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澧州訪戰友</p><p class="ql-block"> 申學軍</p><p class="ql-block"> 早在兩年前深圳戰友聚會時,澧縣戰友陳克發就向樹榮和我發出邀請,要我們抽空到澧州去玩一玩。后因疫情突發,此事一推再推,直到今年10月10日終于成行</p> <p class="ql-block">澧水兩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說來也巧,我們搭乘火車剛從長沙出發,淅淅瀝瀝的小雨便一路伴隨。到達石門終點站,克發和龔德貴倆位戰友,早已驅車40多公里前來迎接。下午3點,我們便順利到達澧縣。入住酒店放下行李,我們馬不停蹄開始往文廟參觀。大出我們意料的是,偏居湘北一隅的澧縣,竟保存有如此規模的古建筑。據陪同參觀的工作人員介紹,澧州文廟始建于宋代,明初遷建于今址,現存建筑系道光年重建,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近2000多平方米。現為湖南省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澧州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緊挨文廟的是一段保存完好的古城墻,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經歷代不斷修繕加固,至今保存有2千米,亦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澧州文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參觀完兩處古建筑,不知不覺天色已暗。克發早已為我們安排了接風宴席,出席陪同的有縣人大、政協的領導,有部局的負責人,也有攝影協會的骨干,還有在澧縣工作的其它戰友。戰友相會,驚動縣里領導,讓我們心有不安。克發卻說沒關系,他們都是攝影協會會員。由此可以想象,克發作為縣文化館長、常德市攝影學會常務副主席、縣攝影協會會長,在當地有多么廣泛而友好的人脈關系。</p><p class="ql-block">俗話說,有為才有位。這種廣泛而友好的人脈關系,來自于陳克發從事攝影這幾十年來勤奮努力所取得的顯著成績。自70年代從事專業攝影工作,追光逐影、捕捉瞬間、見證歷史、記錄人生。從部隊到地方,他先后有1500多幅攝影作品在軍內外報刊、國家、省、市影展大賽發表獲獎。其中《邊防的早晨》入選全國影展并獲銅獎;《警惕的眼睛》入選全軍影展獲銀獎;《高山守哨人》獲解放軍畫報專題攝影金獎;《特區女工》獲全國婦女題材攝影展銅獎和廣東省攝影作品評選金獎。有《金色田家沖》、《耕耘》、《人與自然》、《澧水綠洲》、《木油榨》、《澧水船工號子》、《老街》等20多幅作品入選全國文化部影展大賽,并獲文化部第一、二、三屆全國群文系統文藝作品評選優秀作品獎(最高獎)和群星獎。席間克發告訴我們,他前不久選送的一幅照片又獲全國大獎,下月初將赴西安領獎。</p> <p class="ql-block">澧州古城墻</p> <p class="ql-block">遇仙樓</p> <p class="ql-block">松祝橋</p> <p class="ql-block">花瓦塔</p> <p class="ql-block">欽山寺</p> <p class="ql-block">多安橋</p> <p class="ql-block">余家牌房</p> <p class="ql-block">湖南名優重點中學一一澧縣一中</p> <p class="ql-block">人文澧州之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澧水船工號子</p> <p class="ql-block">澧水悠悠羊兒肥</p> <p class="ql-block">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澧州荊河戲</p> <p class="ql-block">澧縣涔槐國家濕地公園</p> <p class="ql-block">八十垱</p> <p class="ql-block">澧水日落</p> <p class="ql-block">太青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們驅車100多公里,前往太清山生態茶場考察。太青山地處湖南澧縣、石門及湖北松滋三縣交界地帶,海拔900多米。這里所產“雙上綠芽”茶是國家馳名商標和當地優質高檔茶葉品牌,在主人的陪同下觀嘗了美麗茶園。</p> <p class="ql-block">太青茶園</p> <p class="ql-block">東山日岀霧繞峰,美麗茶園入畫來</p> <p class="ql-block">美麗太青山脈</p> <p class="ql-block">考察雙上綠芽茶園</p> <p class="ql-block">國家4A級旅游景區彭山</p> <p class="ql-block">休閑農莊大美家園</p> <p class="ql-block">古城新姿</p> <p class="ql-block">彭山風景旅游景區人文</p> <p class="ql-block">蘭江河風情小街</p> <p class="ql-block">品澧州名茶</p> <p class="ql-block">觀葡萄莊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澧縣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總面積2075平方公里,人口為70余萬,是全國商品糧棉基地縣,湖南省經濟強縣。