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音七中德育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樂在七中,一路陽光”為理念,以愛心為坐標,以感恩為主線,以創新為動力,以活動為載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充分發揮優秀學生在常規管理、習慣養成、德育評價、活動評優等方面的激勵作用,促進學生內強素質,外塑形象,逐漸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棟梁。</p> <p class="ql-block">以“德育入心”為宗旨 促進學生成德于行育人以德</p><p class="ql-block">一、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 提高德育素質</p><p class="ql-block">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成敗,系于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素質決定著學生的素質,為發揮班主任在班級教育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年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學校每周組織進行“跟進式”“案例式”班主任培訓和周工作論壇會。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從班級衛生、班干部管理等基礎內容進行培訓,為班主任們搭建交流經驗、探討問題、學習借鑒、取長補短、資源共享的平臺,從基礎提升年輕班主任們的德育素質并將學校的德育工作提升到一個新高度。</p> <p class="ql-block">一年多的學習與鍛煉,我校最年輕的一批班主任隊伍已能獨當一面,鍛造師德,錘煉師能,掌握技巧,鑄造師魂,他們正在努力做家長放心的班主任,做社會滿意的人民教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事事是德育、處處有德育、時時皆德育,學校的點點滴滴生活中都有老師們的關愛。</p> <p class="ql-block">二、抓常規 提高工作實效</p><p class="ql-block">1、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開學以來,政教處嚴抓學生養成教育,從每一天的起床、整理內務、個人衛生等常規入手,以學生會為主,通過集體培訓、舍務訓練、內線廣播宣傳教育等方式加強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培養他們獨立生活、誠實樸素、懂文明、勤鍛煉和守秩序等方面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促進了學生習慣的養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內線廣播法制、安全、德育教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兩人成排,三人成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常規安全演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百人豆腐塊內務整理大賽</p> <p class="ql-block">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學校管理的各個環節求精求細求和諧,班級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每個學生的潛在管理能力被細心的班主任挖掘,每個學生在班級里都有自己負責的“責任田”,有的負責澆花,有的負責擺書,有的負責關燈……一件件小事讓孩子們在他們合適的位置發揮了作用,逐步實現班級自動化管理,是我們始終追求的目標。</p> <p class="ql-block">根據年級特點,結合口令式課堂評價機制,學校開發了德育特色評價模式‘’王者少年‘’積分競奪活動。通過小組捆綁考核,利用深受學生喜愛的電競游戲模式對學生進行學習方面、衛生方面、行為習慣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勞動積極性,讓孩子們看到成績的同時,找到下一步努力方向。</p> <p class="ql-block">2、開展多樣的德育活動 拓寬教育的主渠道</p><p class="ql-block">“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內得于己。”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進一步完善學校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p> <p class="ql-block">(1)主題升旗儀式是一項學校常規性工作,不光要時間上的確保,更要有內容,有教育意義。學校每周保證升旗時間,結合國慶節、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消防安全日等各種主題宣傳日,有目的性有特色的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每個班級全體學生通過節目展演的形式參與特色主題升旗儀式使主題升旗儀式更鮮活,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p> <p class="ql-block">(2)以班級建設活動為載體,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好班會,是學生塑造良好品德、提升文明修養的主要途徑。開學以來,各班輔導員認真開展十余次班隊會,做到有針對性、教育性、實效性。</p> <p class="ql-block">(3)豐富每一顆心靈 扮靚每一間教室。