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情滿于山,意溢于海</p><p class="ql-block">我和徐平是南師附中初中同屆同學,按說應該認識56年了,可我們卻在古稀之年才知道彼此。聽朋友說,徐平搞了五十多年業余攝影,這次要編印一本風光攝影畫冊,邀我作序。我其實不會作序,只是了解了徐平的攝影經歷后,有了一些感慨,姑且為序吧。</p><p class="ql-block">21世紀的中國,出現了世界罕見的千萬攝影大軍,照相機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寵,而是普通民眾所喜愛的消遣。如何區分“專業”攝影和“業余”攝影,已沒有評判的規定。如果單從職業來分類,是有專業和業余之分;可如從作品來看,只要拍攝者嫻熟地掌握了攝影技藝,表現出的攝影水平就可以是專業的,徐平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來,徐平對攝影的態度是采取他自定的“三樂”主義:首先,他認為攝影對他是自娛自樂的事,喜歡就去做。攝影的范圍很廣,他選擇了風光攝影,全身心地鉆進去,其他的事就無暇顧及了。不去追求參賽獲獎,也不去攀越一級級攝影組織當會員。他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攝影世界里,其樂無窮;</p><p class="ql-block">三樂主義的第二樂是自得其樂。從事風光攝影很辛苦,爬山涉水、日曬雨淋、早出晚歸,但他樂此不疲,自得其樂。不僅遍覽祖國的壯麗河山,還多次到世界各地去采風創作。他像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樣,在繽紛的世界尋覓和拍攝千姿百態的風景。這是一個創作過程,也是一個享受過程。正如我國古代文藝評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論述的“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攝影者敞開心扉,沐浴大自然的恩賜,定格被大自然感動并產生共鳴的美景,這是多么快樂的事!</p><p class="ql-block">三樂主義的最后一樂是知足常樂。五十多年的風光攝影經歷,是徐平人生的巨大財富,他很滿意,也很知足。怡然自樂之余,選出自己攝于意大利多洛米蒂的風光圖片匯集成冊。以影會友,獨樂不如眾樂,又是一大樂事。</p><p class="ql-block">三樂主義是徐平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人生境界。人一輩子都在尋覓和追求自己的人生境界,徐平找到了,我為他高興!生活如斯,夫復何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趙瀏蘭</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8日</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漫游仙境</p><p class="ql-block"> ——令人神往的多洛米蒂</p><p class="ql-block"> 多洛米蒂山區(Dolomites,意大利語作Alpi Dolomitiche)位于意大利境內的阿爾卑斯山脈南麓東段,因發現它的法國地質學家迪尼多內·多洛米厄(Dieudonné Dolomieu)而得名。山區方圓約1360平方公里,其間奇峰聳立,險峻陡峭。超過3050M的高峰就有18座,最高的馬爾莫拉達峰為3342M,該峰南坡還有一處深達610M的懸崖。據地質學家考證,多洛米蒂山體由白云石構成,兩億五千萬年以前還沉睡在海底。經過億萬年滄海桑田的變化,七千萬年前才開始浮出海面。隨后的地殼運動和氣候變化造就了多洛米蒂奇特的山形地貌,群峰的峭壁、斷崖、溝豁、高臺,千姿百態,呈現出“痛苦糾結”的態勢,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 它不僅有雄奇壯美的山峰,還有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蒼翠茂密的原始森林,緩緩流淌的山間清溪,綠草如茵的高山草甸……沒人能夠知道多洛米蒂究竟有多美。