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回歸,一個人的穿越……

唐朝一冰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1日10:08分,當又一個所謂的“光棍節”來臨的時候,我再一次單人獨騎、踏上了返鄉回歸之路,開始了一個人的穿越歷程。每當這個時候,長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們,便又開始了候鳥似的遷移,陸續踏上了返鄉的路。此時的我,說不上心情好與壞,從容而平靜的欣賞初冬高原之美景。色季拉彩林的色彩斑斕和山頂的白雪皚皚同框,仿佛預示著歸鄉途中將要面臨的情況,那就是五彩紛呈和一路艱辛……</p> <p class="ql-block">  車過色季拉,大概離魯朗還有幾公里的地方,遇上了歸途中第一次堵車,在我開始記錄這篇文字的時候,堵車已經持續了一個小時。初冬季節是西藏高原工程施工天氣最好的季節,無雨少雪,氣溫也不算太低。所以在這個時節里,很多夏季被雨水和其他自然災害損毀的公路,開始了大面積的修復 這多少增加了歸途的難度。漫漫返鄉途中,不知道還有多少困難需要我去克服……</p> <p class="ql-block">  這次返鄉的路線設置,我還是準備以攝影為主要目的,盡可能的去把沿途最美收羅在相機里。所以我準備進行318(川藏南線)、317(川藏北線)、318(川藏南線)的交叉穿越,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回憶2018年穿越丙察察的返程路線、同時彌補一下川西留下的某些遺憾……</p> <p class="ql-block">D1:林芝——然烏</p><p class="ql-block">D2:然烏——昌都</p><p class="ql-block">D3:昌都——新龍</p><p class="ql-block">D4:新龍——新都橋</p><p class="ql-block">D5:新都橋——四姑娘山鎮</p><p class="ql-block">D6:四姑娘山鎮——四川南部</p><p class="ql-block"> (根據路上實際情況,德格和甘孜做機動安排)</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就跟2017年病后去東邊看海和新疆賞雪一樣,這篇文字我還是邊走邊寫。雖然形式和內容上有點散亂,但這種方式能夠記錄下自己每公里的心路歷程,故而可能更具寫實的特點。堵車、吃飯、休息,都可以成為書寫的大好機會,真正做到自駕、賞景、拍照和寫作的完美統一。如此以來,這趟行程不再寂寞……</p> <p class="ql-block">  就在剛才(大約二十分鐘以前),在通過一小段便道的時候,對方一輛車超速駛來,雖我緊急停車避讓,結果還是被他把我的倒車鏡掛壞。下車交涉,看他態度誠懇,本就心軟的自己,只好自認倒霉,問對方要了一卷透明膠帶把倒車鏡草草包扎了事。前路尚遠,不想在這種小事面前耽誤時間,何況自己一直都有“逢小災無大難”的認為。最后息事寧人,繼續前進……</p> <p class="ql-block">  好在一路風景俱佳,雪山逶迤相連,彩林此起彼伏,藍天碧水相互映襯。一邊駕車一邊拍照,心中想著該想之人,再就是思考文字的結構和措辭,倒也排解了旅途的孤獨與勞乏。出師第一天,堵車、車禍、檢查站的刁難,多少讓心情有點郁悶。原本下午五點多就應該到的然烏湖,結果晚上八點多方至。隨便找上一家客棧,靜候明日美景出現……</p> <p class="ql-block">  然烏湖海拔3900米,對身在西藏二十五年、自喻為老西藏的自己而言,根本無高反可言。但短短三百六十公里、近十一個小時的駕駛,還是讓自己感覺到了疲憊,這也許就是衰老開始的表現吧。半夜三點二十醒來,玩了一個多小時的手機,決定寫上幾筆,然后強迫自己睡去……</p> <p class="ql-block">  二0一八年穿越完“丙察察”以后,路過然烏湖時寫過一篇文字《穿越丙察察——然烏湖》,在文中我把“然烏湖”稱作川藏南線的一張名片。當時時間為五月下旬,我看見了最美的然烏湖,湖水清澈、雪山潔白,讓我享受到了然烏湖寧靜、祥和、空靈的美麗。現在的然烏湖,湖水應該還是混濁的,但雪山想必更美。夜宿然烏,也就是奔雪山而來,估計明早會有滿意的收獲。最近網上大有人惡噴然烏湖就是一個“渾水蕩蕩”。對此我只能說,任何美麗,你都必須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角度、正確的心態下去欣賞,才能接觸到美的本質。