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離開了烏江邊上的小鎮思渠,我們從貴州沿河縣城乘車來到了重慶市的酉陽縣城。酉陽縣有一個景區名叫桃花源,正是這個桃花源吸引我來到這里。</p> <p class="ql-block">中國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重慶酉陽、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蘇連云港、安徽黃山、臺灣基隆、河南南陽、重慶永川等地都有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述的“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學術界尚有爭議。真正的桃花源也許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都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精神樂園。</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出自陶淵明詩《桃花源詩》。詩的序桃花源記記述一個世俗的漁人偶然進入與世隔絕之地的奇遇記。本文幻想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與世人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得名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由此可見,桃花源的地理位置應位于“武陵”這個地方。</p> <p class="ql-block">那么武陵到底在哪兒呢,《通典》卷一百八十三:“朗州今理武陵縣。春秋、戰國時皆屬楚地。秦昭王置黔中郡。漢高更名武陵郡,后漢、魏至晉皆因之。</p> <p class="ql-block">晉趙廞問潘京云:‘貴州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義陵郡,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數為所攻,光武時移東出,共議易號。</p> <p class="ql-block">傳曰止戈為武,詩稱高平曰陵。’《武陵記》桃花源,即此地也。”</p> <p class="ql-block">那么上面提到的“郎州”即“武陵”又在哪兒呢?“武陵”這一地名,最早出現在西漢初年。它是一個廣義的地名,面積概括了今天渝、鄂、湘、黔的部分地區。</p> <p class="ql-block">據猜測陶潛所說的桃花源,應該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境內。常德市風景秀麗,歷史遺跡眾多,酷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所以有人認定湖南常德內的桃花源是最接近陶潛文中所描繪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然而為了考證更加嚴謹,大家在此也不下定論,只是認為湖南常德桃花源更接近陶潛所描寫的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陶公的多次描述都指湖南一帶。幾十年來大家都以常德市桃源縣為正宗并無異議。</p> <p class="ql-block">而后來居上的酉陽桃花源景區,宣稱自己才是正宗的桃花源。實際上在陶淵明那個時代,武陵是一個模糊的地域概念,其中也包括今天的酉陽、涪陵一帶。</p> <p class="ql-block">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親筆題詞“中國酉陽桃花源風景區”。著名歷史學家馬識途先生為景區題寫了“桃花源”三個大字。重慶市的高調宣傳,使酉陽桃花源的名氣遠遠超過湖南常德。</p> <p class="ql-block">現在當你搜索“桃花源”三個字,打開的就是酉陽桃花源景區,可見酉陽桃花源景區的魅力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是現代人遠離塵世喧囂,步入秦晉田園、探尋科學奧秘、回歸綠色天堂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您心中,一個在重慶酉陽。”一千六百多年前,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桃花源記》,留下了一個令世人追逐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因自古武陵山地區“蠻不出洞、漢不入境”的皇命戒律,景區在武陵大山中沉睡了千年,被廣泛認為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原型地。</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陶淵明發現此地才寫出了《桃花源記》,還是重慶政府按照《桃花源記》打造出來這個景區,估計大家心中都有數。</p> <p class="ql-block">一千六百多年前,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桃花源記》,留下了一個令世人追逐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東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游客心中世俗喧囂之外的凈土。</p> <p class="ql-block">中國各地自稱“桃花源”的景區很多,位于重慶市酉陽縣城北一華里處的桃花源是通過國內外專家、學者從多方面進行考證后得出的,而且是還具有歷史資料的記載。呵呵!湖南常德悲劇了!</p> <p class="ql-block">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講了一個故事,流傳至今已經一千六百多年。“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走,忘記了路程的遠近……</p> <p class="ql-block">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著溪流兩岸,長達幾百走,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香草鮮艷美麗,墜落的花瓣繁多交雜。