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 太行大峽谷 收費景區內<div><br>今天都在太行大峽谷景區里轉,王榕屏老師的車帶著我們車隊免票通過景區大門,太牛x了</div><div><br>▼ 景區的公路就是不一樣,景色也漂亮。前方是桃花谷景區。<br></div> 《中國國家地理》曾經說過: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給了河南。感覺其中最美的一塊被圈進了收費景區 ▼ 小豆地凹 (手機顯示地名)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 小豆地凹(手機顯示地名) 溝壑縱橫、絕壁對峙,梯田點綴其中,太行山就是這么美 ▼ 景點“天鏡”,就是遙看天橋和U型山路 ▼ 玻璃橋下的是東朝陽 朝陽村位于林州太行大峽谷王相巖景區頂部,太行天路的中心位置,走遍了朝陽,相當于看完了太行,朝陽是太行的微縮景觀 ▼ 香椿圪道(手機顯示地名) 處處梨花深閉門,游人花下欲銷魂 朝陽村現在成了景觀村,村里布置了較多的標識和指示牌。中文、英文和韓文的“民居”標識的院落已經無人居住,家家閉戶、沒有煙火氣,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原始、破敗,除了新做的文哥標語和指示牌,就像抗戰片里的村莊 ▼ 人去樓空的窗戶,這樣的梯田耕作方式,年輕人很難守住老宅 游覽了玻璃橋左側的朝陽村后,在朝陽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口用了客棧送來的別有風味的簡易午餐<div><br>▼ 羞女峰<br></div> ▼ 高山,密林,一片花海,繁花交相輝映,猶如大氣磅礴的大幅水彩畫長卷 ▼ 外嘴(手機顯示地名) 一幅地設天開的春天畫卷,自然風光芬芳醉人,心曠神怡 ▼ 王相巖景區,我們在天路觀景臺俯瞰王相巖景區 王相巖是走峽谷、攀登山的景點,三面峭壁像把太師椅環繞,它的主要登山路線是,攀登88米高的綠色垂直筒梯,(上圖的筒梯中上部白點就是有人在攀登。)崖壁中部是人工開鑿的掛壁通道,俯首折腰通過,半途的綠色建筑估計是小賣部,最右側是玉皇閣,有之字形棧道可以攀登到天路邊的浮云頂。<div><br></div><div>▼ 魯班豁<br></div> 魯班豁的景區標識牌是這樣介紹的:<div><br>該觀景臺是觀看魯班豁的最佳位置。魯班豁是東山一處天然的豁口,在未開通太行隧洞之前,是石板巖鄉通往山外的唯一出路。相傳是魯班經過太行山,感嘆山民出行不易,揮斧砍就的。</div><div><br>半個世紀前,林縣石板巖供銷合作社的干部職工,就是憑著一副鐵肩膀,肩挑背扛農產品和工業品翻越魯班豁,以心系百姓、無私奉獻的信念創造了享譽全國的“扁擔精神”。如今扁擔小道已成為戶外運動愛好者開展活動的登山線路,在新時期繼續發揮著作用。</div><div><br>本篇末,在石板巖鎮見到了“扁擔精神紀念館”,聞所未聞,驚嘆不已<br></div><div><br></div><div>D7 賢麻溝 穽底村</div><div><br>今天從沙岸出發,向南<br></div> ▼ 船帆峰 石板巖鎮東安(手機顯示地名) ▼ 石板巖鎮東安(手機顯示地名) ▼ 標識300年的 國槐 ▼ 難得一見的小水庫 ▼ 一片已經開過花的杏樹林+黃色的連翹花 這里還有很多不高的帶刺的花椒樹,花椒是太行山特產<div><br></div><div>南太行給人印象是雄壯,沒有柔媚,沒有溫婉,有的只是大開大合,如刀切,似斧劈<br></div> ▼ 路邊有個豁口,可以看到林州市那邊的平原 ▼ 漂亮的祥云湖 祥云湖位于山西平順縣寺頭鄉穽底村,是一座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水庫,攔水大壩將神龍灣大峽谷攔腰截斷。壩頂就是公路,路下的泄水孔形成的瀑布似白練垂掛在大壩另一側。