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br><br>秋游一波不盡興,我又在地圖上找以前沒有去過的地方,看到一個地方名字很好聽——靜湖省立公園(Silent Lake Provincial Park),楓葉報告還說100%紅了,只是周圍沒有旅館,我決定露營一晚,和領導商量。盡管她一向不喜歡露營,但也同意了,而且說露營一次準備很麻煩,要不就訂兩晚吧,結果我就訂了兩晚。<br><br> 途中的休息點 公園在哈利伯頓(Haliburton)地區的邊緣,從多倫多出發,中午就到公園了,辦好手續,買了一袋木頭。找到營地,搭好帳篷,燒水做飯,休息一陣后開始去湖邊hiking,環湖有一條15公里的步道,我們只走了一小部分,計劃第二天租條獨木舟劃去對岸。 楓紅已過峰值,落葉率也近100%了 <p class="ql-block">公園主路是金色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開始燒篝火,結果費了很大功夫,想了不少辦法,忙乎到最后也未能讓木頭燒起來,只能放棄了。后來朋友說應該往木頭上澆助燃油才行。這油家里是有的,卻沒帶,我只帶了包助燃的引火棒,沒想到不經燒。看來還是缺乏露營經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一次露營已經是2015年的事了。那次和朋友一起,準備露營兩夜。第一天天氣很好,晚霞絢麗。沒想到第二天就開始下大雨了,結果提前一天就落荒而逃,說好的晚霞行千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的帳篷很小,只能睡一個人。領導照顧我,讓我睡車里,Subaru Forester SUV夠空間讓我這個高個子躺平了。</p> 10.12<div><br>第二天早晨,領導說一夜都沒睡好,找個天氣預報有雨的借口,要求撤退。實際上我睡得也很驚醒,既然覺得無法休息,只能重蹈提前開溜的覆轍了。看來我們真和露營沒有什么緣分。<br></div> 公園里楓葉最漂亮的地段 離開前又去走了一個步道,爬到了一個觀景點,天氣陰,灰蒙蒙的,也沒有什么秋色。總的來講,靜湖公園的顏值有限。<br> 觀景點所見 接著前往哈利伯頓(Haliburton)的中心地區, 那是一個高地,地勢有些起伏,隨著天空漸漸放晴,周圍的秋色也開始呈現出來。<br> 哈利伯頓雕塑森林是一個獨特的戶外雕塑收藏點,有很多加拿大和外國藝術家的作品,免費開放,游客可以在每個不同的季節里,探索和體驗這些雕塑在森林小徑中不一樣的視覺變化。<br><br>哈利伯頓雕塑森林位于原屬于原住民的領地,1923年,政府和原住民簽了“威廉姆斯條約”,把包括這里的周圍大片土地轉讓給了政府,政府支付了一次性的款項。 這個條約構成了加拿大的法律基礎,其精髓是“只要陽光普照,草地生長,河水流動”,讓我們共享這片土地。春夏秋天可以在這里散步和騎自行車,冬天可以越野滑雪。<br><br>我們漫步飄滿金色落葉的小徑,兩旁時不時地冒出一尊尊的雕塑,與自然美麗的秋色融為一體,藝術家們用不同的材料,塑造出了無限想象力的作品,一共38座,讓我們大飽眼福。雖然無福享受公園露營的樂趣,但這里還是讓我們覺得不虛此行。 一家子(Homesteaders): 用舊電話線桿和農具做的父親、母親、孩子和狗,最左邊的狗沒有拍全。 潘(Pan): 潘是希臘神話中田野和森林之神,正靠在樹樁上演奏他的風管。 林中漫步(A Walk in the Woods ) 球體(Amto-Sphere),大理石壘成 第二十三本書(Das Buch XXIII ) 紅翼葉(Redwing Frond ) 我們一起探索荒野(Together, we explore the Wild) ,兩個孩子騎了一頭熊。 和諧(Harmony)是藝術家眼中理想的加拿大,一個自由和寬容的地方。 有故事的月亮(Storied Moon) 我看見一個愿望(I see a wish) 進化(Evolution) 火與冰:一雙真正的大鞋(Fire and Ice: A Really Big Shoe) 砍不砍?(Cut or Not To Cut),一對父子在新砍的樹樁邊交談 最后到了Minden White Water Preserves,這是一個所謂的“白水”保留區, “白”水是因為湍急的河流激起泡沫,使河水呈現白色。