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是公元1879-1882年愛國將領左宗棠的老部下和同鄉楊昌竣,途徑甘新大道時看到一路湘軍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連綿不斷,植拂云霄,觸景生情,深有感觸而寫下的詩句,稱贊了左公在西征期間動員湘江子弟在沿途廣種榆柳,綠化邊陲,開花結果的壯舉。 </p> <p class="ql-block">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在收復新疆失地的軍事斗爭中建樹的卓越功績,一直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敬重。讀過近代史的人們都知道,十七世紀下半葉,當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的危機時刻,是當時身為陜甘總督的左宗棠,不顧個人安危面對外寇入侵挺身而出,同投降派抗爭,終于贏得了朝野廣泛支持,繼而又接受重任,掛帥西征,親赴一線,指揮清軍一舉剿滅了入侵新疆的阿古柏,并堅持斗爭抗拒了沙俄的侵略,使大片淪陷的國土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維護祖國的統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在這同時他看到各族人民由于連年戰亂,流離失所,大面積的田園被荒蕪,大片的果園、樹木被砍伐,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四野滿目瘡痍,讓人不堪忍受,便動員湖湘子弟沿甘新古道,在凡有水源能到的路邊荒野廣種榆柳,造福后人,改善邊疆的面貌,以表達湖湘子弟對祖國山河的一片熱愛之情。據說當時湖湘子弟在栽種樹木時,每棵樹上都掛有栽種人姓名的牌子,負責保栽保活。在道路兩旁新栽的樹上還每隔一段距離就掛一盞燈籠,免遭晚上車輛撞壞。 不幾年功夫,由于措施嚴厲,左公柳絕大部分都長大成林,人們看到的是樹成行,柳成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哈密從東新莊到蔡湖廟、泉水地到回城大橋這十多公里的大道上,真是大樹排行、濃蔭夾道。有人走在其中有不見天日之說。然而在1931年之后,由于連年戰亂,這壯麗的景觀不斷遭到戰火的洗劫,大片的榆柳也被砍伐與毀滅。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左公柳所剩無幾。</p> <p class="ql-block">在哈密市區東西河谷幸存下來的左公柳也為數不多。據說大部分是后人栽種,但哈密人依然把這些古柳統稱為左公柳,并掛牌加以保護。以表達人們對左公柳的緬懷之情。50年代駐哈人民解放軍在修筑紅星渠時,發現有一些古柳生長在渠邊,有人主張挖除,但當得知這是左公坐鎮哈密時所栽,便都一一自覺保護下來,每到夏季,這些古柳便撐起一片濃蔭,供人們歇息納涼。 在哈密以西70公里的沙棗泉,也有幾棵上百年樹齡的古柳,生長在戈壁前沿,多少年來,面對狂風的肆虐,“黃龍”的咆哮,驕陽的照射而始終面不改色,身不傾斜,堅挺的屹立在戈壁之中,并以它巨大的軀體,茂密的枝葉為大地染綠,讓戈壁生輝。它雖然古老,但旺盛的生命力使它顯得并不憔悴。據當地老農說“柳樹是比較古老的樹種,它易栽易活,只要有水,即便折斷枝條插在濕地也會再生”。沙棗泉的古柳已送走了上百個春秋,這幾棵古樹根系發達,分出的肢體也很粗壯,樹冠之大實屬罕見。 </p> <p class="ql-block">哈密人所以這樣愛護左公柳,因為左公柳帶給各族人民的不僅僅是片片綠蔭,它對防風固沙,改善西部邊陲的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起著重大的作用。今天生活在邊城的各族人民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弘揚左公精神,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斗已把萬傾戈壁中的哈密由幾十塊小片綠洲建成一條東西長達150多公里長的綠洲。在新的歷史時期,哈密人又啟動了萬畝草場、千里綠色長廊,建設生態園林城的綠色系列工程,一個山川秀美的西部定會再顯人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于垂楊柳的吟詠可謂是絮絮喋喋,自然杰作也是不少。尤其是詩人情懷,或詠柳喻人,或借柳繾情,或緣柳幽思,使“柳”成了中國風情風物詩歌作品中的一大靚點。?? 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就是老少皆知的一首:?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左公柳</p><p class="ql-block">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柳樹嫩綠輕柔的綽約風姿,贊美了春風神奇的力量。 唐代詩人唐彥謙的《垂柳》中有“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的詩句。詩句雖然沒有細致的外貌描寫,也沒有渲染濃重的色彩,但卻寫出了垂柳的婀娜多姿,無限柔情。 </p> <p class="ql-block"> “柳”不僅形態輕盈,色彩新奇,構織了詩情畫意,而且豪邁、凝重,彰現了仁人志士的干云豪情。清朝大將楊昌浚到新疆籌辦軍務時,在河西走廊和新疆沿途看到楊柳成蔭,得知這一浩大的功績是左宗棠作為后,遂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大將籌邊尚未還,瀟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在守土衛國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左宗棠,留給大西北的不僅是英雄戰績和完整疆土,還有沿著古絲綢之路茂密的左公柳。河西地區“赤地如剝,禿山千里,黃沙飛揚”的嚴酷自然景象,令左宗棠憂心如焚,他要求凡大軍過處必植樹,軍士人人隨身帶著樹苗,一路走一路栽。左公與軍士一樣,親自攜鎬植柳。自古河西種樹最為難事,可是在左公倡導督促下,竟然形成道柳"連綿數千里綠如帷幄"的塞外奇觀。前人植樹,后人乘涼。為紀念左宗棠為民造福的不朽功績,后來人們便將左宗棠和部屬所植柳樹,稱為“左公柳”。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山丹县|
宿松县|
泰兴市|
保亭|
许昌县|
米林县|
云南省|
阿巴嘎旗|
河曲县|
卢氏县|
汝阳县|
舟山市|
贡觉县|
万荣县|
海原县|
三明市|
治多县|
普安县|
芦溪县|
女性|
吉水县|
合川市|
额济纳旗|
浑源县|
屏东市|
抚宁县|
昌黎县|
临汾市|
洛南县|
吉木萨尔县|
东至县|
芜湖市|
通渭县|
琼结县|
安图县|
布尔津县|
屏东县|
吉林省|
武陟县|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