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石筍嶺海拔1450多米,位于清遠連州市西江鎮。</p><p class="ql-block"> 石筍嶺遍布因地殼運動而縱向裂變的巨型大理石,遠看猶如一簇簇米白色的竹筍破土而出,由此而名石筍嶺。山上的石頭經過千萬年的移動、裂變、風化,如人、如物,千姿百態,維妙維肖,有頑猴看海、山狗吠日、觀音普渡,石龜探岳、神鼠賞月、樵夫聽濤、鷹蛙蜜語……,令人遐想聯翩。山谷壑深林密,山溪清洌,山上奇松怪樹,多彩杜鵑點綴其間。登其頂可看日出可觀日落,好運的話還會遇上變幻無窮的絕美云海。東麓營地距水源只一步之遙,故一年四季訪者無數。</p><p class="ql-block"> 今年5月2日第一次上石筍嶺,當天晚9時突降大雨,一直下個不停,石公山多人被山洪圍困10多小時,最終被連山公安、消防、應急等聯合搜救隊伍解救。期間古粵、子楓、歐陽、奇哥多位驢友來電關心我們的安全情況。第二天上午我們只能放棄登頂計劃,在雨中收賬,冒著風雨下撤。下撤過程中,在埡口還遇上30多個廣州的驢友涌上,估計他們的團隊也無預料到這個不測的天氣。</p><p class="ql-block"> 10月2日,也善隊長再次約伴,我跟隨連州、懷集19位驢友再登石筍。</p> 我們停車點在大嶺村后約1000米的采石場上。經過該村我們稍作停留,一是等一等落下的驢友,二是參觀一下獨具嶺南建筑特色的古舊民居。據該村龍姓大叔口述,本村目前人口約300多人,為龍姓后人。<div> 大嶺村群眾在解放戰爭時期為反擊國民黨圍剿作出了重大貢獻,被中共連州市委、市政府授予“解放戰爭游擊根據地村”。</div> 1948年8月18日,湘桂邊縱隊第一主力部隊——飛雷隊在馮光司令員和周明政委的率領下,與連陽抗征隊勝利會師。8月21日凌晨,與敵人在西江鎮南坪展開激烈的戰斗,殲敵人40余人,沉重地打擊了連陽地區國民黨反對派的反動氣焰,重挫了敵軍的士氣,極大地助長了我軍的軍威,鼓舞了連陽人民的斗爭熱情。1951年,連縣人民政府為紀念西江鎮在歷次戰斗中犧牲的烈士在大嶺村建立大嶺革命烈士紀念碑。大嶺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連州市西江鎮大嶺村民委員會大嶺自然村北面約800米的一座小山上。(參考網絡版《清遠文物保護單位圖錄》) <p class="ql-block">村中建筑依山而建,巷道蜿蜒曲折、錯落有致,地上的石板平滑光亮,記錄著悠悠歲月漫長,記錄著匆匆步伐艱辛。</p> <p class="ql-block">年久失修的窗檐瓦角依然能體現過去歲月的富庶與文明。</p> <p class="ql-block">屋前自有清溪過,夜半何愁無茗香。四級水池充分體現了前人的智慧和環保理念,一池入口,二池洗菜、三池洗衣、四池洗夜壺。</p> 5月2日的停車點 5月2日合照(攝影:也善隊長) 登山路口前的警示牌 10月2日合照(攝影:也善隊長) 行走在山口的砂石土坡脊需有很好的身體平衡能力 6公里的上山路,約4公里是機耕路,2公里是爬升路。按本人速度全程約5+小時。 途中有一個小瀑布適合做個小面 半山的柯木和松樹,驢友爭相打卡 <p class="ql-block">到了急升路段,重裝有點吃力,當天特別悶熱,我的大腿發生4次抽筋的癥狀,酸軟無力,立馬在陰涼處坐下,并拍打大腿、補充能量,終將癥狀處理于萌芽狀態。</p> 石筍嶺南面雄姿 在埡口偶遇2個深圳的小驢友 五月份映山紅正爛漫 飛來神石 東麓營地正好在一個三面環山的小山坳,堪稱五星 五二晚餐全體亮相,東莞驢友攝影 下午近5時扎好營后,我們到營地背面的山頂看日落 石龜探岳 初心降天狗 石筍主峰,第二天由于時間有限未能按也善提議登頂 天氣灰蒙,日落效果不理想 <p class="ql-block">樵夫聽濤</p> 10月3日凌晨1:30,又下起了中雨。 早上5點多,云霧繚繞,東面沒有一絲緋紅,觀日出再次泡湯。 這種天氣我的相機也想罷工了,將就一下吧,為了記錄。 到處巨石橫亙 觀音普渡 老實人 鷹蛙蜜語 埡口的堅強松,任憑狂風肆虐,迎來送往一批又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驢友 5.2下撤過程中埡口的七級疾風 5.2半山時偶遇賀州表哥表妹 第一個視頻由也善隊長攝制 5.2視頻 感恩陪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鲜城|
平安县|
闵行区|
江川县|
辉县市|
苏尼特左旗|
惠水县|
商南县|
青州市|
汶上县|
保康县|
鹿邑县|
孝感市|
北安市|
宿州市|
上杭县|
将乐县|
芜湖市|
辉南县|
张家口市|
汪清县|
陵川县|
肃宁县|
西贡区|
蒲城县|
马龙县|
长沙县|
邳州市|
科技|
荔波县|
吉安县|
二连浩特市|
八宿县|
浦县|
海门市|
姚安县|
昭通市|
嫩江县|
桃江县|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