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運河過了北麗橋向西轉南穿過西麗橋,進入三塔塘,就意味著出了嘉興城。傍河岸邊有條三塔路,沿途牌坊、廟宇林立,加上桑樹連片,形成別有一番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運河西麗橋傍的通越閣。</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三塔路地處郊外,解放后,為了紀念革命烈士,人民政府在此建有陵園。小時候每年清明時節,所有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到革命烈士陵園去在祭掃先烈英雄,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三塔烈士陵園是我來的最多的,所以對這一帶的情況還是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原乳品廠址,現被開發為遠洋綠洲小區。</p> <p class="ql-block"> 在那年月,受條件限制,旅游還未時興。清明時分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在紅旗的指引下,浩浩蕩蕩地走向公墓,祭拜先烈。學校也正好利用這個遠足步行機會,來鍛煉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雖然耗費大半天,還要自帶水壺干糧,但是沒有人會怨言,反而興奮與激動,畢竟大家可以踏青活動了。同樣相信絕大多數同學與我一樣,回家交差的作文永遠離不開這樣的字句:懷著崇敬的心情,踏著革命先烈的足跡......。現在想起來,這樣的活動對我的成長還是有著深刻幫助的.</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保留的老三塔路行道樹。</p> <p class="ql-block"> 出了西麗橋便是三塔路,三塔路除了有烈士陵園外,從東到西分別建有依次乳品廠、制藥廠。當年的嘉興乳品廠可是禾城的名星企業,生產的“中華”奶粉暢銷江浙滬,光有錢也買不到,必須憑奶粉票才能供應的。上世紀八十年代,還生產過華夫餅干和麥粒素。我至今還記得,那時我經常找財務科長陳珊蓉,為好多朋友去買了結婚用的喜糖麥粒素,以及淘汰的小乳牛犢肉。而靠河邊幾棵老楓楊(元寶)樹下有幾間平房,住著二、三戶人家,其中就有我高中同學汪小英家。傍運河而居,鄰里和睦相處,猶如世外桃源,清靜悠閑好自在。</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新仿制的牌坊,紅色電腦體“狀元及弟”文字特別顯眼。</p> <p class="ql-block"> 與乳品廠隔壁就是制藥廠,是國家定點藥企。由于工作關系,我認識了年輕的來廠長、俞根寶科長,以及駕駛員許克瑜師傅與他的徒弟畢永忠,這師徒倆都是能人,日后一個成了嘉興公安交警事故處理專家,而永忠則轉行,順風順水做起了保險公司的大老總。</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新恢復的“岳王祠”。</p> <p class="ql-block"> 制藥廠西面就是血印寺和岳王祠(解放后改成烈士陵園),據有關資料記載:“三塔與血印柱之間,舊有岳王祠。祠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為岳飛后裔岳元聲所建。清兵南下時,祠被毀。清乾隆時,岳建鑒經三十余年努力,重建岳王祠,松柏聳立祠前,圍墻上書朱色大字‘精忠報國’。岳王祠系岳飛家祠。祠內有岳氏一些文物,尤以岳珂親制銅爵最為珍貴,系宋寧宗時物。銅爵上鐫‘精忠報國’系岳珂書。南宋滅亡后,曾幾次失而復得。清道光時,銅爵復存祠中,抗戰前曾在杭州展出,抗戰期間遺失,解放后祠坍廢。”</p> <p class="ql-block"> 上圖為有關王慶云烈士介紹。</p> <p class="ql-block"> 現在復建的岳王祠位置,是我們以前常去掃墓的三塔革命陵園所在地。我至今還記得那里埋葬著毛主席的好戰士—王慶云烈士,嘉興機場一個空軍飛行員。他是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和百姓財產,舍棄跳傘救生機會而獻身的英雄。那年月,光榮事跡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陵園內有個水泥砌的大墳包,墳前專門為他單獨樹立一塊高高的紀念碑。每年清明時期碑前堆滿鮮花與花圈,因為英雄永遠會受人民的尊敬與愛戴,是不能被歷史遺忘的。</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血印禪寺牌坊。</p> <p class="ql-block"> 在嘉興有關血印禪寺和血印和尚的故事,想必老嘉興們都會說上一、二的。版本很多,故事情節也非常吸引人,只是隨著不同時期、不同場合和不同的需要,出現在人們面前。主要集中在抗倭寇、保護婦女兒童,以及講述孝道等幾個故事。無非就是勸人為善、愛國顧家等與時俱進的宣傳,也是百姓所祈盼的美好愿景。其實這些美麗的傳說,都是圍繞一塊天然形式的人型血印石柱而產生。此柱為明正德年間司憲牌坊遺物,民國14年(1925年)才建造寺廟,取名血印禪寺,俗稱血印和尚廟,香火才逐漸興起,現已成為市文保單位。</p> <p class="ql-block"> 上圖為傳說中的血印和尚柱。