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軍魂永鑄》系列叢書之(10)</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配樂:俄羅斯歌曲《多想活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作者:季振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主編:鄭懷盛 韓水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在第二軍醫大學時的老同學季振宗,從網上傳來一組書稿,主要是他從 1985 年 12 月到 1987 年 4 月期間的許多日記,后面附有 12 篇論文和報告,都是他當年親自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具體情況和部分總結。這些,無疑是季振宗軍旅生涯 30 多年中,最難忘的經歷,最珍貴的紀念。孩子多次催促他整理出來,編印成書,以贈家人親友留存,也供有關人員參考。斟酌再三,他終于下決心完成這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并且給了我先睹為快的機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展卷細讀,我深深受到了感動,也深深受到了一次不平常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季振宗在軍醫大學學習的幾年里,我們是同一個大隊、同一個中隊、同一個班、同一個組,而且很長時間是住在同一間宿舍的同學和戰友。他為人厚道誠懇,沉穩踏實,十八歲的青春年華,就被同學們稱作“老季”。季振宗不僅學習刻苦,工作努力,而且人緣極好,與很多同學都建立了真摯的友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軍校畢業以后,大家分配到天南海北,基本上都是在連隊基層鍛煉和留在部隊工作。再過若干年,有些同學陸續調到了醫院、機關,有些同學轉業到地方,有些同學考研究生換了崗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季振宗長期堅持在部隊工作,當軍醫,當所長,直到擔任 21集團軍六十一師后勤部衛生科科長兼師醫院院長,在具有光榮傳統的紅軍老部隊六十一師,整整工作了 23 年。六十一師到云南老山前線執行對越輪戰任務時,季振宗就是全師作戰衛勤保障的總負責人,也是師醫院所有醫護人員中技術水平最高的專家。我知道他在部隊始終表現很好,不斷進步,也聽說他參加對越作戰,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作戰衛勤保障任務。輪戰結束后,我們倆有機會在北京見面,我熱烈祝賀他和部隊凱旋而歸,熱烈祝賀他在捍衛祖國、痛擊敵人的戰斗中榮立二等功。作為一名老兵,我非常欽佩季振宗這種熱愛部隊、扎根基層、高質量做好本職工作的品格和作為,更羨慕他有機會親赴戰場,在浴血戰斗中執行革命軍人和白衣戰士的神圣使命。但是,這次拜讀了季振宗參戰的歷史資料和學術論文,特別是他在殘酷激烈的戰爭中、在執行艱巨復雜衛勤保障任務中寫下的那些日記,我才進一步深入地了解和體會到,這位老同學和老戰友,面對現實戰爭的嚴峻考驗和錘煉,是如何精忠報國、竭誠奉獻、英勇無畏、不怕犧牲,又是如何周密籌劃、指揮若定、技術熟練、救死扶傷。這位在軍醫大學從來不事張揚、到部隊基層只愿埋頭苦干的老季,在那炮火紛飛、槍林彈雨的前線奮戰幾百個日日夜夜,干出了多少催人淚下、驚天動地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季不愧是軍醫大學培養出來的優秀學員,不愧是紅軍老部隊培養出來的杰出骨干,不愧是我們這批老同學中特別值得稱贊、值得學習的一個英雄好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季振宗作為六十一師后勤部衛生科長兼師醫院院長,肩負的日常管理和臨床技術工作本來就非常繁忙。但是他身在作戰前線,又完全不同于一般情況下的業務領導。為了組織好全師部隊的一線傷員急救、分級救治后送、醫院危重救治,他不但要狠抓技術培訓、人員安排、物資籌措、戰救計劃、環節協調等一系列重要工作,而且要爬山越嶺看地形,到作戰陣地觀察敵情、為傷員救治偵察道路、為出擊拔點戰斗選擇火線救治位置……完成這些緊密配合軍事部署的行動,要多次經過敵人的炮火封鎖,冒著地雷頻炸的危險,遇到暴雨洪水的突發,防備越南敵特隱蔽的襲擊。我們的老季,就是這樣身先士卒,舍生忘死,以英勇無畏的氣概和徹底盡職盡責的精神,為最大限度保衛和拯救參戰官兵生命做出貢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異常艱苦簡陋的師醫院手術室里,季振宗還一臺又一臺、夜以繼日地搶救危重傷員,實施了許多高難度的戰傷手術。他在六十一師醫院平時工作期間,就刻苦鉆研臨床技術、深造進修、請教專家、為民服務、大量實踐,練就了許多臨床診斷和外科手術的真功夫。戰傷救治的前線,他施展了精益求精的技術本領,把一個個生命垂危的重傷官兵,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面對越軍疑似使用化學武器的突發事件,季振宗也根據有關防護知識和技術,冷靜果斷地應急處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著季振宗參戰日記中的記述,我腦海里不由得浮現出白求恩醫生在抗日戰場上做手術的場景。當年,我們剛進入軍醫大學,同學們就都立志學習偉大的白求恩精神,將來要像白求恩醫生那樣極端熱忱、極端負責任地為部隊官兵服務,為保障戰爭勝利服務。而在二十多年后,我們的同學老季身上,不僅體現了白求恩精神的思想內涵,而且重現了白求恩醫生在炮火聲中精心手術的行動。高度緊張、高度勞累的戰時衛勤保障和臨床救治重擔,曾經使季振宗心力交瘁,忽然暈倒,經過救治才得蘇醒,至今身患后遺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季振宗參加輪戰的一年多時間里,不僅是堅韌頑強地工作,勇敢無畏地戰斗,而且始終堅持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嚴謹作風。他在緊張繁重的戰時保障任務中,深入領會總部和戰區指令,抓緊時間研究衛勤保障信息,分析臨床救治資料,及時總結實戰衛勤保障的經驗和教訓,認真撰寫有關衛勤學術論文和野戰救治報告。他在百忙中不斷請教臨床專家、衛勤專家、防護專家,以求衛勤保障周密無誤。對全師戰時衛生管理和戰傷救治的統計工作,也再三嚴格要求,強調統計信息必須準確、及時。季振宗的深思熟慮、嘔心瀝血,展示了他不僅是一位有膽魄、有血性的勇士,而且是一位有智慧、有定力的學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歷史充分證明,在我們戰無不勝的人民軍隊里,確實有千千萬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干部和戰士;在我們肩負崇高使命的醫務工作者隊伍里,也確實有千千萬萬濟世救人無私奉獻的好醫生。季振宗是他們當中的優秀一員。當年,他也曾經是眾多同學中普通的一員,是人民軍隊大熔爐把他煉成了優質的鋼鐵,是紅軍老部隊的革命傳統使他不斷成長和成熟,在血與火的戰場上顯示了光輝的英雄本色。