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周光輝,1946 年出生,筆名寒星、號靜雷軒主。潛心中國畫西部山川大漠的創作研究六十余年,曾參加"全國第一、三、四、五、六、八、九屆當代山水畫邀請展"、"全國首屆風情畫展"、"全國書畫院院長中國畫新作展"、"澳門東方國際名家教授書畫展"等 50 余種全國各類大型書畫展覽,第九屆全國山水畫大展七十位終身成就獎之一。1999 年、2000 年被國際美聯、加拿大、比利時、中、日、韓等十幾個國際藝術團體共同評審,作品獲國際金獎、銀獎,并獲個人成就大獎和金獎藝術家、全國山水畫 200 強及全國第六屆山水畫展 60 強等稱號,第八屆全國山水畫銀獎,第八屆海峽兩岸書畫大展銅獎、優秀獎等各類獎項數十次。作品入編《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中日現代美術通鑒》、《國際現代書畫名家教授大畫冊》、《全國畫院院長中國畫展優秀作品集》、《中國美協全國書畫特輯》等數十部大型典籍。出版個人專輯 11 部,被多家電視臺、報刊、雜志等媒體評介報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新疆是個美麗、神奇、富饒的地方”,“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這些美好的字眼已是許許多多的詩人歌唱家們歌頌新疆時常用的詞語。而畫家(尤其是中國山水畫家們)如何用手中的畫筆以中國畫的形式來描繪新疆。藝術地再現新疆的神奇美麗,幾乎是每一個對新疆山水感興趣的畫家們的心愿。新疆獨特的地貌特征,必須要有適合于表現它的藝術語言和審美標準。建立起適合于指導新疆山水畫創作的理論體系,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走遍天山南北,三山兩盆地。無論是在春夏秋冬的季節,還是在青松雪嶺之巔,無論是在丘壑峽谷,還是在草原湖泊;無論是在大漠戈壁深處,還是在胡楊蘆葦生長的地方。無不充滿著斑斕絢麗的色彩和獨特神奇的造型。其呈現的特征,你是無法用傳統的筆墨語言來表達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古人創造的各類技法,都是每位有歷史坐標意義的畫家們在他們各自的生活,熟悉的環境里發現創造的。開創了屬于他們各自的藝術面貌和風格。由于自古以來基本上沒有畫家涉足這里,也沒有表現新疆的名畫留世。表現新疆可供借鑒的東西少得可憐,但是,古人卻在他們的創作實踐中精辟的總結了他們的寶貴經驗。——"隨類賦彩、應物象形"。"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已成為我們今天畫家的指路明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如何在新疆這片先輩畫家們未曾開墾過的處女地上開拓創新,只有兩條路:一是臨摹,這些拿來主義,是學習前人的筆墨技法,是基本功訓練。二是寫生,這是創作的源泉,只有通過寫生,在生活中發現,才能創造出一套適合表現新疆的藝術語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每一位有成就的大師都是從他們所熟悉的地方開始的。而在寫生中我卻發現,面對新疆獨特的自然地貌你無法套用古人的筆墨技法,你只能學習前人觀察分析、思考的方法。在隨類賦彩、應物象形的原則指導下,面對眼前實景去分析理解,然后創造出適合于表現你眼前物像的筆墨技法和形式語言、神、形兼備的再現它,幾乎所有在新疆寫生的畫家和來新疆旅游的人都會被新疆的博大而神奇,粗曠而秀美以及色彩的豐富絢麗所震撼。色彩幾乎成了新疆山川景象的一大主流特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拋開了色彩,幾乎無法表現深秋十月金燦燦的胡楊。盛夏百花盛開的牧場,那晨曦中金光閃閃的雪峰、晚霞籠罩下的山巒、還有那些赤紅的峽谷、青紫色的群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如果你只用"分五色"的墨來表現,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哪怕你再有本事把墨分成十色、百色,你也無法給觀眾表達你眼前令人震撼,令人陶醉的絢麗斑斕的色彩感受。于是色彩便成了西部山水畫一種特殊,而且是必須的語言形式。我們必須擺脫重墨輕色的傳統審美情趣的束縛。重新建立起屬于新疆的山水畫理論體系,建立適合新疆的審美標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如何不失傳統中國畫的特色,又能有機地將色彩融入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語言中,便成了我長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為了更準確生動的表現眼前的一切,于是我便把色當成墨,有時也把墨當成色,用傳統的毛筆在宣紙上作畫的方法創造性的任意揮灑皴擦、點染,以求較準確的表現對眼前景物的感受。在寫生中不知不覺的創造出一套適合表現新疆景物特征的技法。使之既不失傳統的中國畫之筆墨精魂,又能較精確、生動、神形兼備的表現眼前的一切,這大概就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愿"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墨和色不是對立的,墨即是色,色即是墨。兩者相輔相成,實現墨色互補,才能準確生動的表現新疆山川特征。新疆將是中國山水畫開拓的新領域,色彩必定是中國畫技法突破的最大空間。周光輝院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這就是晶瑩剔透周光輝院長。</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浮山县|
大姚县|
张家港市|
溆浦县|
兴山县|
黔西县|
阿尔山市|
新乡县|
江永县|
花莲市|
宝清县|
平邑县|
保康县|
滁州市|
沁阳市|
公主岭市|
鹰潭市|
武城县|
晋中市|
玉环县|
榆树市|
庄河市|
本溪市|
潞西市|
射洪县|
大竹县|
汕头市|
弥渡县|
英德市|
阳信县|
南安市|
辉南县|
石景山区|
宁陕县|
德江县|
博爱县|
阿克苏市|
尼木县|
梅州市|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