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自駕長征路(78) 從下寺灣到直羅鎮(zhèn) ? 會師與奠基禮

劉衛(wèi)

<h5><font color="#9b9b9b">▲ 紅軍足跡與自駕路線圖(可點擊放大)</font></h5> <h5>出行日期:11月6日至7日(第42-43天)<br></h5><h5>自駕路線:下寺灣—象鼻子灣—直羅鎮(zhèn)<br>行車里程:約174公里</h5> ————————<div><br></div><h3> 循著紅軍足跡,沿洛河繼續(xù)東進,先后來到下寺灣、象鼻子灣、直羅鎮(zhèn)。</h3><h3> 因為剛下過雨,路上挺冷,周邊景色也變得蕭索起來。</h3> <h5>▲ 途經(jīng)石畔村。中央紅軍沿洛河?xùn)|進時,曾經(jīng)過這里。</h5><div><br></div><h1> <b>下寺灣?毛澤東說“刀下留人”</b></h1> 下寺灣鎮(zhèn)隸屬延安市甘泉縣,位于縣域西北部。附近有著名的地縫奇觀——甘泉雨岔大峽谷,游客中心距鎮(zhèn)中心不到4公里。 1935 年 11 月 2 日,毛澤東率中央紅軍到達下寺灣時,這里是陜甘邊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毛澤東、張聞天等中央領(lǐng)導(dǎo)人住白云德家。<br> <h5>▲ 下寺灣街上的指示牌</h5> 舊址位于鎮(zhèn)子?xùn)|頭,是個兩進院落。前院是張聞天舊居和政治局會議會址,后院是毛澤東舊居和警衛(wèi)員住室。皆為平房,但內(nèi)部形制與窯洞一樣,當(dāng)?shù)厝朔Q石窯。現(xiàn)在以“下寺灣毛澤東舊居”列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br>  前后院樹木都很多,落葉未掃,如世外桃源。 <h5>▲ 毛澤東舊居所在的白家院落,分前后兩進。</h5> <h5>▲ 毛澤東舊居老照片</h5> <h5>▲ 被保護的毛澤東舊居。左為毛澤東住室,右為警衛(wèi)員住室。</h5> 11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在白家院落里連續(xù)開會,內(nèi)容較多,其中一項是關(guān)于陜北肅反工作。舊居簡介寫道: <font color="#39b54a">  中共中央在此召開常委會議,聽取陜甘晉省委的工作報告。毛澤東對陜北肅反工作作了“刀下留人,停止捕人”的重要指示,糾正了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在陜北的影響,制止了肅反擴大化,釋放了劉志丹等一百多位好同志。</font><div><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div> 在接著召開的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中央作出決定:<br> (1)對外使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的名義,待打破“圍剿”后再公開使用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的名稱。<br> (2)成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實際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以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為副主席。<br> (3)恢復(fù)紅一方面軍番號,以彭德懷為司令員,毛澤東兼政治委員,轄第1軍團(含并入的原紅3軍團)、第15軍團(即西北紅軍)。全軍轄5個師又4個團,共1萬多人。<br></div> <h5>▲ 下寺灣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室</h5> <h5>▲ 毛澤東辦公室兼臥室。毛澤東在這里住了三天。兩頭忙:一頭研究部署如何與西北紅軍會師、打破敵人的“圍剿”;一頭忙著制止陜北肅反擴大化,解救被關(guān)押的干部。</h5> <p class="ql-block">  在下寺灣,中共中央還做出決定:撤消原陜甘晉省委,成立陜甘省委和陜北省委。以下寺灣為界,以南為陜甘省,以北為陜北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從11月5日起,中央分兩路行動:毛澤東率紅1軍團南下象鼻子灣,與紅15軍團會合,迎戰(zhàn)“圍剿”蘇區(qū)的國民黨軍;張聞天率中央機關(guān)前往瓦窯堡。