我們為有這樣的老同學和老戰友,感到非常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今,我們這些老兵都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季振宗從六十一師醫院先后調到原蘭州軍區第 3 醫院、第 323 醫院擔任領導工作,也已經退休多年。他不在西安休閑養老,又回到自己的故鄉張家港,多年為父老鄉親們治病發揮余力。毛主席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蔽矣X得,老同學季振宗就是一輩子做好事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衷心祝福老季——我們同學中的模范和英雄,幸福安康,歡度晚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副部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 傅 征 少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前 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從部隊醫院提前辦理退休后,應聘在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已有 20 年。兒子一直在西安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工作,所以每年要到西安休假二次,春節都在西安過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在西安家中住了近兩個月。不能隨便外出,閑著無事,就想清理一下家中的雜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部隊工作期間,先后在三個部隊醫院工作,多次搬家,有幾個紙箱子幾十年了,沒有打開過,就一個個打開整理。其中一個箱子打開后發現里面裝了不少30多年前在老山前線參戰時文章、資料及照片,還有一本參戰的日記。翻看著這些文章、資料、照片和日記,雖然有些記憶已經模糊,但還有很多場景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很多故事好像就發生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 年,我擔任六十一師衛生科長兼師醫院院長,還擔任師醫院黨委書記一職。帶領六十一師醫院到老山前線參戰,先后經歷平轉戰、機動開進、集結地域臨戰訓練、參戰階段、總結評功評獎及機動回撤六個階段,共一年半時間,其中接防參戰整整 365 天。我寫的日記主要反映了機動開進、集結地域臨戰訓練、參戰階段這三個階段的一些情況,由于當時工作實在很忙,日記記得比較粗糙、簡單,還有幾十天空檔,但還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六十一師在參戰期間衛勤保障工作的一些基本情況,把它整理出來,或許可以為以后可能發生的戰爭中的衛勤保障工作提供一些參考。日記主要反映了當時的工作,對發生的故事及搶救傷員的情況有時記述比較簡單。其中有些事印象深刻,對當時發生的細節至今記憶猶新,就對有關內容做了充實補充,對記憶不深的內容只能忠實于原著了。對日記中的部分文字表述也做了部分修改,但還是反映了日記的本來面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對參戰期間我個人寫的文章、資料等也進行了整理,一共收集整理了 40 篇文章,包括衛勤保障文件、經驗總結、專業技術文章等,其中有 4 篇發表于當時的《人民軍醫》雜志,3 篇發表于《蘭后衛生》雜志,2 篇參加全國第一屆創傷外科學術會議,并在大會進行了學術交流??紤]到不少文章涉及部隊的保密規定,只從中選擇了 12 篇作為附件,附在日記后,與日記相互參閱,可以從另一角度更好反映參戰期間衛勤保障工作開展情況。12篇中,有8篇是在參戰期間寫的,有1篇是在參戰后參加“西部 -88”演習期間所寫。還有1篇是我調解放軍第三醫院后帶領衛勤支援保障隊參加“9·11”演習期間所寫。另有2篇是前幾年寫的回憶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流,30 多年彈指一揮。但 30 多年前那場戰爭對于我們這一代人,對我個人來講,卻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和平年代,能參加一次戰爭的軍人是幸運的。在一個部隊能擔任一個主要的衛勤領導,參加戰時衛勤保障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把這場戰爭中衛勤保障的基本情況反映出來,是我的責任所在,雖然反映的不夠系統全面,但相信能起到一些作用,望各位領導、戰友們多提批評意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5px;"> 季振宗 2020 年 8 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1985 年 12 月 25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經過三個多月緊張的準備,平轉戰工作已經結束。全院干部戰士從思想上、物資上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今日就要離開營區,開赴云南老山前線,正式進入機動開進階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據預案:全院參戰官兵 138 人,其中干部 39 人(女干部 13 人),戰士 99 人(其中女兵 37 人),留守官兵 17 人,其中干部 5 人(女干部 3 人),戰士 12 人(其中女兵 6 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級加強解放車 15 臺,其中物資車 10 臺,人員車 5 臺,加上醫院 2 臺救護車,共出動車輛 17 臺。依據上級命令,加強車輛于晚上 20:00 到達醫院,人員物資裝車完畢后于 21:30 統一出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按計劃順利進行,不到 21 點所有物資已經裝車完畢,所有參戰人員列隊,準備登車出發。這時所有留守官兵及很多家屬、小孩前來送行,馬上就要分別了,很多人特別是家屬們,多流著眼淚,擔心參戰官兵的安全,甚至還有 2 個決定留守,但一心想參戰的戰士,還在要求參戰,連個人的背包都帶來了,場面有點亂,必須采取斷然措施。我登上一輛解放車的車頂,大聲對大家說:今天我帶領 138 名參戰官兵到老山前線,一年以后,我會一個不少地把他們帶回來,希望大家放心。