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序)鄱陽湖,我的母親湖。小時候,她的名字就常在我耳邊縈繞。第一次見到她,是在廬山含鄱口上眺望,那時覺得她離我還很遠。直到近年和朋友到吳城、南磯山游玩,才對她有了直面的印象。去年冬天,和心愛的人又到南磯山,再次被那搖曳的蘆葦、蜿蜒的湖汊、飛鳴的候鳥所打動,忽然萌發了想遍覽鄱湖美景的沖動……于是,我慢慢開始了環湖尋美的追夢之旅……</p> <p class="ql-block">廬山腳下東南面的鄱陽湖湖底,沉睡著一座古石橋。</p> <p class="ql-block">古石橋長2930米、寬1.2米,橋墩之間的橋面由三塊長條形花崗石并排鋪成。</p> <p class="ql-block">橋板兩邊用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輔以加固。</p> <p class="ql-block">因為橋墩間的孔洞有983個,故得名“千眼橋” ,也稱“千孔橋” 。</p> <p class="ql-block">千眼橋東起都昌縣多寶鄉西山蔣公嶺腳下。</p> <p class="ql-block">西至星子縣(今廬山市)鄱陽湖主航道邊。</p> <p class="ql-block">向西望去,遠處的廬山依稀可見。</p> <p class="ql-block">每年大部分時間,千眼橋都被湖水淹沒,冬季枯水期水位低至約10米以下,這座古石橋才露出“廬山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千眼橋所在的位置,是從都昌過鄱陽湖到星子、廬山去潯陽的必經之路。</p> <p class="ql-block">古時過湖,夏季漲水可以渡船,冬季枯水則要蹚水踏泥,涉水者往往苦不堪言。</p> <p class="ql-block">明崇禎四年(1631年),都昌籍官員錢啟忠領倡捐俸集資修橋,歷時五年終于落成,后人又把這座橋稱作“錢公橋”。</p> <p class="ql-block">從此,千眼橋成為兩岸民眾便捷來往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站在岸邊的沙山上遙望,廣袤的鄱陽湖湖床上,千眼橋只是一條隱約可見的小小細線。</p> <p class="ql-block">古石橋邊的泥沙上,隨處可見碩大的鳥爪印。</p> <p class="ql-block">每年冬季,大批候鳥飛來鄱陽湖越冬,千眼橋沒人的時候,候鳥也會到這里覓食。</p> <p class="ql-block">千眼橋兩端岸邊的山嶺上,矗立著一個個巨大的風車,這里早已建成了風電場。</p> <p class="ql-block">自多寶鄉下到湖底的千眼橋,必須翻越風電場所在的蔣公嶺。</p> <p class="ql-block">在這些高大的風車下面,你會覺得人的渺小也會感到人的偉大。</p> <p class="ql-block">“這個大家伙,只是風車的一只翅膀。”</p> <p class="ql-block">歲月流逝,湖底淤積了大量的泥沙,有的橋段幾乎快要被埋沒在泥沙下。</p> <p class="ql-block">因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古石橋損毀嚴重。</p> <p class="ql-block">古石橋兩側的沙灘上大片的白色小點在閃爍......</p> <p class="ql-block">……這是無數個逝去的生命在訴說。</p> <p class="ql-block">這段連接千眼橋的石子硬路似乎也在講述過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兩岸民眾往來早已不再依靠這座古石橋。</p> <p class="ql-block">前幾年,當地對古石橋進行了首次大修,這座距今近400年的“全國最長的湖中石橋”也被列為江西省重點保護文物。</p> <p class="ql-block">千眼橋已經變成了鄱陽湖枯水期的一道獨特風景線,吸引著各方游客前來游覽。</p> <p class="ql-block">夏游水上公路,冬賞湖底古橋,鄱陽湖總會給你不一樣的美!</p> <p class="ql-block">(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锦市|
庆安县|
彩票|
闻喜县|
长岛县|
祁连县|
崇阳县|
时尚|
东海县|
兴文县|
临城县|
福贡县|
马边|
灯塔市|
固安县|
东宁县|
射阳县|
万荣县|
苗栗县|
嘉定区|
泰宁县|
利辛县|
宿州市|
汤原县|
新平|
罗城|
台南市|
陇西县|
长宁县|
常德市|
潍坊市|
高平市|
和顺县|
白银市|
阿瓦提县|
潜山县|
滨海县|
嘉义县|
都江堰市|
那坡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