這些都不足為奇,最讓人不可思議是,澧縣竟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之多,除了文廟,花瓦寺塔,余家牌坊,澧縣欽山寺,蜚云塔等地面文物,以城頭山、彭頭山、雞叫城、八十垱、十里崗、丁家崗為核心的澧陽平原史前文化遺址群,已由國家向聯合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時間有限,我們只參觀了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在高出四周平原2—4米的矮崗上,發掘表明,距今7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個崗地上居住和從事生產等活動。大約5000年前,人們即筑垣為城,作為防御,現存墻體寬25—37米,城高2—4米。城址保存較好,平面呈圓形,由護城河、夯土城墻和東、西、南、北四門組成,占地76000多平方米(不包括護城河)。 城頭山西南城墻,發現有四次大規模筑城的過程,形成相應的四期城墻,從下到上累次加高,每期城墻都有內外坡的堆積層。其中第一期城墻年代最久,距今6000年左右,直接筑造在原生土面上,未見明顯的夯筑痕跡。 在城南壕溝淤泥中,出土了稻、瓜等170多種人工種植和野生植物籽,及豬、羊、狗、鹿等20多種家養和野生動物骨骸,其時間超過了1974年在浙江發現的河姆渡遺址。距離城頭山遺址1公里處,還發現距今約8000年的人工栽培稻;距離城頭山遺址10多公里處,則發現了距今約8000年的大量稻田實物標本,其中40%有人工栽培痕跡,有水坑和水溝等原始灌溉系統,是現存灌溉設施完備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城頭山古城址距今6000年前,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古城址之一,并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對研究水稻的栽培史具有重要意義。</p><p class="ql-block">而正在發掘中的雞叫城遺址,被考古專家們評價為"百年一遇,""非常振撼。"可惜我們沒有時間一睹她的芳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澧水風光</p> <p class="ql-block">參觀先祖故園一一城頭山</p> <p class="ql-block">上海世博會呈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一一中國湖南城頭山”</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點</p> <p class="ql-block">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農耕文明</p> <p class="ql-block">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文明曙光</p> <p class="ql-block">稻田彩繪</p> <p class="ql-block">古城留影</p> <p class="ql-block">沅江洞庭湖</p> <p class="ql-block">南洞庭湖游</p> <p class="ql-block">驅車益陽與戰友相聚洞庭湖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澧州匆匆幾日,有勞克發和德貴兩位戰友全程陪同,我們所到之處,均受到誠摯歡迎和熱情接待,由此可感受到陳克發在當地廣泛的影響力。離開時克發還不遠百公里驅車相送,讓我們甚為感動,克發是個沒有過多客套話的人,卻有一顆真誠待人的滾燙之心,戰友之情,一切盡在不言中。</p><p class="ql-block">難忘澧縣,戰友情深,期待有機會再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响水县|
竹溪县|
舞钢市|
江川县|
布尔津县|
阳西县|
吉水县|
汉阴县|
定襄县|
江北区|
忻州市|
谢通门县|
社会|
高平市|
沾化县|
英德市|
达州市|
扎囊县|
济源市|
枝江市|
浦江县|
永康市|
无极县|
金平|
新巴尔虎右旗|
景德镇市|
通河县|
德化县|
黑河市|
准格尔旗|
庆元县|
苏尼特右旗|
锦州市|
玛多县|
崇左市|
武穴市|
大兴区|
景洪市|
黄石市|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