漁人很驚異這種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p> <p class="ql-block">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就看見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漁人就丟下小船,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走,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p> <p class="ql-block">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那里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不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p> <p class="ql-block">桃源中人看見漁人,于是很驚奇,問漁人從哪里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菜。</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從這里出去過,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p> <p class="ql-block">他們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這漁人一件件為他們詳細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那些人聽罷都感嘆驚訝。</p> <p class="ql-block">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住了幾天,告辭離去。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說啊。”</p> <p class="ql-block">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作了標記。回到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p> <p class="ql-block">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沒有再找到原來的路。</p> <p class="ql-block">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病死了。后來就沒有探訪的人了。</p> <p class="ql-block">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原型地,還原了一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遺世獨立的“秦人村落”,讓人恍若穿越千年時光,夢回“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酉陽桃花源地處長江上游地區、重慶東南部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距重慶主城區360公里, 從重慶市區出發經G65包茂高速即可到達。</p> <p class="ql-block">重慶酉陽桃花源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總面積2734公頃,由世外桃源、伏羲洞、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金銀山、酉州古城、二酉山等六大部分組成的。森林覆蓋率80.4%,重慶“特色森林公園”, 中國登山協會戶外運動訓練基地。</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水杉、南方紅豆杉、銀杏、珙桐 4 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天麻等 11 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以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和大靈貓等9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稱“植物王國、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景區先后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市級文明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戶外運動基地、重慶市文明旅游風景區、“十大文化休閑旅游品牌景區”、“2010 年度最負國際盛名景區”、“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旅游品牌”。并榮獲多項殊榮。</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景區桃林夾岸,落英繽紛,洞內土地平曠、阡陌縱橫、良田美池、村落點布。有松峰聳翠、石室藏書、飛泉灑玉、玉盤仙跡、石鳴鐘鼓、龜鶴遐齡、桃澗流紅、機織煙霞等“桃源八景”。</p> <p class="ql-block">自古“蠻不出洞、漢不入境”,令文人墨客神往,是休閑、體驗、訪古尋幽的絕佳去處。</p> <p class="ql-block">明永歷七年,東閣大學士文安之在為酉陽土司冉奇鑣的《擁翠軒詩集》作的"序"中寫道:“酉富名勝一為大酉洞,洞可數百武,劃一門,曠然天際,得平衍地數十畝,精舍在焉,有小溪貫洞契而出。余語玉岑,廣植桃花萬株,使春風旖麗之余,桃花逐水趁流,以待問津者。”</p> <p class="ql-block">可見大酉洞桃花源在明代已具規模,且為酉陽州內之勝景。有詩云:"洞前流水渺漫漫,洞里桃花漸漸殘。