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還是1990年初冬到北京去旅游。時光匆匆三十多年過去了,記憶中僅存游故宮、登長城、上城樓點點記憶。昨天將本卷刻紙內容整理和文字補充,現分享與大家!??????</p> <h3>頤和園</h3> <h3>頤和園文昌閣: </h3><h3> 園中六城關建筑最大的一座。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它是一種傳統祭祀建筑,為祭祀傳說中掌官文運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風昌盛而建。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帝時重建!</h3> <p class="ql-block">頤和園寶云閣銅亭: </p><p class="ql-block"> 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86年重建,并以寶云閣銅殿為中心,前俯綠水,后倚青山,由主配殿、角亭、廊等圍成方形院落!</p> <h3>故宮九龍壁: </h3><h3> 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在改建寧壽宮時燒造。九條蟠龍升降各異,互不雷同。由紅黃蘭白青綠紫七色琉璃磚燒制。我國著名的九龍壁共有四處數故宮的九龍壁最美,大同九龍壁最大!</h3> <h3>頤和園樂壽堂: </h3><h3> 它是頤和園居住生活中主建筑。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被毀,光緒十三年(1886年)重建。</h3> <h3>頤和園十七孔橋: </h3><h3> 乾隆時仿著名的盧溝橋所建。它是園中最大石橋。150米長,由17個橋洞組成。兩側石柱的橋欄桿上雕刻形態各異的小石獅計有540多只。</h3> <h3>頤和園</h3> <h3>天壇祈年殿: </h3><h3> 它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筑。嘉靖十九年(1540年)折除。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再建成殿頂為上青中黃下綠三色琉璃三層頂圓殿名為"大享殿"。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三色瓦為統一藍瓦金頂更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遭毀于雷火??,數年后按原樣重建!</h3> <h3>頤和園石舫: </h3><h3> 它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36米長的巨石雕刻成船體。英法聯軍入侵將舫上的中式艙樓焚毀。光緒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圖將艙樓改建成西式艙樓,窗上鑲嵌五色玻璃是園中唯一西洋風格建筑。甚稱頤和園著名水上建筑珍品。</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配圖照片取自互聯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泽库县|
北票市|
石河子市|
三原县|
绍兴市|
古蔺县|
岫岩|
隆回县|
定安县|
广昌县|
万载县|
莆田市|
澄迈县|
榆社县|
康乐县|
射阳县|
海晏县|
禹州市|
云霄县|
阳原县|
合水县|
仪陇县|
岫岩|
东丰县|
丹阳市|
聂拉木县|
寿阳县|
昌都县|
黄大仙区|
贵港市|
亳州市|
永平县|
长沙市|
从江县|
深泽县|
巴林右旗|
峨边|
兴国县|
依安县|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