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大家報告,中華民族抗日英雄鍾崇鑫烈士的夫人——德高望重的“中華鍾氏杰出孝賢(媳)”張淑英婆婆,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10月26日12點55分在重慶市第一人民醫院與世長辭,享年101歲。</p><p class="ql-block"> 為寄托哀思,緬懷這位重情重義的世紀老人,決定于2021年10月27日晩上八點在“重慶市菜園壩安樂堂”舉行追悼儀式;10月28日上午八點在“重慶市南岸區江南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10月30日十點,在南岸區四公里南山福座陵園舉行入塔安葬儀式。</p> <p class="ql-block"> 10月26日至28日的重慶長濱路安樂堂孝恩廳莊嚴肅穆,哀樂低回。正廳前方懸掛著淑英婆婆的遺像,淑英婆婆的遺體安臥在冰棺里,四周布滿了鮮花,周圍擺放著親人、朋友敬獻的花圈。</p> <p class="ql-block"> 在淑英婆婆逝世后,家人、親屬、朋友,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止戈傳媒、全國關愛抗戰老兵的志愿者們和廣大愛心人士,抗戰英烈家屬、抗戰老兵家屬,街坊鄰居,中華鍾氏宗親總會,各省、市、自治區鍾氏宗親會,重慶各區縣鍾氏宗親會的代表,前往送別或以各種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中華鍾氏宗親總會敬獻花圈</p> <p class="ql-block">中華鍾氏宗親總會秘書長鍾南仁敬獻花圈,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創始人之一的孫春龍先生敬獻花圈,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p class="ql-block"> 送別奶奶</p><p class="ql-block"> 親愛的奶奶,我今天無法來到現場,送您最后一程,心里無比傷痛。</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班的時候,我專門找出您親手給我織的毛衣,穿在身上,用這樣的方式,在遙遠的長沙,為您送行。這件毛衣,我一直帶在身邊,從西安,到深圳,到昆明,如今再帶到長沙。每到冬天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奶奶,也會想到您的丈夫,那個在84年前的冬天,為國捐軀的中國軍人。</p><p class="ql-block"> 奶奶,安息吧,我們相信,您一定是帶著溫暖和欣慰,離開這個世界的。</p><p class="ql-block"> 奶奶,認識您的這七年時間里,我們能為您做的微不足道,而您留下的精神遺產,您的堅韌與善良,溫暖了無數的年輕人。</p><p class="ql-block"> 奶奶,您是一個有福之人,您的兒子很孝順,鐘家的人也很厚道,在您離開之后,我們依然會像一家人一樣。奶奶,在我心里,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您的孩子。我也能感受到,您也是把我當作自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奶奶,您終于可以和您心愛的人團聚了,我們祝福你們。我們也會永遠記住你們的故事,您丈夫的犧牲,您的堅守和善良,是這個國家最閃耀的財富。我們會告訴我們的后代,世世代代,永遠銘記。</p><p class="ql-block"> 奶奶,安息吧。</p><p class="ql-block"> 您的孫兒 孫春龍</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7日</p> <p class="ql-block">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止戈傳媒、全國關愛抗戰老兵的志愿者們和廣大愛心人士,重慶關愛抗戰老兵的志愿者王純、金燕、熊佳樹、戴安娜、陳文平、吳天、蔣華剛等代表前往送別或以各種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 唁 電</p><p class="ql-block">重慶鍾氏宗親會并張淑英老孺人治喪委員會:</p><p class="ql-block"> 風吹寒水起悲波,哭聲相隨愁云飛。</p><p class="ql-block"> 驚悉中華民族抗日英雄鍾氏崇鑫(公)烈士的夫人——“中華鍾氏杰出孝賢(媳)”、期頤老孺人張淑英前輩,駕鶴西游,闔然仙逝。天地同悲,山河含淚,鍾氏舉族悲痛!</p><p class="ql-block">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藝術研究會鍾氏文化委員會和新疆鍾氏宗親會謹以此向張淑英前輩仙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親切慰問。