白水漂流也是冒險家們熱衷的一個項目。<br> 保留區里面沒有什么游客,很安靜,爬上小山據說可以看到不錯的秋色,不過我們已經沒有勁頭了,直接打道回府。<br> 露營地空無一人<div><br></div><div>到此第二波秋游結束了。<br></div> 10.19<br><br>今年秋天第三次出游,賞秋是沒指望了。今年氣溫高,好多楓葉沒變紅就枯萎變落葉了。趁著天氣好,還是接著安省美麗小鎮游。<br><br>巴黎(Paris)小鎮與法國首都同名,安省有不少地名都與歐洲有關,如倫敦、溫莎、劍橋、都柏林、蘇黎世、德累斯頓和滑鐵盧等。以前還有柏林,二戰后,柏林的名聲壞了,就改成現在的基奇納(Kitchener)。 到小鎮,進了一座百年歷史的圖書館,順便請教管理員此巴黎和彼巴黎的關聯。她答曰,沒有關系,我們叫巴黎是因為出產巴黎石膏(Plaster of Paris)。<br><br>我的考證:“巴黎石膏”這個名字來源于在法國巴黎發現的石膏,即蒙馬特山的大型石膏礦出的“熟石膏”,俗稱“巴黎石膏”,是廣泛用于建筑的材料。從這一點來看,此巴黎和彼巴黎還是有關聯的。<br> 圖書館里也有萬圣節裝飾 巴黎小鎮同時也被稱為“加拿大鵝卵石之都” ,因為鎮上有不少房子外墻使用鵝卵石貼面,估計石頭是從旁邊的Grand River里就地取材,材料普通,但花的功夫不少,也是別具特色。<div><br></div><div>仔細看這所房子的外墻就是鵝卵石的。</div> 這家門口立著同志的彩虹標志,愛就是愛( Love is love) 教堂的窗 街上萬圣節的裝飾 小店招牌 小鎮不大,一會就逛完了,離開時還路過幾年前看皇家騎警表演的地方。<br> 斯特拉特福(Stratford)是安省的一個著名城市,從1828年起,陸續有來自英格蘭、蘇格蘭和德國的移民定居,大多務農,至今這里仍然盛產農牧產品。不過,它最有名的還是每年一度的戲劇節,演出莎士比亞和其他戲劇節目,所以號稱莎士比亞小鎮。戲劇節是由當地居民Tom Patterson,在1953年開始舉辦的,他在加拿大戲劇界舉足輕重。<br><br> 我們在中午時分到了鎮上,市政廣場周圍的建筑很歐式,恍若置身歐洲小鎮。找地方吃飯,領導不喜歡當地的三明治薯條炸魚一類的吃食,最后在市政廳對面找到一家泰餐館。 彩虹是時髦的裝飾 吃完飯開始逛街。Avon河穿城而過,河邊有一個莎士比亞花園,花團錦簇,還有莎翁的半身塑像。<br> 和大部分城鎮一樣,這里也有一個戰爭紀念牌,紀念亡于各次戰爭中當地的子弟兵,其中一戰最多,二戰其次。<br> 最后一行是死于朝鮮戰爭的三名士兵 地區法院 一家吸貓咖啡店,喵星人是這里的主人 當地最大的劇場 從斯特拉特福往回走,最后到了伊羅拉(Elora)小鎮,很多年以前,曾經到過這里的峽谷保護區,但沒有進鎮,這次順道打個卡。<br><br>我們先到維多利亞(Victora)公園,它沿著伊羅拉峽谷而建,可以俯瞰峽谷的潺潺流水,也可以沿著步道走到峽谷底部。<br> 一家民居門口的自制喂松鼠的裝置 不遠就是鎮中心,快到萬圣節了,街上妖魔鬼怪橫行,有的正從陽臺上爬下來,有的在窗戶探頭探腦。<br><br> 街心花園也是群魔亂舞 街心花園里的高高的鐵人,我踮起腳也未能與他握個手。 家庭 伊羅拉磨坊(Elora Mill)現在是個高級旅館,據說從這里看日落是絕佳位置。旁邊有一家冰激淋店,我們買了兩個蛋筒,吃完了到晚上也沒餓。第一次遇到賣冰激凌要小費,就支持一下當地旅游業吧。<br><div><br></div><div>第三波秋游到此結束,此行幾乎沒有看到很具規模的紅葉,可算今年賞秋的尾聲。<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行唐县|
湾仔区|
祁东县|
湘潭市|
开封县|
奉新县|
彰化县|
舒城县|
大石桥市|
淅川县|
长泰县|
新龙县|
崇礼县|
陇西县|
红桥区|
衡南县|
台山市|
武鸣县|
申扎县|
许昌县|
奉化市|
凤冈县|
阳泉市|
宁安市|
福建省|
饶河县|
波密县|
太和县|
营山县|
义马市|
黄冈市|
沂水县|
海丰县|
乐至县|
通许县|
柘荣县|
疏附县|
乌苏市|
永济市|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