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我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是光的分解;第二課時是光的混合。在教學中我主要參考了特級教師高翔老師《七色光》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4188.aspx,特此說明并感謝。 一、教材分析 <p class="ql-block">本課是五年級上冊《光》單元的第5課,讓學生探索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體時是否也能發(fā)生折射,借助三棱鏡幫助學生認識太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本課分為三部分。</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聚焦,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體是否會發(fā)生折射;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認識三棱鏡的特點,觀察“白光”由空氣射入三棱鏡發(fā)生折射后出現(xiàn)不同顏色的光,初步認識白光是由許多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然后借助彩色輪實驗裝置把不同的“色光”混合成“白光”,幫助學生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組成的”;第三部分研討,指導學生由認識棱鏡到思考白光的組成,思考彩虹形成的原因。</p> 二、教學反思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課時:光的分解</span></p> <p class="ql-block">聚焦</p> <p class="ql-block">先讓學生回憶光從空氣進入水中時,光的傳播路線圖,然后讓學生思考光從空氣斜射進入三棱鏡后它的傳播路線會是怎樣的,并把光的傳播路線畫出來,學生的答案主要有以下三種(1)光從空氣進入三棱鏡沿直線傳播(2)光從空氣進入棱鏡后會發(fā)生一次折射(3)光從空氣進入三棱鏡和出三棱鏡時各會發(fā)生一次折射,到底光通過棱鏡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一起進入新課《認識棱鏡》。<br></p> 探索 <p class="ql-block">(1)認識三棱鏡</p><p class="ql-block">300多年前,牛頓在暗室里把一束白光照射進入三棱鏡中后有了一個神奇的發(fā)現(xiàn),你們想知道嗎?學生興趣一下就被點燃了。于是先讓學生觀察三棱鏡,發(fā)現(xiàn)三棱鏡透明的,側(cè)面是長方形,橫切面是三角形,而且有三條棱。</p> <p class="ql-block">(2)白光通過三棱鏡</p><p class="ql-block">接著讓學生去探究300多年前,牛頓讓白光通過三棱鏡后究竟有怎樣的發(fā)現(xià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實驗前要求學生把觀察到的顏色畫出來,并把每個顏色都記錄下來。</span></p><p class="ql-block">第一個班上課時是大晴天,我把學生帶到室外做實驗,學生可以清楚的觀察白光通過三棱鏡后變成七種顏色的,實驗效果非常明顯。</p> <p class="ql-block">第二個班沒有出太陽只能在教室里做實驗,我直接給學生電筒和棱鏡讓他們做實驗。發(fā)現(xiàn)學生調(diào)整電筒與棱鏡的角度和距離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有的組甚至到下課也沒有調(diào)出顏色,而且白光通過三棱鏡呈現(xiàn)的顏色很少,多數(shù)小組都只調(diào)出三種到四種顏色。</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對實驗做了如下的改進,用鐵架臺把電筒和三棱鏡固定住,學生只需要調(diào)整電筒照射棱鏡的角度即可,這樣能有效的縮短實驗時間,并且光通過棱鏡分散出的顏色也增加到4-5種顏色。</p> <p class="ql-block">為了讓棱鏡分散出的顏色增加,我對實驗又做了改進。在電筒和棱鏡上安裝了固定夾,并選擇了更大的棱鏡和光照強度更大的手電筒進行實驗,棱鏡分散的顏色明顯增多,大多數(shù)組都能呈現(xiàn)5-6種顏色。</p> <p class="ql-block">教學反思:</p><p class="ql-block">(1)選擇大的棱鏡和光照強度大的手電筒,棱鏡分解的顏色會更清晰,同時呈現(xiàn)的顏色也會增多。</p><p class="ql-block">(2)選擇一個晴天,讓學生用太陽光直接做實驗,最好讓分解的光投到光線較暗的地方,這樣呈現(xiàn)效果更好。</p><p class="ql-block">(3)室內(nèi)做實驗時,由于白光通過棱鏡分解的顏色,受光照射棱鏡的角度以及電筒、棱鏡、屏三者之間距離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提前把三棱鏡、電筒固定好,并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棱鏡的側(cè)面,這樣棱鏡分解的光顏色更多更清晰。</p> <p class="ql-block">根據(jù)學生記錄的三棱鏡分解光的顏色記錄單,發(fā)現(xiàn)學生記錄的顏色多數(shù)都是4-6種。對于三原色疊加的顏色不易觀察到,尤其是靛色他們會寫淺藍色或者直接把它歸類在藍色里。同時學生們感到疑惑靛色究竟是什么顏色,它與彩虹的青色是同一種顏色嗎?</p> <p class="ql-block">教學反思:</p><p class="ql-block">青色與靛色的區(qū)別是什么,兩種顏色是否可以等同起來?</p> <p class="ql-block">做完實驗后,要求學生畫出白光通過三棱鏡的光路圖,從記錄單可以看出學生已經(jīng)知道白光通過棱鏡會發(fā)生折射變成七種顏色的光,但多數(shù)學生都認為白光通過棱鏡只發(fā)生一次折射。于是讓學生思考白光通過棱鏡的過程中經(jīng)過了哪些介質(zhì)?空氣--固體--空氣,再根據(jù)折射的概念,學生就明白了白光通過棱鏡其實發(fā)生了兩次折射。<br></p> 最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出牛頓用白光通過三棱鏡變成七種顏色,由此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光組合形成的。 教學反思:<br>在教學中加入科學史讓教材更加人性化,能大大的增強學生探究光奧秘的興趣。 三、愛牛器材的使用 使用愛牛器材后的建議<br>(1)材料盒提供的棱鏡有點小使得呈現(xiàn)的彩虹太小,建議把棱鏡換成大一點。<br>(2)手電筒的光強度有點弱,建議愛牛提供強度更大的手電筒。 四、課堂精彩瞬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莱阳市|
扎兰屯市|
宝兴县|
长乐市|
长宁县|
淮北市|
伊川县|
中卫市|
佛冈县|
青铜峡市|
南安市|
栾城县|
临沂市|
蒲城县|
玛纳斯县|
冀州市|
沅陵县|
潼南县|
突泉县|
台东县|
稷山县|
武清区|
开平市|
齐齐哈尔市|
炉霍县|
团风县|
关岭|
辽宁省|
平陆县|
韶山市|
山阳县|
麻栗坡县|
格尔木市|
门头沟区|
永顺县|
上饶市|
九江市|
赣榆县|
方山县|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