現在所有參戰官兵登車,各車車長及安全員要切實負起責任,該上車的一個不能少,不該上車的留守人員及所有送行的家屬及其他人員一個也不能登車,所有送行人員送到醫院大門一律不準出大門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車隊于 21:30 順利集合出發,到達火車站后于 26 號 0:20登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1985 年 12 月 26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凌晨 2:05,列車徐徐啟動離開了天水車站。這次鐵路輸送,師醫院分到四節車廂,兩節代客車,也就是悶罐車,新來的醫院政治協理員鄭敏同志,主動要求負責兩節代客車。一節硬座客車,主要分給女同志乘坐。后勤部的一節硬臥車廂還給師醫院分了 14 個硬臥鋪位,主要分配給年齡偏大的干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離開天水車站前,部隊很多老領導前來送行。老首長們含著熱淚,殷切囑咐我們一定要發揚英雄部隊的光榮傳統,做出好成績,為部隊爭光。上午到達寶雞斗雞臺兵站,集團軍首長及很多軍機關、軍直屬隊的老戰友、老熟人前來送行,經軍財務處長陸惠良介紹,還認識了一個村的老鄉——軍運輸處長唐錦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離開寶雞后,列車一路向南翻越秦嶺,分別在風州車站及略陽車站作短暫停留、吃飯。這兩個車站周圍地方群眾自發組織來到車站,迎送參戰部隊,群眾主動給我們送慰問品,為我們唱歌、跳舞,不少熱血青年尋找部隊領導,要求參軍到前線殺敵立功,車上車下口號聲、歌聲響成一片,使我們全院官兵深受教育,我們一定要在前線以優異成績向陜西人民匯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5 年 12 月 27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告別了甘肅陜西人民,進入了四川境內,分別在廣元車站、綿陽車站、成都車站停留吃飯。每到一處,當地駐軍領導、地方政府及群眾都來送行,非常熱情,給部隊很大教育。在綿陽車站還認識了駐地解放軍 77 醫院院長,他還是我們第二軍醫大學六一級同學。他告訴我說,現在成都軍區衛生部衛勤處長是我們六三級同學田鵬飛,是我一個班的同學,在大學里也非常熟悉。下午四時許到達成都南站受到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及成都軍區后勤部領導的熱情歡迎,四川省婦聯陳主任的講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位 40 多歲的女同志,講話水平很高,中氣也足,她熱情洋溢的講話,尤其是對子弟兵的深情厚誼給我們極大的鼓舞。在車站還舉行了歡迎儀式,給部隊贈送了禮物。車站上軍民同樂的歌聲激勵著我們的斗志,給部隊很大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據開進階段“安全準時、齊裝滿員、威武雄壯”的要求,今日后勤部領導還對各車廂進行了檢查評比。全院上下熱情高、紀律性強、安全衛生好,基本達到了上級要求。說明我們的干部、戰士覺悟水平很高,只要我們領導以身作則、正確領導,全院一定能完成好參戰期間的各項任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5 年 12 月 28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又在四川境內開進了一天。早晨 7:11 到達普雄車站,8:20開車。中午 13:40 到達西昌車站,14:25 開車。下午 7:40 到達金沙車站,8:20 開車。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下午 5 時左右,在一個叫丙谷的小站臨時停車,車剛停下,只見鐵路兩邊有 100 多名中小學生,每人手里拿著幾根甘蔗蜂擁前來,給每個車輛都塞進了不少甘蔗,給參戰官兵吃,使我們深受感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5 年 12 月 29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經過三天的鐵路輸送,途經甘肅、陜西、四川、云南四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晨 7:10 終于到達昆明附近牛街莊車站。不知什么原因,從火車上卸載、集合吃早飯到登車開始摩托化開進,僅給半個小時,全院官兵剛進兵站食堂,很多人連飯碗還沒有端起來,登車的集合號已經吹響了,全院趕快放下飯碗,集合部隊準備出發。醫院有兩名女兵,由于過于緊張,加上卸載、跑步集合的體力消耗,在集合準備登車時突然虛脫,暈了過去。部隊馬上就要出發,我就安排一名女干部負責送她們到昆明軍區總醫院。出了這樣的事,事情雖然不大,但內心還是不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宿營地點是距昆明市區 16 公里的 14 軍坦克旅。安排好宿營后我又返回昆明到總醫院急診科,看到兩名女兵身體無大礙,又把她們接回宿營點。下午休息,晚上全院集合點名,對全院鐵路輸送階段工作進行了講評,布置了明天開始的三天摩托化開進的安排及注意事項,進一步強調了部隊紀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5 年 12 月 30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摩托化開進第一天,行程僅 96 公里,中午 12 時到達宿營點,宣良 40 師,我們醫院被安排在 40 師通訊營,條件還比較好。下午休息,打掃室內外衛生,晚上安排各單位點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5 年 12 月 31 日,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比較長,193 公里,早晨 4:30 就吹號起床。天正下著雨,而且越下越大,還有雨夾雪,氣候較冷,與昨天的炎熱真是冰火兩重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起床后洗漱、打背包、裝車、吃早飯、集合,6:30 準時出發,由于大雨,道路濕滑,開進速度較慢,到下午 7 時才到達目的地。根據通報,今天有好幾個單位發生了車輛事故,翻車的撞車的都有,好在沒有人員傷亡,省了我們衛生部門很多事。今天的宿營點是開遠軍供站,在軍供站內食宿,條件比較好。一路上醫院安全沒有發生什么事故,但決不能放松警惕,各級領導必須認真負責,組織管理好部隊,爭取安全準時到達集結地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1 日,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是元旦。早晨軍供站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云南特色餐食“過橋米線”。因為部隊是從北方來的,沒有見過米線,都認為吃的是粉條,還很好吃。大家都很奇怪,怎么云南人把粉條當飯吃。早飯后 6 時 30 分離開開遠軍供站,一路開進,非常順利,速度也比較快,下午 2 時許車隊就到達了集結地域硯山 113 兵站。