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當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時候,當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的時候,新中國的第一代領導人便敏銳地察覺到核威懾時代的到來,并高瞻遠矚地指出"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以應對威脅。由此開啟了中國的核計劃...</p><p class="ql-block"> 1958年9月,中國核潛艇建造立項,代號"09”。1960年,蘇聯專家撤走,中國進入獨立建造核潛艇的時代。1964年,根據三線建設規劃,核潛艇動力陸上研制基地定點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代號909,郵箱號成都219。1965年,8千多各路精英齊聚九0九,在一片長滿松樹的丘嶺地中,蓽路襤褸,開疆拓土,邊基建、邊工作,開始了中國核動力的研制...</p> <p class="ql-block"> 夾江縣地理位置圖</p><p class="ql-block"> 1997年前,現眉山市(蘇東坡故鄉)管轄范圍屬樂山市管轄。1997年新建眉山市。</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六十年代,樂山曾有三線建設單位十余個。上世紀末,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除了三個涉核單位(一個研制人造太陽、一個研制核動力、一個生產核燃料)尚存在外,其余多已煙消云散。就是這三個涉核單位,也只有兩個整體或主要部分遷往成都的單位狀況好一些。若不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立,若不是中央重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樂山的三線建設恐早已淡出人們的視野。</p> <p class="ql-block"> 夾江縣行政區劃圖(鄢城鎮為縣城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夾江縣始建于隋朝,因"兩山對峙,一水中流"而得名。 "一水"指青衣江,向東流向樂山大佛。上圖左上方標牌上介紹了夾江縣的地理位置及所轄鄉鎮,可放大看。夾江因盛產瓷磚而號稱"西部瓷都”。</p> <p class="ql-block"> 九0九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標志(正面)</p><p class="ql-block">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幾代人的艱苦奮斗鑄造了中國的水下利劍。在此設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緬懷先輩,教育后人,理應如此。本人于2021年10月13日隨團到此參觀。</p> <p class="ql-block"> 右邊第一人為本人。</p> <p class="ql-block"> 背 面</p> <p class="ql-block"> 院 歌</p><p class="ql-block"> 中國堆谷沐浴著金色朝陽,藍色海洋激蕩著百年夢想,鋼鐵巨鯨逐海浪,科技強軍,科技強軍,奏華章,奏華章。啊,奮進的核動力院人,自主創新勇攀高峰。讓核能造福人類,神圣使命無尚榮光,神圣使命無尚榮光!</p><p class="ql-block"> 核電之光輝映著皎潔明月,神奇堆谷升騰著偉大理想,核技術研發競風流,科技興國,科技興國,創輝煌,創輝煌。啊,奮進的核動力院人,自主創新勇攀高峰。讓核能造福人類,神圣使命無尚榮光,神圣使命無尚榮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核動力搖藍廣場周邊景觀視頻</p> <p class="ql-block">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標牌</p> <p class="ql-block"> 書寫在九0九主要建筑物上的毛澤東題詞</p><p class="ql-block"> 基地人就是以此為動力,激勵自己革命加拼命研制核動力的</p> <p class="ql-block"> 誓 言</p><p class="ql-block"> 事業高于一切,責任重于一切,嚴細融入一切,進取成就一切。</p> <p class="ql-block"> 基地歷史視頻解說大廳</p> <p class="ql-block">教育基地負責人播放視頻講述九0九歷史</p> <p class="ql-block"> 歷史路徑</p> <p class="ql-block"> 視 頻</p><p class="ql-block"> 1970年,自行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及陸上模式堆。</p><p class="ql-block"> 1980年,自行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試驗堆(亞洲第一,全球第三)。</p><p class="ql-block"> 從1987年起,開始將非放射性部門遷往成都,形成"兩點六地"格局。</p><p class="ql-block"> 1991年,自行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中子脈沖反應堆及軍用脈沖堆,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該堆設計和建造技術的國家,打破了美國的壟斷。</p><p class="ql-block"> 1992年,自行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乏燃料反應堆:岷江試驗堆。</p><p class="ql-block"> 自1980年代開始步入民用核電站研發...