</p> <p class="ql-block"> 三塔路西盡頭就是嘉興人引以為傲的三塔了。此塔始建于唐代,化費數十年時間建造。清光緒二年又重建。屬于全國為數不多的三塔并立群,七層實心磚塔。獨具匠心的設計,人們無論從水上還是岸邊不同角度看去,都能見到三座塔。傳說,此地原來有個白龍潭,行船路過經常沉沒,后人施法填土建塔鎖“白龍”。并在塔旁建立茶禪寺,亦稱為過龍淵寺和三塔寺。</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三塔夕照。</p> <p class="ql-block"> 因運河在此地接連兩個90度直轉灣,水流湍急。三塔矗立在大運河邊,給來往船家起到航標作用。時刻提醒過往船家,小心行駛和嘉興城到了。是大運河的重要標志,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地理雜志曾把三塔作為中國大運河的象征,介紹給世界人民,可見三塔在京杭運河占據的地位有多重要。</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為三塔護纖石。</p> <p class="ql-block"> 大約在1971年前后,廢棄的三塔被拆除,成了嘉興水泥廠址,生產高標號水泥。由于那個年代統購統銷,建房水泥奇缺,成了緊俏貨,購買要走關系,開后門才能得到,是不愁銷路的,因此企業效益特別好。在我印象中,水泥廠福利好是出了名的,當我們還在每天生爐子燒煤球時,該廠的員工已經是家家戶戶用上了清潔又環保的煤氣罐,絕對是大家羨慕的事情。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企業股份制改革初始,水泥廠與惠肯百貨公司成了嘉興最早發行股票的單位,轟動整個嘉興城,那時的廠長叫張翔元。</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三塔網紅銀杏圖。</p> <p class="ql-block"> 在世紀交匯時,政府順應民意,搬遷水泥廠,在原址再建三塔。有次民主黨派人士、市政協副主席丁慰慈先生與我聊起三塔有關重建的內幕過程,并向我透露為適應城市發展需要,三塔高度相應作了抬升。</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運河邊纖夫雕塑圖。</p> <p class="ql-block"> 以前逆水行舟,運河邊常有纖夫出現。小時候我就見過光著膀子的纖夫,背著繩索,嘴里喊著號令,艱難地向前步行的場景。為了預防纖繩損壞三塔,有好事者在塔旁豎起兩根纖石。幾百年來默默地守護著三塔,那護纖柱上累累深痕,仿佛在訴說三塔的前生今世。十分遺憾,其中有條飽經風霜的纖柱,在本世紀初,被人為折斷,實屬可惜。</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端午文化節踏白船表演。</p>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伯父告訴過我,他孩提時代,曾隨大人們去運河三塔塘看踏白船比賽。這是水鄉特有的民間水上競技,專門為祭祀蠶神而舉行的一項活動。據說名字由來與岳飛有關,岳飛因任過“踏白使”,故稱謂。每逢農歷三月十六,四里八鄉的農民會搖船會集三塔塘,乘著農閑,通過競技、廟會等形式,積攢能量,祈盼豐年。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與端午龍舟相結合,現在已成為具有嘉興特有的端午節保留項目,把表演地點移到西南湖水域,賦予了更新的文化內涵。</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為真如塔遺物塔磚。</p> <p class="ql-block"> 三塔隔運河對岸就是原南湖鄉良田,每當收獲季節,處處柿紅蟹肥稻花香。傳聞,那個外形漂亮美麗像范冰冰、聲音唱腔酷似關牧村的總政青年歌唱家鐘麗燕就是這片土地哺育的杰作代表。嘉興撤地建市后,這里成了大專院校集中區域,并建了以“文”字命名的大片居民樓。當年我的婚房與鄭依律、沈凱軍、黃長青和祖宙軍等一批年輕同事一樣,就設在運河邊“文經里”、“文南里”與“文瑋里”小區。</p> <p class="ql-block"> 上圖照片茶禪夕照坊。</p> <p class="ql-block"> 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的發展。三塔塘周邊經過多番整修,變得越來越漂亮,重建了三塔和岳王祠,水泥廠地址建成了三塔公園,沿三塔塘建有綠道,更加優美。三塔路上種滿了銀杏樹,每到深秋,金黃色的銀杏葉,形成了嘉興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吸引了眾多老嘉興人的感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红河县|
新宾|
浪卡子县|
林口县|
阿瓦提县|
平阴县|
乐东|
多伦县|
思南县|
湟源县|
固阳县|
马鞍山市|
临清市|
东海县|
滨海县|
五大连池市|
衡东县|
虞城县|
宁阳县|
盐城市|
玛多县|
天峻县|
鹤壁市|
柘荣县|
辽阳县|
宽城|
山阴县|
久治县|
延津县|
甘孜|
格尔木市|
禹城市|
竹北市|
九寨沟县|
莱芜市|
正宁县|
合水县|
齐齐哈尔市|
海兴县|
大渡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