</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前輩賢淑忠貞忠孝兩全不圖回報;懿范千秋和善慈愛一生勤勞,她是鍾族后世賢媳尊習之楷模!也是集中國傳統女性美德于一身之典范!她的懿德風范福澤后昆、惠及鍾親、永垂千古!</p><p class="ql-block"> 我們將化悲痛為力量,從孝做起,仁愛回家,弘揚祖德,踐行祖訓,傳承文化,以期鍾氏人旺族興,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 祝愿老人家安息,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 專電致唁并表慰問,尚望節哀珍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藝術研究會鍾氏文化委員會</p><p class="ql-block"> 新疆鍾氏宗親會</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6日 </p> <p class="ql-block">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藝術研究會鍾氏文化委員會(新疆鍾氏宗親會)敬獻花圈和慰問金、凱平會長、建國監事長、繼光秘書長分別敬獻花圈,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 唁 電</p><p class="ql-block"> 驚聞鍾氏孝賢、中華民族抗日英雄鍾崇鑫烈士的夫人張淑英婆婆因病不幸逝世,深感悲痛,四川鍾氏宗親會四川鍾氏文化研究會謹向逝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張淑英婆婆的家人及親屬致以真摯的問候。</p><p class="ql-block"> 今年三月初,張淑英婆婆百歲壽辰慶典在重慶隆重舉行,張淑英婆婆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今天駕鶴西歸陰陽兩隔,無不讓我們扼腕痛惜!</p><p class="ql-block"> 逝者安息,生者保重。張淑英婆婆一路走好!家人親屬節哀順變!</p><p class="ql-block"> 四川鍾氏宗親會</p><p class="ql-block"> 四川鍾氏文化研究會</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p> <p class="ql-block"> 唁 電</p><p class="ql-block">重慶鍾氏宗親會并張淑英婆婆治喪委員會:</p><p class="ql-block"> 聞悉中華民族抗日英雄鍾氏崇鑫(公)烈士的夫人——“中華鍾氏杰出孝賢(媳)”張淑英婆婆闔然仙逝,天地同悲,山河含淚,舉族悲痛!</p><p class="ql-block"> 我們謹向張淑英婆婆仙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親切慰問。</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太婆賢淑忠貞忠孝兩全不圖回報;懿范千秋和善慈愛一生勤勞,她是鍾族后世賢媳尊習之楷模!也是集中國傳統女性美德于一身之典范!她的懿德風范福澤后昆、惠及鍾親、永垂千古!</p><p class="ql-block"> 我們要從孝做起,仁愛回家,弘揚祖德,踐行祖訓,傳承文化,以期鍾氏人旺族興,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 祝婆婆安息,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內江市鍾氏宗親會</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7日 </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內江鍾氏宗親會敬送花圈和慰問金、彬輝會長敬獻花圈,并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 唁 電</p><p class="ql-block">重慶市鍾氏宗親會:</p><p class="ql-block">張淑英老孺人治喪委員會:</p><p class="ql-block"> 驚悉福建省上杭縣鍾氏千七郎公后裔,中華民族抗日英雄鍾氏崇鑫(公)烈士的夫人——“中華鍾氏杰出孝賢(媳)”、期頤老孺人張淑英前輩于2021年10月26日,駕鶴西游,溘然仙逝。噩耗傳來,山岳肅立,江河泣淚,族人同悲!</p><p class="ql-block"> 上杭鍾氏宗親會致唁電謹對張淑英前輩仙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親切慰問。 </p><p class="ql-block"> 祈愿張淑英老孺人一路走好!