四點五十五分,離天亮大概還有三個鐘頭,關燈、假寐,希望能帶著對雪山的期盼,安然睡會……</p> <p class="ql-block">  還是每早那個時間,起床出門,來到湖邊,總算圓了自己一定要到湖邊村莊里去拍照的心愿。湖水如預想中一樣,確實渾黃,但周圍雪山卻露出了和我一樣的雪頂,甚是喜人。天氣不好,但難掩太陽的光芒,透過雪山頭上淡淡的烏云,能看見幾絲嬌羞的紅暈。就如人生,只要純真永存,人生的復雜掩藏不了本性的流露。這也如眼前的湖水,表面的渾黃,并非她美的實質……</p> <p class="ql-block">  然烏湖,位于西藏昌都八宿縣然烏鄉。處于喜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橫斷山的對撞處。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構成了然烏湖主要的補給水源,并使湖水向西傾瀉形成西藏雅魯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然烏湖的靜和藍(季節是關鍵)是遠近聞名的,湖中極少看到枯枝雜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然烏湖的色彩非常豐富,草地、森林、雪山,各顯風采。湖面清新如鏡、倒影分明。周圍的雪山連成一片、此起彼伏,讓人感覺不到過分肅穆,反而有種親切之感。通過不同時節自己看到的不同景觀,基本可以說明然烏湖最美為每年的3至5月,1到3湖面結冰,其余時間水體雖混濁,但四周景觀美麗如常。這也應證了我的論斷:不同時間、不同角度、不同心態,收獲的美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帶著然烏美景,繼續向前出發。踏破山的猙獰,一路直往昌都,完成“318”到“317”的跨越。自從2015年8月陪伴友人第一次走進昌都,我便深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并形象的稱其為“藏東門戶”。從地理位置上講,古有茶馬古道、現有川藏公路,均要從昌都境內通過。巍峨的橫斷山脈和美景如織的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共同譜寫了西藏東部流傳千萬年的傳奇……</p> <p class="ql-block">  如海水退潮一般消失的游客,令“318”變得稍顯冷清,路上與自己擦肩的,多為運送物資進藏的大貨車。小車多以“藏”字牌照為主,間或夾雜有內地車輛,估計是冬游西藏的少量游人。沒有了夏天動輒十余輛車的氣勢,也沒有了那種人為添堵的各種煩惱。這讓冬行高原的自己,心中敞亮自在不已。聽著從手機里輸送而出的歌曲,想著遠方盼自己回歸的家人,心情無比輕松,繼續往東而去……</p> <p class="ql-block">  導航圖截屏的公路,蜿蜒曲折,只能從平面上反應出公路的扭曲程度,而從立體上呈現出的大起大落,只有通過方向盤來自己掌握。上千米的落差,化著了無數個急彎,保障了我們安全通行,也造就了如“怒江七十二拐”這樣的網紅打卡點。但修路人的血淚、行路人的艱辛,只能隨滾滾怒江水發出震耳發聵的吼叫,回蕩在橫斷山脈的群山之中……</p> <p class="ql-block">  這次返鄉,我是抱著和西藏決別的念想開始的。因年歲逐年遞增,身體狀況也是每況日下,雖然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大的毛病,除了幾年前的那次意外。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終歸會去、愛也有終結之時。對一個地方再愛也會離開、親人再愛也會生死別離。所以懷著理性去直面可能出現的一切,過好每一天、善待每個人,向死而生、安靜的等待人生穿越完畢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  既然是告別之旅,路上所有風景都覺得很美,恨不得將其全部定格在相機里面、統統帶回家中。雖然我也知道,整個藏區除了民居和寺廟建筑風格稍有差異,自然風光其實也是大同小異。從藏東南到藏東再到川西,主要看哪個地方的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高。牧場永遠是天高云低,河流始終是碧波潺潺,而雪山之巔自始至終一直飄散的、是深深的眷念……</p> <p class="ql-block">  文字隨心情游走,圖片按順序羅列。