部隊的先遣設營人員,二所葉含正副所長、衛生科張小舟助理員及 3 名戰士就迎了過來,他們提前近一個月出發,通過他們的辛勤勞動,為我們準備好了比較好的食宿條件,先遣組的工作受到全院同志們的贊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集結地域要住三個多月,進行臨戰適應性訓練。工作比較多,下午集合全院開會,進一步講評了開進階段工作,并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了布置安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2 日,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到達集結地域后的第一天,主要工作是安好家,打掃衛生。下午研究安排在集結地域醫院的醫療保障問題。決定先展開門診所、醫療二所,開設門診和病房,可以門診和收治病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食堂準備加菜,組織全院會餐,補昨天未過的元旦節。本來是件好事,但發生了問題,由于炊事班打菜不均,引起了部分單位、部分干部的不滿,事情反映到我這里。我感到不是小事,矛盾必須解決于萌芽狀態,不然怎么團結全院官兵完成好參戰及衛勤保障任務。我親自到炊事班了解情況,主要還是炊事班剛到戰區工作不細的原因,連各單位的人數都沒有搞清楚。我批評了炊事班有關同志,商量了補救辦法,對下一步炊事班保障工作提出了要求。目前部隊遠離營房,在外生活各方面條件比較差,人員的思想和要求都比較復雜,各項工作都不能放松,尤其要十分重視官兵的思想情緒,有針對的做好思想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3 日,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上午,47 集團軍后勤部王部長帶領所屬 8 個處長來我六十一師檢查指導工作,現場辦公解決問題。根據我們提出的要求,營房處給我院特批了 60 塊帶腿床板,還答應給解決一部分活動板房,為我們醫院開設門診、病房創造了物質條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由 21 集團軍組建的第九偵察大隊后勤李處長來我后勤部介紹參戰半年多的后勤保障情況,雖然任務不同,但給我們很多啟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召集醫院各單位領導開會,研究下一階段工作,還明確了醫院哨位、站哨有關規定,以及炊事班分灶,部分人員工作崗位調整等事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4 日,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達集結地域已經三天了,一切工作已經走上了正軌。門診、病房也已經開設,可以收治病人了。早晨起來主要是體能訓練,我和大家一起跑步爬山,然后打打拳,以后每天都要堅持,這樣才能以良好的體質參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我六十一師戰傷救治四大技術尖子班訓練開訓,戰傷救治、自救互救四大技術是止血、包扎、固定、搬運,我給他們做了開訓動員,提出了要求。該訓練班由軍醫翟建國、衛訓隊長蔣新兵負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還組織全院官兵參加部隊組織的到所在的硯山縣城各街道打掃衛生。還派出兩個醫療組在街道擺攤、義診,就診 100 多人。還免費發放常用藥品,有一位老大娘拿到藥后堅持要付錢,還說:你們解放軍不收錢,開支太大,怎么到前線打敵人。老人家的一句話說明了當地人民群眾的覺悟和對部隊的關心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同副院長顧祖榮協理員鄭敏,一起到各單位檢查值班人員在位情況及人員管理情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6 日,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召開全師衛生工作會議,由我衛生科主持,參加人員有師醫院領導,師醫院各所所長,藥房主任,各團衛生隊長以及衛生科所有干部。會議主要內容是各單位總結匯報機動開動階段的衛勤保障工作,布置在集結地域臨戰訓練階段的衛勤保障指示,重點要抓好全師官兵及衛生人員自己的戰傷救治四大技術訓練,還要抓好衛生防病工作。由于接防后部隊分散,駐守的陣地多,需要大量衛生員及兼職衛生員,需要突擊訓練一批衛生員。師直由醫院衛訓隊負責,各團要盡快成立衛生員訓練隊,由各團衛生隊負責。這樣突擊訓練三個月,可以培養近 200 名衛生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衛生工作會議開得很成功,參會人員都覺得這樣的形式很好,以前沒有這樣的形式,常常造成醫院的工作和各團衛生隊的工作兩張皮,所以決定在參戰期間,每 2~3 個月開一次衛生工作會,以便統一領導,師醫院和各團衛生隊之間互相了解,互相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7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來硯山集結地域一周,今天第一次見到太陽。今天正常過星期天,全天休息。但是原定今天下午要去文山集團軍衛生處匯報工作,主要匯報機動開進階段的衛勤保障工作總結,上午衛生科全體人員,當時 4個人,我自己還有兩名助理員,一名通訊員,突擊在科內整理材料,寫好總結。后來打電話說衛生處長今日不在文山,所以決定不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就休息半天,4 個人一起到營房外面去轉一轉。在距 113 兵站約一公里左右,有一個小湖,面積約 2 平方公里。湖邊有一高山,高山上植被非常茂密,青山依著綠水,使人心曠神怡,祖國的大好河山需要我們來保衛,這是我們每一個軍人神圣使命和職責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8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上午去文山集團軍衛生處,馬處長不在,三位助理員在,楊助理主管醫療、賈助理主管藥材、徐助理主管衛生防疫。我們給上交了總結材料,匯報了工作,還提出了幾個問題,這些問題要等馬處長回來才能答復。在軍衛生處還碰到了 139 師姚科長及防疫大隊李隊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軍衛生處出來,我們又到文山 67醫院聯系工作。