曼倩不來漁父去,道人閑依石欄桿。”據《酉陽直隸州總志》載:“核其形,與淵明所記桃花源者,毫厘不爽。”</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通志》記:“酉陽漢屬武陵郡之遷陵地,漁郎所向之津,安之不在于此?”國內外專家、學者從地理、路線、景物、歷史、距離、環境等六個方面論證,一致認為這里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原型。</p> <p class="ql-block">酉陽桃花源景區集秦晉歷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態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巖溶地質奇觀于一體。距重慶主城340公里,湖南長沙430公里。</p> <p class="ql-block">有武陵山機場、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酉沿高速、319國道等二級公路與外界相連,交通條件十分便捷。</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風景區與陶淵明筆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極其吻合。是“遠離塵世喧囂、步入秦晉田園、探尋科學奧秘、回歸綠色天堂”的絕佳運動、休閑、體驗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2012年重慶酉陽桃花源系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正式評定酉陽桃花源景區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繼大足石刻、巫山小三峽、武隆天生三橋后重慶市第4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金銀山國家森林公園改名為酉陽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酉陽縣桃花源鎮桃花源社區,為古桃源景區西面屏障,海拔650 米—1184米,處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總面積35250畝,其中核心景區15840畝,森林覆蓋率達80.4%,是酉陽縣城的“肺葉”。</p> <p class="ql-block">酉陽境內武陵逶迤、江河縱橫、森林密布、溶洞發育。巴渝勝境烏江畫廊、渝東南"小桂林"酉水河、深山幽峽阿蓬江、大板營原始森林,與相鄰的貴州沿河烏江美景相輔相成,成了渝鄂湘黔風景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p> <p class="ql-block">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原型、古色古香的龔灘古鎮、龍潭古鎮等旅游景區如珍珠般煜煜生輝。原始古樸的山水風光,魅力四射的民族風情構成了渝東南旅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在四省相交的這一帶,風景都非常艷麗。而且還可以串聯起來組成一個最佳的旅游線路。</p> <p class="ql-block">如果以酉陽桃花源為起點,一個非常美麗的旅游線路可以讓你一路歡笑一路歌。我把這條線路告訴大家吧:重慶酉陽桃花源-貴州烏江山峽-沿河縣思渠鎮-印江梵凈山-湖南張家界-湖北恩施大峽谷-利川騰龍洞。</p> <p class="ql-block">酉陽桃花源景區雖然是后發之勢,但卻超越了湖南常德桃花源,得到了旅游局史學界的認可。</p> <p class="ql-block">世外桃源有入迷津、秦樂坊、廋辭亭、歸園田居、忘歸廊、陶公學堂、命子堂、躬耕園、桃汁坊、秦趣苑、桃源茶坊、九氏嘉谷、麻布記憶、大秦食客等與秦晉生活元素緊密相聯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讓人恍若置身2000多年前的秦人村落,不由令人產生“問今是何世”的幻覺,親身體驗遠古風情。</p> <p class="ql-block">據《酉陽直隸州總志》記載:“有秦人,負書笈,輾轉來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王朝。</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為了統一思想和維護集權統治,下令銷毀六國史書和藏于民間的《詩》《書》,坑殺儒生,一直持續到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史稱“焚書坑儒”。</p> <p class="ql-block">相傳有一群咸陽儒生,背負詩書,攜妻帶子,逃離咸陽,經漢中、劍門關,順嘉陵江而下,至江州(今重慶),沿長江至枳城(今涪陵),再沿烏江而上來酉陽。</p> <p class="ql-block">從此與世隔絕,不通音信,在此生息繁衍,過著“日出躬耕綠野,日落沉醉紅霞”的生活,大量的詩書典籍得以保存。后人有詩曰:“千卷遺書秦火后,幾人負笈酉山陽。”</p> <p class="ql-block">順著蜿蜒的石梯,我們來到了太古洞。</p> <p class="ql-block">太古洞前有一長長的廊道,估計是為了防備山上崖壁落石而修建的安全棚。</p> <p class="ql-block">安全棚的盡頭一直通向洞內,讓游客免遭落石的傷害。</p> <p class="ql-block">進入洞內,一片燈火輝煌,各種彩燈把洞廳打扮得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太古洞位于重慶酉陽“世外桃源”最里端,全長約2500米,洞寬10-25米,洞頂最高達60米。</p> <p class="ql-block">驚、險、奇、幽,晶瑩剔透的石鐘乳成群結隊,千姿百態,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行走其中,或如穿行于原始森林之中經歷峭壁之險峻,或若佇立于宮殿穹頂之下聆聽遠古的回聲。</p> <p class="ql-block">整個景觀高低錯落,美輪美奐,讓你夢幻千里,溯回萬年。</p> <p class="ql-block">作為咸陽儒生家躲避搜捕的最后藏身之地——太古洞,又稱為“桃源秘徑”。