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漢陰縣教研室落實“雙減”政策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開展分層作業教學實踐指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1世紀的教育迫切需求培養出一批批新型的復合型社會人才。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范校外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意見”本質是實施新時代教育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提質增效”。一方面是提升學校的育人水平;另一方面是提高校外培訓機構質量。</p><p class="ql-block"> 學校教育是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成長的主陣地,這就需要學校教育系統推進育人方式,在切實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時,因材施教,創新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教育教學策略。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從而獲得最佳發展。三步三環因材施教策略是以“分層作業”為契點的一種可借鑒性、可操作性的因材施教育人策略。各學科教師可根據學科特點通過“學生分層、作業分層、評價分層”來對學生進行學科教育教學產生影響,從而力促學生可持續發展,最終成為合格的社會人才。其創新點是立足于學生分層,落實在作業分層、夯實在評價分層。其理念是承認學生的學習個體差異, 保護每一個學習群體的心智發育水準,重視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出與其學習能力、掌握能力范圍內相符合的適度作業,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貫徹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p> 第一步? 學生分層 <p class="ql-block"> 學科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識水平、身體狀況、家庭背景等特點指導學生自主確定級別,形成不同層級。</p> <p class="ql-block">第一環:觀察了解學生情況。了解學生特點,撰寫學情分析報告。</p><p class="ql-block">第二環:設計分層級別圖徽。師生共同研究設計學生分層的級別圖徽。</p><p class="ql-block">第三環:自助定位構建學習小組。學生自主定位自己的級別,同時確定級別并拓印圖徽。秉持學習命運共同體理念,構建由不同層級學生組成的合作學習小組。</p> 第二步 作業分層 <p class="ql-block">《教育大辭典》把完成學習任務的作業分為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兩大類。課內作業即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為達成教學目標而布置的學習任務。課外作業即在課堂教學時間以外為檢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或鞏固課堂學習效果的學習任務。</p> <p class="ql-block">第一環:確定三級目標 統籌作業方案。學科教師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閱讀學科教師教學用書(教參)、鉆研學科教材、分析學情,確定學期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根據目標統籌作業方案。</p><p class="ql-block">第二環:設計分層作業 制定課時計劃。作業分層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由基礎到提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作業類型由口頭、書面、活動、實踐相結合。根據教學目標、學情,設計課時學習任務單,即課內作業和課外作業單。</p><p class="ql-block">第三環:開展分層教學 分層完成任務。學科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課內作業根據知識的梯度由教師引導、指導學生或自主或小組合作完成作業任務。并由小組內不同級別的組員匯報反饋學習結果。學科教師根據各小組學生的匯報情況,靈活機動分層布置課外作業。課外作業書面作業可在課后延時服務完成,實踐性、活動類作業可在課外完成。</p> 第三步 評價分層 <p class="ql-block">第一環:課內評價 激興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根據不同級別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義態度、學習能力、完成任務程度,給予相應層級的激勵評價。評價語言豐富、中肯、針對性強,評價記錄簡單易統計,有層次性。評價時,將語言、圖文評價結合進行。</p><p class="ql-block">第二環:課外評價 保質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采用學生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多元評價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勇于挑戰自我,挖掘自身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可持續發展。評價時運用激勵性語言或標識批閱在作業本上。</p><p class="ql-block">第三環:終結性評價 增效益。終結性評價,即將過程性評價結果進行具體量化、評分,作為學校檢測學生綜合素養的最終依據。終結性評價可分為周評價、月評價、期末,年度總評價。采用遞進式評價,并賦予不同的勛章或學習榮譽卡給予鼓勵,引導學生時刻進步,積極向上,成為優秀、卓越的人。</p> <p class="ql-block"> 三步三環因材施教策略是一種具細化的教育教學策略,其為教師們實施因材施教提供了可操作性、易把握的一種教學方法。該育人策略有以下特點。</p><p class="ql-block"> 教師的教學任務明晰化,課堂評價簡單化。分層作業需要教師分層設計教學活動,按目標要求布置課堂學習任務,再分層評價。使得教學目標任務更加的明細化,能夠使教師更清晰地認識到自身“教”的任務。分層評價采用分數量化 和語言評價結合,降低了教師豐富評價語的要求,而且具體的數據更能啟發學生自我挑戰力,小組成員匯報,團體評價量分更能刺激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p><p class="ql-block"> 教師作業批閱少而精細。一是課內作業不需要批閱,只需要課后檢查。課外作業量少,教師可精細批閱。二是在小組團隊合作探究學習中,教師輔優,組長輔差生,提質增效。</p><p class="ql-block"> 該教學策略環節清晰,操作簡單易行,利于新教師很快能著手進入教師角色。</p><p class="ql-block"> 利于中老年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在分層作業實踐活動中,需要教師認真解讀教材,根據不同層級的學生分層設計教學活動,適時恰當地進行中肯的評價。這就促使了教師們要加強自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p><p class="ql-block"> 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低層級的作業降低了學困生的達標要求,增強了其學習信心,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層級的作業是由低層級要求向基本作業的過渡,是該年齡段智力發展水平正常的學生達標要求,同時亦可激勵低級別學生進行挑戰完成,學生可以不做重復性的作業。避免了學生的作業倦怠感,利于學生有時間挑戰高層級的作業。高層級的作業,主要針對培養未來社會卓越人才而設計的一種能力提升課外拓展型作業,利于發掘優質生的潛力,促使其達到更高的知識境界。較好地解決了優質生“吃不飽”的現象,提升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科專業素養。</p><p class="ql-block"> 學科教學中,布置分層作業任務,采取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以及團體評價機制,利于學生共進步、協同式發展,更有利于學生團隊的互幫互助,更能開拓團隊成員的思維智慧,能較好地促進學生們形成正確的“三觀”。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發掘并著力培養一些管理型人才。</p> <p class="ql-block"> 以分層作業為契點的因材施教育人策略,不僅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還減輕教師批閱作業的負擔,減輕學生家長們的經濟負擔。一方面促進“雙減”的落實,一方面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p> 漢陰縣教研室? ? 汪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中县|
泉州市|
伊通|
宜宾县|
铁力市|
苍梧县|
中宁县|
额济纳旗|
新晃|
南郑县|
当雄县|
朝阳市|
滁州市|
宜都市|
恩施市|
义乌市|
建瓯市|
庐江县|
汝阳县|
隆化县|
革吉县|
织金县|
永川市|
炎陵县|
苏尼特右旗|
南澳县|
祁东县|
台南县|
新野县|
高邑县|
曲松县|
寿宁县|
毕节市|
中阳县|
岳阳市|
阿克陶县|
济源市|
贵南县|
锦州市|
疏勒县|
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