兩天后,被關(guān)押在瓦窯堡的劉志丹、高崗、習(xí)仲勛等一大批干部被釋放。</p> <h1> <b>象鼻子灣?與西北紅軍會師</b></h1> 毛澤東率領(lǐng)新改編的紅1軍團(原中央紅軍主力)從下寺灣出發(fā)后,半途下起了雪,越下越大。許多指戰(zhàn)員戴著斗篷或打著傘,但衣服還是被染白了。<div>  童小鵬在當(dāng)天日記里寫道:“因雨雪,沿途泥濘載道,尤其上坡處,故整天都滯滯走不動,冷得腳趾幾乎要掉,至夜才到橋家莊宿營(約80里)。”橋家莊即今日喬莊。</div> 11月6日,紅1軍團進抵甘泉縣道佐鋪(今道鎮(zhèn))的象鼻子灣村,與徐海東、程子華、劉志丹領(lǐng)導(dǎo)的西北紅軍(紅15軍團)勝利會師。這是中央紅軍到達吳起后的第18天。 <h5>▲ 油畫《陜北會師》(局部),黃乃源、諶北新作。</h5> <h5>▲ 中央紅軍(紅1軍團)與西北紅軍(紅15軍團)會師后,部分領(lǐng)導(dǎo)干部合影。左起:王首道、羅瑞卿、楊尚昆、程子華、聶榮臻、陳光、徐海東、鄧小平。</h5> <h5>▲ 中央紅軍(紅1軍團)與西北紅軍(紅15軍團)會師地遺址</h5> <h5>▲ “中央紅軍長征結(jié)束地”紀念碑。位于象鼻子灣路口。</h5> 我們是11月7日來到象鼻子灣的,比紅軍晚了一天,陰雨綿綿,寒風(fēng)襲人。據(jù)一些回憶資料,當(dāng)年很多戰(zhàn)士還光腳穿著草鞋,其艱苦是現(xiàn)在年輕人難以想象的。 11月9日,中央在象鼻子灣召開軍委直屬縱隊300余人參加的會議。會議開始前,下起了鵝毛大雪。<div>  毛澤東冒雪發(fā)表演講,對中央紅軍長征進行了全面總結(jié)。現(xiàn)場聆聽講話的楊成武后來回憶,當(dāng)時主席扳著手指說:</div> <font color="#39b54a">  從瑞金算起,十二個月零二天,共三百六十七天,戰(zhàn)斗不超過三十五天,休息不超過六十五天,行軍約二百六十七天,如果夜行軍也計算在內(nèi),就不只二百六十七天。</font><br> <font color="#39b54a">  我們走過了閩、贛、粵、湘、桂、黔、滇、川、康、甘、陜,共十一個省,根據(jù)一軍團的統(tǒng)計,最多的走了二萬五千里,這確實是一次遠征,一次名副其實的、前所未有的長征!</font><div><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div> 這是有記載的首次使用“二萬五千里”的論述,史稱“雪地講話”。<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 <h5>▲ 毛澤東“雪地講話”舊址。這兒與兩軍會師舊址,實際上是一個地方。</h5> <h5>▲ 毛澤東“雪地講話”舊址處的紀念碑文</h5> 另據(jù)《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全史》記載:中央紅軍長征歷時373天,其中日行軍267天,夜行軍18天,全程休息約47天。用于作戰(zhàn)的時間41天,戰(zhàn)役戰(zhàn)斗380多次,占領(lǐng)大小城鎮(zhèn)60多座。 中央紅軍長征的天數(shù),有兩種算法:一是從1934年10月10日自瑞金(云石山)出發(fā)算起;二是從10月16日開始渡于都河算起。都是可以的。毛澤東的算法,是從過于都河開始。 <h1>  <b>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一個奠基禮</b></h1> 直羅鎮(zhèn)位于富縣以西,距象鼻子灣74公里。因地枕羅水,其川平直,又稱直羅城。唐初于此置直羅縣;元代撤縣,轄地并入鄜縣(今富縣),至今依舊。 <h5>▲ 途經(jīng)張村驛。該地隸屬富縣(時稱鄜縣)。兩軍會師前,紅15軍團喊出“打下張村驛,迎接毛主席”的口號,拔掉了這個敵軍據(jù)點。會師后,毛澤東在這里召開軍事會議,對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進行部署。路牌上的黃陵,指黃帝陵。</h5> <h5>▲ 直羅鎮(zhèn)外的指示牌</h5> 直羅鎮(zhèn)交通便利,青蘭高速(G22)與309國道在此交會。鎮(zhèn)邊的柏山上,有始建于唐代的柏山寺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站在山頭,可以將昔日紅軍殲敵的戰(zhàn)場、今日蓬勃發(fā)展的直羅鎮(zhèn)盡收眼底。 <h5>▲ 在柏山上,俯瞰直羅鎮(zhèn)。</h5> <h5>▲ 唐代柏山寺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5> 中央紅軍進入陜北并與西北紅軍會師,使國民黨軍感受到巨大威脅。1935年10月底,“西北剿總”部署5個師的兵力,企圖消滅立足未穩(wěn)的紅軍。