</p> <p class="ql-block">距今已經有3億多年歷史,至今仍在不斷生長發育。</p> <p class="ql-block">洞府體量龐大,氣勢磅礴,有寬敞的大廳、曲折的廊道,險峻的峽谷,幽深的地下河,還有五彩繽紛的鐘乳石,景觀秀麗。</p> <p class="ql-block">洞內鐘乳挺拔,石筍叢生,石幔高掛,石柱巍峨,石簾低垂,石瀑飛流,地下河幽深。</p> <p class="ql-block">洞體規模之巨大,可謂集洞穴巖溶景觀之大成。</p> <p class="ql-block">經過燈飾點綴的溶洞,五彩繽紛,如夢似幻,堪稱“地下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巨大的地下世界,里面有“高山”和“峽谷”,棧橋沿著洞府通向遠方,給人以深邃而神秘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處俯瞰洞內風景,依然看不見盡頭。</p> <p class="ql-block">五彩燈飾,將洞內變成了夢幻世界,不僅大人喜歡,更是小朋友的快樂時光。</p> <p class="ql-block">紅色的洞府中,一排排綠色小燈猶如夜空中的螢火蟲,閃閃發著光芒。</p> <p class="ql-block">前面的石筍就像托塔李天王手中的寶塔一樣,閃耀著金色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托塔天王李靖的塔全名叫八寶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可有收妖魔,鎮鬼煞之能,原為天界重寶,擁有浩大無儔之力,據說能降伏一切妖魔鬼怪,必要時仙神也能被收服。</p> <p class="ql-block">此塔由靈鷲山元覺洞燃燈道人授予托塔天王李靖,曾用于鎮壓九尾狐,最后原因不明,失落在人間,無人知曉其下落,不想在此遇見,幸會幸會!</p> <p class="ql-block">太古洞又名伏羲洞,因洞穴入口處頂部一塊天然巨石酷似易經中的平面圖形“伏羲龍圖”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與重慶武隆芙蓉洞、豐都雪玉洞相比,太古洞則體量更大、更宏偉,形態更細膩。</p> <p class="ql-block">被譽為“世界遺產,地下石林,人文始祖,三皇伏羲”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太古洞為單斜構造地層走向發育的縱向洞穴系統,分布在110米高度之內,已測長度3000余米,洞穴表面面積60400.8平方米,洞穴容積2321977.8立方米,洞穴發育特征明顯。</p> <p class="ql-block">受巖性、地層產狀及其與排水道關系三要素的控制,洞穴類型為大型地下河性質,洞穴岸頂的匯水面積大,故洞穴規模及空間巨大。</p> <p class="ql-block">據中國洞穴專家稱,為他們所見的面積最大、景觀最美的洞穴(估計這洞穴專家沒有去過湖北利川的騰龍洞,去了就不這樣說了)。</p> <p class="ql-block">洞內有暗河,為桃花溪的源頭;洞內石鐘乳叢生,怪石林立,形態各異,是連接桃花源景區與金銀山森林公園景區的最佳通道。</p> <p class="ql-block">整個洞府體量龐大,氣勢磅礴,有寬敞的大廳、曲折的廊道,險峻的峽谷,還有五彩繽紛的鐘乳石,景觀秀麗。</p> <p class="ql-block">洞內鐘乳挺拔,石筍叢生,石幔高掛,石柱巍峨,石簾低垂,石瀑飛流,地下河幽深。</p> <p class="ql-block">洞體規模之巨大,可謂集洞穴巖溶景觀之大成,堪稱“地下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世界著名巖溶洞穴學專家朱學穩教授評價該洞穴是我國已開發洞穴中科研價值最高、歷史最悠久、最神奇的地下地質奇觀,是大自然賦予的鬼斧神工的藝術宮殿。</p> <p class="ql-block">我在洞內一邊走一邊攝影,沒有想到在洞內竟然走了整整一個小時才看見出口。</p> <p class="ql-block">出口在一片人造巖石之間,不過不告訴你,你也許不知道,因為中國的造假技術確實太厲害,幾乎和真的沒什么區別。</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是這些巖石是中空的,輕輕一敲,會發出清脆的響聲。</p> <p class="ql-block">進洞前桃花源的景色猶如春天般的翠綠,而走出太古洞,這邊的景色已經秋意漸濃了。</p> <p class="ql-block">一片微黃的秋林之中,不知是什么布局吸引了我的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原來這里是詩林,里面放置了很多寫有古詩的金屬片,雖然別具一格,但是天氣太熱,我趕快離開了這里。</p> <p class="ql-block">離開了桃花源,我來到了進入景區之前來過的酉州古城,這里號稱“土家建筑博物館,民族文化清明上河圖”。酉州古城全長1.3公里。古城內林立著各色客棧、酒肆、特色旅游商鋪,盡管每個游客都要經過這里,但是這里依然生意慘淡,十分蕭條,幾乎有四分之三的門面都關門閉戶。</p> <p class="ql-block">雖然這里有悠久的歷史,但這個古城是在史記和傳說中建造出來的現代仿古建筑,和真正的古城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所以當地老百姓不買賬,來此游覽的游客更不買賬。由于古城離縣城太近,實際上古城的下面就是酉陽縣城,從經濟利益方面考慮,住在縣城更方便,更實惠,才出現了如此清靜缺少人氣的酉州古城。我的這次貴州之旅和酉陽桃花源之行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將繼續用我的雙腳丈量祖國的大地,用相機帶給大家更多的美景,用文字給大家講述更多的故事。各位朋友,再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原市|
化州市|
潞西市|
乐业县|
民县|
彭阳县|
龙泉市|
大埔区|
新干县|
遂宁市|
吴江市|
安化县|
霸州市|
上饶县|
班玛县|
迁安市|
淮安市|
武夷山市|
碌曲县|
东丰县|
新密市|
公安县|
马山县|
清新县|
元阳县|
灵武市|
资讯
|
丰镇市|
柳河县|
邯郸市|
临汾市|
武义县|
济阳县|
忻城县|
韶关市|
南召县|
醴陵市|
义马市|
宁都县|
宁国市|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