不刻意追求文字和圖片的緊密關聯。喜文的自然會跳開圖片的一張張翻閱,愛圖的當然也會回避文字的冗長。就這樣一邊書寫文字、一邊拍攝圖片,不知不覺間回到了四川、離開了西藏……</p> <p class="ql-block">  人已返川、心在高原。明天就要去的塔公草原,未免會讓我想起剛剛離開的邦達草原。號稱“鷹也難以飛過的草原”,估計會和塔公草原風貌一樣:牛羊在牧場上休閑徜徉,小河彎彎曲曲流淌、發出深藍的光,雪山威嚴肅穆、在藍天下透露出神圣的莊嚴。但我想化著一只蒼鷹,繼續翱翔守護自己夢中的高原……</p> <p class="ql-block">  西藏二十五年的光陰,仿佛此刻就濃縮在了短短的兩千公里返程上。多少夢想,多少依念,多少青春揮灑,此時均作一縷青煙消散在高原凜冽的風里,無處追尋、了無蹤跡。但我相信雪山湖泊、白云藍天可以為自己證明,與我同樣的這群人此生為高原付出的一切也會將“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原雖如鐵,但我們是比鐵還要堅韌的一群人。不怕遺忘、無懼歸去,這就是我現在真實的心理狀態……</p> <p class="ql-block">  西藏,乃至整個藏區,絕對是信仰的天堂。一路走來,信仰的痕跡四處可見。一座座佛塔一座座廟,舞動的經幡轉經的人。還有那農閑時踏上去圣城的朝圣之路,用磕長頭的方式表達自己信仰執著的信徒,嘴里默念著“六字真言”,用身體丈量著通往幸福的距離。他們或許衣衫襤褸,但心卻少有的純凈,就如同他們喜好的白色一樣,像天上飄飛的白云,如天邊高聳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  在敬佛方面,西藏人民可謂是慷慨大方。物力、人力和財力,在佛的面前,統統可以忽略不計,包括終己一生,也在所不惜。雪山下、森林中,處處可見虔誠修煉的身影;村莊里、曠野中,四處可聞認真誦念的梵音。和他們一樣,當我義無反顧的踏上高原之時,似乎就已經和西藏結下了不可分割的緣分。對部隊的忠誠和對高原的責任,成為自己不可磨滅的一種信仰。風聲、雨聲、誦經聲,聲聲入耳。番號聲、口令聲、發動機轟鳴聲,聲聲入夢……</p> <p class="ql-block">  從林芝出發,沿318一路向東,到達邦達后再北向昌都,也就完成了318到317的交集。從317經德格去甘孜縣,沿國道227經新龍縣由北向南、于雅江縣再次與318匯合。不同的路線不同的景觀,不同的路線不一樣的感受,這便是混穿兩條線的目的。有人曾這樣總結,川藏北線(317)感受到的是濃濃的人文,川藏南線(318)欣賞到的是美麗的風景。對此我不做任何評論,但我相對不喜歡318的喧囂,更留念317的安靜,以及隨風遠播的、低沉的法號……</p> <p class="ql-block">  雖然對沿途路況非常了解,出發前仍然做了詳細的準備。首先是全面做了汽車的維修保養,更換了全車四只輪胎,購買了防滑鏈條,從技術上力爭做到萬無一失;其次是采購了必須的生活物品,如方便米飯、礦泉水等是必備,另有一箱藏族村長送的自家種的“黃香蕉”蘋果;每天早上出發前必須燒一大壺開水,泡上一保溫杯“易貢”紅茶和一壺咖啡,以便在途中進餐吃面包時飲用。行進途中,盡可能就現有條件做好食品的調劑……</p> <p class="ql-block">  控制好行車的節奏,確保每天嚴格按計劃行車。一路上天氣良好,除個別地方有冰雪路面和正在進行的塌方治理外,兩千公里返程無比暢通。雖路上有卡點在做防疫檢查,但對西藏出來的人員,只要持有“健康綠碼”和“行程卡”,幾乎是一路放行。在總的時間節點不變的前提下,沿途如有以前我不知道的景點,我都是盡量前往踏訪,無意間有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  在最初設計行程路線和必去景點時,有兩處是我這次一定要去的。一是新龍措卡湖,一是塔公草原塔公寺。所以從甘孜由北向南到達新龍時,我便一路向前、直至湖邊。不顧太陽西沖、光線轉暗,只想馬上見到她的尊容。如同相思已久之人,恨不得馬上將相思對象,緊緊擁入懷中、一訴衷腸……</p> <p class="ql-block">  措卡湖,位于新龍縣麻日鄉境內,導航顯示距縣城44公里,被譽為“人間仙境,九天瑤池”。措卡湖在當地被稱為“措卡海子”,又稱“贊多措那瑪”,藏語意為“亂石叢中的黑色海水”。是一個淡水湖泊,湖面面積約3平方公里,也有“綠寶石”之意。