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天高秋氣爽”、“橙黃橘綠時”的季節,為了讓孩子們近距離地接觸和了解更多的家鄉歷史文化,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孩子們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2021年9月25日上午,積石山縣劉集學區組織80余名師生參觀積石山縣民族民俗博物館,陶家小學共12名師生參加本次活動。</p> <p class="ql-block"> 積石山縣民族民俗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簡介</p><p class="ql-block">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博物館位于積石山縣吹麻灘鎮二環西路,成立于1998年。博物館總占地面積10029平方米,建筑面積5842平方米,展廳面積3500平方米。館內設有《彩陶王的故鄉---歷史文物展廳》、《刀在傳承---非遺展廳》、《民族風情---民俗文物展廳》三個主題展廳,共展出文物600件(套),以多元化的陳列形式較好的展示了積石山縣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目前館藏文物1740件,其中國家二級文物24件、三級文物241件,歷史文物有陶器、青銅器、骨器、玉器、石器及古錢幣等,陶器有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的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及少量的漢代類型的彩陶和灰陶。民俗文物主要有保安族、東鄉族和撒拉族的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宗教經典、民族服飾、手工藝品、民間刺繡品等。</p> <p class="ql-block"> 師生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有秩序進入博物館內參觀游覽。一樓展示的是積石山縣成立四十周年書畫攝影作品展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琳瑯滿目的展品讓孩子們目不暇接,一幅幅行云流水的書法作品,一張張美輪美奐的攝影瞬間,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藝術的感染、文化的浸潤,更是心靈的升華和奮進的動力,它將為積石山縣政治文化生活平添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我們為自治縣成立40周年獻上的最美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書法作品或蒼勁有力,或飄若浮云,或張揚跋扈,姿態橫生。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p> <p class="ql-block">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p> <p class="ql-block"> 潑墨造物,筆下生花。</p> <p class="ql-block"> 這些作品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也讓我們感受到積石山這個地方人杰地靈,有很多優秀的書法家、畫家。</p> <p class="ql-block"> 創造美,展示美,欣賞美,感受美。</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廳,同學們和老師們都在認真觀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展廳全面回顧展示40年來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span>,在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努力奮斗、銳意進取,使全縣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積石山縣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呈現出經濟繁榮、民族團結、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局面。</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二樓共有三個展廳,分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大河淘珍展廳和保安族腰刀展廳。師生們登上二樓,首先來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這里展示的是常天平泥塑大師的《黃土情》泥塑藝術作品。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展品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嘆為觀止,感受到了藝人技藝的精湛。</p> <p class="ql-block"> 精美泥塑作品內容為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有種地、割麥、壘草垛、揚場、磨面等場景,也有打地鍋鍋、孩童玩耍等場景,人物栩栩如生,姿態萬千,面部表情豐富,大多眉開眼笑,刻畫十分形象生動,極具地域風土人情。這所反映出來的,是70、80、90后的日常生活寫照,也是這個年代所有積石山人共同的生活記憶,是一個時代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 精雕細刻出精品,千錘百煉鐵成金。</p> <p class="ql-block"> 民間藝術扭秧歌泥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 告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迎接孩子們的是大河淘珍展廳。展廳中陳列著我縣當地出土的絢麗精美、形態各異的彩陶,包括馬家窯、半山、馬廠三個文化類型。館中陳列藝術品多出土于石塬鄉三二家村和安集鄉部分村。</p> <p class="ql-block"> 文化是歷史的縮影,時代的一面鏡子。馬家窯文化的高度發展,是新石器時期華夏文明晨曦中最絢麗的霞光,折射著中華先民在遠古時代所達到的多項文化成就。</p> <p class="ql-block"> 在參觀的過程中,孩子們都睜大了眼睛看著各種各樣的展品,聆聽著家鄉文化遺產的博大精深。在這次的參觀活動中,孩子們仿佛走進了時光隧道,他們從史前時期開始了歷史的穿越之旅,最后回到了現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 劉集鄉陶家村出土的彩陶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 彩陶圖案多樣,題材豐富,花紋精美,構思靈妙,馬家窯文化永遠是人類取之不盡的藝術寶庫。它所給予我們的欣賞價值是任何現代藝術都不能代替的。越是遙遠的文化,就越能成為現代生活中最珍貴的收藏觀賞品。</p> <p class="ql-block">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傳統的手工藝制品,主要產于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劉集鄉一帶。保安腰刀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潢考究,工藝精湛。它不僅是生活用具,也是別致的裝飾品和饋親贈友的上乘禮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歡迎,在阿拉伯國家也頗有名氣。</p> <p class="ql-block"> 保安腰刀有許多傳奇的故事和傳說。相傳,在南宋時期,保安族先民鐵匠們,在一座宋軍駐守的城門外開設鐵匠鋪,那個時代,在中國的境內并存著南宋、西遼、蒙古、金朝、西夏、大理六個政權,它們之間的殘酷戰爭長年不斷,宋軍認為,鐵匠們在城門口打制農具和刀具不安全,就派兵驅趕鐵匠們。</p> <p class="ql-block"> 關于保安腰刀,有很多傳說,如“波日季的傳說”、“一把手故事”等。</p> <p class="ql-block"> 保安腰刀制作技藝不僅鞏固了保安族的文化根基,也豐富了積石山縣乃至中國金屬工藝的內容。</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之旅,這場歷史文化盛宴讓孩子們流連忘返,孩子們紛紛表示,此次參觀活動既讓他們增長了見識,同時拓寬了視野,也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到家鄉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受益匪淺。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們在實踐中,零距離地了解了保安腰刀、泥塑藝術等,激發了孩子們以家鄉為榮,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天高秋氣爽,霜重日華融。</p><p class="ql-block"> 這次活動不僅拓展和豐富了孩子們學習的空間,更是對孩子們社會領域教育的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實踐。</p> <p class="ql-block">承載著夢想與眷戀的積石山,</p><p class="ql-block">是每一個積石山人民心中溫暖的港灣。 </p><p class="ql-block">歲月悠悠,時光荏苒,</p><p class="ql-block">向日葵永遠向陽而生,</p><p class="ql-block">我們為積石的發展而驕傲。</p><p class="ql-block">一路上風雨兼程,</p><p class="ql-block">我們也更期盼明日的積石更加輝煌亮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德惠市|
共和县|
广丰县|
石柱|
苏州市|
吕梁市|
旺苍县|
吴江市|
陕西省|
马关县|
海门市|
湖口县|
遂平县|
河东区|
象州县|
阿城市|
靖江市|
沾益县|
永年县|
灌阳县|
乌恰县|
建瓯市|
五峰|
定南县|
长顺县|
开鲁县|
社旗县|
会理县|
互助|
赣榆县|
淅川县|
柳州市|
卓尼县|
临漳县|
灌南县|
东港市|
灯塔市|
台北市|
喀喇|
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