67 醫院是我部在集結地域的后送醫院,我們還到幾個重點科室轉了一下,互相熟悉建立聯系,對衛勤保障工作有好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10 日,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參加醫院黨委會,確定機動開進階段立功人員,只有一個三等功名額,決定三等功給予醫院先遣組負責人、二所副所長葉含正同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帶領衛生科及醫院中層干部以上到 181 團參觀,181團到達集結地域后,突擊搞了營區環境衛生和美化工作,確實不錯,充分展示了戰士無窮的智慧和美好的心靈,有這樣的戰士一定能搞好各種工作,也一定能打勝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11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為了更好完成在戰區的衛勤保障工作,我們衛生科決定主辦“戰地衛生”小報,今天上午在衛生科召集有關人員進行商議,主要反映衛勤保障工作開展情況,突出傷員救治及衛生防疫工作,要多反映衛勤保障工作中好的做法,好人好事,以表揚為主。小報以衛生科主辦,師醫院防疫所協辦,初定每月一期,第一期要在 15 號前下發,小報下發至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下午從 139 師借到野戰外科錄像片,明天開始在師醫院播放此錄像,每日一集。今日下午防化連洗消車還來到后勤服務,出發半個月第一次洗了一個熱水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15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去文山集團軍參加軍黨委擴大會議,上午主要聽取成都軍區廖錫龍副司令員講話。講到目前我軍對越作戰的基本方針。越南地區霸權主義立場,在短期內不會改變,我們與越南的對峙和斗爭是長期的,要保持對越的強大軍事壓力,必要時給予應有的懲罰,直至越南放棄霸權主義從柬埔寨全部撤軍,愿意同我國建立和平友好的邊境為止。目前看不出這種可能性,還要繼續斗爭下去,要從長期作戰來考慮安排。我們不要越南一寸土地,為了保衛和平,為了恢復東南亞穩定,為了恢復中越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我們要堅守陣地,長期作戰,必要時主動出擊,積極打擊敵人,要以小的代價取得大的勝利。軍事斗爭要服從及服務于政治和外交斗爭的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聽取成都軍區魏副參謀長介紹戰區情況,一是老山地區作戰特點是:</p><p class="ql-block">1. 雙方陣地犬牙交錯,互相滲透,戰場形勢時緊時松;</p><p class="ql-block">2. 老山作戰舉世矚目,仗小影響大,中央軍委、全國人民十分重視;</p><p class="ql-block">3. 戰爭發展水平、火器運用上近似現代戰爭,也有傳統戰法。</p><p class="ql-block">二是老山戰區自然地理特點及對戰斗的影響:</p><p class="ql-block">1. 山地地形起伏大,山高海拔 1000~1500 米,比高大,通常 500米以上最大達 1300 米,山坡坡度 40°~50°,個別達 70°~80°;</p><p class="ql-block">2. 植被茂密,多為原始森林,蒿草高,地形破碎通視困難;</p><p class="ql-block">3. 氣候惡劣,熱帶雨林氣候,雨多霧大,雨季氣溫高,降雨量大,多為暴雨;</p><p class="ql-block">4. 河流多,彎曲狹窄,水流急,水位流量受季節影響大;</p><p class="ql-block">5. 道路少,路況差;</p><p class="ql-block">6. 居民疏少,社情復雜,少數民族多;</p><p class="ql-block">7. 流行病復雜而且多變,毒蟲多,須注意防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16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早上 5 點起床,繼續到文山集團軍聽報告。上午繼續聽取軍區魏副參謀長報告,介紹了老山地區作戰的簡要經過。第一階段是炮擊階段,從 1984 年 4 月 2 日開始,動用 257 門火炮,主要炮擊地域以船頭地區為中心,炮擊進行 26 天。4 月 28 日進入攻擊作戰階段,由 14軍 40 師 118 團進攻老山主峰,119 團進攻 662.6 高地,當天均攻克。第二天(4 月 29 日)占領那拉口地區所有幾十個高地。4 月 30日 11 軍 31 師攻占者陰山。5 月 11 日,14 軍 41 師 122 團攻占八里河東山。自 1984 年 5 月 20 日起進入防御作戰階段,粉碎了越軍多次師級、團級、營級反撲進攻。1984 年 8 月 5 日老山 40 師陣地交 11 軍接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4 年 12 月 9 日老山戰區所有陣地交 1 軍接防,1985年 5 月 18 日再由 67 軍接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越軍作戰企圖,想以軍事行動對抗來自我軍的壓力,為越在柬的軍事行動相配合。具體做法上加強全面防御,進行針對性訓練,重點是提高快速反應能力。越在老山地區保持 13個步兵團,13~14 個炮兵營,越軍作戰指導思想比較靈活,戰術上詭異多變,善于用小分隊偷襲作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由原輪戰時一軍后勤部長,現總后軍需部副部長介紹 1 軍在老山戰區輪戰時后勤保障工作情況。介紹了很多經驗和教訓。有很多事例,給我們很大啟發。晚上集團軍安排我們住文山軍分區招待所,還安排看了一場電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17 日,小雨轉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安排會議討論,沒有討論出什么名堂。下午去集團軍后勤部,前 2 個小時在衛生處開會,由衛生處馬處長介紹衛勤保障的有關情況。后 2 個小時由軍后勤部洪副部長講話,晚上返回集結地域。這次軍黨委擴大會,雖然了解了不少情況,但對衛勤保障有很多問題還沒有明確,比如衛生事業經費沒有明確,以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18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參加師醫院辦公會議,下午參加黨團活動后檢查戰傷救治四大技術示范班的訓練情況,基本動作還算滿意,就是搬運差一點。目前在臨戰訓練階段,需要抓的工作很多,頭緒比較亂,應盡快發揮部屬的主觀能動作用和工作積極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19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全天參加師黨委擴大會,內容很多要求也很高。對我們衛生部門來講,主要要抓好臨戰訓練,衛生防病及做好臨戰訓練階段的衛勤保障工作??紤]要重新組建師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并要以師愛委會名義下發一個集結地域衛生防病工作的文件。