措卡湖不大,可她那碧玉般的湖水晶瑩剔透、清澈見底,萬花筒般地收集著藍天、白云、青山和紅、黃房子的倒影,仿佛整個世界都被她攬入懷里,經一番加工之后,又以更加迷人的姿態釋放出來,令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  1358年,藏傳佛教上師普巴登孜在湖邊建起一噶舉派寺廟,取名措卡寺(措為湖,卡為邊,意為湖邊寺)。據傳普巴登孜是龍樹菩薩化生,是大寶法王的弟子,被尊為“阿耶”。“阿耶”有出類拔萃、超絕勝妙之意,在措卡寺的后山便有自然顯現的“阿耶”二字及噶瑪巴的腳印等諸多圣跡。寺內文物眾多,有各類純金、鍍金打造、珠寶裝飾的靈塔13座,有300多尊伏藏和銅制的佛像,其中4尊佛像達到一層樓高。無論靈塔、佛像皆工藝精美,堪稱精品。寺內藏有各類佛教經典6000余部,實屬藏文化的藝術寶庫……</p> <p class="ql-block">  我沒有去廟里膜拜,而是沿著湖邊走邊拍。第一次到達山頂、來到湖邊的時候,已近下午六點,根據措卡湖特殊的地形,只能拍到對面山巒落日余暉和湖邊松林的稀疏倒影。好在火紅的山和碧藍的天,都在湖里留下了絕美的印痕,再輔以樹的婆娑、樓的堅挺,正好達到了一種剛柔相濟的極佳效果……</p> <p class="ql-block">  日已暮西,意猶未盡,思慮明日再至湖邊拍攝。此時如下山去縣城住宿,往返就需八十多公里,停留山上,氣溫較低,而且汽車胎壓不斷報警。權衡利弊之后,還是選擇了留在山上,找了一家當地百姓開的小木屋度假山莊度夜。無取暖無水源,但有電熱毯可供御寒,而且照明條件良好,還有無線網絡,也就將就住下,只為次日能夠拍到自己喜歡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清晨八點,零下八度,準時出門,首先是檢查車輛,胎壓報警繼續,根據經驗判斷,是氣溫過低所至。于是不去管它,直接驅車來到湖邊,開始了又一次與圣湖的親密接觸……</p> <p class="ql-block">  在湖的左側(背對措卡寺),有一排僧舍,據說現在已經改為民宿。其倒影在湖中分外清澈,她后面的山林,在朝陽下十分溫暖,于是拍下了今天第一張照片,與湖的清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個湖區就像一個沉睡中的美女,除我以外,不見任何人的蹤跡。氣溫非常低,我還是開始了第二次的環湖拍攝。太陽升上山巔之前,光比較大,不好把握技術指標。但等陽光升起以后,在山脊上形成迷人的光暈,再把溫暖一點點的斜灑下來,慢慢的把一座座圣殿尖頂照亮,就像在緩緩揭開美女神秘的面紗……</p> <p class="ql-block">  氣溫很低,上車時看了車載溫度計,到達湖邊看湖水并未結冰,包括湖邊淺水區。在低氣溫的作用下,手指摁動快門也稍感不易,有一種低溫下的僵化。但一個人在湖邊恣意拍攝的感覺卻是非常良好。雖然我沒有宗教信仰,但習慣在轉廟轉湖時嘴里輕輕念叨著“六字真言”,一邊愜意的尋找拍攝角度,再不停的舉起、放下相機,直至手臂略感酸麻……</p> <p class="ql-block">  凄寒難阻我心,為了心中的美好,我愿癡守一生。記得剛當排長時,常年馳騁高原、到過很多美麗的地方。對風景迥異、各有特點的壯麗山河深為震撼,覺得很多地方,此生可能只能走過這一次,如不留下點什么,絕對是種遺憾。于是自己選擇了用相機定格美麗風景、用文字記錄美好心情,一直持續至今。現在深感今生時日不多,在剩下的歲月里,我將把這種習慣,繼續保留下去……</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種令人窒息的美,這是一種讓人靈魂出竅的美。行走湖畔,讓思緒天馬行空,心中的雜念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空靈狀態。湖光山色與廟的絢麗色彩交相輝映,天空深藍如玉,湖水清澈見底。雖未細看湖中是否有魚,但看過其他人的照片,知道湖里有魚在自由自在的游弋。湖面如鏡,一陣微風吹過,幾圈漣漪蕩起,霎那間將倒影撕碎,讓心里升起一絲淡淡的哀愁……</p> <p class="ql-block">  瀟灑的藏馬雞,悠閑的在湖邊覓食。羽翼輕展,勾勒出天地和諧的完美畫面。當你從它們旁邊經過,不會帶來絲毫的慌亂,藏馬雞們如紳士一樣高昂著頭,慢慢的踱步走開,讓雞鳴之聲在山谷里輕悠的回蕩……</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來,行攝匆匆。對于攝影技巧而言,我還是有自知之明。雖常常以“攝影師”的名號示人,也有朋友尊重我為“老師”。但所拍照片,確實不能以“作品”自居。我拍照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的過程。