從山間石縫中流出的山泉水在湖中匯聚,匯聚成如碧玉的顏色,像是把天地的精華都匯聚其中,增添了穽底村的秀色<div><br>▼ 造化門的背面<br></div> <p class="ql-block">造化門是從河南進入穽底村的門戶,同時是山西河南道路的分界,就在祥云湖附近。門樓正面鑲嵌石刻篆字“造化門”,券門上的建筑是“媧媓廟”,據說有石碑分別記述清康熙六十五年至光緒二十二年三次重修媧皇廟的過程,這媧皇廟看來也算古跡了。媧媓是流傳于河南中原的對人文始母女媧的崇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到的時候,“媧媓廟”下右側貼著一張2年多前2019-3-14的布告,布告透露了當地當時的信息:有媧媓圣母廟會、關帝廟、大廟、龍王廟、觀音廟等等,書法流暢,繁簡不一,滿是鄉村秀才氣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幾天的太行山行,探訪了不少村民,賢麻溝村這名老人給我留下了難忘的令人震撼的記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拍于2021-4-13正午許,老人在午餐,沒有見過這種簡陋午餐,一種面糊加上幾塊植物根莖。老人的臉上布滿了溝壑,又像車轍似的皺紋,憨厚、迷茫又帶著善良的目光,和油畫作品《父親》的形象太神似了……太行山的村民生活水準和景色相比,背離太多</p> D8 張家凹 掛壁公路<div><br>今天天氣特別好,人品爆發,王榕屏老師不失時機的安排我們去看日出,位置山西長治市平順縣東寺頭鄉張家凹,位于住宿地西南方向</div><div><br>凌晨3點半許出發,5輛小車蜿蜒在漆黑的山路上。進入張家凹景區<br><br>在停車場打開手電,看著腳底摸黑行進,景區的石板路岔路多,王榕屏老師在前面吆喝著帶路。一個較大的觀景臺,每個人都有較好的機位。山上氣溫比山下冷多了,甚至有冰塊,還是吹面不寒楊柳風</div><div><br>▼ 天將破曉,大地朦朦朧朧的,很快的,天空染成一片緋紅,彤紅的太陽躍出天際,一場雄偉瑰麗的日出<br></div> 臨欄遠眺,浩瀚如海,浩浩蕩蕩的峰巒無比壯闊,在這里真想大聲唱一首“我真的再想多活五百年”,那是何等的豪邁 ▼ 王榕屏老師說,日出后拍的石頭,石頭會變紅。趕緊拍了幾張巖石,時間不長,太陽已經刺眼,石頭變白了 ▼ 這里氣溫低,杏花還在綻放 <p class="ql-block">冰骨清寒瘦一枝,懶妝斜立澹春姿</p> ▼ 這是2顆老杏樹,老枝遒勁,圍欄防護著 拍日出的地方稱為太行神龍灣旅游區張家凹景區,是收費景區,進去的時候天還沒亮,出來時被攔住了,王榕屏老師下車交涉了一番放行了<div><br></div><div>▼ 從穽底掛壁公路觀景臺遙看掛壁公路全景<br></div> 掛壁公路貼壁而鑿,相隔一段距離開著側窗。從遠處望去,這一線側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br><div><br></div><div>我國有7條掛壁公路,都在南太行,其實都差不多,看一個就夠了。穽底村掛壁公路位于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東寺頭鄉。當地村民為了走出大山,在沒有國家投資,沒有設計藍圖,沒有施工機械情況下,耗時14年,硬是在懸崖峭壁上用原始的施工方法摳出了一條1500米長的掛壁公路,堪比寓言中的愚公移山</div><div><br>▼ 掛壁公路前的道路左側的狐仙洞,洞口掛著“有求必應”等多幅錦旗,香火貌似還很旺盛,沒有進去看<br></div> ▼ 穽底掛壁公路西入口附近,旁邊是月亮橋,可以通往神龍灣景區,金黃的連翹花耀眼 ▼ 滿山黃花,流金溢彩,宛如金色佛國圣地 穽底掛壁公路不收門票,可以自駕通過。