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國慶節(jié),我乘車前往四川北路,行走閱讀老建筑。</p><p class="ql-block">下車,沿著蘇州河往東走,欣賞清澈的蘇州河水及岸邊的建筑。</p> 1935年竣工的河濱大樓,新沙遜洋行投資,公和洋行設計,新申營造廠建造,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坐北朝南,現(xiàn)代派風格。大樓為當時上海單位總面積最大的公寓住宅樓(時稱亞洲第一樓)。其平面行設計絕無僅有,建筑四面臨馬路,是上海最早的“水景住宅”。<div>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河濱公寓為上海市優(yōu)秀老師建筑。</div> <p class="ql-block">文革留下的印記還在。</p> 河濱大樓---外白渡橋(指路牌)。 河濱大樓東邊就是郵政博物館。 郵政博物館外墻瑰麗的建筑與雕塑。 我站在四川路橋上眺望蘇州河入黃浦江處,一個字“美”! 上海郵政博物館,是上海市中國近代郵政的發(fā)祥地之一,1922年由協(xié)澄洋行設計,辛豐記營造廠施工,在原集美地塊上建造,1924年11月竣工。曾被列為上海十大建筑之一。<div>上海郵政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優(yōu)秀老師建筑。大樓內衣翔實的史料和實物,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追溯了郵政起源的發(fā)展歷程。</div> <p class="ql-block">大橋上看“瑞康公寓”。</p><p class="ql-block">四川北路18號,1930年建造,鋼筋混凝土結構,現(xiàn)代派風格,略具裝飾藝術派特征。沿街轉角呈弧形布局,外立面注重清水紅磚的垂直效果和水平向韻律變化,裝飾簡化。</p> 新亞大酒店,有五和洋行英籍設計師席拉設計,桂蘭記營造廠承建,1933年興建,翌年一月竣工。1956年收歸國有。 <p class="ql-block">大橋大樓,原名大橋公寓,坐落于四川北路85號。1936年初建,鋼筋混凝土的結構,整體為現(xiàn)代派風格,局部采用裝飾藝術風格。</p><p class="ql-block">大樓原為日本憲兵司令部、淞滬警備司令部和中國銀行等機構使用,2005年入選上海市第四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p> 昆山花園路,筑于1900年前后,沿路主要為老式洋房,該路7號曾為女作家丁玲的寓所。1933年5月14日,作家應修人因與國民政府保密人員發(fā)生沖突而在此逝世。 <p class="ql-block">花園路上的老式洋房:</p> <p class="ql-block">虹口大樓。</p> <p class="ql-block">側面的“四行大樓”。</p> <p class="ql-block">四行大樓,四川北路894號,1932年竣工,南端轉角處頂樓為現(xiàn)代派藝術風格。外墻底部兩層用花崗巖砌筑,上為褐色面磚。</p><p class="ql-block">上海市第二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p> 永豐坊、大德里、哈、恒安坊。20世紀20年代建造,上海市優(yōu)秀老建筑。 建于1912年,1949年改名為“群眾劇院。”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家曾經(jīng)住過的房子,1930年建造。當年我家住三樓,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七十年代居住在此。</p> <p class="ql-block">行走四川北路,慢慢走,仔細看,品讀老建筑,了解上海的興衰史,唯恐漏掉。</p> 四川北路東寶興路口的“精武大樓”,七十年代我家搬到這里,1993年動遷,新建了精武大樓。 十月一日四川北路街景。 溧陽大樓。<div>溧陽大樓原名“狄思威公寓”,建于1929年。</div><div>2005年溧陽大樓被列為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div> <p class="ql-block">上海保護建筑中的紅色印記——太陽社舊址。</p><p class="ql-block">四川北路1999弄(豐樂里)32號。</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四川北路2023弄35號,原:錢幣博物館/衛(wèi)生局。</p><p class="ql-block">原來曾是國民黨將領湯恩伯的豪宅,法國藝術風格。俗稱:湯公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川北路2066號,原為西童公學,1913年建。法國文藝復興風格。</p><p class="ql-block">1946年抗戰(zhàn)勝利后,校名“復興”,取“復兮旦兮,興我中華”之意。</p><p class="ql-block">2005年列為上海市優(yōu)秀老建筑。</p> 把手機伸進校門欄桿拍攝的老建筑。 <p class="ql-block">內山書店舊址,現(xiàn)在是“工商銀行”。</p> <p class="ql-block">內山書店,是日本著名活動家內山完造于1917年創(chuàng)立的進步書店,也是這個共產黨人和進步人生的聯(lián)絡點,曾保護和營救過魯迅、許廣平、郭沫若、等愛國人士。1980年8月26日,內山書店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紀念地。</p> 北川公寓,原名“拉摩斯公寓”,為公共租界拉摩斯建造。<div>公寓建于1920年,占地1450平方米,1976年加一層,系鋼筋混凝土結構,坐北朝南的五層公寓。</div><div>1930年春,魯迅被國民黨政府密令通緝,日本友人內山完造代他找到這幢公寓三樓4室的一個單元 是年五月遷入。</div><div>魯迅在此公寓寫下了大量雜文,公寓還住著另一個從事翻譯和編輯。傳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馮雪峰先生。</div><div>2004年,被列入上海市優(yōu)秀建筑“保護名單”。</div> <p class="ql-block">四川北路多倫路口有一棟通體全白的伊斯蘭教風格建筑---孔公館。建于1924年,據(jù)說是以前南京國民黨政府大員、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住宅。</p><p class="ql-block"><br></p> 多倫路,從四川北路拐進高大的牌坊后,安靜的彈格路,老洋房瞬間把你帶入另一個空間。<div>這里有郭沫若、趙世炎等名人故居。</div> 魯迅先生與弟子在樓前談論塑像。 中式風格的教堂---鴻德堂。 鴻德堂---中國教友捐資自辦的教堂,1928年竣工。<div>是上海唯一的有中國殿宇特色的基督教堂。重檐式大屋頂,青瓦紅磚紅柱。</div> 中華藝術大學舊址。 永安里,磚木結構,前半部1925年建,后半部1945年后建,新式里弄,局部帶有簡化的古典式裝飾細部。 趙世炎故居。 白公館,白崇禧故居。 今天,花了一天時間,行走閱讀四川北路老建筑,建筑可以閱讀,幫助我們了解上海歷史。 <p class="ql-block">我還順路參觀了四川北路公園里的“中共四大紀念館”與“國旗教育展示廳”,很有收獲。</p> 廣吉里,四大會址。 廣吉里。 國旗展示廳。 國旗廣場。 曾聯(lián)松,國旗設計者,他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精心構思國旗圖案。以紅黃兩色作為國旗主色調。<div>大五角星象征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象征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每顆小星都有一個尖角正對大星的中間點,表達全國各階層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div> <p class="ql-block">2021年國慶節(jié),我行走四川北路,閱讀老建筑、參觀“四大紀念館” 雖然上了年紀,走得很累,但很快活,很有意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综艺|
灵璧县|
来安县|
宣武区|
治县。|
南投市|
增城市|
邛崃市|
贡觉县|
华池县|
柯坪县|
娱乐|
乌拉特中旗|
石柱|
瑞安市|
福建省|
东平县|
永修县|
闽侯县|
承德县|
廊坊市|
高邑县|
盐池县|
兴海县|
清涧县|
梁河县|
连平县|
麻城市|
通州市|
普兰店市|
顺平县|
台中市|
榕江县|
永康市|
北辰区|
水富县|
衡阳县|
香河县|
临澧县|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