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角”,藏語意為“登天的梯”。關(guān)角山,位于青海省天峻縣和烏蘭縣境內(nèi),橫亙于天峻大草原和柴達木盆地之間,是通過柴達木進入青藏高原的“東大門”,平均海拔3800余米,高寒缺氧。 <p class="ql-block"> 我所在的鐵道兵部隊,當年就在這座陡立山峰的東邊一條山溝里,1974年國慶節(jié)那天,我還和幾位戰(zhàn)友一起爬山,登上了最高的山尖。當時帶了一個搽臉油小圓鐵盒,里面裝了幾枚硬幣和一張紙條,壓在了山最高處的礫石的下面,當時還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再返關(guān)角山,再登一次山取回留在山上的東西,可后來幾番回到這里,仰望山尖,心有余而力不足了。</p> <p class="ql-block"> 1975年夏季當鐵道兵時在關(guān)角山上留影。</p> 當年的砂石路如今已是寬闊的瀝青路面,緊鄰的高速公路也在修建之中了。 秋色蕭蕭的草原遠處有座山頂平平的。<div> 可以看到水泥桿里面就是當年青藏鐵路的路基。</div> 正在修建高速路的工地。 兩山之間的平坦谷地,有一座兀起的小山包,山包里有一個天然洞穴,這就是二郎洞。 說起這個小山包,還有一個傳說:當年孫悟空大戰(zhàn)二郎神時,二郎神揮劍削去了山尖,山尖掉落到了山谷里,就是現(xiàn)在二郎洞所在的小山包。二郎神又用腳踹了一腳,于是有了二郎洞,這些都是美好的傳說,不足為憑。 這里原來是冬季牧場,夏季沒有牧民,只有到了冬季,才有成群的牛羊和牧民的帳蓬或蒙古包。 <p class="ql-block"> 照片左側(cè)那個平地兀起的小山包就是二郎洞所在位置,傳說這就二郎神揮劍劈下的那個山尖。</p> 道路上運輸很繁忙。 除了夏天河里偶爾會有水外,河溝里一直是干涸的。 當年的青藏鐵路由于新關(guān)角隧道貫通,這一段路基已經(jīng)廢棄多年了。而新關(guān)角隧道的貫通使得鐵路線路大大縮短,廢棄了好幾處展線,一條直線隧道使列車列車進出柴達木盆地的時間縮短了幾個小時。 當年的路基和道砟。 老青藏鐵路的一處展線。 看到被廢棄的線路,想起當年千千萬萬鐵道兵指戰(zhàn)員在這里的艱辛,心里不免感到可惜,但想到這是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于是便釋然了。 公路路基。 舊關(guān)角山隧道,是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海拔最高的隧道,它海拔3690米,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修成前,這里曾為中國海拔最高的隧道。 用一輛舊車攔住了前往老關(guān)角隧道的路基。 看到老關(guān)角隧道的洞口,當年的艱辛和危險歷歷在目。 前幾年來還曾經(jīng)走進關(guān)角隧道很長一段路,如今隧道已經(jīng)封住了洞口。 <p class="ql-block"> 1975年,我在老關(guān)角隧道出口。</p> 出了老關(guān)角隧道后的一段路塹。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七十年代,冬天在關(guān)角山下。</p> 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路基基本完工,附屬設(shè)備還在施工之中。 <p class="ql-block"> 2007年夏天,我和家人曾來到關(guān)角山下二郎洞。二郎洞附近,當年修建青藏鐵路時一些連隊營房的斷壁殘垣還在,我忍不住舒展雙臂,大聲呼喊,“關(guān)角山,我回來了!二郎洞,我回來了!”</p> <p class="ql-block"> 2016年,我和中央電視臺《中國相冊》攝制組又一次來到關(guān)角山,爬上關(guān)角展線附近一座山峰,展開旗幟留下的紀念。</p> 再見了,關(guān)角山!再見了,二郎洞!<div> 我還會回來的!</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源县|
榕江县|
金川县|
青铜峡市|
达拉特旗|
宁乡县|
香港|
灌南县|
白玉县|
丹江口市|
南康市|
云南省|
武乡县|
兴安盟|
马鞍山市|
于都县|
什邡市|
洮南市|
清河县|
开江县|
舟曲县|
班玛县|
三江|
长宁区|
达州市|
济源市|
柳河县|
青龙|
商丘市|
永平县|
汝城县|
雷山县|
娄底市|
射洪县|
远安县|
万山特区|
施秉县|
仁寿县|
德钦县|
旌德县|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