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幾年心情很沉重壓抑,喜歡的就是藍色,深深淺淺的藍。我所能觸及到的一切也都全染上了藍。
若去買衣服,那定是藍色的。回來寫文章,景致中也要有些藍。
后來心情開始轉暖,發現自己愛上了金黃色。后來又喜歡上了爛漫的粉紫色。
于是再看張大千的畫,發現一下子就懂很多。
這一張是深藍色渲染的背底,中間一小朵金黃的荷花骨朵。這似是藍色憂郁中閃亮的一絲金色喜躍。冷藍中一點暖黃。暗海上一盞明燈。又一張是大片的沉重壓抑的黑色荷葉,中間是血紅的怒放的荷花花朵。那一刻我想到的是牛虻。再有的聯想便是南方的木棉――筆直黑沉的樹干,冬去春來,它一點樹葉也未留下,看似已然殘損死去,卻忽然在某一個春日,迸出血紅的花朵,綻放在枝頭。如此的激揚剛烈,難怪世人要叫它英雄樹。張大千的荷花,亦是如此風骨。 有時想,梵高是到了南歐洲,見到了絢麗的陽光和陽光下生機逼人的植物,才有了傳世名作《向日葵》。如果他未去南歐,而是來的我們南中國,那么他將被木棉的英雄氣概震懾,他的傳世名作可能就不是向日葵,而是木棉了?
再一張是黑色渲染的荷塘,畫面一團黑,唯底部是一朵潔白的荷花。荷花仿佛就要沉下去,被黑色吞沒。移情入畫,當此荷花是一個人,這分明是個純真嬰兒。我想緊緊擁抱這一朵潔白的荷花,不讓她為這污濁的周遭所吞噬。 同樣講究色彩的,還有畢加索,以及最早提出色彩主題的,梵高。
畢加索藍調時期的作品令人震撼。他只用藍色,深深淺淺的藍,霎時即令我明白,畫中人的悲傷。畢加索的偉大之處還在于他過人的觀察力和表現力,僅憑表情與形體語言便可如此深刻地展露人物的憂郁,無助,以及痛苦――而彼時他才二十出頭。這一副《盲人的早餐》,我們看到的是:盲人低垂的頭,蠟黃的臉,哀苦的面容,因絕望而撅起變形的唇,極力撐起腦袋的雙肩,無力的手,摸索著找到的一小片面包,和一碗水。周圍一片深藍,如冬日黃昏一般凄冷的藍。我幾乎快要哭出來了。
這天才的畫家若非心生悲憫,如何能這般細致入微展現盲人的苦,又如何能如此深入心扉,擊中你我的魂! 梵高如他自己所言,是第一個想到要用顏色主題來表達繪畫的。他要用顏色引起人們的聯想(見《梵高自傳》)。于是在《星空》里便是深沉憂郁的藍的夜空,和明亮金黃的星子。梵高一生都在掙扎,這星子便是他心中燃著的希望之光,照亮那無盡悲苦的黯藍人生。他的名畫《向日葵》,則是用盡絢爛的金黃和亮綠,這生機勃勃的顏色,這無盡美好的顏色。而向日葵已經開始枯萎,葉子低垂,頭顱向地。但盡管如此,卻依然綻放出掙扎向上的姿態,葉子鋼硬,精神向上――當此花是人,那哪里只是幾片葉子,分明是掙扎求生的人的手,絕不放棄,昂揚向上。梵高力透紙背,生命的吶喊呼嘯而來。
出自朱槿所著散文《青山嫵媚》,京東當當亞馬遜均有發行。
作者簡介:朱槿,女,70后,非典型巨蟹座,熱愛文學徒步和攝影。著有散文集《青山嫵媚》,詩集《淡淡的藍》,《螢火蟲》,攝影集《一花一草一世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金市|
通化县|
嵩明县|
松溪县|
大城县|
镇远县|
荣昌县|
荥经县|
广汉市|
河池市|
宿迁市|
翁牛特旗|
山阴县|
泾源县|
山阳县|
天等县|
遂宁市|
正蓝旗|
达孜县|
平原县|
彰化市|
东安县|
临猗县|
陆河县|
仪征市|
贡嘎县|
丽水市|
平利县|
旅游|
禹城市|
漾濞|
泰兴市|
湘潭县|
教育|
扎兰屯市|
光山县|
紫阳县|
普洱|
内丘县|
日照市|
宜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