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保護生命安全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家長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一氧化碳被稱為“隱形殺手”,冬季又是一氧化碳的高發期,為保證您和孩子的身體健康,特向您介紹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知識。</p> 一、什么是一氧化碳 中毒? <p class="ql-block"> 一氧化碳(CO)是最常見的窒息性氣體,俗稱煤氣。無色、無味、無刺激性,易燃、易爆。一氧化碳中毒機理是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窒息。一氧化碳對全身的組織細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對大腦皮質的影響最為嚴重。</p> 二、如何識別一氧化碳中毒? <p class="ql-block"> 一氧化碳中毒的癥狀與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接觸時間長短、健康情況有關。早期表現主要是:劇烈頭痛、頭暈、心慌、面部潮紅、口唇呈現櫻桃紅色、全身乏力、惡心、嘔吐、嗜睡、意識模糊、視物不清、感覺遲鈍、幻覺等癥狀。這個階段如果能夠識別中毒癥狀,使患者脫離中毒環境,可以很快恢復。</p><p class="ql-block"> 如果繼續在中毒環境中,病情會進一步發展。中毒者會出現呼吸困難、意識喪失、昏迷、瞳孔對光反射和角膜反射遲鈍等癥狀</p><p class="ql-block"> 病情進一步加重會出現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對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應、推之不動,這一階段常伴有腦水腫、肺水腫、休克等嚴重的并發癥,死亡率極高。</p>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表現有哪些? <p class="ql-block"> 一氧化碳中毒依其吸入一氧化碳的濃度、中毒時間的長短,常分為三種類型:</p><p class="ql-block"> 輕型:中毒時間短,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為10%~20%。表現為中毒的早期癥狀:頭痛眩暈、心悸、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甚至出現短暫的昏厥。</p><p class="ql-block"> 中型:中毒時間稍長,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占30%~40%,在輕型癥狀的基礎上,可出現虛脫或昏迷。皮膚和粘膜呈現煤氣中毒特有的櫻桃紅色。 </p><p class="ql-block"> 重型:發現時間過晚,吸入煤氣過多,或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現深度昏迷,各種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壓下降,呼吸急促,會很快死亡。</p> 四、常見的煤氣中毒原因 <p class="ql-block">1.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使用煤爐、炭火、土炕、火墻等取暖方式。</p><p class="ql-block">2.燃氣、煤氣熱水器使用、安裝不當或質量不合格。</p><p class="ql-block">3.煤氣灶或煤氣管道發生氣體泄漏等。</p><p class="ql-block">4.集體食堂、餐館、賓館等飲食住宿服務單位取暖爐具、燃氣、煤氣設備及通風裝置使用、安裝或維護不當。</p><p class="ql-block">5.汽車尾氣排放、長期處于密閉的空調車內等。</p> 五、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原則 <p class="ql-block"> 首先要冷靜。當發現有人因吸入一氧化碳而中毒時,在救人過程中一定自己要保持鎮定。一氧化碳如果濃度很高,那么輕微的火苗都可能會引起爆炸,進入室內以前一定要避免觸發任何有可能引發火苗的物品。</p><p class="ql-block"> 應盡快讓病人離開中毒環境,并立即打開門窗,流通空氣。迅速降低一氧化碳濃度,假如能夠查到一氧化碳的來源是最好的,比如關閉煤氣瓶的閥門、熄滅盆里的炭火等。</p><p class="ql-block"> 保證患者呼吸暢通。迅速將患者轉移到能夠呼吸新鮮空氣的通風處,如果衣扣緊閉影響通氣的話就將衣服、腰帶解開。假如患者出現過嘔吐,要將口腔、鼻腔內的污物清除干凈。有自主呼吸,充分給以氧氣吸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及時呼叫120急救服務、急救醫生到現場救治病人。</p><p class="ql-block">特別提醒:</p><p class="ql-block"> 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后請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存在假愈期,不規范的治療可能會增加患者發生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的風險。</p> <p class="ql-block">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發期廣大師生家長一定要注意使用燃氣、煤炭和燃氣用具安全保持室內通風,謹防一氧化碳中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田县|
汕头市|
宣城市|
会宁县|
湖北省|
海安县|
昭苏县|
阳山县|
娱乐|
红河县|
文成县|
永靖县|
永嘉县|
吉隆县|
芦山县|
边坝县|
诸暨市|
澎湖县|
宁晋县|
白银市|
抚顺市|
兴山县|
温泉县|
武隆县|
孝感市|
庆元县|
巴林右旗|
万荣县|
陇西县|
百色市|
高青县|
彰武县|
隆德县|
湄潭县|
无棣县|
大丰市|
佛教|
道孚县|
怀远县|
灵武市|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