用美好環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各班根據自己的實際,認真組織學生參與班級的布置和班徽、組徽的設計,及時展評學生具有感染力、代表性的優秀作品,及時評選優秀小組、“班級宣傳欄”、“班級風采欄”、“衛生角”“圖書角”……</p> <p class="ql-block">(4)依照德育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勞動技能,樹立勞動精神;培養勞動者,培養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5)學校通過引導孩子們走出校門深入社會,參加研學旅行、家務勞動、參觀訪問等形式,讓孩子們認識社會,親身體驗,獨立自主地學習探索,鍛煉意志品質 ,各種實踐活動為學校對學生的勞動實踐教育注入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基因與底色。</p> <p class="ql-block">(6)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使學生養成了參與家務勞動的習慣,逐步形成了自理能力。這樣的活動,既密切了家校聯系,轉變家長對孩子參與勞動的觀念,又使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家校共育合力。</p> <p class="ql-block">三、育興趣、有特長 開展各種興趣社團 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p><p class="ql-block">牢固樹立“樂在七中”的觀念,把握德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靈魂”地位,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因地制宜設計班級大課間游戲活動和體育活動器材十幾種,在整個大課間活動過程中,孩子熱情高漲,勁頭十足,興趣濃厚,歡心愉悅,真正實現了把快樂與健康送給學生。</p> <p class="ql-block">從問題入手、從薄弱環節切入,在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下,開足開齊體育課,并以每天7節正課加60分鐘的聲樂、樂器、舞蹈、繪畫等藝術活動,球類、棋類等體育活動為載體,使文體娛樂活動成為學校最普遍開展、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增強學生體質、磨煉學生意志,讓學生真正“樂在七中 向陽而生”。</p> <p class="ql-block">四、拓寬德育工作渠道 增進家校聯系</p><p class="ql-block">我校努力寓德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有明確的要求和具體措施,建立學校聯系長效機制,形成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教育網絡。通過學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家長開放日等形式,確立家長委員會、行風監督員,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資源,推進家校聯系,提高家教水平。</p> <p class="ql-block">五、以“出彩”評價為依托 塑造師生“多彩”人生</p><p class="ql-block">我們深知課改能否成功,評價結果能否落地,小組建設是關鍵。所以我們將每班學生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分成六個小組,每個小組按學習能力、興趣特長、行為習慣等方面分成A、B、C三個微共同體,實行小組長統一管理,微共同體互相監督評價模式。并通過小組長、班干部培訓,促進班干部、小組長充分發揮作用。另外,將全體教師隨機與各班級小組進行包組捆綁,任課教師與教研團隊進行捆綁,領導班子與班級捆綁的方式,實行共同體評價,促進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p> <p class="ql-block">為了讓每一名師生都能在七中校園綻放光彩,我校積極探索并實施了“出彩”系列評價體系,本著需要什么就評價什么的原則,評價范圍涵蓋了管理團隊、教研組、班級、任課教師、學生干部、課改之星等多個系列。</p> <p class="ql-block">“出彩”系列評價機制啟動以來,我校共召開校級“出彩”系列頒獎儀式16次,先后有58個宿舍獲得過“出彩宿舍”稱號、15個班級獲得過“出彩班級”稱號、115個小組獲得過“出彩小組”稱號、242人獲得過“出彩小組長”“出彩班干部”“出彩學生干部”等稱號,發出優點卡5210張。師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氛圍,為我校“六步學本教學法”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p> <p class="ql-block">德育是期待,不可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德育是細節,不是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活動;德育是一項永無止境,常做常新的工作,我們將繼續探索以培養學生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以落實《指南》為抓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讓學校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p> <p class="ql-block">供稿:楊天雪 王海茹</p><p class="ql-block">圖片:學生管理中心</p><p class="ql-block">編審:尹宇光 </p><p class="ql-block">終審:張立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黔江区|
平湖市|
惠安县|
东方市|
阿城市|
汉寿县|
卓资县|
天峨县|
鄯善县|
繁峙县|
平果县|
榕江县|
丽江市|
若羌县|
秦皇岛市|
句容市|
新疆|
腾冲县|
化隆|
南岸区|
通许县|
任丘市|
两当县|
兴国县|
江口县|
红河县|
杂多县|
玉树县|
泸州市|
德江县|
历史|
龙胜|
喀喇沁旗|
定边县|
贡山|
桂阳县|
安新县|
襄汾县|
平昌县|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