</p><p class="ql-block"> 更為神奇的是,那里巍峨雄偉的山峰,潔白陡峭的白云石山體,每當拂曉或日落時分,隨著光線的變化,會變幻出粉紅,暗紅,深紅等各種色彩,是多洛米蒂聞名于世獨特的奇景,被譽為阿爾卑斯之光。</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上帝把阿爾卑斯山最美的風景給了意大利,而意大利卻把阿爾卑斯山最美的風景給了多洛米蒂。</p><p class="ql-block"> 這片人間仙境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的游客。2009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后,更是增加了知名度和吸引力,成了攝影愛好者朝圣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近年來,我們雖然先后游歷了美國西部的峽谷溝壑,加拿大落基山脈的賈斯伯、班芙國家公園,新西蘭南島的雪山湖泊,冰島和挪威的冰原、峽灣,但是對世界聞名的阿爾卑斯山和多洛米蒂奇景依然心心念念,充滿向往。</p><p class="ql-block"> 終于,2019年10月2號,我們一幫攝友結伴而行,開啟了我們神往已久的多洛米蒂自駕游攝影之旅。</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10月3 日,因有大半天的空閑,大家決 定游覽科莫湖。 </p><p class="ql-block"> 驅車前往科莫小鎮。十點多到達, 停車后花一小時稍在小鎮掃街。十一點 半,離開科莫,經過幾十公里的盤山公 路,十二點多到達貝拉焦 Bllagio,游 覽這個科莫湖中的半島小鎮。途中在 觀景臺停車,升起無人機,拍攝科莫 湖。約下午三點半離開,前往當晚住宿地——奧拉(Ora)。</p> <p class="ql-block">湛藍的科莫湖,位于米蘭西北郊的阿爾卑斯山南麓,是一冰川湖泊。阿爾卑 斯山的冰川融水,源源不斷的匯入湖中,造就了這一方生態環境。</p> <p class="ql-block"> 科莫湖(Lago Como),是意大 利阿爾卑斯山脈一冰川湖,最負盛名 的旅游勝地,屬倫巴第大區管轄,面積 146 平方公里,為意大利第三大湖。 </p><p class="ql-block"> 科莫湖是世界著名風景休閑度假勝地, 位于米蘭市以北 50 公里,阿爾卑斯山 南麓的一個盆地中,被幾座山包圍并分 割,總體呈 Y 字型,是一個狹長形湖泊。科莫湖以它的氣候和繁茂的植被資源 聞名,氣候溫暖、潮濕,這種氣候促進 了植物的繁茂生長。</p><p class="ql-block"> 湖邊的一些很有歷 史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的別墅是其最 吸引人的地方,許多歐美社會的名流為擁有一棟科莫湖畔的別墅而感到驕傲。</p> <p class="ql-block">科莫小鎮掃街</p> <p class="ql-block">貝拉焦Bllagio小鎮觀湖</p> <p class="ql-block">貝拉焦Bllagio小鎮觀湖</p> <p class="ql-block"> 4 日,六點半出發,前往 Karersee 湖,拍攝日出和山峰倒影。此時,正式 進入多洛米蒂山區。因是自駕游,所以 時間和開車停車都很隨意。沿途停車拍 攝,加油,無人機放飛,大家玩得很嗨!</p><p class="ql-block"> 中午,莫埃納小鎮,停車休息和小鎮吃 飯。約下午一點,小鎮出發去住宿地,位于 加爾代納山谷的圣克理斯蒂納(Santa Crisdina)。</p> <p class="ql-block">克雷扎湖日出</p> <p class="ql-block"> Lago di Carezza 克雷扎湖是位于 Carezza 地區的微型湖泊,背后是拉特 馬峰(Latemar)。湖區風景秀麗,猶如少女的清澈瞳孔。這是多年形成的冰 川湖,湖水含多種礦物質,呈現透徹的 青綠色,宛如翡翠。在太陽的直射下, 還會呈現出奇妙的五彩色,傳說一位女 神生活在翠綠的湖水之中。