期望我縣鍾氏和重慶鍾氏化悲痛為力量,弘揚祖德、踐行祖訓,聯宗睦族,以期二地鍾氏族親攜手前行,揚我族威! </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上杭鍾氏宗親會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6日 </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上杭鍾氏宗親會敬送花圈和慰問金,海波會長敬獻花圈,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 唁 電</p><p class="ql-block">重慶鍾氏宗親會并張淑英老孺人治喪委員會:</p><p class="ql-block"> 驚悉中華民族抗日英雄鍾氏崇鑫(公)烈士的夫人——“中華鍾氏杰出孝賢(媳)”、期頤老孺人張淑英前輩,駕鶴西游,闔然仙逝。天地同悲,山河含淚,鍾氏舉族悲痛!</p><p class="ql-block"> 楚天鍾氏書畫院、湖北荊門鍾氏文化委員會謹以此向張淑英老孺人仙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親切慰問。</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婆婆賢淑忠貞忠孝兩全不圖回報;懿范千秋和善慈愛一生勤勞,她是鍾族后世賢媳尊習之楷模!也是集中國傳統女性美德于一身之典范!她的懿德風范福澤后昆、惠及鍾親、永垂千古!</p><p class="ql-block"> 我們將化悲痛為力量,從孝做起,仁愛回家,弘揚祖德,踐行祖訓,傳承文化,以期鍾氏人旺族興,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 祝愿老人家安息,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 專電致唁并表慰問,尚望節哀珍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楚天鍾氏書畫院</p><p class="ql-block"> 湖北荊門鍾氏文化委員會</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6日 </p> <p class="ql-block">抗戰英烈家屬、抗戰老兵家屬祭奠張淑英奶奶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1、71軍87師259旅易安華將軍之孫易超平 敬挽</p><p class="ql-block">2、71軍87師261旅陳頤鼎將軍之子陳萬中 敬挽</p><p class="ql-block">3、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姚步青烈士之外孫女 唐 瑤 敬挽</p><p class="ql-block">4、南京保衛戰英烈易安華將軍孫女易 明 敬挽</p> <p class="ql-block">5、忻口戰役英烈郝夢齡將軍孫女郝 枚 敬挽</p><p class="ql-block">6、徐州會戰英烈陳蘊瑜將軍孫女陳 瑾 敬挽</p><p class="ql-block">7、黃埔軍校第六期后人城南隱士 敬挽</p><p class="ql-block">8、徐州會戰英烈朱家麟將軍之外孫常 銘 敬挽</p> <p class="ql-block">9、、徐州會戰英烈朱家麟將軍之孫女朱 鋌 敬挽</p><p class="ql-block">10、淞滬會戰英烈楊 杰將軍之孫王 偉 敬挽</p><p class="ql-block">11、忻口戰役英烈吳烈昌中校之孫吳東升 敬挽</p><p class="ql-block">12、常德會戰英烈畢福昌中校曾孫女畢迎春 敬挽</p> <p class="ql-block">13、滇緬會戰英烈戴安瀾將軍外孫女俞翔 敬挽</p><p class="ql-block">14、桂柳會戰英烈陳克球將軍之孫陳曉海 敬挽</p><p class="ql-block">15、武漢會戰英烈彭心鑑少校之女彭蘭英 敬挽</p><p class="ql-block">16、武漢會戰英烈彭心鑑少校之孫彭 楓 敬挽</p><p class="ql-block">17、忻口戰役英烈鄭廷珍將軍外孫女溫笑倩 敬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重慶鍾氏文化研究(宗親)會吉鵬會長,漢山、永高、厚才常務副會長,鍾勇秘書長、其蕓監事長、永琪總顧問、玉賢顧問、重慶各區縣鍾氏宗親會的代表,前往送別或以各種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重慶鍾氏文化研究(宗親)會鍾吉鵬會長在哀樂聲中緩步來到淑英太婆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淑英太婆的遺體跪拜、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重慶鍾氏文化研究(宗親)會、鍾吉鵬會長敬獻花圈,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重慶鍾氏文化研究(宗親)會鍾其蕓監事長在哀樂聲中緩步來到淑英太婆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淑英太婆的遺體跪拜、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鍾繼明宗親在哀樂聲中緩步來到淑英太婆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淑英太婆的遺體跪拜、三鞠躬。