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母親 <p class="ql-block"> 本故事由原宜賓軍分區副師級離休干部韓學義口述,筆者于2021年1月4日記錄整理。</p><p class="ql-block"> 韓學義(1928一 ),河南省民權縣人,1947年3月參軍,分配太行獨立旅警衛連戰士、副班長、班長。194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4月任15軍44師警衛連排長;1950年1月任15軍44師132團1營2連副指導員;1950年8月任15軍44師132團1營3連指導員;先后參加準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成都戰役、解放西康戰役。1951年至1953年在西南軍區第十六步兵學校學習,學員兼區隊長;1953年任江安縣第六區武裝部副教導員;1954年至1957年任宜賓市兵役局預備軍官科科長;1958年至1963年任宜賓軍分區司令部動員科副科長;1964年至1978年任江安縣武裝部政委;1979年至1981年任宜賓縣武裝部政委;1981年任宜賓軍分區副師級顧問;1984年離休至今宜賓軍分區干休所養老。</p> <p class="ql-block">韓學義獲得軍功章</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我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花園鄉龍塘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父親叫韓玉林,母親名姓不得而知,隨了舊社會之俗就改稱韓氏。父母都是靠給地主做長工,勉強能有口飯吃,艱難地拉扯著我們兄妹三人。</p><p class="ql-block"> 我在家中排行老大,有兩個妹妹,皆因早些年的變故,現在已印象全無。父親在我十來歲的時候,因病無錢醫治而早早的離開了我們,因為貧窮,病故的父親都是二表兄找人幫忙草草掩埋的。</p><p class="ql-block"> 二、逃荒在外</p><p class="ql-block"> 抗戰爆發后,蔣介石為阻止日軍西進,于1938年6月9日采取了“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位于河南省鄭州市區北郊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到了1942年春,3000多萬人口的中原大省——河南因黃河改道發生旱災,之后又發生蝗災,由此導致了震驚世界的“河南大饑荒”。那年我才14歲,加上黃河漲大水,家里的房子也被沖垮了。</p><p class="ql-block"> 眼看最后的安身之所都沒有了,母親只好帶著我和兩個妹妹去逃荒。一路上沒有吃的,又要不到飯,時常饑寒交迫。當我們一路走到開封火車站的時候,實在迫于無奈,母親只得把二妹送給了一家當地人。</p><p class="ql-block"> 后來母親帶著我和三妹過黃河來到了山西境內,當時山西很多地方都是日本人的敵占區。由于戰亂,到處民不聊生,乞討到的飯更是越來越少,母親只得忍痛將8歲的妹妹給了當地一戶農家作童養媳,換了50斤包谷(玉米)。母親將換得的這些包谷磨成粉,實在是要不到飯的時候,勉強沖點水和著充饑。</p><p class="ql-block"> 日復一日,我和母親就這樣饑寒交迫地逃荒到了山西省輝縣馬頭口村。在這里,我被當地的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押去修筑防御工事——戰壕,就此與母親失散了。</p><p class="ql-block"> 三、尋找母親</p><p class="ql-block"> 戰場上,像我這樣被強行抓來干活的人有很多。在國民黨真刀真槍的逼迫下,大家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終于在一周之后,防御戰壕修好了,我終于得以釋放。</p><p class="ql-block"> 被抓期間,我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著母親,時常夢見她孤苦伶仃、乞討被打的情景。從國民黨的看押中一出來,我便心急如焚地四處尋找母親,但上天無情,任憑如何找法,始終是杳無音信。</p><p class="ql-block"> 直到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位從河南老家逃荒來山西的老鄉。他告訴我:“你被國民黨部隊抓走后,你母親天天想你,又饑又餓,病倒在一個叫久光村的地方,住在一個破廟里,估計快不行了”。</p><p class="ql-block"> 欣喜至極,我一路打聽著找到了久光村這個地方。令人失望的是,一連找了好幾個廟都沒見到母親的影子,當時的我,內心萬分沮喪,淚水也不禁奪眶而出,好不容易又能和母親團聚,但這樣的機會卻是如此的渺茫。</p><p class="ql-block"> 正當我準備離開,去下一個地方繼續尋找時,一個六十來歲的老大爺路過,問了我的情形。我哭著對他說到:“我是河南逃荒要飯來到這里的。前段時間被國民黨兵抓去修工事,與母親失散了。后來聽一老鄉說無意間在這里的一破廟見過我母親,我聞訊后趕來,卻怎么也找不到她”。