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角佛宮寺內;建于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古塔,與意大利比薩斜塔、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目錄,2016年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四A級風景區。</p> <p class="ql-block"> 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外觀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層立面重檐,以上各層均為單檐,共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層,所以,實為九層木塔。</p> <p class="ql-block"> 釋迦塔繼承漢唐以來的漢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充分利用傳統建筑技巧,廣泛采用斗拱結構(全塔共用斗拱54種),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將梁、枋、柱結合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一個八邊形的中空結構層。是中國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種類最多,造型最精妙的古建筑,贏得了“中國斗拱博物館”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 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特有的結構形式,不用鐵釘,用斗拱結構將古建筑向梁、枋、柱連接成一體。由于斗拱之間不是剛性連接,所以,在受到大風、地震、炮擊等水平力沖擊時,木結構之間產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從而可吸收和損耗部分能量,起到了調整變形的效果。從而使將近千年的釋迦塔屹立不倒,即使現在有所傾斜也不礙事,還有釋迦塔的基土主要由粘土及砂類組成,工程地質條件非常好,其承載力遠大于木塔付與的荷載,還有木塔上夏天居住著成千上萬只麻燕,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蛀蟲為食,千百年來起著“護塔衛士”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釋迦塔建筑在佛宮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和大殿之間,屬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在四米高的臺基上,塔外觀為六層屋檐,各層各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8根柱子,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四周設平座攔桿,每層裝有木質樓梯,逐步攀登可頂層,二至五層設四扇木隔窗門,塔頂作八角攢子式,上立鐵剎,塔每層屋檐下裝有風鈴。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材約3000立方米,塔重約2600多噸。</p> <p class="ql-block">釋迦塔底塔底層供奉著釋迦牟尼金身座像,盛裝在兩座七寶銀廓中供奉著兩顆佛牙舍利,經考證確認為釋迦牟尼靈牙遺骨,是南本《大般涅槃經》中記載的捷疾羅剎所隱身盜取的一雙佛牙。</p> <p class="ql-block"> 釋迦塔上字匾《峻極神工》是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朱棣題字。《天下奇觀》是明武宗朱厚照題字。</p> <p class="ql-block"> 詩贊曰:“千年木塔擎天柱,萬里神州拔地蓮。檐自斗星勾角起,鈴朝鐵馬奮戈宣。闊談登頂詢麗日,嬉笑憑欄撫女仙。結構謹嚴稀世有,渾如一體似鋼堅。”</p> <p class="ql-block"> 偉哉!美哉!千年釋迦塔,萬世佛舍利,應縣木塔千年不倒,萬世瞻仰“世界三大奇塔”之一。新韻七律《應縣木塔》贊曰;“九層八角六重檐,無鉚無釘斗拱堅,懸掛銅鈴風奏響,構成木質榫相連,桑干似帶登高覽,恒岳如屏向遠觀。強震雷霆休憾我,佛牙舍利佑千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广饶县|
万盛区|
临洮县|
扬州市|
西宁市|
万全县|
淮安市|
华蓥市|
平安县|
加查县|
韩城市|
刚察县|
梁平县|
双峰县|
中江县|
许昌市|
祁东县|
柘城县|
茶陵县|
石城县|
梨树县|
通河县|
秀山|
伽师县|
马龙县|
广州市|
龙游县|
讷河市|
左贡县|
东安县|
宝山区|
兰坪|
晴隆县|
泗水县|
威远县|
拉萨市|
威宁|
广饶县|
遵化市|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