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 ?群 <p class="ql-block"> 這學期開學,我接了個新班,五年級。25個男孩和25個女孩組成的豪華大家庭。8月25號,我建了個QQ群,請原班主任幫忙,通知家長們加入新班級。原則上,我只跟孩子的監護人打交道。</p> <p class="ql-block"> 很快,每個孩子的家長到位。我沒有想到,50個孩子的班級,居然有31位爸爸在。這在以往的高年級,是一種從沒有過的壯觀。于是,我想試試他們的呼應力。</p> <p class="ql-block"> 于是,在不到一個小時內,我看到了這么多花花綠綠的“收到”。即使在我發聲讓其“休息”的情況下,也依然有回復不斷地冒出來。</p> <p class="ql-block"> 我感到陣陣的暖意。想到即將著手的群管理,我像往年一樣在公告欄發了一則“群規則”,不同的是,增加了紅框里的第5條。綜觀如今的家庭教育,尤其是面對即將到來的“雙減”時代,我覺得這一條很有必要。</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我開始在群里發布一些開學前需要配合的工作,進行各種開學提醒。我在群名片后加上了自己的電話號碼,以備隨時接待家長的聯系。要配合的任務大多是媽媽們做的,有的發到了相冊外面,有的沒備注孩子名字,有強迫癥的我統統對它們進行了重新整理。看著群里秩序分明的相冊和一長排爸爸名單,前天廣播里聽到的一個比喻忽然躍上腦海:“對家庭這輛車而言,爸爸是方向盤般重要的存在。” 我知道,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這種需要正隨著孩子學段的增長在逐步提升。</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決定:新學期的班級管理就從家校共育開始,而家校共育的切入口就從爸爸主動入群開始。</p> 入群有獎 <p class="ql-block"> 我想到了新學期準備實施的班級獎券行動:一張小小的紙片上蓋個“獎”字,寫上“獲獎時間、獲獎人、獲獎理由”,立刻就成了孩子們成長的有力見證。獲獎范圍覆蓋到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競賽、個人品質等全方位、全學科,期末憑獎券進行星級評比。那,爸媽們也完全可以據此進行優秀家長評比……對,就是這樣!</p> <p class="ql-block"> 我在每張家長獎券上親筆寫下了“9月1日,xx爸爸,主動入群”的字眼,并在靜靜的課堂里親手交到了孩子手上。孩子們眼里閃著光跑上來,雙手鄭重接過粉紅色的小紙片。為了讓爸爸們留下印象,我對孩子們回家后的頒獎行動作了如下要求:①有頒獎曲(自己哼唱或播放音樂都可以)②看著對方眼睛大聲說出獲獎理由 ③雙手捧上獎券 ④請爸爸說一句獲獎感言。總之,要有妥妥的儀式感。</p> <p class="ql-block"> 我沒有想到,就這么一個小小的舉動,令眾多爸爸們在感到新鮮的同時感慨不已。在隨后孩子們的《我給爸爸發獎券》一文中,我看到了這些感人的表達:</p> 爸爸的十大優點 <p class="ql-block"> 頒獎行動后,群外的爸爸們開始不斷地加入(到9月下旬,群成員擴展到104人,爸爸人數增加到46個)。我開始策劃第二項行動一一在父與子之間架起連心橋,讓爸爸們好好感受一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孩子們極認真地寫下了《爸爸的十大優點》,不但有關鍵詞,還有具體的事例說明,有個女孩甚至洋洋灑灑寫了6頁。在一個個方正的格子間,我看到了爸爸們滿滿當當的高大形象,看到了他們心底迸出的震驚、責任與感動,看到了父子間彼此愛的律動。</p> 給爸爸提個建議 <p class="ql-block"> 當然,這樣熱烈的互動是必須發獎的。“簽名”一張,“寫感受”兩張。中國人一向太含蓄,但孩子們的成長需要接收愛的表達,尤其是來自世界上最愛自己的爸爸,這種力量無法比擬。</p><p class="ql-block"> 但是,爸爸們又不能一味地沉浸在高大里,他們必須是一個清醒的人生導師,而且必須有行動。于是,第三篇日記的題目是一一《我給爸爸提建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應酬”爸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手機”爸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拖延癥”爸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迷糊”爸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放手”爸爸)</p> <p class="ql-block"> 看得出,不管是對“應酬爸爸”“手機爸爸”,還是“拖延癥爸爸”“迷糊爸爸”,孩子們心里、筆下流淌的,依然是對爸爸深情滿滿的愛。“不放手”的爸爸們,聽到孩子要長大的心聲了嗎?</p> 給家長的第一封信 <p class="ql-block"> 9月22日,我給全班家長發出了新學期第一封信。從開學的觀察記事到帶班的理念分享,七個部分,7600字。一個中心就是:家校共育,感恩遇見。</p> <p class="ql-block"> 之后,我收到了整整27份家長反饋。有的附在信上,有的在孩子作業本上揮灑了一大頁,有的工工整整用電腦進行了打印。他們中,有事業有成的商界精英、單位骨干,有學識淵博的教授學者,有自主創業的普通一族。他們的表達也只有一個中心:家校共育,感恩遇見。</p> 父母課堂 <p class="ql-block"> 至九月底,父母課堂已發布了11課。那些值得一讀的寶貴的育兒理念,我把它們借用過來,傳播出去。教育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藝術,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我和我的家長們都需要這樣的不斷學習,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p> 美好在延伸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常常被這些可愛的家長們感動著:為了給孩子做榜樣,他們開始練字,開始閱讀,開始主動與老師溝通,開始爭取各種為班級服務的機會一一安全作業晚了,馬上有人單獨提醒;訂校服、訂雜志了,馬上有家委跟進收費;護學崗、講師團招募成員了,轉眼之間全部報滿…… 家長們說:老師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育教學上,這種事務性的工作,我們來。</p> <p class="ql-block"> 九月,校園的欒樹開花了。一大片一大片蓬勃的彩色,預示著這一場盛大、美好而幸福的的遇見。</p><p class="ql-block"> 感恩遇見,時光值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个旧市|
平果县|
景东|
满城县|
安岳县|
马鞍山市|
镇远县|
乌拉特后旗|
古浪县|
永安市|
茌平县|
麻栗坡县|
河津市|
抚州市|
揭东县|
连南|
乌海市|
吉首市|
萨嘎县|
固安县|
北安市|
连城县|
巩义市|
大冶市|
获嘉县|
肥城市|
定陶县|
磐石市|
洮南市|
台北县|
山丹县|
河北省|
嘉定区|
德阳市|
盐源县|
柳林县|
方城县|
广南县|
冀州市|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