</p> <p class="ql-block">重慶各區縣鍾氏宗親會的代表,前往送別或以各種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重慶鍾氏文化研究(宗親)會常務副會長鍾漢山敬獻花圈及慰問金,鍾勇秘書長、鍾其蕓監事長、鍾紹平副監事長分別敬獻花圈,并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重慶市城口縣鍾氏宗親會、鍾壽元、鍾陸軍分別敬獻花圈,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重慶南川區鍾氏宗親會鍾明禮、鍾世平、重慶市兩江新區鍾小林、重慶長壽區鍾田明分別敬獻花圈,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重慶市永川區鍾氏宗親會、禮良會長敬獻花圈及慰問金,并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重慶市永川區鍾氏宗親會鍾模先、鍾吉元,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鍾繼明分別敬獻花圈,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重慶市永川區鍾氏性玉公系宗親會敬獻花圈及慰問金,德壽會長敬獻花圈,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重慶市永川區鍾氏性玉公系宗親鍾仿堯、鍾德昌、鍾景誠分別敬獻花圈及慰問金,對淑英太婆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7日晩上八點在“重慶市菜園壩安樂堂”舉行張淑英老人追思會</p> <p class="ql-block"> 張淑英老人追思會</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來賓、親友、志愿者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在這里舉行敬愛的張淑英老人追思會。我是志愿者吳天。受家人的委托,主持今天的儀式。參加今天追思會的有:</p><p class="ql-block"> 中華鍾氏宗親總會,各省、市、自治區鍾氏宗親會,各區縣鍾氏宗親會代表、關愛抗戰老兵重慶志愿者,張淑英老人的家人、親屬、朋友等各界親朋70余人。感謝大家的到來。</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老人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21年10月26日12時55分溘然長逝,享年101歲。在此,我們向張淑英老人的逝世致以最沉痛的哀悼,向全體親屬致以親切的慰問,望節哀保重。</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老人永遠離開了我們,她的百年人生,在我們腦海里盤旋。</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老人1921年農歷正月27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九亭道,祖上世代漁民,自小熟讀詩書,溫文爾雅,小家碧玉。</p><p class="ql-block"> 1935年,張淑英經人介紹,與時任71軍87師259旅的少校黃埔六期軍官鍾崇鑫相識相愛,不久結婚。因生逢亂世,部隊時常移防,張淑英與丈夫鍾崇鑫聚少離多,但夫妻恩愛幸福,張淑英感懷一生。</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8月,鍾崇鑫奉命赴上海前線參加淞滬會戰。兩人從此再未相見,天人兩隔。不久,張淑英隨鍾崇鑫母親一起從江蘇省常熟市逃難西遷,一路顛沛流離,先后輾轉于江蘇、安徽、湖北,于1938年初到達重慶榮昌安富鎮,婆媳相依為命。直到1944年才得知鍾崇鑫已于1937年12月12日在南京保衛戰中以身殉國。</p><p class="ql-block"> 1945年,鍾崇鑫母親去世后,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她守候在安富鎮,并放棄了與親生父母共赴臺灣的機會,只為了離別時丈夫那句臨別話語“我會回來的”!她在丈夫故土重慶癡癡守候,無怨無悔。直到1949年,迫于生活壓力,張淑英與第二任丈夫李自清結合,婚后生下兩兒一女。至此,她將和鍾崇鑫的往事,埋藏心底,一心相夫教子,辛勤勞作。她下過苦力、做過零工、開過旅館,與工友、鄰里、客人友善相處。</p><p class="ql-block"> 1988年,丈夫李自清去世5年后,張淑英老人才把要尋找鍾崇鑫的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孩子,因為她心里始終惦記著為國捐軀的前夫英魂在何方?她不能讓英烈被遺忘。