通過拍照,我找到了一種自娛自樂的狀態,拍出了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彌補了脫下軍裝后的心理斷層。而且長期沉醉其間,其樂融融……</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發了瘋似的狂拍,一路上悠悠閑閑趕路。行攝路上,行為主、攝為輔。不用考慮照片的藝術性如何,真實記錄眼前美好即可。這是一種完美的享受過程,這是一次極致的個人旅行。初冬暖陽升起,幾片面包、一壺咖啡配紅茶,我縱情的穿梭在川、藏之交的無窮山水里,我醉心于這種不計物質、只論精神的穿越活動中……</p> <p class="ql-block">  在四川內地,普通人對雪山還較為新奇,但這一路上連綿不斷的雪山,只叫人嘆為觀止。那知名不知名的一座座雪山,冷艷無比,像極了品味十足、氣質高貴的東方美女,端莊、雅致、知性;同時又具有長者莊嚴肅穆、不怒自威的特點,深邃、睿智、威嚴……</p> <p class="ql-block">  車過塔公草原,看塔公寺遠遠的在旭日東升下發出煜煜耀眼的光芒。小鎮建設,封堵了前去的道路,讓自己這一次的混合穿越沒有實現第二個愿望,留下了些許遺憾。不過我從來都認為最美的風景在前方,所以也算是有“遺”而無“憾”了吧。繞道繼續前行時,看塔公寺山腳下有一佛塔,一位老阿媽正轉經而過,逆光中匆忙抓拍一張,聊做紀念……</p> <p class="ql-block">  從甘孜縣出發后,從北到南的這條國道,是在崇山峻嶺中開辟出的一條道路,沿途都是高山峽谷。原以為冬季來臨,沿途會十分荒蕪。但在這個深秋與初冬交匯的季節里,行走在這條路上,卻是另有一番收獲。新建不久的公路,路況大致不錯,但都是在半山腰上鑿制而成,崎嶇路窄,彎道較多。部分道路出現了塌方塌陷,應該是雨季所致。小心駕駛之余,兩眼不停的欣賞車外的景物。樹林茂密、河水碧綠,與遠處的雪山相伴。寺廟眾多、經幡列列,讓人欣賞風景的同時,又從心底涌出一種神圣的感覺來……</p> <p class="ql-block">  與西藏一樣,當高山牧場進入冬季以后,牧草枯竭,于是牧民們便趕著成群的牛羊和駿馬轉場至山下。密集的牛群和羊群,緩慢的在公路上行走,像白或黑的云層籠罩在公路上面,常常阻礙了運行的通暢。好在所有車輛已經適應了這種牲口的轉場,都安靜的停車駐足,好奇的看著淡定的牦牛、受驚的綿羊,以及牧民沖著它們大聲的呵斥,或者“烏朵”舞動、拋出石子輕輕的打在牛的面前、羊的犄角,驚起一片小小的騷動……</p> <p class="ql-block">  從新都橋經塔公至八美,再從八美踏上“熊貓大道”,這又是值得推薦的一條景觀大道。熊貓大道即350國道,它雖為一條普通國道,其起點在湖北利川,終點在四川爐霍,呈東西走向。但它所經過的區域,卻是美不勝收。尤其是在四川境內的這一段,其魅力足以撼動你的矜持,讓你產生此生必須多來幾次的想法和念頭。該路段沿岷江支流漁子溪逆流而上,海拔高度從500多米到4000多米,沿途植被多樣。到了秋季更是各種植物紛紛出彩,從高海拔開始逐級向低海拔變色,一眼望去山上山下彩林綻放。而且全線含概了雪山、彩林、碧水、寺廟和負氧離子等全部元素,會讓你如同游在畫中,好像身在仙境里一般……</p> <p class="ql-block">  這條路上亮點無數,雅拉雪山、貢嘎神山、四姑娘山;雅礱河、漁子溪、岷江水。山有山的特點,水有水的溫柔。車行其間,心曠神怡。不管拍攝條件如何,只要覺得眼前閃亮,必須停車拍照,短短一段行程,就在這種走走停停的過程之中,耗費了大半天的時間,直到暮色彌漫山間……</p> <p class="ql-block">  彩林十分宜人,讓千山萬壑層林盡染。紅、黃、紫等多種顏色相互交集,讓整個山林和谷地色彩斑斕、斑駁誘人。若隱若現的一個個村寨,就像自己在西藏見到的若干村寨一樣,爭相散發出自己獨特的味道,使其成為了彩帶上鑲嵌的一顆顆珍珠、寶石……</p> <p class="ql-block">  巴郎山上薄薄積雪和蒼茫霧色增加了回歸之路的悲壯。隨著故土臨近,原本平靜的心變得躁動不安起來。情感問題、事業問題和健康問題,都成了困擾自己的現實問題。如何在幾者之間尋求一條坦途,讓自己必須直面面對、不容回避。不過這一路上的無數次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多少能給自己一點信心。