</p> <p class="ql-block">克雷扎湖俯瞰</p> <p class="ql-block">克雷扎湖倒影</p> <p class="ql-block">克雷扎湖邊的滑雪場。后面是玫瑰園山,最左邊是施勒恩山,山后就是休斯草原。</p> <p class="ql-block">莫埃納Moena小鎮</p> <p class="ql-block">路邊景色也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匹茲波峰</p> <p class="ql-block">4日,下午四點,去刀鋒山(Seceda),拍攝蓋斯勒峰。</p><p class="ql-block">在奧蒂塞伊 Ortisei 乘纜車上山,我們為了拍日落, 只能購單程票(少數人購雙程票,五點半的最后一班纜車下山)。站在山上,周圍的風景震撼。大家都冷得發抖,身上的羽絨服抵擋不住寒風刺骨,但大家仍堅持拍攝。</p><p class="ql-block">日落后,約七點,我們步行下山。因走錯路, 走了一條極艱難的路。路途長約六公里,坡陡,路面沙石很滑,且天黑看不清。艱難行走到近一半路程,不少人已是蹣跚龜行。后在領隊祥子老師和當地偶遇的消防隊員幫助下,艱難下山。這一天,是整個行程 中最辛苦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從小鎮奧蒂塞伊(Ortisei)出發,從海拔 1 千多米來到 2518 米的山頂平臺,群山環抱,草原壯闊,似乎各種贊美之詞都不能表達。登山過程無疑是最為艱苦的。</p><p class="ql-block">路遠海拔高,坡度大。登上 Seceda 眺望,四周群山環抱,草原壯闊。因為凌厲,又因為是山脊,所以在 Seceda 能看到蓋斯勒山峰的兩面。向東的山坡為刀削般的巨型綠色傾斜草坡,點綴著野花。向西的一面則是幾乎垂直的陡峭白色山體,一排山峰如犬齒般尖聳而交錯起伏,險峻磅礴并袒露粗糲碎石。</p><p class="ql-block">在 Seceda 所處位置看過去的是蓋斯勒山峰的側面角度,而正面角度的奧德利山脈 / 蓋斯勒山峰(Gruppo di Odle/Geisler)則在福納斯山谷能夠看到。 </p><p class="ql-block">Seceda 是多洛米蒂著名地標之一,自然成為加爾代納山谷的首選徒步線路。</p> <p class="ql-block">蓋斯勒峰巍然佇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刀鋒山頂遇一北京人,后看到他在微信上發的感慨,可見刀鋒山景色的震撼! </p><p class="ql-block">徒步登頂 Seceda </p><p class="ql-block">只為在群山中多看你一眼 </p><p class="ql-block">綠色的刀鋒猶如沖天巨浪 </p><p class="ql-block">從此無法忘記你容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幾日一直在極度的視覺盛宴中,令人目不暇接。大家都感覺,此次意大利之行,即時到此結束,也已不虛此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5 日清晨,經過一夜睡眠,疲憊的身體得到恢復。雖然腿上多處酸痛, 但已不影響活動。與室友商量,決定開車去拍日出。約 7:15 到達目的地, 找好拍攝機位,立即開拍。此時,第一縷霞光已投射在峰頂,映出一朵金紅。</p> <p class="ql-block">第一縷陽光投射到休斯Suisi山頂</p> <p class="ql-block">休斯山日出</p> <p class="ql-block">航拍休斯山</p> <p class="ql-block">位于加爾代納山谷的圣克里斯蒂納Santa Crisdina小鎮,我們住宿地附近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位于加爾代納山谷的圣克里斯蒂納Santa Crisdina小鎮,我們住宿地附近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5日,下午四點出發,去塞爾瓦迪加爾代納山谷拍攝休斯草原日落。一路緊趕慢趕,約五點到達,趕上了陽光揮灑的半個小時。一陣忙碌后,又陷入等待陽 光的無奈中。