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聽說源福里快要拆遷了。日前,我迫不及待又去看了一眼。</p> <p class="ql-block"> 這里曾經是猶太難民的家園;</p><p class="ql-block"> 這里與當年號稱“遠東第一大監獄”的提籃橋監獄的外墻僅一路之隔;</p><p class="ql-block"> 這里也曾經留下過我青春年少的足跡,發生過令我終生難以忘懷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源福里,位于上海虹口區提籃橋地域的唐山路,1927年建造,距今已近百年。</p><p class="ql-block"> 弄內共有房屋一百余幢,系美商所建,屬石庫門結構的新式里弄房。</p><p class="ql-block"> 說到石庫門,在此追溯一下石庫門建筑的歷史和變遷。</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稱“石庫門”,是因為每一幢房子都有一扇以石料箍著的黑漆木質大門,這種用石條圍箍大門的建筑,起初被叫作“石箍門”。其后因脫胎于寧波方言的上海話中“箍”和“庫”發音相近,久而久之,就被稱之為“石庫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石庫門建筑內部既有體現江南院落民居風格的天井、客房、廂房等,外墻又融合了歐洲聯排式的結構特點,是中西合璧的結晶。山墻上的中式屋檐和巴洛克風格的西式裝飾共存。這種中西合璧的風格,不僅體現了石庫門面向中國民眾的明確定位,也體現了中華民族聚族而居、以合為主,分而不隔、互相照應,對外封閉、對內敞開等特點。</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庫門是上海極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不少上海人都對它有著很深的情結。在歲月的長河中,它記錄著市民在此生活、見證著不少文人學者的作品在此誕生,就像是百年上海的縮影。</p><p class="ql-block"> 在過去的百多年中,有好幾代上海人的青春歲月及至全部生命,都是在石庫門里度過的。</p><p class="ql-block"> 現在,我們盡管歲月老去、盡管容顏變遷、盡管遷入高樓別墅、或者遠居海外,但只要一談起石庫門,只要看到石庫門的影像,都會有一種抑止不住的激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海的早期石庫門建筑。</p> <p class="ql-block"> 而100多年后的今天,石庫門建筑逐漸演變成為現在這個模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現在我空閑時仍喜歡經常去逛逛陜西路、南昌路、瑞金路、黃陂路以及思南路一帶現如今保存較為完好的石庫門弄堂建筑,對這些歷經百多年而不衰的經典建筑驚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 新天地的建成,標志著上海從石庫門住宅舊區到文化新地標的蛻變。</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一大會址就坐落在新天地區域內。</p> <p class="ql-block"> 新天地區域通過對老石庫門建筑采取拆遷和改造兩種方式,使之兼具商業和居住兩種功能,使人在視覺上感到煥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源福里整條弄堂的地下鋪有煤氣管道。在“文革”前,上海的弄堂住戶使用管道煤氣的還比較少見。</p><p class="ql-block"> 二戰爆發后,源福里成為當時日本人建立的隔離區內猶太難民居住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33年至1941年,上海接納了近三萬名來自歐洲、從納粹魔掌下逃離的歐洲猶太難民。他們大多居住于提籃橋一帶的唐山路、舟山路、霍山路、長陽路,與當地居民和睦相處。至1945年戰爭結束,大多數猶太難民得以幸存并全部離去,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成了以色列復國后的第一代開國元勛及臣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魯門撒爾,猶太人。美國卡特總統在任時期的財政部長。</p><p class="ql-block"> 他在兒時曾住在離源福里不遠的、同屬于提籃橋區域的霍山路59號。</p><p class="ql-block"> 布魯門塞爾13歲時和全家作為猶太難民在此生活、避難。</p><p class="ql-block"> 圖為布魯門塞爾于92歲高齡時故地重游。</p><p class="ql-block"> 他在曾經做過禮拜的摩西會堂(現稱“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和曾經就讀過的小學舊址久久徘徊。</p><p class="ql-block"> 他動情地說:“沒有提籃橋,就沒有今天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猶太后裔。”</p> <p class="ql-block"> 霍山路上有幾排很漂亮的建筑,當年這里有“小維也納”之美稱。</p><p class="ql-block"> 人們都說猶太人精明。記得以前上海人如果形容某個人精明,就會說:“儂阿是猶太人呀?”</p><p class="ql-block"> 沿這幾棟漂亮房子再往前走可以看見一座小而精致的公園—霍山公園,據說是當年猶太人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經常會來這里玩耍。