</p><p class="ql-block"> 見我如此失望,老大爺立馬對我說:“在我們這個地方,有兩個久光村,現在這個叫前久光,還有一個后久光,你到后久光去找找看”。話音剛落,他就給我指了指后久光村的方向,遠遠的便能望到村口。我謝過這位老人家,按照他指的方向立馬奔向后久光村。皇天不負苦心人,終于在第二個廟中找到了我的母親。</p><p class="ql-block"> 四、母親去世</p><p class="ql-block"> 在廟中看到母親的時候,她早已是餓得皮包骨頭,兩鬢斑白、面容枯瘦,身上的衣服又黑又爛,或是出于避寒,勉強裹著一些樹葉什的。我撲向她的面前,她只有微弱的一口氣,卻已認不出我是誰。我抱著母親哭著說:“媽,我是你兒子小學呀(我小名叫韓小學)”,見到這般光景,我不禁嗚嗚直哭。</p><p class="ql-block"> 不管我如何叫她,母親仍舊認不出我。彌留之際的她,兩眼充血且混濁,一動不動地盯著某個方向,絲毫沒有得知兒子歸來的欣喜。放下母親,我拿著一個碗跑了一里多地來到村上,希望能給母親討要到一點熱湯喝。</p><p class="ql-block"> 到了村里后,我幸運地遇到了一家好人。他們家剛煮了點包谷小米稀飯,配上了一點酸菜。聽我說了我和母親的遭遇后,很是可憐我們,便給我舀了一大碗稀飯。連連道謝后,我提著這一大碗“救命之物”,瘋也似的往回跑。到了廟里,我流著淚將還未冷卻的稀飯一點一點地喂給我的母親。吃到一半時,我見她稍微有點意識了,也似乎認出了我。后來又把剩下的半碗稀飯一口一口喂給了她,吃完稀飯后,約摸不到半個時辰,她就去世了,永遠的離開了我。</p><p class="ql-block"> 五、埋葬母親</p><p class="ql-block"> 母親去世的時候已近傍晚,而我當時才十四歲,盡管死去的是我的至親,但內心還是萬分害怕,尤其是眼見天已黑下來了。我趕緊把被子蓋在她身上,找了幾塊石頭將被子的四邊壓住,關好廟門,就到村里去了。</p><p class="ql-block"> 剛進村,就遇到了一個四十來歲的女人。我連忙對她說:“我們是河南逃荒要飯過來的,母親剛死在了廟里,我不敢一個人住在那里,麻煩你們,允許我在這里住一晚上。”</p><p class="ql-block"> 在得知我的來由和苦衷后,她就讓我進她家的炕上住一晚。我一聽,是又喜又怕,喜的是暫時終于有個落腳的地方了;而怕的是,我身上分文沒有,她向我要錢可咋辦。還好,她非但沒有要我錢,還熱情地拿出一床棉被給我蓋上。我向她提及母親去世需要埋葬的事,她又好心地給我出了個點子說:“我們這個村上有塊公地,不論本地人還是外地人,人死了沒地兒的都可以往這那埋。你去找找村干部,多說些好話,求他找兩個人幫幫忙,收拾收拾。”</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她就帶我去了村干部的家里。剛進屋,我就跪著對那干部說:“我們是從河南逃荒要飯過來的,母親昨晚餓死在了廟里。聽說村上有公地沒可埋,請干部一定要幫我這個忙,找兩個人幫我把母親掩埋了,你就行大好了。”</p><p class="ql-block"> 起初他沒有啥反應,我就跪在地上一直給他磕頭。終于,不知是我的堅持打動了他,還是天可憐見,他答應了我。我又是一番磕頭道謝。</p><p class="ql-block"> 他帶著我在村上找了兩個村民,大家拿著鋤頭、鐵鍬和抬杠,到廟里把母親抬了出來。可是,剛抬出來走了不一會兒,他倆就不走了,原因是我沒能付給他們工錢。</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就哭著對他們說:“你們行行好吧,可憐可憐我。要是有錢,誰會讓自己的母親餓死在這破廟里。我們是逃荒到這的,我被國民黨抓起去后,母親天天思念著我,又無依無靠,就我這么一個兒子,肯求你們幫幫忙吧。”</p><p class="ql-block"> 在我萬般懇求下,他倆最終要以蓋在母親身上的被子作為回報。我又說:“你們行好吧。我們實在太窮,母親身上什么也沒有,連兩塊用來埋葬的木板也找不到,就只剩這件被子裹身了。”</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不管我如何央求,最后他倆還是把被子拿去了。就這樣,母親被埋葬在了山西久光村的公地上。</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1954年,我找到母親的墳,把它遷回了河南老家,同父親合葬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韓學義和妻子鄧先蘭合影</p> <p class="ql-block">韓學義在重慶住院期間與志愿軍傷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5年,當時宜賓市級機關男女籃球隊合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州市|
望都县|
紫金县|
尚义县|
无锡市|
竹北市|
田东县|
海淀区|
汤阴县|
固原市|
无锡市|
蒙城县|
阳山县|
盐边县|
河北区|
黑河市|
宣恩县|
鄂州市|
太仆寺旗|
体育|
哈巴河县|
溆浦县|
冕宁县|
紫云|
鸡泽县|
佛山市|
利辛县|
铁岭市|
溧阳市|
盘锦市|
新化县|
佛山市|
新泰市|
太康县|
南阳市|
商水县|
白山市|
若羌县|
玛纳斯县|
屯昌县|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