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炎熱難耐的夏天在疫情中興沖沖地來了又去、來了又去,全然不顧人們無法自由出行的沮喪。回想起2019年的炎夏,我們正在夏威夷游蕩得不亦樂乎呢。</p> <p class="ql-indent-1">盡管那年圣誕期間在美國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但夏威夷還是令人十分向往的。</p><p class="ql-indent-1">此行跳島游飛了三個島:大島(夏威夷島)、考愛島和瓦胡島(檀香山),茂宜島由于時間關系放棄。</p><p class="ql-indent-1">這群幾乎位于太平洋中心的海島的出生是伴著千萬分的熱烈的火山噴發堆積而成的。也許就是這樣的高調出生注定了它千萬年來的小奢華小浪漫。</p><p><br></p> <p> 夏威夷群島位于太平洋中央,最不缺的必然是沙灘、海浪和礁石。</p> <p> </p><p class="ql-indent-1">此行最令人期待和被震撼的是登上了大島的冒納凱亞火山。海拔4205米的冒納凱亞火山是從太平洋底直接噴發而形成的,整個高度有萬米多,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由于它位于太平洋中間海拔又高,清冽的空氣和零光污染使它成為全世界最佳的天文觀測點,有不同的國家和研究機構在此設立了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著名的NASA也在其中。只是很可惜咱大陸還沒能在此設立觀察點,但我國在西藏阿里海拔五千多米建立了天文臺科普站,如有機會到那里看看一定也會有另樣感受吧。</p> <p> 環顧四周,在被稱為地球與天空和宇宙的連接點地方,你能看到在別處看不到的妙曼色彩。</p> <p> 在此間的愛情誓言一定是天地為證了!</p> <p> 我們上冒納凱亞火山頂并不順利,第一天下午還沒開到游客中心,只見大團烏云蜂擁沿山而漫,本想沖過云彩上山,怎奈山上的路被工作人員及時封了。那天就在山凹處欣賞那翻卷鋪陳的云海。</p> <p> </p><p class="ql-indent-1">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是必到的打卡之地。但2018年5月基拉韋厄火山噴發后,到許多景點的道路被火山熔巖破壞了,那著名的溶洞隧道也無緣一探其妙。只有一條單程四十多分鐘的徒步路線開放,它的盡頭有古夏威夷土著生活的遺跡,細細游來倒也十分有趣。</p> <p> 全程都是高低不平的火山巖,不時有倔強的小花叢巖石下鉆出露出艷麗的笑容。</p> <p> 刻在火山巖上的圖案應該是描畫出當年的生活景象吧。</p> <p> 有一大片巖石上都刻畫了這樣的小圓坑。根據邊上的說明牌是用來放置嬰兒臍帶的,以保佑嬰兒順利長大。一個嬰兒一個坑,密密麻麻的小坑也可見當時古夏威夷人的人丁興旺。</p><p><br></p> <p> </p><p class="ql-indent-1">在2018年5月后到夏威夷的游客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晚上搭乘直升飛機看基拉韋厄火山噴發時的紅色熔巖,去感受大自然的壯觀。而我們只能遠遠地觀望那依然冒著白煙的火山口了。</p> <p class="ql-indent-1">我們能近處接觸的只是那蔓延到道路上的巖漿和熔巖入海后變為最年輕的陸地。</p> <p> 面對濃黑猙獰的凝固巖漿你能感受當時它火紅炙熱流淌時人們的無奈,但當它安靜下來當地居民已經在其新生的陸地上栽下椰子,開始馴服它了。</p><p><br></p> <p> </p><p class="ql-indent-1">在大島入住的民宿屋前房后有許多夏威夷果樹,房東告訴我們掉下的果子隨便吃。新鮮的夏威夷果味道微甜,淡淡的清香使人欲罷不能。只是要吃到果肉并不容易,先要砸掉外面的綠皮,再要有技巧地砸開硬殼。</p><p>每天清早我都會踏著露水到每棵樹下尋找夜晚被風或雨吹打落地的果實。</p><p><br></p> <p> 在屋邊的一棵高產的樹下看到非常奇特的一幕:一列外表干干凈凈的夏威夷果殼錯落有致地排在裸露在地面的樹根間,每個殼上均有一個直徑約5毫米的小孔,果肉被掏得精光。看來這兒是某種小動物的餐桌呀。</p> <p> </p><p class="ql-indent-1"> 更有趣的是每當夜幕降臨,屋前屋后都會被一種奇妙的叫聲包圍:羅咪 羅咪 羅咪咪,天一亮這叫聲就會嘎然而止。第一夜被這奇特的聲音擾得無法入睡,而這羅咪的聲調也實在像在喚著我的一位上海戰友的昵稱:老咪??????,倍感親切啊!奇怪的是第二晚開始居然可以在這叫聲中安然入眠而且十分香甜。</p><p> 查了一下LP,得知這是一種蛙聲,發自于科奎鷓鴣蛙,是夏威夷的一種外來入侵生物。因為在夏威夷沒有天敵,就在大島的東南角囂張至今(夏威夷沒有蛇)。</p><p> 你能想象得到嗎?只有十五六毫米長的身體里發出的音量高達80~90分貝。