</p><p class="ql-block"> 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由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發起,2014年11月23日,張淑英老人終于在家人和志愿者的陪同下到達臺北忠烈祠,親自祭奠亡夫英靈。</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老人重情重義,在鍾崇鑫犧牲77年后堅持尋找他下落的故事,經媒體報道后,感動世人。老人因此而入選2014感動重慶十大人物候選人之前20位。</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老人一生飽經磨難,歷經生離死別;重情重義,堅強執著。老人的百歲人生是我們晚輩的典范楷模!</p><p class="ql-block"> 此刻,為了表達我們的緬懷之情,請全體家屬及來賓肅立,以三鞠躬之禮寄托哀思。</p><p class="ql-block"> 一鞠躬;</p><p class="ql-block"> 再鞠躬;</p><p class="ql-block"> 三鞠躬!</p><p class="ql-block"> 禮畢。</p> <p class="ql-block">張淑英老人生前,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敬重與關愛。鍾氏家族在2017年將張淑英老人尊為太婆,給了老人真誠的尊重。有請鍾氏家族的代表鍾吉鵬先生致悼詞</p><p class="ql-block"> 在張淑英婆婆追悼會上的致辭</p><p class="ql-block">尊敬的淑英婆婆的親人朋友們,尊敬的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止戈傳媒、全國關愛抗戰老兵的志愿者們和廣大愛心人士,尊敬的各位街坊鄰居,尊敬的鍾氏家族宗親們:</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德高望重的“中華鍾氏杰出孝賢(媳)”張淑英婆婆,并對其家屬表示慰問,謹此請節哀順變。張淑英婆婆,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10月26日12點55分在重慶市第一人民醫院與世長辭,享年101歲。</p><p class="ql-block"> 淑英老人家一生充滿艱辛,傳奇,精彩,崇高。她用堅定的信念,堅實而頑強的腳步,丈量了生命歷程的長度,詮釋了生命的含義,冶煉了生命的價值,在整整的一個世紀歲月里,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和新中國天翻地復的變化,鑄就了她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不朽。她熱愛祖國成就大義,她陪伴婆婆極盡孝道,她尋覓英雄魂歸故鄉,她熱愛家族極重親情。她是鍾族后世賢媳尊習之楷模,也是集中國傳統女性美德于一身之典范!她的懿德風范福澤后昆、惠及鍾親、永垂千古!</p><p class="ql-block"> 我們將化悲痛為力量,從孝做起,仁愛回家,弘揚祖德,踐行祖訓,傳承文化,以期鍾氏人旺族興,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 祝愿淑英老人家一路走好,天堂安息!</p><p class="ql-block"> 重慶鍾氏文化研究(宗親)會</p><p class="ql-block"> 會長 鍾吉鵬</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7日</p> <p class="ql-block">張淑英老人的一生,經歷了戰爭的傷痛,承受了數不清的磨難與艱辛。我們關愛抗戰老兵重慶志愿者于2014年9月16日初識老人,此后7年,情同家人。敬重老人勤勞善良,賢良淑德;感恩老人重情重義,慈愛溫婉。下面,有請關愛抗戰老兵重慶志愿者代表熊佳樹發言。</p><p class="ql-block"> 張奶奶,您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 (關愛抗戰老兵重慶志愿者)</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追憶張淑英老人,回憶與老人一起的點點滴滴,仿佛就是昨天。2014年夏天,我們與老人結緣后,就被老人的知書識禮、重情重義深深感動。</p><p class="ql-block"> 一次、兩次、三次……隨著和老人家的接觸,我們似乎成了真的婆孫,時常我們會三五結伴去陪奶奶聊聊天,時常我們會去聽奶奶給我們講講過往的事。同樣的,我們也時不時會接到奶奶的電話:“你們過來吃飯嘛!”</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看望,您總會說自己不好意思,您總說對不起大家,您總是謙遜而又不想麻煩大家,于是您堅持用您特有的方式對看望您的人表達謝意——親手燒菜做飯,手織毛衣毛鞋,分發糖果……</p><p class="ql-block"> 您的百年人生飽經戰火與生活的滄桑,但您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強執著,讓晚輩們由衷的敬仰。