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皇城相府</b></p><p class="ql-block"><b>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皇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陳廷敬的府邸。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洪洞大槐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鴰窩”。“誰是古槐底下人,雙足小趾驗甲形。”于是也有人說,如果小腳趾指甲分瓣,那就說明是山西移民的后代。古老民謠,在年復一年地口耳相傳中保留下來。洪洞大槐樹位于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這株大槐樹栽種于漢代,到明代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根深葉茂。古人多不識字,更沒有GPS,跋山涉水之后,他們或許早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大槐樹因為本身年代久遠,是很多人一出生就看到的。又是移民的登記點,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那批人心目中故鄉的標志和思親之情的投射。于是這些遷移到外地的山西人唱出了“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樣的民謠,并且把它教給了自己的兒孫,引導著他們來到大槐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王家大院</b></p><p class="ql-block"><b> “王家歸來不看院”,王家大院是晉商大院群體中的杰出代表,其地處晉中盆地,是依山而建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筑群,素有“華夏民居第一宅”之美譽。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距平遙古城35公里,總面積達45000平方米,比喬家大院大了足足十倍之多。王家大院的建筑風格,有著 “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的特征。大院將花鳥魚蟲、山石水舟、典故傳說、戲曲人物等淋漓盡致地或雕于磚、或刻于石、或鏤于木。靜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先祖王實遷至靜升鎮后,從耕作與兼營豆腐業開始,由農及商,由商到官,家業漸大,家資漸厚,聲名漸高。在此前提下,其后大興土木,營造宅第。王氏家族從十三世進入清朝,鼎盛于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其時,除大興土木、營造住宅、開設店鋪作坊外,在當地還興辦義學、設有義倉、修橋筑路、蓄水開渠、賑災濟貧等,善舉不斷。但至清道光年間,其家族十八世以后逐漸衰敗,之后王家大院內再無其后人居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平遙古城</b></p><p class="ql-block"><b>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可追溯到西周宣王時期,距今兩千八百多年。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燈火輝煌,一個個小小的燈火點綴著古城漆黑的夜晚,照亮前方的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喬家大院</b></p><p class="ql-block"><b> 我國文物界有這么一句名言:“地下文物看陜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可能是由于山西省的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封閉,歷史厚重的山西省保留了很多極具特色的古建筑,喬家大院無疑是最著名的之一。民間所謂“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說的就是喬家大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臺山</b></p><p class="ql-block"><b> 五臺山又名清涼山,位于山西五臺縣東北部,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又因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又稱“五臺山”。五臺山相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懸空寺</b></p><p class="ql-block"><b> 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懸空寺建筑極具特色,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俗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懸空寺歷經大約1,400多年的風雨滄桑和地震天災等侵襲,懸空寺依然巍峨屹立。懸空寺確是一處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日曬不著、石砸不著、水淹不著、受到神靈看護的修行所在地,使其千載風霜而不朽,經萬眾登攀而不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云岡石窟</b></p><p class="ql-block"><b> 【石窟藝術是中華文明的一朵花,而云岡石窟是最特別的一朵】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據記載,云岡石窟開鑿于北魏中期,其中的藝術精品規模宏大、內容豐富、雕刻精細,是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因此,云岡石窟也被譽為世界雕刻藝術的寶庫。坐佛面部造型清晰可見,人們看到她閉著眼睛,神態安詳,嘴角微微上揚,仿佛在對著世人微笑,給人一種親近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萬年冰洞</b></p><p class="ql-block"><b> 有朋友跟我說:“在山西蘆芽山大山深處,藏著一個全世界絕無僅有的300萬年冰洞,如今冰洞的一小部分已經被開發成國家地質公園,截至目前,全中國能有幸探秘此冰洞的游人鳳毛麟角”。這個萬年冰洞深藏在山西省寧武縣涔山鄉麻地溝村東面的山上,海拔約2300米。它的神奇之處在于,按照自然界的一般規律,溶洞每深入向下100米,氣溫將上升0.4度,而萬年冰洞卻正好相反,越到深處,氣溫反而越低,冰層反而越厚,我在冰洞行走過程中對此深有感受。據勘測,四季的變幻絲毫影響不到目前冰洞內的溫度,溫度一直保持在-4℃,據說,冬天洞外零下20度左右,而到了洞內,反而會暖和許多。當然酷暑難耐的盛夏,它依然會保持著神奇的-4℃。</b></p> <p class="ql-block"><b>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最好的心情在果園??。</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磧口古鎮</b></p><p class="ql-block"><b> 在山西呂梁山中的黃河邊上,坐落著一座古鎮,這座古鎮的名字叫磧口。磧,在當地人的說法里是指黃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淺灘。黃河的河水在這淺灘上浪花飛濺發出巨大的聲響,激起雪噴般的浪花,成為一道景觀。磧口確是有些古韻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龍門石窟</b></p><p class="ql-block"><b> “來河南洛陽不看龍門石窟,算不上來過洛陽”,這話說的一點毛病沒有,甚至可以說“沒來過龍門石窟,等于沒來過河南”。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與大同云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我國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現存窟龕2345個,佛塔50余座,造像10萬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它們都栩栩如生地再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深的藝術造詣。 </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大关县|
许昌县|
龙游县|
临海市|
洪雅县|
常熟市|
什邡市|
廊坊市|
疏附县|
平舆县|
新化县|
南乐县|
台湾省|
自治县|
平和县|
通化县|
嘉鱼县|
伊金霍洛旗|
广灵县|
武山县|
涿鹿县|
山西省|
罗江县|
吉安市|
漯河市|
涟水县|
仙居县|
台安县|
锦州市|
安塞县|
榕江县|
垫江县|
团风县|
尚义县|
大足县|
那坡县|
韶山市|
怀远县|
泽库县|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