</p> <p class="ql-block"> 右下方為成都291信箱復制品和中國國家博物館關于收藏信箱箱體的函。</p> <p class="ql-block"> 院部大院視頻</p> <p class="ql-block"> 四合院介紹牌</p><p class="ql-block"> 四合院實際上是用鵝卵石壘起的干打壘建筑物。這里研制了核動力,也走出了中國頂尖科學家一一中國科學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 院部大院正門</p> <p class="ql-block"> 合 影</p> <p class="ql-block"> 左下方和右下方是院部大院外墻,上書"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八個大字。一看就知當時的九0九是準軍事化管理。</p> <p class="ql-block"> 院部大樓</p><p class="ql-block"> 二樓正中屋檐下書毛澤東"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題詞</p> <p class="ql-block"> 院士風采(一)</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日后聞名遐邇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就是從這個簡陋的干打壘辦公樓里走出來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彭士祿,革命先烈、農民大王彭湃的兒子,吃百家飯長大,新中國首批留蘇學生,核動力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時代楷模。</p> <p class="ql-block"> 院士風采(二)</p> <p class="ql-block"> 導游牌</p> <p class="ql-block"> 由此上去,便是當年會戰指揮部駐地和彭士祿等工程師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 歷史的痕跡</p><p class="ql-block"> 此為當年彭土祿等人居住的房屋的正面和背面。</p> <p class="ql-block"> 室外藍色金屬桶是彭士祿自制的蜂窩煤爐。</p><p class="ql-block"> 彭、趙二人友誼深厚,親密無間。</p> <p class="ql-block"> 彭士祿住房內部設施</p><p class="ql-block"> 當年,高級知識分子的生活也很清貧,但他們的貢獻不小。</p> <p class="ql-block"> 通往指揮部的路。左側小山下是第二職工家屬宿舍區。</p> <p class="ql-block"> 小高地視頻</p> <p class="ql-block"> 指揮部院子</p> <p class="ql-block"> 當年的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 就在這樣簡陋的辦公條件下,當年的他們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 當年的辦公用品</p> <p class="ql-block"> 當年用過的飲水用具和餐具。</p><p class="ql-block"> 面對這簡陋的陳設,不由地感慨,正所謂無大樓可以有大師,有大樓更應有大師。但愿中國今后有更多的大師出現,以回答錢學森之問。</p> <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的痕跡視頻</p> <p class="ql-block"> 創業年代</p> <p class="ql-block"> 建設場地</p> <p class="ql-block"> 正在建設中的反應堆實驗室</p> <p class="ql-block"> 技術攻關</p> <p class="ql-block"> 設備安裝和理論學習</p><p class="ql-block">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正是無數個像九0九人一樣的共和國英雄,在共和國艱難起步時期,義無反顧地投身國家建設,奉獻青春、熱血、智慧和生命,才鑄造了共和國的今天。后人應永遠銘記他們的功勛,在強國路上不斷奮進!</p> <p class="ql-block"> 中國首艘核潛艇</p><p class="ql-block"> 1970年12月26日,中國首艘核動力潛艇下水。</p> <p class="ql-block">中國核潛艇、核動力、潛射導彈設計大師</p><p class="ql-block"> 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彭士祿(左二、負責核動力研制),副總設計師趙仁愷(左一、負責核動力研制)、黃緯祿(右二、負責潛射導彈研制)、黃旭華(右一、負責核潛艇整體設計)</p> <p class="ql-block"> 二號家屬區</p><p class="ql-block"> 彭士祿等人住地就在二號家屬區通道左側的小山上。</p> <p class="ql-block"> 二號家屬區視頻</p> <p class="ql-block"> 家屬區外的廣場</p><p class="ql-block"> 左前方高地建筑物為俱樂部</p> <p class="ql-block"> 家屬區外廣場視頻</p> <p class="ql-block"> 中國核潛艇</p><p class="ql-block"> 1970年12月26日,中國首艘核潛艇下水。1971年9月,試航成功。1982年10月12日,中國首枚潛射導彈發射成功。至此,中國進入了有"槍″有"彈″有能在海底長時間運行的運載工具的水下核威懾時代。目前,中國的核潛艇技術己位列世界前列。</p> <p class="ql-block">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今天中國的核潛艇技術已位列世界前列。