有空的時候或者順道您家附近,我們也不由得要上來看看您,喜歡聽您擺談人生。我們還有不少志愿者正是因為看到您的故事才開啟了志愿者之路,您成為了他們公益路上的航燈。</p><p class="ql-block"> 以為在海邊長大的您喜歡吃海味,小土每次來都會買上帶魚,因為少刺方便。知道您每次都因收到禮物而感到愧疚,于是我們就自帶食材或者買點您喜歡的食物陪您老共進餐食。</p><p class="ql-block"> 陪奶奶打麻將、包餃子時候的歡聲笑語還縈繞耳邊;被嫌棄廚藝不好而被趕出廚房的尷尬還歷歷在目;被追問個人感情大事的無奈與“快了”的謊言還想繼續……</p><p class="ql-block"> 不時的一個問候電話,讓遠在異鄉的志愿者伙伴倍感親切,讓寒冷的冬天涌出股股暖流。一些小輩志愿者的個人大事也成了您的日常牽掛。總之這樣一位老人讓我們感受到了無盡的暖意,不是我們在關愛奶奶,是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浸潤著我們的心靈。</p><p class="ql-block"> 今天,您靜靜地躺著,我們再也聽不到您爽朗的笑聲,再也看不到您慈祥的笑容,再也感受不到您對我們春天般的溫暖……</p><p class="ql-block"> 從此以后,那美味的蹄花湯,那香軟的糯米團再也吃不到了。我們只能夠穿著您親手織的毛衣來感受您帶給我們的溫暖,并將您忠貞、信義的美德傳承。</p><p class="ql-block"> 張奶奶,您一路走好!</p> <p class="ql-block">張淑英老人逝世后,全國各地網友紛紛向親屬和我們志愿者表達哀思與懷念。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創始人之一的孫春龍先生,在2014年主動倡議并積極促成了張淑英老人臺灣之行,并多次從外地來重慶看望老人,對老人充滿敬意。他原計劃來重慶送別老人,但因疫情管控,不能前來。今天特別發來吊唁詞,我在此代他轉達:</p><p class="ql-block"> 送別奶奶</p><p class="ql-block"> 親愛的奶奶,我今天無法來到現場,送您最后一程,心里無比傷痛。</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班的時候,我專門找出您親手給我織的毛衣,穿在身上,用這樣的方式,在遙遠的長沙,為您送行。這件毛衣,我一直帶在身邊,從西安,到深圳,到昆明,如今再帶到長沙。每到冬天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奶奶,也會想到您的丈夫,那個在84年前的冬天,為國捐軀的中國軍人。</p><p class="ql-block"> 奶奶,安息吧,我們相信,您一定是帶著溫暖和欣慰,離開這個世界的。</p><p class="ql-block"> 奶奶,認識您的這七年時間里,我們能為您做的微不足道,而您留下的精神遺產,您的堅韌與善良,溫暖了無數的年輕人。</p><p class="ql-block"> 奶奶,您是一個有福之人,您的兒子很孝順,鐘家的人也很厚道,在您離開之后,我們依然會像一家人一樣。奶奶,在我心里,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您的孩子。我也能感受到,您也是把我當作自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奶奶,您終于可以和您心愛的人團聚了,我們祝福你們。我們也會永遠記住你們的故事,您丈夫的犧牲,您的堅守和善良,是這個國家最閃耀的財富。我們會告訴我們的后代,世世代代,永遠銘記。</p><p class="ql-block"> 奶奶,安息吧。</p><p class="ql-block"> 您的孫兒 孫春龍</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7日</p> <p class="ql-block">張淑英老人的小兒子李長貴代表家屬致辭:</p><p class="ql-block"> 婆婆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同時也是不幸的一生,但萬幸的是她的晚年得到了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重慶關愛抗戰老兵團隊以及鍾氏家族對她的無私大愛,她才得以安享晚年。今天,我借此機會向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重慶關愛抗戰老兵團隊、鍾氏家族、以及我的朋友、我的同學、我的親人、以及全國各地對婆婆關注的熱心人,表示感謝。</p><p class="ql-block"> 謝謝你們。</p> <p class="ql-block"> 鮮花寄托著我們對張淑英老人的祈愿,也是她百年坎坷人生應得的禮贊。愿老人在鮮花的陪伴下安息。最后請老人親屬、各位來賓、志愿者依次上前繞靈一周,將手中的鮮花敬獻到老人靈前,并瞻仰遺容。</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這里,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送別敬愛的張淑英老人。