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一12日我們在劉加子老師的指導下及李老師的專注精神的配合下,讓我們在廬山拍攝到了滿意的禪意作品。 <div>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div> 歷代文人騷客為廬山題詞,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div><div>毛主席:“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div><div>朱元璋:“廬山竹影幾千秋,云鎖高峰水自流”</div><div>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div><div>蘇 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div><div> 1996年12月6日,廬山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div><div> 2003年,廬山成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東林大佛<br>東林大佛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動用48千克黃金為大佛鍍金。佛像身高48米,以表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愿。總高81米,為至火焰寶蓋頂點之距,以表九九八十一,意為修行成佛艱辛不易。<br> 萬杉寺(由宋仁宗皇帝賜名)<br> 萬杉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境內風光秀麗的廬山南麓,東鄰五老峰、觀音橋,西接秀峰,北倚漢陽峰、慶云峰南臨鄱陽湖。寺院歷史悠久,始建于南梁時期,距今1500年歷史。<br>宋景德年中(1004~1007),僧大超手植萬杉,造福于民。宋仁宗聞后,賜名“萬杉寺”并御書“金佛寶殿”匾額還為寺題下“國泰清凈”四個大字。萬杉寺鼎盛時期寺僧多達千人。<br> 鐵佛寺<br> 廬山鐵佛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七十多年的歷史,紅垣碧瓦,樓閣林立,觀間堂、念佛堂、大雄寶殿、千佛殿、方丈殿、南北寮房、齋堂、印妙講堂等建筑錯落有志,依山而建<br><br> 東林寺<br> 東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西北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東距廬山牯嶺街50公里。因處于西林寺以東,故名東林寺。<br> 東林寺建于東晉大元九年(384年),為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東林寺是佛教凈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凈土宗和凈土真宗視為祖庭。<br><br> 西林寺<br>西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北麓,建于東晉太和二年(公元367年)由太府卿陶范創建,為廬山北山第一寺西林寺廟中,原有一幅墻壁,蘇軾來游,看到壁前前人題詩甚多,頓時興起,索筆著名的《題西林壁》,傳為千古佳詩其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一句,極具哲理<br> 觀音橋 <br> 橋是廬山保存最完好的古老石拱橋。它始建于九百九拾多年前的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因石拱橋架在三峽澗上就叫三峽橋。后來到了清代末年,當地的老百姓在三峽橋橋南頭修建起供奉觀音的觀音廟,從此后當地的人習慣叫三峽橋為觀音橋。<br> 秀峰<br> 秀峰風景區,江西省星子縣廬山秀峰風景區,位于廬山南麓,因詩圣李白提詩《望廬山瀑布》而著稱,自古就有“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數秀峰”的共識。包括香爐峰、雙劍峰、文殊峰、鶴鳴峰、獅子峰、龜背峰、姊妹峰等諸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叙永县|
永兴县|
凯里市|
黔西|
东丽区|
汽车|
田林县|
安吉县|
武功县|
长寿区|
祁东县|
宣化县|
新疆|
边坝县|
永昌县|
新野县|
叙永县|
德令哈市|
南京市|
济源市|
黄石市|
贵德县|
张家口市|
当涂县|
新宾|
泾源县|
南丰县|
扎囊县|
尼玛县|
渝中区|
迁安市|
屏山县|
岳阳市|
阿拉善右旗|
宁化县|
沂南县|
仲巴县|
承德县|
虎林市|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