臨戰訓練主要抓好部隊自救互救訓練,還要在 182 團一營抓一個點,主要內容是戰時如何抓好營連二級一線陣地救護組織的組織實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21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上午,解放軍總醫院皮膚科虞主任,空軍總醫院皮膚科蔡主任、馬主任一行三人是總部派來的皮膚病防治組,由于老山戰區皮膚病高發多發,幾位皮膚病專家專程來我部檢查指導皮膚病防治工作,還要進行學術活動。上午 10 時左右到達我院后沒有休息,直接到 182團檢查了三個連隊 300 多名官兵,一直忙到下午 2 時才回到醫院吃飯,飯后緊接著對全院業務人員上課講學。整個過程我都參加了,他們認真負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檢查及講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專家精湛的技術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22 日,陰有小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上午帶領醫院部分人員到文山參觀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的革新成果展,還聽取了軍事醫學科學院科技部李副部長的情況介紹,很多革新成果在我們戰區非常實用。下午回醫院繼續聽取皮膚科蔡主任及馬主任講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23 日,陰轉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晨送走了總部皮膚科三位主任后去 182 團駐地,檢查衛生防病工作及臨戰訓練開展情況。根據我的設想,與該團領導,后勤處及衛生隊領導商定,決定在182團一營抓個點,主要研究出擊拔點作戰中,營救護所及連搶救組如何開展戰傷救護工作,準備在下月開現場會進一步研究推廣他們的做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24 日,陰轉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去炮兵團檢查工作有兩件事印象深刻,一是該團的伙房衛生普遍搞得比較好,尤其是二營所屬各連,值得表揚和學習。二是該團衛生隊開辦的衛生員訓練隊,沒有掛圖等教具,他們就自己制作,非常逼真,教育效果較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25 日,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在師醫院參加醫院黨委擴大會,與顧祖榮副院長、鄭敏協理員等一起分析,前一階段醫院工作開展情況及全院官兵管理及思想形勢。分析下來基本的結論是干部比戰士好,老兵比新兵好,男兵比女兵好。下一步要重點抓好女兵的管理工作,進一步嚴格組織紀律,要從一日生活制度等點滴抓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還派項華助理帶領一個小組到 181 團、183 團檢查衛生防病工作及臨戰訓練開展情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27 日,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1 團后勤處抓了后勤一體化訓練,準備召開一個現場會。上午后勤朱部長帶領我們幾個科長對 181 團后勤一體化訓練進行研究驗收。在進入集結地域不足一個月時間,他們抓了后勤一體化訓練,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對有關衛勤保障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修改建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29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參加了 181 團由師召開的后勤保障一體化訓練現場研究會,還派侯明豐軍醫去 181 團、183 團普查皮膚病發病情況。晚上,師劉登云師長、張辰副師長、后勤朱永勝部長專門聽取了我有關衛勤保障工作的展開情況的匯報。劉師長對戰時衛勤保障工作十分重視,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劉登云師長是一位工農出身的干部,是從部隊基層一級一級提拔上來的優秀干部,對部隊管理、訓練及軍事有著豐富的經驗,在我師有很高的威信,也是我敬佩的領導,今天能親自過問我們衛生工作,對于他的要求,我們一定要貫徹落實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1 月 30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同項華、張曉周助理員、翟建國軍醫去 182 團一營檢查指導出擊拔點作戰衛勤保障演練的訓練情況,并確定召開現場會時的解說詞。下午參加師醫院實彈射擊打靶訓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2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開始,47 集團軍后勤部組織有關人員到前線參觀學習,察看地形,中午在新街軍區前指后勤部吃飯,下午到達牛滾塘聽取了 67 軍后勤保障經驗介紹,晚上就住牛滾塘。晚飯后乘車前往 67 軍高炮營駐地去看一名越軍俘虜,是一名中士班長,20 歲,個子不高,在 1.28 戰斗中被 199 師所俘。據他講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1985 年入伍,月薪相當于 30 元人民幣(越當時大米每斤 2.5 元),參戰后每人發 20% 補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3 日,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早飯后繼續往南走,上午在麻栗坡縣城以北還是晴空萬里,但一過麻栗坡縣城就是大霧,據說已經半個多月沒有見到太陽了,一天到晚都是霧。一過縣城十幾公里,就到了坪寨138 師師部駐地,上午在 138 師后勤部聽取了后勤部長的情況介紹。下午到師醫院了解了一般情況也看望了傷病員,還到1 團及 2 團后勤基指配置地域,晚上返回高炮營駐地我師開設的臨時接待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4 日,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去 138 師衛生科了解情況,聽取了衛生科顧科長的參戰衛勤保障情況介紹,很受啟發。下午到甘海子 23 分部聯系有關工作,晚 7 時返回硯山基地。當晚,182 團后勤處閆處長、衛生隊于隊長來我衛生科商議在 182 團召開現場會的有關事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6 日,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 182 團參加“出擊拔點作戰營連救護所(組)衛勤保障工作”現場研討會。上午看演練下午開會。