郭亮村掛壁公路那邊,買門票進去還得坐景區旅游車,郭亮村善于宰客的名聲可見一斑<div><br>隧道內路況極佳,車輛不多,我們從西入口下車步行游覽,一路下坡</div><div><br>西入口的券頂鐫刻“穽底隧道”4字。入口右側掛著方形紅牌:“紀蘭黨性教育基地、穽底掛壁公路現場教學點”。手機一查,申紀蘭,山西省平順縣人,正是當地人,唯一連任十三屆全國人大的代表,從沒念過書,不識字,不用稿紙能連續講上幾小時黨課的模范黨員。走出穽底隧道,東出口矗立著2塊黑色的方形石碑,分別是“長治市國家稅務局定點扶貧村”、“長治市交通運輸局定點扶貧村”,管理方也太搞笑了<br></div> ▼ 遠方一尊仰面朝天的臥佛 ▼ 這位大哥從沈陽自駕摩托,一路旅行,前一站在大同過來,微笑著讓我們拍照,敬佩他的旅行方式,同時祝愿他臥佛護佑,順風順水,旅行順利 大自然雕鑿的臥佛應該有幾十萬年了吧,真是天地造化,鬼斧神工 ▼ 隧道口還能見到臥佛 ▼ 山西的長途公交車駛出隧道口,寺頭到穽底,路途120多km,穽底村隸屬于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寺頭鄉,寺頭鄉地盤該有多大 回來網上復了盤,才明白林州石板巖鎮到山西平順縣張家凹,轉了一個近乎U形大圈,來回一條路,必須過穽底掛壁公路,可見這條路在當地的出行占據了多么重要的地位,穽底掛壁公路真是一條讓人敬佩的路<div><br>▼ 出口附近立有圓錐形石碑,上刻 神龍灣 三個紅字。下面是神龍灣景區,綠水相伴,也有垂直筒梯<br></div> ▼ 回程路過豬叫石景區,拍了幾張照片,沒有登山上去 傳說每逢天下有事,景區山上的豬叫石會發聲,聲如豬叫。豬叫石還能消災避難,保佑平安,是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游人祈福求安之地<div><br></div><div>▼ 路過王相巖景區大門<br></div> 回來時間有點早,去石板巖鎮轉轉<div><br></div><div>▼ 石板巖鎮廣場邊有通欄標字的“扁擔精神紀念館”,大樓右下角鮮紅部分才是紀念館。全國農村供銷系統的一面旗幟“扁擔精神”就是發祥于此。<br></div> <div>正如魯班豁的景區標識牌介紹:半個世紀前,林縣石板巖供銷合作社的干部職工肩挑背扛農產品和工業品翻越魯班豁,創造了享譽全國的“扁擔精神”。太行步行的山路,馬蹄凍且滑,羊腸不可上, 那真是一個山旮旯里時代遙遠的恐怖記憶<br></div><div><br></div><div>▼ 天色漸晚,回望石板巖鎮<br></div> 王榕屏老師帶我們走的線路,基本是不收費的景點,路邊很多觀景點只有他能夠帶隊識別,許多山里的傳統村落還沒有過多的游客涉足,保持著原始風貌。800里的太行景色豈是讓幾個收費景區就能關住?收費景區外面的太行反而是未經修飾的真實太行。有幸和王榕屏老師走了規劃不尋常的路線,感受了南太行的真容<div><br>我不是攝影師,不能用攝影藝術展現南太行的美麗,我更不是寫文字的行家,描繪不出它那春天的魅力,我只是一個普通游客,放慢了腳步,走了一次太行山深度游,用自己的膚淺角度和體會做一次記錄,時間過去了幾個月,賞心樂事共誰論?太行山畢竟是心魂相牽</div><div><br>結束了八天太行山旅行,明天我們將去安陽,那是另外一個旅程了<br></div><div><br></div><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涧|
镇沅|
肇州县|
南召县|
乌兰浩特市|
黑龙江省|
平安县|
上蔡县|
工布江达县|
区。|
余干县|
延川县|
北安市|
湛江市|
察哈|
南陵县|
安宁市|
离岛区|
永吉县|
荥阳市|
邵阳县|
富源县|
翁牛特旗|
威海市|
黄石市|
沿河|
河北区|
鄂尔多斯市|
永川市|
巴里|
湖州市|
聊城市|
滨海县|
福清市|
常德市|
铅山县|
乌拉特前旗|
长阳|
陕西省|
桃江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