時,他老人家一個人送我到火車站,那竟是我和四叔的永別!謝謝你們兄弟姐妹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好的禮物,我將永遠珍藏在心中!</p><p> 三伯父的女兒、我們的堂妹于言青說,于萍姐的作品很精彩,我從中了解了許多于家的歷史和傳承,感動與敬佩!</p> <p><br></p><p> 爸的老戰友鮑夢慶的兒子鮑國成說,含淚細細品讀完《愛你一萬年》(同時也轉發給了我父親和弟弟妹妹),深受感動,這是一部飽含家國情懷、充滿正能量的歷史家書。紀念冊圖文并茂敘述了老一輩親人們齊心協力艱苦創業的苦難歷程,為實現大多數人過上幸福生活的崇高信仰而獻出年輕的寶貴的生命,在艱難困苦中互相扶持走出困境的血緣親情……我父親常常感慨:在圖們那段舉目無親的日子里,如果沒有大哥大嫂伸手相助,哪有我的今天啊!這段超越了血緣關系的親情永遠不會忘記!我們這代人也非常敬仰大大、大媽,二老始終是我們處事做人的榜樣,我們在心里永遠懷念他們!非常感謝姐姐哥哥們制作的相冊,辛苦了!</p><p> 鮑夢慶的女兒鮑麗艷說,帶著淚水模糊的雙眼看了兩遍《愛你一萬年》,大大的容貌和風范仿佛就在我眼前。《家的感召》《愛你一萬年》是我最用心、最用情看的作品,這種感染力來源于哥哥姐姐們對親情、友情的赤子之心,對大愛無疆的詮釋。父輩的情感結系著我們子輩的情感,承載著心中永駐的那份愛永遠傳承。感恩我們的生命中有北京的哥哥姐姐,愛你們!</p><p> </p> <p><br></p><p> 被感動的不僅有我們同輩人,還有第三代、第四代。</p><p> 大伯父的孫子、我們的侄子于晶說,紀念四爺爺誕辰100周年的美篇《愛你一萬年》,這幾天我流淚看了五遍,浮想聯翩,感慨萬千。往事歷歷在目,心中更加思念逝去的親人,引發許多回憶。</p><p> 在我記憶中四爺爺是一位非常慈祥的長輩,記得上小學放假的時候經常來北京,在四爺爺家住上一段時間,四爺爺對我非常疼愛。每當我離京返包時,四爺爺都要到京包線鐵路邊送我。當時鐵路在三里河工人俱樂部東(現已拆除),當列車從北京站出發經過鐵道路口時,我看見慈祥的四爺爺站在那里,依依不舍,揮手告別。我的爺爺奶奶走的早,沒有感受過爺爺奶奶的愛,在四爺爺四奶奶身上我感受到了爺爺奶奶的關愛。</p><p> 《愛你一萬年》是一部圖文并茂的于家歷史家書,講述了于家老一輩人艱苦創業及獻身革命的奮斗歷程,是我們后輩的學習榜樣,我會永遠懷念他們!好在我們于家后代人才輩出,這是對老一輩人最好的慰藉。</p><p> 感謝姑姑及叔叔制作了這么精致的美篇,我會永遠珍藏。祝愿于家的長輩及親人們多多保重,身體健康,幸福滿滿,長命百歲!</p><p> 于晶的妹妹于倩說,謝謝姑姑,美篇收藏了,慢慢看,好多事我都不知道。</p> <p><br></p><p> 姑姑的外孫女(大表姐史楓硯的女兒)林虹說,美篇制作的很好,又看到了姥姥、姥爺年輕時的照片,感慨萬千。雖然他們躲進了時光深處,但在愛的記憶里,依然生動鮮活。</p><p> 姑姑的孫女(大表哥史沈生的女兒)史少靜說,看了《愛你一萬年》我也感慨很多,爺爺奶奶、包括相冊的主人公——奶奶的小弟和妻子年輕時風華正茂,生活也富足美滿。</p> <p><br></p><p> 二伯父于業功的外孫女、我們的外甥女于小潔說,《愛你一萬年》看得我都流淚了,謝謝姨們和舅舅為我們記下這么珍貴的家史。我為我是咱們這個大家庭的一員而驕傲、自豪!</p><p> 于小潔的妹妹于小靜說,資料太珍貴了,家庭的回憶,家風的傳承!</p><p> 于芳的女兒劉晶說,寫得真好,回憶了家族史,那些黑白泛黃的老照片很珍貴,值得永久收藏。</p><p> 于民的女兒于姍姍說,看了,很好,中途幾次流淚了。</p><p> 更難能可貴的是,家族的第四代(以父親這輩人為第一代)——于小潔的女兒多多在看了家書《家的感召》后,決定利用出國留學回京探親的機會,拍攝一個以于家歷史為主線的視頻。她從《愛你一萬年》中收集了許多老照片,我們期望她成功。</p><p><br></p><p> 《愛你一萬年》能引起家族幾代人的共鳴,說明我們選擇做紀念冊作為父親百年誕辰的禮物是十分正確的,說明同祖同根、血脈相連,紀念冊增強了家族幾代人的凝聚力。我們五個兄弟姐妹都是70歲上下的人了,通過給父親制作紀念冊和為父親召開紀念會,我們看到了家風的傳承,看到了于家興旺的希望,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這是對父親及于家老一輩最好的慰藉和報答,這也是對于家后代最傾心用情的教育和交代。</p><p> </p><p> 親人們,如果你喜歡《愛你一萬年》,請感謝包括父親在內的于家前輩,是他們淳樸、善良、正直、拼搏、奮斗、奉獻的人生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鮮活的生活本身比紀念冊更精彩,還需要我們不斷地發現、學習、挖掘;傳承家風,任重道遠,每一個家族成員都要努力加油!</p><p> </p><p> 親愛的爸,您看到聽到了吧,請您放心吧!生日為您祈福,祝您在天堂生日快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获嘉县|
莆田市|
大方县|
辽宁省|
和田县|
巴楚县|
长顺县|
曲阳县|
淮南市|
电白县|
淳安县|
宣恩县|
白朗县|
林西县|
闽清县|
寿阳县|
新余市|
巴南区|
德昌县|
贵港市|
崇阳县|
金溪县|
信丰县|
梨树县|
吉首市|
通山县|
西盟|
芒康县|
普定县|
攀枝花市|
淮安市|
香河县|
靖远县|
中西区|
简阳市|
广东省|
东乡|
张掖市|
含山县|
赤峰市|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