透過山間重重迷霧,希望看見命運之神能給自己指出一條明路……</p> <p class="ql-block">  若干年以前寫過一首《回歸》,與現在實際心境相比,多少有點異曲同工之意,現引用為這篇文字的結尾,供自勉,或自嘲……</p> <p class="ql-block">我飛到天邊</p><p class="ql-block">依然在你視線</p><p class="ql-block">我遠走高原</p><p class="ql-block">始終你在心間</p><p class="ql-block">風沙吹不走我的思念</p><p class="ql-block">冰雪凝固不了我的眷戀</p><p class="ql-block">二十年的輪回</p><p class="ql-block">我回到原點</p><p class="ql-block">穿越初冬的朦朧</p><p class="ql-block">你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不再是黎明前的孤燈</p><p class="ql-block">你也不是黑暗中的孤星</p><p class="ql-block">凄寒夜里</p><p class="ql-block">有我們彼此余溫</p><p class="ql-block">歲月老去</p><p class="ql-block">我繼續守候你的身影</p><p class="ql-block">繁華散盡</p><p class="ql-block">再不用一個人等待天明</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走過那片叢林</p><p class="ql-block">慢慢把你靠近</p><p class="ql-block">回歸的腳步</p><p class="ql-block">開始漸漸有力</p><p class="ql-block">透過香煙的迷霧</p><p class="ql-block">輕輕感覺你的氣息</p><p class="ql-block">城市的喧囂</p><p class="ql-block">山野的寂靜</p><p class="ql-block">曼妙旋律中</p><p class="ql-block">你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子夜的鐘聲</p><p class="ql-block">把我從睡夢中驚醒</p><p class="ql-block">零下二十七度</p><p class="ql-block">感到春天臨近</p><p class="ql-block">跨越緯度的界限</p><p class="ql-block">漫步在你心田</p><p class="ql-block">海拔五千七百米</p><p class="ql-block">等待你我之間</p><p class="ql-block">零的距離</p><p class="ql-block">回歸重逢</p><p class="ql-block">離我們不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薄雪難掩松的挺拔,一個人的歸途即將完成。長路漫漫,我也知道內心的堅強很多時候敵不過世態的炎涼,愿歸途的終點成為明天的起點,獨自繼續往前……</p> <p class="ql-block">  明日即將回歸故鄉,突然間感覺失去了方向。故鄉在前,家在何方?亂流如心,依然前行。我將邁著轉經般堅定的步伐,心懷堅韌執著的意志和信念,沿著自己選定的人生道路一直穿越下去,最終把回歸之路走出一片燦爛……</p> <p class="ql-block">  (出發時里程表數字為13238公里、返回故鄉里程表數字為134758公里,除去零頭,總計穿越里程為2500公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阿壩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库车县| 东乡县| 桐柏县| 宜兰县| 齐齐哈尔市| 石首市| 柞水县| 六盘水市| 焦作市| 青河县| 大冶市| 柏乡县| 淮南市| 特克斯县| 连城县| 宣恩县| 鄂温| 遂平县| 那坡县| 丹江口市| 永福县| 紫阳县| 宽城| 岢岚县| 徐州市| 楚雄市| 辽宁省| 呼图壁县| 承德县| 益阳市| 大冶市| 新闻| 新泰市| 石城县| 潮安县| 府谷县| 龙岩市| 临邑县| 湛江市|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