老人善良忠義的品格、堅韌頑強的意志、豁達樂觀的心態,為我們留下了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愿老人在天堂沒有戰爭,沒有離別,沒有病痛和折磨,永世不朽!讓我們永遠懷念她!</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老人永遠活在我們心間!</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老人追思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來賓、親朋和志愿者朋友。再見。</p> <p class="ql-block">10月28日上午八點在“重慶市南岸區江南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九點三十分張淑英老人的骨灰盒暫存南山福座陵園,擇吉日吉時安葬入塔。</p> <p class="ql-block">10月30日十點,張淑英老人入塔安葬儀式在南岸區四公里南山福座陵園舉行</p> <p class="ql-block"> “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運,我有個我們……”今天,張淑英婆婆家人、鍾氏家族、志愿者,網友相約南山福座云上花園-余慶福居,以莫文蔚的歌聲相伴,巨幕投屏依次閃現曾經和張淑英婆婆相處瞬間,一起見證我們的緣分故事!婆婆,謝謝您!今天有幸參與您的葬禮,您的念情誼、重忠義,永遠仰望銘記。</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老人入塔安葬儀式全程得到福壽塔何騰、王真等工作人員細致入微、熱情周到的幫助,在此深表感謝。</p> <p class="ql-block">重慶鍾氏文化研究(宗親)會副會長、永川區鍾氏宗親會會長鍾禮良及夫人、永川區鍾氏性玉公系宗親會會長鍾德壽、宗親鍾德沛、鍾景游、鍾景誠,祭拜中華民族抗日英烈鍾崇鑫。</p> <p class="ql-block">重慶鍾氏文化研究(宗親)會副會長、永川區鍾氏宗親會會長鍾禮良及夫人、永川區鍾氏性玉公系宗親會會長鍾德壽、宗親鍾德沛、鍾景游、鍾景誠,參加張淑英太婆入塔安葬儀式,祭拜“中華鍾氏杰出孝賢(媳)”張淑英太婆。</p> <p class="ql-block">附:穿越時空的愛戀——鍾氏杰出孝賢張淑英與抗日英烈鍾崇鑫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張淑英,女,福建福州人。1921年正月27出生于福州臺江碼頭附近,現居住于重慶市渝中區白象街。新婚兩年后送丈夫上抗日前線,一別成終生。為了解丈夫犧牲事跡,尋找英雄忠魂遺骨,將對丈夫的思念深埋心中,守候在丈夫的故土一輩子,最終得以93歲高齡時見到丈夫在臺北忠烈祠的牌位。她的矢志不渝為鍾家后人乃至全中國兒女上演了一場跨越生死的愛戀,也讓鍾家英雄事跡得以傳播,是鍾家媳婦的杰出代表。2018年5月,中華鍾氏宗親總會授予淑英太婆鍾氏家族最高榮譽“鍾氏杰出孝賢”稱號,以表彰其大愛無私的高尚之品德。</p><p class="ql-block">一、短暫的甜蜜婚姻:</p><p class="ql-block"> 1935年,時年14歲多的張淑英經人介紹,與家居重慶榮昌安富鎮聚賢街,畢業于黃埔軍校第六期的鍾崇鑫相識、相戀并結婚,希冀舉案齊眉,白頭偕老。</p><p class="ql-block">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任陸軍71軍87師259旅中校參謀主任的鍾崇鑫與張淑英惜別,所在部隊奔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上海保衛戰失利后,轉戰南京,參加南京保衛戰,于1937年12月12日在南京雨花臺光華門和全旅將士壯烈殉國!</p><p class="ql-block">二、77年的等待與守候:</p><p class="ql-block"> 1937年底,淑英女士為了等待丈夫的歸來,和相依為命的婆婆返回榮昌縣安富鎮聚賢街,無微不至地侍奉婆婆,極盡孝道。然而7年的等待,等來的卻是崇鑫公戰死沙場的噩耗。崇鑫公的母親得知兒子為國捐軀后日夜憂傷,1年后憂疾仙逝,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她守候在安富鎮,并放棄了與親生父母共赴臺灣的機會,只為了離別時丈夫那句臨別話語“我會回來的”!她在丈夫故土重慶癡癡守候一輩子,無怨無悔。</p><p class="ql-block"> 因丈夫為家中獨子,只知道為國捐軀卻不知道魂歸何處。為了給丈夫和鍾家一個交代,淑英女士強忍心中的悲痛和思念,以一個異鄉女子的嬌弱之軀,努力克服時代變幻所帶來的一切壓力,勇敢地生活。解放后迫于生計,孤苦伶仃12年的她重新組建了家庭,卻一刻也未曾忘卻尋找丈夫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恢復了對抗戰英烈的正面宣傳和褒揚,她也重燃了尋找丈夫的漫漫征程。