</p> <p class="ql-block"> 55年前夏末初秋一個清晨,天陰沉沉、灰蒙蒙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夜里下過雨,住一樓的這家人院子地上濕漉漉的,此時,家中一位13、4歲的少年剛起床,他走到天井(上海人將一樓住戶的院子稱之為“天井”)準備打掃一下。</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就發生了這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源福里21號大門。</p><p class="ql-block"> 這扇大門里面就是當時這位少年撿到黃金的天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過了4年,他響應偉大領袖號召“上山下鄉”去了安徽。</p><p class="ql-block"> 又過了十幾年,他回到了上海。</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一天,他提筆以實名署名給《新民晚報》編輯部寫信講述了上面這則故事。</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名字為《一張清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9年4月11日這家報紙的副刊“夜光杯”全文刊登了這篇文稿。</span></p><p class="ql-block"> 這位當時的少年就是我。<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張清單是當時的屬地派出所(唐山路派出所)警方出具給我母親的。</span></p><p class="ql-block"> 此后,這張清單就一直跟隨著我直至現在。只是清單紙張已經發黃并有殘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件事情不知不覺已經過去55年了。</p><p class="ql-block"> 現在看見又觸景生情,好像這件事就發生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物還是人已非,更有恍若隔世之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源福里不遠處是下海廟。</p><p class="ql-block"> 從源福里去提籃橋商業街必定要經過下海廟。</p><p class="ql-block"> 以前曾經有人問:在上海,有沒有下海的地方?馬上有人回答:有的,下海廟。</p><p class="ql-block"> 現在提籃橋的老商店好像大都不見了,唯獨這個下海廟倒是金碧輝煌。</p><p class="ql-block"> “文革”前,下海廟門前是很熱鬧的,擺滿各種小攤:修鞋的、測字的、扦腳的……,而我最常光顧、而且一呆就是幾個小時流連忘返的是那個2分錢下一盤的象棋攤。</p><p class="ql-block"> 如今,這里是“提籃橋歷史文化風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提籃橋”其實并沒有橋。</p><p class="ql-block"> 由于這里近長江船只入海處,船民進廟燒香,常常提著籃子過船碼頭上的橋,故名提籃橋。</p> <p class="ql-block"> 那時上海人常說“白相大世界,槍斃提籃橋。”這句話,這是因為提籃橋是上海人心目中“監獄”的代名詞。</p><p class="ql-block"> 上海提籃橋監獄建立于1901年,初期只關押外國人,因此早先上海人都稱其為“外國牢監”。</p><p class="ql-block"> 源福里后弄堂出去是昆明路。馬路對面就是“外國牢監”。記得小時候每每走過外國牢監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墻時,心里面總會感到恐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前人們說起提籃橋,首先想到的就是監獄。甚至監獄兩字都懶得提,直接就說提籃橋了。比如,亭子間新搬來一鄰居,西廂房蘇北爺叔跟三層閣寧波阿婆竊竊私語:“乖乖隆地咚,儂阿曉得,聽說亭子間迭個赤佬模子是提籃橋放出來格,大家進出要當心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早先,提籃橋的名聲與徐家匯是平起平坐的,而現在徐家匯成了上海響當當的城市副中心、引領時尚風氣的繁華之地,人氣爆棚;</p><p class="ql-block"> 早先,上海五角場是典型的“鄉下”,但后來搖身一變,摜提籃橋好幾條馬路了。</p><p class="ql-block"> 現在,提籃橋在衰敗多年后將重現輝煌,市政府已經將其打造成上海的“北外灘”。</p><p class="ql-block"> 提籃橋即將以其嶄新的面貌呈現于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本篇背景音樂選自鋼琴曲《天空之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阿尔山市|
宁乡县|
平原县|
乌兰浩特市|
鄂托克前旗|
喜德县|
五寨县|
新乐市|
阿拉善左旗|
河津市|
通渭县|
谷城县|
永定县|
石家庄市|
应用必备|
南丰县|
吐鲁番市|
赤城县|
恩平市|
手机|
武陟县|
徐水县|
大冶市|
额敏县|
西乌珠穆沁旗|
扬中市|
兰考县|
平塘县|
玛纳斯县|
内黄县|
青州市|
兴宁市|
阳江市|
麦盖提县|
三穗县|
松桃|
通辽市|
安远县|
河南省|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