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余家大院坐落于徐州市區的戶部山南麓崔家巷2號。余家大院是由兩個院落組成,包括崔家巷1號、2號。余家大院是一處中式古建民居,青磚合瓦,已有三百余年歷史。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徐州市政府出資整修,本著盡量還原、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整修。整修后的崔家巷1號院設為“徐州市民俗博物館”,2號院為余家大院,兩院皆對外開放。每逢節假日游人如潮。各大專院校、文化部門、社會團體、民間組織等經常在此組織活動,傳承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p> <p class="ql-block">民俗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余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余家大院介紹</p> <p class="ql-block">戶部山余家原籍安徽歙縣,祖輩種茶為業。康熙末年,余氏先輩沿著“京莊茶路”北上徐州。乾隆三十年余文襲從尚氏手中購得房產作為久居之地,即現存余家大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號院是個三進院子。一進院的東西兩廂是博物館所設的服務及辦公場所。堂屋正門是過道,過堂屋即二進院子。</p> <p class="ql-block">二進院堂屋是座大客廳,余家接待賓客、迎親接嫁、家族議事決策均在此進行。正中懸掛堂號,“積善堂”。</p> <p class="ql-block">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p> <p class="ql-block">崇文尚醫,為善鄉里。</p> <p class="ql-block">三進院的堂屋。</p> <p class="ql-block">三進院堂屋,屋內。</p> <p class="ql-block">東院堂屋。三進院東院與三進院平行,堂屋是一座前出廈廊的建筑。正門臺階下是一片小廣場,東西皆有花木綠植。南面是戲園圓門。</p> <p class="ql-block">中藥房。中藥房位于二進院西面。</p> <p class="ql-block">戲園及周邊花草樹木。</p> <p class="ql-block">戲曲愛好者在活動。</p> <p class="ql-block">西院即2號院,也是三進院落。因依山而建,進進增高。三進院堂屋的地面高于一進院大門的屋脊。堂屋五間,東西兩頭有閣樓。后背半截在土中,冬暖夏涼。堂屋由于位置高一年四季得風向陽。雙扇黑漆大門,門上朱聯經年不變“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余”。</p> <p class="ql-block">西院堂屋。</p><p class="ql-block">西院堂屋及東、西屋均為婚俗博物展室。</p><p class="ql-block">堂屋正廳及東西兩廂按照舊時婚禮新房布置,老式架床、桌柜一應俱全。</p> <p class="ql-block">堂屋正房及東西間。</p> <p class="ql-block">東屋及西屋內布置物品主要介紹保媒、定親及結婚后送粥米等習俗。</p> <p class="ql-block">西院東屋正房。</p> <p class="ql-block">西院西屋正房。</p> <p class="ql-block">通往西院后花園的臺階。</p> <p class="ql-block">西院后花園蝴蝶亭及花草樹木。</p> <p class="ql-block">已經一百多年的石榴樹。</p> <p class="ql-block">俏竣挺拔的銀杏樹。</p> <p class="ql-block">余家大院已經有二百多年歷史,大院的變遷見證了一個家族忠厚、善良 、勤勞、仁愛的美德,積善行善、與人為善的唯美德行。</p><p class="ql-block">社會在發展、進步,余家大院的人們也與時俱進,在各個不同的行業、部門崗位上發揮自己的智慧才能,繼續積德行善,仍在傳承著“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優良品德。這是一個家族的美德,也是一個民族的美德,相信能夠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直至永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禹城市|
清河县|
嫩江县|
大英县|
汪清县|
格尔木市|
南江县|
湖南省|
盐城市|
巴楚县|
峡江县|
广宁县|
福贡县|
阿鲁科尔沁旗|
庄河市|
上蔡县|
赤水市|
江阴市|
江门市|
新巴尔虎左旗|
长乐市|
万全县|
汤阴县|
闸北区|
张家界市|
无为县|
武隆县|
奇台县|
葫芦岛市|
永川市|
德令哈市|
政和县|
资溪县|
四子王旗|
黄山市|
潜山县|
平泉县|
山西省|
珠海市|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