配上先進的潛射導彈,中國的水下核力量已是當今世界不可忽視的力量,這也是中國現在腰板越來越硬的重要原因。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中國水下核力量存在的意義,也是九0九人為國家作出的重大貢獻!歷史不會忘記,也不應該忘記那些為國家強大作出貢獻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 利劍出海,直刺蒼穹一一中國潛射導彈發射</p> <p class="ql-block"> 目前,中國已擁有投送距離位居世界第一的潛射導彈。</p> <p class="ql-block"> 秦山核電站</p><p class="ql-block"> 1980年代后期,核動力院根據國家建設需要,開始了民用核電站的研究設計。2002年,核動力院自行設計的秦山核電二期工程核反應堆及一回路系統投入使用,這標志著中國已基本具備百萬千瓦級核電研究設計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華龍一號核電站</p><p class="ql-block"> 華龍一號核電站是我國自主研究設計建造的第三代全球最先進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的核電站,安全性和經濟性高。</p><p class="ql-block"> 2010年,核動力院參與設計的首座自主品牌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的核電機組——嶺澳核電站二期并網發電。2013年核動力院研究設計出ACP1000第三代壓水堆先進堆型,2014年12月通過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反應堆通用設計審查。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2021年5月20日,“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p> <p class="ql-block">位于成都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大樓</p><p class="ql-block"> 據2017年1月官網顯示,核動力院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400余人,中高級工程師及以上技術人員1900余人,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其中,碩士生導師65人,博士生導師29人。全院有90多個實驗室,其中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能源研發(實驗)中心,涉及50多個工程專業和學科,有150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獲得100多項授權專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視 頻(拍攝于2022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另外兩個曾在樂山呆過的涉核單位。</p> <p class="ql-block">建造于樂山的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一號</p><p class="ql-block"> 在成都新造的環流器,放電已達十秒級,位于世界前茅,但離商用還遠。</p> <p class="ql-block"> 曾經的樂山金口河核燃料廠職工俱樂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當天的另一個參觀景點——位于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夾江東風堰內的文博苑景區。</p> <p class="ql-block"> 苑區導游圖</p> <p class="ql-block"> 東風堰灌區示意圖視頻</p><p class="ql-block"> 東風堰始建于清康熙元年,距今350年,灌溉面積七萬多畝。</p><p class="ql-block"> 視頻中的摩崖石刻是始雕刻于唐朝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夾江千佛巖摩崖石刻,緊挨縣城,在東風堰景區內。</p> <p class="ql-block"> 仿古塔</p> <p class="ql-block"> 苑區道路</p> <p class="ql-block"> 夾江物產介紹</p> <p class="ql-block"> 夾江宣紙介紹</p><p class="ql-block"> 夾江宣紙歷史悠久,聞名遐邇,號稱大千用紙。</p> <p class="ql-block"> 礦石收音機</p><p class="ql-block"> 文博苑內有一個占地面積兩百多平方米的收音機展廳,內部陳列有比較齊全的各類收音機,供人們參觀、學習、了解收音機歷史。礦石收音機是物資匱乏年代收音機愛好者最喜歡制作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謹此致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云和县|
新绛县|
嘉禾县|
新蔡县|
紫云|
大姚县|
逊克县|
固镇县|
淮滨县|
云安县|
曲松县|
泾川县|
邢台县|
井陉县|
左权县|
武川县|
尚义县|
青浦区|
凌源市|
和林格尔县|
深圳市|
武宣县|
沭阳县|
江阴市|
安平县|
屏东市|
桐城市|
治多县|
当雄县|
岳西县|
库车县|
丘北县|
宁乡县|
晋州市|
英山县|
江山市|
嘉义市|
栖霞市|
高碑店市|
简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