<br>  毛澤東決定誘敵深入,殲其一部,打破“圍剿”。<br> 11月20日,東北軍先頭第109師在飛機掩護下,進入紅軍預(yù)設(shè)的直羅鎮(zhèn)戰(zhàn)場。<div>  21日拂曉,紅1、紅15軍團從不同方向同時發(fā)起攻擊。激戰(zhàn)至午后,將敵109師大部殲滅,師長牛元峰率500余人占據(jù)直羅鎮(zhèn)東南一個土寨子,固守待援。紅軍遂以一部將其圍困,主力頑強堵截從東西兩路來援的國民黨軍3個師,并殲滅敵106師1個團。孤立無援的敵109師殘部乘夜突圍,于24日上午被全殲,師長牛元峰被擊斃。</div> 據(jù)紀念碑文介紹:此戰(zhàn),共殲國民黨軍1個師又1個團,斃傷1000余人,俘虜5300余人。繳獲頗豐,包括長短槍3500余支、輕機槍176挺、迫擊炮8門、子彈22萬發(fā)及其他物資。 <h5>▲ 柏山腳下的直羅戰(zhàn)役烈士紀念碑</h5> <h5>▲ 位于山腰處的紅軍烈士墓園</h5> <h5>▲ 無名烈士墓</h5> 毛澤東后來總結(jié)說: <font color="#39b54a">  長征一完結(jié),新局面就開始。直羅鎮(zhèn)一仗,中央紅軍同西北紅軍兄弟般的團結(jié),粉碎了賣國賊蔣介石向著陜甘邊區(qū)的“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wù),舉行了一個奠基禮。</font><div><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div> 如今在鎮(zhèn)北的柏山腳下,建有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烈士陵園,安葬著955位英烈(有名烈士325位,無名烈士630位),現(xiàn)為國家級烈士紀念設(shè)施。<br> 陵園與柏山寺塔景區(qū)融為一體,均不收費。<br></div> <h5>▲ 直羅鎮(zhèn)戰(zhàn)場之一,黑水寺一帶地貌。距鎮(zhèn)中心約9公里。</h5><div><br></div><div>————————</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自駕長征路》已發(fā)部分篇目:</font><br></div>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odzl3o5?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17)湘江戰(zhàn)役 ? 三大阻擊戰(zhàn)舊址</a></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p2bkecc?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5)黎平古城 ? 戰(zhàn)略轉(zhuǎn)兵</a></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qnwjp2v?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51)大渡河畔 ? 從安順場到瀘定橋</a></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r9xzlfg?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60)連過雪山 ? 穿越八十里畫廊</a></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sy6llqv?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76)風(fēng)雨兼程 ? 長征勝利到吳起</a></h5> <h5><a href="http://www.xsjgww.com/3t2fv3j5?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77)紅都保安 ? 斯諾采訪毛澤東</a></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江阴市| 芜湖市| 唐河县| 思南县| 天柱县| 弋阳县| 河东区| 桂平市| 方山县| 思南县| 五河县| 桂林市| 南涧| 关岭| 田东县| 邢台县| 潢川县| 巩留县| 抚松县| 威远县| 乌鲁木齐县| 共和县| 张家港市| 洛南县| 武清区| 太和县| 嘉峪关市| 黄石市| 建水县| 塔河县| 红原县| 逊克县| 宝鸡市| 疏附县| 昭平县| 抚顺县| 措勤县| 东乡| 石嘴山市|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