一直到六點四十,太陽即將落山時,才等到了一縷陽光投射到山體上, 又是一陣緊拍……六點五十,在烏云密布的失望中收拾器材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施勒恩山(Sciliar / Schlern)像一條匍匐在休斯高原上的獸脊,山體戛然而止處,巖石裂開,狀如犄角。奇特的山形和時常籠罩山峰的雷暴孕育了眾多傳說,精靈、仙女、 巨人、矮人,以及最著名也最神秘的:女巫。</p> <p class="ql-block">6日,清晨六點十分出發,再去塞爾瓦迪加爾代納 山谷拍日出。到達時已見漫天霞光。趕緊下車,一陣猛拍。老天不負我們的辛苦,滿天 的彩云,從暗紅到鮮紅,再到亮紅,到金黃, 不停的變幻,鋪滿半邊天空。沐浴著滿天彩霞, 只聽見相機的咔嚓聲連綿不絕,同行攝友皆收獲滿滿。</p> <p class="ql-block">八點收工回返,沒走多遠又見馬 群。本著拍馬屁的執著精神,在初升的陽光 下,記錄下圓滾滾的馬屁!(背景是施勒恩 峰 Schlern)</p> <p class="ql-block">溫馨的草原小屋</p><p class="ql-block">這種小屋隨處可見(意大利語 Rifugio,德語 hütte),也稱山屋。山屋大 部分都建在徒步線路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那么一兩家,除了住宿,小屋還 提供每日餐飲,也兼具急難救護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早晨,俯瞰加爾代納山谷中的奧提塞伊Ortisei</p> <p class="ql-block">6日,上午十點鐘,又出發轉場,趕往下一個住宿地——丘薩小 鎮。十一點到達,在小鎮上閑逛掃街。</p> <p class="ql-block">丘薩小鎮掃街</p> <p class="ql-block">丘薩小鎮全貌及山上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下午兩點出發,去福納斯 山谷,拍攝蓋斯勒山峰和山谷里的兩處網紅教堂——圣喬凡 尼 San Giovanni(又做圣約翰)和圣瑪格達萊納教堂 Santa Maddalen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幾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發現本就不寬敞的路 邊停滿了各種車輛,進去后才知道,湊熱鬧趕上了當地的 Speck fest 烤肉節!圣瑪格達萊納教堂下方的大草坪被辟為臨時停車場, 黑壓壓的停滿了車。教堂前的空場上搭起了舞臺和各種臨時板房。舞臺上演出節目,板房中各式燒烤,熱鬧非凡。遺憾的是,我們 這些攝影癡迷,竟然舍棄了如此盛宴,爬到高坡上傻等陽光。也 許是老天對我們的懲罰,下午一直陰云密布,蓋斯勒峰云霧繚繞,山谷里昏暗無光。只是在下午四點左右,右邊的山谷入口處投照 了一線陽光。近五點,無望中我們收攤回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下起了雨。</p> <p class="ql-block">福納斯山谷,蓋斯勒峰,圣瑪格達萊納教堂</p> <p class="ql-block">蓋斯勒峰下的圣喬凡尼 San Giovanni 小教堂 , 小教堂于 1744 年為紀念 圣人約翰·內普穆克而建,塔樓的銅皮洋蔥頭圓頂裝飾著星星,外墻飾以粉 赭色壁畫,建筑風格不似村里的教堂那般樸實無華,好在巴洛克式華美并不越雷池半步,在森林和高山的蔭蔽之中另有一番楚楚動人之態,許多山外的 人熱衷來這里舉行婚禮。</p> <p class="ql-block">福納斯山谷 Val di Funes/ Villn?ss 是一 個體量非常小的山谷,但它頗受國內游客的青睞,超越“三山”,超越“穿越經典”一號徒步線, 儼然變成多洛米蒂風景的代言人。</p><p class="ql-block">山谷旁的蓋斯 勒峰(Puez- Odle/ Geisler)更以挺拔雅秀的 姿態名冠多洛米蒂。 圣喬凡尼 San Giovanni 小教堂 , 于 1744 年為紀念圣人約翰·內普穆克而建,塔樓的銅皮洋蔥頭圓頂裝飾著星星,外墻飾以粉赭色壁畫, 建筑風格不似鄉村教堂那般樸實無華,好在巴 洛克式華美并不過分,在森林和高山的蔭 蔽之中另有一番楚楚動人之態,吸引許多山外的人熱衷來這里舉行婚禮。 </p><p class="ql-block">福納斯山谷也許是阿爾卑斯山區最接近人間 天堂的地方,著名的圣瑪格達萊納教堂 (Santa Megdalena) 被五彩秋葉、綠茵如地毯牧草、茂 密松林和白云石山峰包圍著,脖子上掛著鈴鐺的 牛羊在山坡上悠閑吃著綠草,村里漂亮木屋煙囪 冒出的渺渺炊煙讓游客感受著幽靜的山谷 , 而落 日晚霞更將白云石山峰染成座座紅頂,這一切猶 如夢幻的和諧美麗。</p> <p class="ql-block">難得的一縷陽光投照在牧場上</p> <p class="ql-block">7 日,早六點十五分出發,又去福納斯山谷 的圣瑪格達萊納教堂拍攝日出。</p><p class="ql-block">下了一夜雨,清晨,到處是一遍水洗后的清新。</p><p class="ql-block">早早到達目的地, 直接上到教堂北側的山坡上,靜靜地等待太陽升 起。七時許,天空的云層打開,局部云底有了紅意, 似乎在朝著彩霞滿天發展。到七點十幾分,右邊和左邊遠處的云層都漸漸泛紅,可我們正面的蓋 斯勒峰仍是云遮霧罩,沒有紅起來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日出 時分已過,大家只能失望的接受沒有彩霞的現實。 同行的許多人已陸續撤離,我們仍在繼續堅守,為的是等待初升的那一縷陽光。</p><p class="ql-block">功夫不負有心人, 八點半以后,那傾斜的初升陽光,投射到蓋斯勒峰下的草場上。我們換上長焦鏡頭,拍攝著云煙繚繞 的牧場。奶牛悠閑地在草地上吃草,炊煙裊裊,一幅幽靜的田園風光。直到九點,我們才戀戀不 舍的收攤返回酒店。</p><p class="ql-block">九點十幾分,回到丘薩小鎮, 高崗上的古堡沐浴陽光,云霧繚繞,我們急切地 升起無人機,拍攝這難得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山谷中的牧場</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福納斯山谷</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福納斯山谷</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收拾行李,出發去下一站。約十一點, 到達布拉耶斯湖畔。</p> <p class="ql-block">布拉耶斯湖是由山體滑 坡形成的堰塞湖,面積 31 公頃,最大深度 36 米,平 均深度 17 米。湖水由三面 群山包圍,清澈湛藍的湖水 融入到自然環境的壯麗中。這是一個類似加拿大夢蓮湖 的湖泊,去過的人都在這兒 找 到 了 一 些 感 覺。</p> <p class="ql-block">流 連 近 兩 小 時, 我 們 離 開, 前 往 Cortina d'Ampezzo(科爾 蒂娜丹佩左),抵達后等待 和自由活動,順便拍攝了這一滑 雪勝地小城的美麗風光。</p> <p class="ql-block">前往科爾蒂納丹佩佐的途中,山谷中的風景壯美</p> <p class="ql-block">科爾蒂納丹佩佐 (Cortina d'Ampezzo) 是多洛 米蒂地區的中心,自 19 世紀末被德奧貴族和英國 登山者發現之后,它一直雄踞“多洛米蒂王后”的 寶座。 但一戰爆發后,山區的一切活動嘎然而止。 使多洛米蒂山的旅游業重獲新生的是 1956 年在科 爾蒂納舉辦的第七屆冬季奧運會。 隨后,電影業的 繁榮使科爾蒂納成為許多電影的拍攝景地。這兒還 是世界十大滑雪勝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7日下午四點多,前往五塔峰 Cinqur Torri,拍攝大山落日。停車后, 步行登山,來到山頂纜車站處(此處海拔 2211 米)。周圍都 是高大的白云石山體,極其壯觀。西下的陽光投照,有一種一覽 眾山小的感覺。選好機位,架起相機。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在拍攝了日照金山后,余暉中我們步行下山,驅車去圣維托(San Vito Di Cadore),入住酒店。