集團軍后勤洪副部長,衛生處馬處長及師張副師長,后勤朱部長、張副部長參加會議。演練取得了圓滿成功,受到了參會領導的高度贊揚,182 團李副團長親自組織演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次研討會我們進行了充分的準備,3 次進行實地勘察,兩次改變演習地點,最后確定在該團南 1 公里的 746.2 高地進行,這里山高坡陡、草高林密、基本無路,與戰區地理環境十分相似,增加了演練的針對性和難度。在設定中在敵防御前沿設置了 3 個雷場,2 道炮火封鎖區,共顯示炸點 137 個,增加了演習的氣氛。在傷情上突出炸傷,分別用動物腸管等材料化裝了腸脫出、血氣胸、足部炸傷、股骨開放性骨折等 6名傷員,增強了救治的逼真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衛勤保障中,突出了營連救護所(組)的編組分工,著眼于如何使傷員盡快得到正確的救治又快速后送。演習中發現,由于演習地域山高坡陡,即使在無敵情顧慮的情況下,后送一名傷員需要 6~8 人,每小時僅能行進 400 米左右,如何更好更快組織后送這也是訓練的難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營衛生所長沈興文多日來和衛生員一起積極準備,摸爬滾打,作出了表率。當然,演習中也有一些小問題,演習開始時有幾個炸點沒有炸響,把二團李副團長氣得臉都青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7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小年夜,明天就是除夕,全院官兵遠離家鄉、遠離親人,難免有思念之情。如何使同志們過個有意義的春節,是我們領導要認真考慮的問題。今天我全天都在醫院,上午醫院舉辦春節聯歡晚會,各單位都精心排練了節目,同志們都踴躍參加,官兵同樂,使人難以忘懷。不少節目體現了積極參戰、報效祖國的內容,使人激動得流下了眼淚,聯歡會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在過節期間,作為領導更應關心戰士們的生活,使同志們真切體會到醫院這個大家庭的溫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各單位自行組織茶話會,我們 3 位院領導分頭參加了各單位的活動。晚上在醫院召開行政辦公會,強調了春節期間的行政管理工作,加強紀律性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8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是除夕,上午參加后勤部組織的各單位拔河比賽,下午參加后勤部春節聯歡會。晚上到師醫院同全院官兵一起吃年夜飯,高高興興地過個年。但還是發現少數新兵在除夕夜哭鼻子、想家、想父母等親人,飯后和全院官兵一起看電視,看中央臺春節聯歡會,印象最深的就是費翔的歌曲“一把火”。午夜十二點,與大家一起放鞭炮,送走牛年,迎來虎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9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大年初一,安靜下來,還真有點想家了,兒子小剛剛春節過得怎么樣,玩得愉快嗎?真是沒有心思坐下來,還是出去走走。醫院里不少人在學跳“迪斯科”舞,參加進去學跳舞,可以忘掉煩心事。晚上應邀到 183 團衛生隊參加春節聯歡會,團衛生隊的條件更差,他們用木頭切削成話筒形狀,對著大聲唱歌,苦中作樂,體現了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一天過得很愉快,很有意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10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二,繼續放假。下午我們 9 個張家港籍老鄉加上江陰的顧祖榮副院長在一起聚會。我們后勤 4 個科長(我和戰勤科科長陸小榮、政工科長卞永高、財務科長夏耀明),師醫院茅志平副所長,王能明、何松堂兩位軍醫,還有 182 團修理所長袁玉良及戰士陳永興共 10 人。先到湖邊照相,再到硯山公園爬山,晚上在飯店吃飯聚餐,玩得很是愉快,親不親故鄉人,老鄉之間要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好作戰任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11 日,晴。</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初三,繼續放假。下午附近新農村的群眾,晚上百貨公司群眾分別來與部隊聯歡,演出節目,體現了軍民魚水深情,軍隊有老百姓的支持,肯定能打勝仗,進一步搞好軍民關系非常重要,軍隊要多做群眾工作,要為群眾做好事,這方面我們衛生部門有獨特的優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12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天的春節放假結束了,今天開始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為了使大家緊張起來,今晨在師醫院拉了一次緊急集合,全院狀態還不錯。上午在衛生科開了個小會,對下一步工作做了初步分工,又要進入緊張的工作狀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13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參加了兩個會,上午參加后勤部黨委會,分析了在集結地域前一階段的工作形勢,部署了下一階段的臨戰訓練工</p><p class="ql-block">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召集衛生科、師醫院有關人員及師直屬隊有關領導及衛生人員,對師直屬隊的自救互救訓練形勢進行了分析,找到了一些薄弱環節及制定了一些措施,明確了分工,師直屬隊必須爭創出一流的自救互救訓練成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14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召開了師醫院辦公會,安排了下一階段訓練工作,對醫院本身的自救互救訓練,衛生員基本功訓練,靜脈穿刺一針見血率,軍醫的野戰外科訓練等進行了具體安排,重點要迎接師組織的尖子兵比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給張海陽政委匯報工作。張海陽政委父親是現任國防大學校長張震,是位老紅軍,淮海戰役時是三野參謀長,解放后授中將。海陽政委是參戰前直接從 181 團政委提拔為師政委,年僅 36 歲,政治工作經驗豐富,講話水平很高,對我們下級十分關心。這次約我匯報工作,他對衛勤保障工作十分重視,談了不少很好的意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2 月 16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開始與后勤部朱部長一行去坪寨138 師對口學習。