</p> <p> </p><p class="ql-indent-1"> 在入住的民宿周邊曾看見過兩個雞群,很奇怪美國人民還會在家養雞。后發現這些雞群是自由的,它們在各家的院子里隨意進出溜達著。及至到了考艾島,發現隨處都可見到雞群,路邊人家的裝飾也有它的身影,還有專門介紹它們的圖書。暗自納悶難道雞在夏威夷也算野生動物?</p><p> 后來在一個文化中心了解到,這些雞群本是養雞場的后代,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為了能本土解決雞肉的需求,夏威夷群島引入了養雞場產業。但不承想一場暴風雨就把雞場打得七零八落,幾場風雨后,島上就放棄了養雞場的建設。那些流落在外的雞們就鍛煉成了野生動物。只可惜在那里它們有天敵:更早期引入的貓鼬,當地人稱獴的動物。也許是這個天敵的存在,那些雞們的身手練得十分的矯捷,爬得了山上得了樹。</p> <p class="ql-indent-1">一日在一停車場,我剛跨出車門,只見眼前一道白光閃過,順著向下看去,原來是一枚從天而降的雞蛋。抬眼望去,頭頂樹枝上臥著一只母雞,悠然自得,全然不顧自己的產品。看來這已是它們最自然的姿態了。</p> <p> </p><p class="ql-indent-1">夏威夷群島雖然四面臨海,但法律卻規定不允許捕魚。當地人度假時想釣個魚,必須先辦理釣魚許可證。</p><p> 在海灘可以現場辦釣魚許可證,有一家幾個人釣沙丁魚的,魚群在水下繞著8字洄游,釣魚人不斷落鉤起鉤,一頓豐盛的晚餐很快就有了。還有不少人就是慵懶地坐著閑看漂亮的小魚時不時地逗鉤,也不提鉤。</p> <p> </p><p class="ql-indent-1">四處游走可盡覽奇妙風光,而在當地的文化中心和博物館又可為你打開另一扇窗來一窺已逝去的往日故事和風采。</p><p class="ql-indent-1">夏威夷畢肖普博物館建于1889年,收集保存了大量的藏品,不泛精美的雕刻、繪畫、和各種1:1的復制品。</p> <p class="ql-indent-1">但幾件非常華麗的紅黃大麾吸引了我的目光,而在看了介紹后更是被驚到了。原來長及腳踝的披風只屬于等級最高的國王,而酋長只能擁有一條齊腰或僅僅遮住肩背的披風。這華麗的披風是用小鳥的羽毛編織成的,紅色的羽毛取自依依莉鳥;黃色的羽毛取自歐歐鳥(一只鳥身上的黃色羽毛僅20余枚),這兩種鳥都是夏威夷的特有物種。而有人研究過:制作披風大約需要8萬只小鳥的羽毛!</p> <p class="ql-indent-1">夏威夷曾是鳥類的天堂,有300多特有的種類。但自從人類為了攫取它們美麗的羽毛來作為王室象征,許多鳥類遭到無度的捕殺而絕種了。現在要想一睹它們美麗的芳顏只能到美國和歐洲去尋找標本了。</p><p> 在皇家權杖展室一角,我們看到夏威夷皇室身份的象征的權杖,頂端都綴以羽毛,</p><p><br></p> <p class="ql-indent-1">火奴魯魯(檀香山)有一處浮潛的勝地—恐龍灣,有機會一定要去。那里的魚種類很多:紅色的、藍色的、黃色的、黑白條紋的…..在透過水面的陽光下快活地游著,你只管把頭埋進水里,任海浪托著你漂浮。時而一個大家伙從你身邊劃過能把你嚇一跳,定睛細看亦或是灰呼呼的小鯊魚亦或是幽著藍鱗的大蘇梅。累了就上岸躺在沙灘上望望天,吹吹海風,不遠處一只萌萌的海豹在陪著你。</p><p class="ql-indent-1">小貼士:在夏威夷浮潛,除了浮潛面具,一定要穿合腳的沙灘鞋,否則會被水下的礁石傷到,因為那是火山爆發形成的島啊!</p><p><br></p> <p class="ql-indent-1">值得高興的是,在檀香山見到了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五十多年后的相聚沒有一點違和感,不禁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p><p class="ql-indent-1">老同學居然帶給我毛豆莢,讓我在太平洋的島上炒了一盤經典上海菜 — 雪菜毛豆。</p><p class="ql-indent-1"><br></p><p><br></p> <p class="ql-indent-1">舒服的旅行就是這樣:看看沒看過的風景,吃吃沒吃過的美食,聽聽沒聽過的故事。見到老朋友更是錦上添花的美事!</p><p class="ql-indent-1">愿疫情早日結束,再踏探景、尋吃、聽故事之旅。</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苗栗市|
醴陵市|
鱼台县|
宁波市|
名山县|
新邵县|
南郑县|
顺义区|
汨罗市|
老河口市|
卓尼县|
黑山县|
桦南县|
获嘉县|
乐至县|
沁阳市|
亳州市|
安仁县|
罗定市|
遂宁市|
丹棱县|
丰都县|
海南省|
宜州市|
广州市|
天台县|
顺平县|
连山|
盈江县|
安岳县|
射阳县|
宣化县|
贺州市|
辽宁省|
乌拉特前旗|
宁蒗|
昂仁县|
和平县|
南康市|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