</p><p class="ql-block"> 這一天,是九九重陽節,我們以這樣的方式登高望遠,度過了重陽節。</p> <p class="ql-block">8 日,早六點十五分出發,到達 Antorno 湖邊(安托諾 湖)。未到時就見滿天彩霞,大家興奮,急盼快到湖邊。湖邊一 遍潔白,細看是厚厚的一層冰霜。大家不管這些,深一腳淺一 腳的趕到湖邊,架起相機拍攝,飛起無人機拍延時。誰知天公不作美,只展示了短短一小會兒的彩霞,就收起了艷麗的色彩,變 成普通的灰黑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寂靜的密蘇里娜湖</p><p class="ql-block">八點,轉移到不遠處的密蘇里娜湖(Lago di Misurina)。寧靜的湖面映照著金色的遠山,鴨子在湖面悠閑 的游弋,岸邊小碼頭靜靜的停靠著兩只小船,一切都是那么的舒 適恬靜。</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圣維托小鎮</p> <p class="ql-block">清晨,寧靜的圣維托湖</p> <p class="ql-block">中午,出發去三指峰景區。購買了每車 30 歐元 的私家道路使用費后,很快到達景區停車場。</p><p class="ql-block">下車整裝后,約兩點鐘,開始了一段頗為艱難的步行。沿著崎嶇的山路前行,約四十五分鐘到達 三指峰腳下的山口。這兒距離預定的拍攝地點還有不短的一段 路。考慮再三,為了不透支體力,決定放棄后一段 路途,就在山口處拍攝。大部隊繼續前進,我們幾個“老弱病殘”在山口處徘徊等待。</p><p class="ql-block">時間流逝,轉眼到 了五六點鐘。我們飛起無人機,繞著三指峰飛行拍 攝,也是樂趣多多。等到日落時分,更是一陣忙碌, 相機無人機齊上陣,記錄下金山日照的美好瞬間。</p><p class="ql-block">六點四十多,收拾東西下山。一路不時停下拍攝落 日余暉和暮色中的小教堂,約七點半回到停車場。</p> <p class="ql-block">從南方拍攝的三指峰</p> <p class="ql-block">三指峰(Tre Cime di Lavaredo)是多洛米 蒂山脈中極為著名、典型的山峰,巖體陡峭壯觀, 周邊深受徒步、登山愛好者和轉山的朝圣人們的青睞。每次轉身,腳下數不盡的層巒疊嶂和綿延向天 盡頭的美景,都是最完美的收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戰前,這里是意奧邊界。一戰后,才回歸 意大利。三座山峰中高的有 2999 米,其余兩座分 別有 2973 米和 2857 米。三峰附近有 3 座徒步小 屋和不少徒步路線,經驗豐富的旅行者還能體驗翻越三峰的鐵索攀巖。 </p> <p class="ql-block">從北方拍攝的三指峰</p> <p class="ql-block">另一視角的三指峰</p> <p class="ql-block">層巒疊嶂</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暉下的三指峰周圍群山</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暉下的三指峰周圍群山</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暉下的三指峰周圍群山</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暉下,月亮升起來。</p> <p class="ql-block">路邊小教堂隱匿在余暉中</p> <p class="ql-block">9 日,離開圣維托,前往斯洛文尼亞的布萊德湖。至此,連續數日的多洛米蒂山區之行結束。在經歷了強烈的視覺盛宴的震撼,多次長途跋涉的煎熬之后,大家都飽含依依不舍的心情。</p><p class="ql-block">驅車兩百三十多公里,下午一點半,我們到達布萊 德(Bled)。優美寧靜的湖泊一下吸引了我們的眼球,剛剛住下,有人就迫不及待的前往湖邊。我們蠻幸運,房間陽臺正好面對 湖邊的布萊伊城堡(Blejski Grad)。我們架起相機,在陽臺上拍起了延時視頻。</p><p class="ql-block">四點半,背起相機,去湖邊拍攝。