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家鄉在東北平原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這里有大片的土地,土地大部分種的都是大苞米。每年的十月,一望無際的大苞米地齊刷刷的,被風吹起秋黃的海浪,也吹熟了苞米棒子。收割機也開始日夜奔忙收獲金燦燦的大苞米,豐收的大地洋溢著收秋的喜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然而,今秋莊稼遭受百年不遇的秋澇,一場接著一場的秋雨,使得田地水飽和,洼地成河,收割機進不去地里,成熟的大苞米遲遲不能收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幾年農業機械化解放了農民勞動力,農人在閑暇之余都在搞第二產業,養殖,進城做工,做買賣等等。雖說農民的生活不僅僅依附于土地,但土地永遠是我們農民的根,莊稼就像我們農人的眼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剛進十月,到了該收獲的時候,只要在家或者能回家的農人都待不住了,都到田里開始了最原始的勞動,玉米一個一個掰下來,扒了皮,露出金黃的沉甸甸的大苞米棒子,然后裝進袋子里,再扛到地頭,裝上車拉回場院。然而天公不作美,三天秋雨兩天晴,每一場降雨都增加了收秋的難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老公也是一樣只要不下雨就去下地扒苞米,背,扛,運,像螞蟻搬家似的收一點是一點。黑土地滋養的農村人就是這樣的,勤勞是我們的本分,我們更深深的愛著每一個金黃的碩果,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與自然做斗爭,累并快樂著。然而大片兒的莊稼,光靠人工太漫長了,只能一邊往家運一邊盼收割機能早日收獲。</p><p class="ql-block">十月中旬,或許是我們的勞動感動上天,雨真的停了。地里也一天天干了,高地可以用收割機收獲了,</p><p class="ql-block">收割機起早貪黑的忙碌著,四輪車一趟一趟的拉著金黃的大苞米往各家運苞米。遲到的收獲在深秋蕭瑟的大地上點亮成一道有聲有色的風景。</p><p class="ql-block">11月5日晚上,我家收獲最后一塊地,今秋風大雨大,苞米桿子東倒西歪,也有趴在地上的,收割機收的不是特別干凈,所以第二天一早我和老公頂著小雪絲把落在地里的苞米撿回家了。</p><p class="ql-block">那天天陰沉沉的,嗖嗖的北風夾著零星的小雪花漫天飛舞,掉在地上又融化成水了。我和老公一人背著一個袋子,低著頭,在收獲完的苞米地上尋找落下的苞米,苞米帶著冰碴,手套早濕了,每撿起一個苞米像摸著冰糖葫蘆似的,手冰冰涼但卻興奮著,因為經過了一個多月了盼望苞米終于收獲完了。收獲,是我們一年的希望。</p><p class="ql-block">抬頭便能看見遠處在雪中徘徊在地里與我們一樣撿苞米的農人。這也是我們對糧食的敬畏,我們都看不得糧食被丟棄,被糟蹋,盡量做到顆粒歸倉。雪越下越大,呼呼的北風中清晰的聽見收割機的聲音,請注意倒車,請注意倒車……苞米桿子濕了,收割機也不能收了,也無奈的往回返了。</p><p class="ql-block">11月7日立冬這天天下起了鵝毛大雪,這也是百年不遇的一次大雪,膝蓋多深的雪地里,還有好多人家的苞米還在地里的苞米稈上瑟瑟發抖的掛著,雪花飄飄,又飄起了我們農人的愁……</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新县|
荔浦县|
察雅县|
罗山县|
宁国市|
遂宁市|
运城市|
遂溪县|
深圳市|
连州市|
海南省|
灌阳县|
开封县|
宁津县|
鲜城|
馆陶县|
集安市|
吴桥县|
孝义市|
鸡泽县|
九龙县|
舞阳县|
江都市|
承德市|
孟连|
马边|
攀枝花市|
荥阳市|
如东县|
左权县|
玛纳斯县|
大新县|
海城市|
嘉峪关市|
喜德县|
株洲市|
安仁县|
望江县|
贵港市|
道真|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