</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今天開始日記中斷,直至 4 月 5 日開始重新開始記日記,共中斷 48 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4 月 5 日,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集結地域的工作開始告一段落,今天開始參加師前線指揮部,后勤部由朱部長負責帶領各科 20 多人組成后勤部前指,提前開赴坪寨前線。我帶一臺救護車前往,一路上很不順利,大部分路段正在修路,路上石子大小不一、高低不平,還沒有到甘海子第三野戰醫療所住處,救護車就壞在了半路,只能托第三野戰醫療所用大車拖到甘海子,將司機留到那里,我隨朱部長于當日下午 4 時許到達坪寨138 師后勤部駐地。138 師后勤給騰出了一間木板房,原來是他們后勤部俱樂部,20多人住在一起睡通鋪。晚上部長開會,提出了三條要求:一是注意安全,外出要請假;二是與友軍搞好關系;三是盡快開展工作,為交接做好準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4 月 6 日,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晨開始就是瓢潑大雨,原定去拖回救護車的計劃也落空了。上午由師前指趙副師長及付參謀長召集師部前指人員開會,介紹了友軍的一些情況,提出了下一段工作要求。上午還去了 138 師衛生科,他們科長不在,與幾位助理員進行了交談。下午去 138 師師醫院。院長也不在,與副院長及院部的幾位同志進行了交談。談到交接問題,什么時候交接、怎么進行交接,還要進一步協商。我們接的一方總想早點介入,早進入情況,而交的一方,不想過早交接指揮權。有關交接問題,我想不能操之過急,要與友軍進一步協商互相諒解,妥善解決交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4 月 7 日,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晚下了一晚上大雨,電閃雷鳴,大雨傾盆。今早,雨雖然停了,但駐地完全被大霧覆蓋,地面霧氣沉沉,使人心煩意亂。上午去 138 師衛生科,與顧科長交談了我們對交接的一些想法。顧科長意見是理解我們的想法,但什么時候開始介入交接要請示后勤包部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 2 時許,拋錨的救護車被拖回,囑送去修理。與葉含正副所長一起到 138 師師醫院,主要看了醫院的住房的分配使用情況。晚飯后再去 138 師衛生科,顧科長給我們說包部長的意見是 4 月 17 日開始可以讓我們介入交接,具體怎么辦還要進一步協商。晚上后勤前指還在一起研究前指開設及下一步交接的一些情況,準備明天到各團看看情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4 月 8 日,霧轉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隨后勤朱部長到五個團了解各團后勤交接準備階段的工作開展情況。還到麻栗坡縣支前辦公室了解部隊物資保障情況。中午在 181 團在麻栗坡開的一個小飯店里就餐。一天忙忙碌碌了解交接的情況,基本做到心中有數,對我們衛勤保障來說,目前尚處于設營階段,事情不多,關鍵是下一步交接一定要搞清楚,要提前計劃,穩妥交接,充分掌握交接階段衛勤保障工作的主動權。晚飯后 181 團衛生隊范隊長及炮兵團衛生隊賀隊長來我住處商談交接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6 年 4 月 9 日,雨轉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晚又是一場大雨,今晨 8 時以后開始轉晴。上午到 138師衛生科翻閱有關參戰衛勤保障資料,下午同朱部長一起到 138 師醫院研究住房情況,以確保醫院先遣人員上來后有地方住,晚上后勤前指繼續開會討論研究交接準備情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來坪寨駐地已經四天了,這里與集結地域硯山的氣候大不相同,雖然相距僅幾十公里,但坪寨已進入邊界山區。四月份已開始進入雨季,身臨其境,對雨季多雨而且潮濕的天氣有了切身體會。目前,已臨近交接,總想早點介入,早點進入情況,把接防以后的保障工作做得更好一點。但交接并不以我們接方的意見為轉移的,主要要看上級的決策,什么時間交接、交接的具體步驟等都要經軍區前指來決定。待上級有具體決策后我們才可以具體協商有關交接的細節,急不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點擊下方鏈接繼續閱讀▼</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7.cn/3vr4qsoc?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b>戰地日記(之二)</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3w4vq3zw?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b>《戰地日記》之三</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6.cn/3whrcfow?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b>《戰地日記》之四</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6.cn/3wz294r5?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b>《戰地日記》之五</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3xlf4cg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b>《戰地日記》之六</b></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yluu3tg?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b>《戰地日記》之七</b></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甸|
泾源县|
江川县|
尚义县|
永仁县|
沾化县|
屏东县|
通河县|
新营市|
七台河市|
寿宁县|
海丰县|
林周县|
隆林|
囊谦县|
吕梁市|
衡水市|
辉南县|
连江县|
枞阳县|
泗洪县|
乐平市|
长汀县|
莱西市|
土默特右旗|
定边县|
乌苏市|
邛崃市|
黄平县|
台江县|
大新县|
桦川县|
蒙城县|
临夏县|
衡山县|
南靖县|
星座|
洛扎县|
东莞市|
辽宁省|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