天氣 不佳,但陰云還蠻有特色。大家在湖邊拍堆棧片,拍慢門,玩得起勁!五六點鐘,云層漸紅,但直到太陽落山,都未能露出陽光。天完全黑下來,大家感受了藍調片的魅力后,才收拾器材回酒店。 </p><p class="ql-block">10 日,六點半出發,去布萊德湖邊拍日出。天空仍是烏云密布,布萊伊城堡若隱若現。我們抱著一絲希望,冒著小雨,來到湖邊。此時小雨漸止,湖邊升騰起霧氣。大家抓緊時間,架起相機,飛起無人機,拍攝起來。七點半以后,薄霧漸濃, 只得收兵回營。</p> <p class="ql-block">布萊德湖(Bled Lake)位于斯洛文尼亞西北部的阿爾 卑斯山南麓,是阿爾卑斯山脈的冰川運動形成的。高山頂部積雪的融水不斷注入湖中,故有“冰湖”之稱。布萊德湖是 一個長 2.1 千米、寬 1 千米的小湖,湖畔密林濃翠,懸崖下 明鏡般的湖面以及湖中阿爾卑斯山雪白的倒影,構成夢幻般的冰玉奇鏡,故人們稱布萊德湖為“山上的眼睛”。 這兒 是避暑、度假和冬季運動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晨霧里,湖中的小島好似漂浮在空中</p> <p class="ql-block">湖邊的山林晨霧籠罩</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布萊伊城堡(Blejski Grad)</p> <p class="ql-block">十點,出發前往斯洛文尼亞的普圖伊。出發不久,剛上高速,就遇上查車。攔下后交涉半天,方知是沒在上高速前去加油站購買高速通行費。我們一共六輛車,被攔下三輛。每車補交十五歐元通行費和一百五十歐元的罰款(考慮我們是外國人, 減半處罰)。繳款后得以放行。</p><p class="ql-block">中午十一點多,到達小鎮 Skofja Loka 停車休息。這時領隊祥子老師表示,是他沒和大家說清楚,這個罰 款他來交了,這讓我們大家都感到了溫暖。 </p><p class="ql-block">在小鎮稍事休息后,前往普圖伊。</p> <p class="ql-block">途中,在Skofja Loka 小鎮休息</p> <p class="ql-block">約兩點多到達普圖伊城堡,天氣太差,改為自由活動。 </p><p class="ql-block">下午六時,正在晚餐時,突然發現云開霧散,城堡上霞光映 照。大家立即丟下飯碗,扛起相機,直奔河邊拍攝。</p><p class="ql-block">七點多,天完全黑了,我們收拾回屋,相約晚些時候拍星軌,后因天 空云層太多而放棄。</p> <p class="ql-block">普圖依是斯洛文尼亞歷史最悠久的城市。公 元 前 1 世 紀, 該 地 為羅 馬 帝 國 屬 地。 1555 年,成為施蒂里亞公國的領地。該城 位于德拉瓦河畔,人口 9,000,原屬奧地 利施蒂里亞自治省,1918 年劃歸南斯拉夫 的斯洛文尼亞。該城是鐵路要站和葡萄種 植區,有皮革與制鞋工業。城里有希臘神 話中著名歌手俄耳甫斯紀念碑及城堡、中世紀教堂等。</p> <p class="ql-block">晚霞映照的普圖伊城堡</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普圖伊城堡</p> <p class="ql-block">11 日,早上大霧彌漫。八點,帶著相機去普圖伊閑逛掃街。九點多,仍是霧氣騰騰,大家只得收拾行李,出發前往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p><p class="ql-block">到達后,在市中心大市場附近,好不容易找到停車場,還沒有車位。于是將車鑰匙交給帶隊的小周等車位,我們則帶著相機去市中心掃街。</p><p class="ql-block">沿著盧布爾雅尼察河,不遠就到了龍橋,隨后是盧布安納中央市場和圣尼古拉斯大教堂。大家走散,各自拍攝。大市場上蔬菜花卉 及各種雜物琳瑯滿目,大教堂邊上則是餐飲大排檔。只見人頭攢動,擁擠不堪。購物的,吃飯的,參觀教堂的,什么都有。我們擠在人群中,伺機拍攝。遺憾的是沒帶長焦鏡頭,太近又怕別人反感,不得盡興。</p><p class="ql-block">十二點多,決定先去酒店住下休息。 </p><p class="ql-block">近五點鐘,大家再次出發,由祥子老師開車送我們去市中心,上城堡拍攝。