淑英婆的堅持感動了前期并不理解她的子女,通過30余年如大海撈針般的努力和社會人士的幫助,2014年終于獲知崇鑫公在臺北市忠烈祠設有靈位的確切消息。她不顧93歲高齡執意親身前往海峽對岸,于當年11月22日在志愿者芳菲的陪同下來到圓山忠烈祠,撫摸著鍾崇鑫的靈位,77年的朝思暮想終遂愿,一聲“我終于找到你了”,泣不成聲。訴不盡相隔77年的情意和那刻骨銘心的思念,這場跨越生死的愛戀令天地慟容!2015年清明節,崇鑫公靈位在重慶市南山福座陵園安居供奉,抗戰英烈終于得以魂歸故里。</p><p class="ql-block">三、崇鑫公的英雄事跡:</p><p class="ql-block"> 鍾崇鑫,烈公系友文公下千七郎公第20代孫,入川始祖性玉公第8代孫,1905年臘月二十七出生于原四川省榮昌縣安富場聚賢街(現重慶市榮昌區安富鎮),1926年就讀于黃埔軍校第六期,1929年學成畢業參加國民革命軍。1932年1月所部改編為陸軍第71軍87師,崇鑫公任參謀處上尉參謀,1934年升任少校參謀,1937年4月調升該師所屬259旅中校參謀主任。</p><p class="ql-block"> “盧溝橋事變”后對日抗戰全面爆發,崇鑫公在常熟與新婚不久的張淑英惜別,心懷風蕭蕭兮江水寒,不滅盡倭寇兮不復還的決心,與所在部隊奉命前往上海參加淞滬會戰.那血與火的激戰震驚中外,這場戰役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后轉戰南京參加保衛戰,他率領部隊英勇奮戰,然而因敵我雙方實力懸殊,于1937年12月12日,在南京雨花臺光華門壯烈殉國!此時的南京,寒風陣陣,像在為這位中華民族的忠勇志士嗚咽哭泣;云幔低垂,像在為這位抗日捐軀的年輕英烈低首致敬!</p><p class="ql-block"> 崇鑫公率部輾轉作戰,屢屢扼制重要關口,抵御強敵,沖鋒陷陣,捍衛了國家的尊嚴,取得了卓越的戰功。最后,他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自己崇高的理想,壯烈犧牲在保家衛國的疆場上。他剛毅的氣質、忠勇的決心、殺身成仁的壯志,與古代的忠臣義士有過之而無不及!</p><p class="ql-block"> 因為淑英婆的不懈努力,崇鑫公的英雄事跡在華夏大地傳揚,為鍾家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更成為鍾家后世子孫學習的楷模!崇鑫公閃爍著愛國主義和視死如歸英雄主義光茫之精神,曾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新聞頻道、軍事頻道等進行過充分報道,獲國人高度贊揚。2015年,淑英婆再次赴臺祭奠崇鑫公靈位。在熱心人士的協助下,獲臺灣防務部門授予抗戰勝利紀念章,并收到臺灣行政當局負責人馬英九簽署的證書。</p><p class="ql-block">四、期頤老人的家族情懷:</p><p class="ql-block"> 100歲高齡的淑英婆,乃世間一普通女子。卻從15歲開始便將畢生精力和情感奉獻給崇鑫公及其偉大的事業。她侍奉崇鑫公的母親不遺余力,更用盡了一生的心力去尋找崇鑫公的忠魂和事跡,這是何等的可貴與崇高!她對愛情的堅守令生活在浮華社會中的無數人熱淚盈眶,對孝道的堅持讓我們無比地崇敬與感慨!更可以讓為了中華民族血灑疆場的英雄崇鑫公安然長眠于地下。</p><p class="ql-block"> 自從與崇鑫公結成伉儷80多年以來,老人家始終不變的是那份對鍾家執著的心。歷經幾十年的風雨人生,受盡了艱難困苦和飽嘗人間種種辛酸,她堅持節儉持家,恪守孝道,初心不改,把對鍾族的情誼看得比什么都重;耄耋之年,仍牢記鍾氏族人身份,代表崇鑫公支系參加宗族活動。</p><p class="ql-block">五、千秋豐碑祭英烈</p><p class="ql-block"> 崇鑫公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他在國家危亡時舍生忘死、不屈不撓、抗擊倭寇的愛國情懷卻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他的這種革命意志和民族精神,是留給后人最為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中華兒女奮發圖強,報效國家。淑英婆無愧于鍾氏杰出孝賢的光榮稱號,也是值得我們鍾氏后輩感恩和學習的杰出典范!</p><p class="ql-block"> 在祭奠和緬懷鍾氏烈公系友文公下千七郎公第20代孫鍾崇鑫,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同時,也向崇鑫公之妻淑英婆致以至高無上的敬意!她高尚的家國情懷永遠值得頌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甘南县|
新巴尔虎右旗|
徐汇区|
罗平县|
邵武市|
白朗县|
大竹县|
乌苏市|
武乡县|
定远县|
焉耆|
若尔盖县|
重庆市|
凤城市|
罗平县|
始兴县|
兴山县|
徐闻县|
张家界市|
金堂县|
阜南县|
博湖县|
横山县|
铜川市|
普兰县|
章丘市|
哈尔滨市|
台州市|
通河县|
邳州市|
大宁县|
沙田区|
古蔺县|
辽宁省|
中江县|
固安县|
定结县|
溆浦县|
塔河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