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姑母是一位典型的北方老太太,個子不高,清瘦的臉龐上總是帶著自信與剛強,干練灑脫,勤儉持家。一雙被裹過的小腳陪伴著她“跑過反”(她總是把當年躲避日本鬼子掃蕩叫“跑反”),下過地,操勞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生活再艱苦,她的頭發永遠梳得溜光,沒有一絲亂發,腦后的發髻也是盤的規規整整,身上的衣服永遠是利利索索,那怕是補丁也要補得針腳整齊,不允許粗針大線。</p> <p class="ql-block">因為父母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孩子,我從四歲便遠離父母,被姑母接到身邊,直至長大成人。姑母于我便是母親,她教我做人,教我生活,她老人家是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p><p class="ql-block">姑母的針線活做的很精致,她的觀點就是女孩子一定要會做針線活,不然長大嫁人會被婆家瞧不起,所以,從我會拿針開始,她就開始教我做女工了。</p> <p class="ql-block">先從手工纏線開始學。過去的線都是一把一把的,還要憑本供應,所以不能有一絲浪費,開始的時候,線疙瘩老是纏不好,動作不協調,效率很低,姑母就耐心的手把手教我纏線要正著纏,倒著纏就很慢。纏線其實是一件很辛苦的活,不管是撐線的和纏線的都很累,一定要配合好才行。</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我拿起針線,剛開始很新鮮,時候長了就不耐煩了,但姑母卻不允許我半途而廢,她教會了我堅持。</p> <p class="ql-block">過去的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補衣服、補襪子就成了家里女人的主要工作。姑母要求補丁一定要方方正正,顏色盡量相近,不能粗針大線,針腳一定要均勻。為了達到姑母近乎嚴苛的標準,我不知縫了拆,拆了縫過多少次,也不知抹過多少次眼淚,心里不知怨過多少次。現在想起來,姑母的嚴苛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p><p class="ql-block">補衣服相對比補襪子要好很多,補襪子是要把破襪子撐到襪楦子上,依樣裁好布片,再把布片服貼的縫上去。襪子補得不服貼,穿在腳上走路就會硌腳,腳就會很不舒服,所以補襪子的功課很不好做。</p><p class="ql-block">幾經周折,我補衣服補襪子的活計總算能入姑母的法眼了??</p> <p class="ql-block">姑母一直愛穿斜襟的中式衣服和上褲腰的中式褲子,而且一定要是手工縫制,她要求外面只能挑一根線,里面也只能挑兩根線。正當貪玩年紀的我,聽著小伙伴在院子里玩耍的歡笑聲,心里總是會長出草來,手里的活就會隨之粗糙起來,這時,姑母就會叫我出去玩一會兒回來再做,但活兒是一定要保質保量的,過不了關是要拆掉重縫的,所以,幾十年過去了,我做的針線活一定是要一次過關的。姑母教會了我做事情不做便罷,要做一定要做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從此以后,每逢學校放假和休息,完成了作業,我就會和姑母一起縫棉被、做棉衣、補衣服、補襪子,做鞋子納鞋底,做鞋幫,上鞋的工序主要是姑母來做,她怕我把鞋上歪了,不好穿??。</p><p class="ql-block">長大后,成家生子,姑母教我的針線活派上了大用場,再后來給孫女做小棉襖棉褲,織毛衣。有了做針線活的基礎,觸類旁通,學會了鉤織,剪紙,踏縫紉機,盤紐扣,并愛上了這些手工活,這些都應該感謝姑母的教導和堅持,讓我受益終生。</p><p class="ql-block">姑母仙逝四十多年了,但每想起她老人家還是要潸然淚下,她的音容笑貌永遠鐫刻在我的腦海里。</p> <p class="ql-block">文/原創</p><p class="ql-block">圖片/網絡,向原作者致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松县|
新泰市|
虹口区|
江门市|
福安市|
精河县|
镇坪县|
安徽省|
安多县|
曲沃县|
凌云县|
棋牌|
井冈山市|
专栏|
淄博市|
乐山市|
栾城县|
景德镇市|
泸溪县|
富宁县|
和平县|
新和县|
新河县|
池州市|
岳阳市|
涪陵区|
广汉市|
甘孜县|
宣威市|
旬邑县|
丘北县|
临沧市|
天峨县|
忻城县|
乳山市|
芜湖县|
翁牛特旗|
凤城市|
阜新市|
丰原市|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