下車后準備上山,發現有上山纜車。大家一致決定坐纜車往返。很快就到山頂,坐電梯進入城堡,再沿旋轉樓梯登上塔樓頂。這里是全市的制高點,視野開闊。夕陽西下,華燈綻放, 市區景色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盧布爾雅那(Ljubljana)是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位于西北部薩瓦河上游,群山環抱的盆地之中,多濃霧。主要景點有盧布爾雅那城堡、龍橋、城市廣場、圣尼古拉斯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首都盧布爾雅那市中心的地標——龍橋</p> <p class="ql-block">盧布安納中央市場商販云集</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斯大教堂邊的大排擋生意紅火</p> <p class="ql-block">放學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深情回眸</p> <p class="ql-block">登上市中心城堡的塔樓,俯瞰全市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12 日,早起又是大霧,什么拍攝計劃都泡湯。早八點半,退房離開酒店,前往海濱古城皮蘭。</p><p class="ql-block">到達皮蘭,優美的亞得里亞海濱風光立即吸引了我們。古樸的小鎮,藍天白云,湛藍的海面上朵朵白帆。我們用無人機拍攝,體驗著這美好時光。</p><p class="ql-block">中午,我們來到海邊,找了家餐館,享用海鮮餐和牛排。陽光揮灑,海風吹拂,美味佳肴讓大 家直呼過癮。 </p><p class="ql-block">下午繼續拍攝游玩。一路攀登,來到古城墻。購門票時遇到尷尬,不刷卡,只接受現金!區區兩歐難倒了我和室友。一番僵持后,賣票的小伙子讓我倆免票進入,化解了這次尷尬。</p><p class="ql-block">城墻上風光一覽無遺,賞 心悅目。</p><p class="ql-block">晚餐后,我們又到海邊散步。一邊聊天,一邊喝著啤酒,在陣陣海濤聲中,享受這難得的海濱閑暇。</p> <p class="ql-block">迷人的皮蘭是亞得里亞海岸邊的一顆明珠, 不管是曲徑幽深的街道、水天一色的海景,還是 歷史悠久的文化遺跡,皮蘭都值得你駐足停留。</p> <p class="ql-block">蔚藍色的大海,點點白帆點綴其中</p> <p class="ql-block">古堡之內,見縫插針的修建了一個足球場</p> <p class="ql-block">暮色沐浴著秀麗的半島</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半島依舊輝煌</p> <p class="ql-block">皮蘭半島頂端的鐘樓挺立在晨曦中</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的歡樂</p> <p class="ql-block">十幾天的旅程轉瞬即逝,又到了返程的時候。但那奇峰突立的蓋斯勒險峰,那溫馨秀美的休斯草原,那田園景色的富內斯山谷,那多姿多彩的眾多湖泊,直讓我們流連忘返。怎么舍得分別呢?怎么舍得離開呢?再見啦,多洛米蒂!再見啦,美麗多姿的阿爾卑斯山南麓!今天,我們告別這兒。來日,我們還將再來這片土地!那時,我們將以更悠閑的方式,更寬松的時間,更深度的感受這讓我們魂牽夢縈的地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海原县|
安丘市|
长寿区|
松溪县|
井研县|
兴海县|
萍乡市|
河间市|
白银市|
专栏|
河源市|
慈溪市|
陇川县|
彭泽县|
大英县|
忻州市|
孝昌县|
大港区|
旺苍县|
共和县|
四子王旗|
广水市|
西吉县|
油尖旺区|
乌拉特后旗|
沙雅县|
清丰县|
晴隆县|
临潭县|
柘荣县|
裕民县|
长岭县|
政和县|
突泉县|
大洼县|
松溪县|
巴林左旗|
喀喇沁旗|
伊春市|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