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貢世家 <p class="ql-block"> 故鄉有厚重的文化歷史。元大德至至正年間(約公元1320年~1341年),先祖楊伯公自桂陽郡停下歐家遷馬渡肇基,此后700余年,馬渡歐氏子孫繁衍不息,人文鼎盛。</p> <p class="ql-block"> 古族譜記載著族裔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馬渡村祠堂牌樓。祠堂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間,系先祖澄公受皇恩賜建。此樓門氣勢磅礴,108拳頭斗拱重疊,遠近罕見。拱門前上懸匾額“科貢世家”,后懸匾額“后振前勛”。</p> <p class="ql-block"> 村頭有三棵蒼勁的古樟,默默述說古村悠久的百年歷史。樹干粗壯,樹圍四五個大人也合抱不過來;枝葉郁郁蔥蔥,遮天蔽日。蒼勁挺拔的身姿,蓬勃的生命力,彰顯盛世華章。</p> <p class="ql-block"> 村前玉帶溪滋潤著郁郁蔥蔥的古樟樹,往前走,可見一灣鰱魚形清水塘,與對岸結合成陰陽八卦圖。池塘后屹立著一座氣勢磅礴的宗祠,系明成化年間,皇恩賜九世祖澄公所建造。澄公自小聰穎 ,熟讀詩經,及弱冠之三年鄉進仕,二七歲司四川成都府教諭,后升廣東瓊州府教授陜西文衡道,轉升云南學道。后嗣子孫,謹遵耕讀傳家之風,學風濃厚,才人輩出。據古族譜統計,700年間,村中出進仕兩人,選貢生多人,庠生(秀才)50余人。先祖尊師崇教,是以人文蔚氣,人才輩出。“科貢世家”名不虛傳。</p> 美麗的山水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故鄉山青水秀,鐘靈毓秀。村莊四面環山,清澈的馬渡河自西北沿著山腳緩緩流過村前,依依不舍地往田野東南流進九山河,然后經西河匯入便江。</p> <p class="ql-block"> 清澈的河水,滋潤了故鄉的一草一木,賦予了鄉親們清亮通透的靈性。</p> <p class="ql-block"> 村前東面巖頭嶺。林木蒼翠,紅日映秀。</p> <p class="ql-block"> 庵子門口堰壩美景。清風依草木,碧水入云天 。</p> 故鄉的橋韻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橋,路通天下,橋連四方,有路的地方必有橋。橋總與人們美麗的愿望聯系在一起。“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一座鵲橋,彌合了牛郎織女的離恨。“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一座溪橋,給路人峰回路轉的驚喜。“過橋分夜色,移石動云根”,走過橋,人生就有不一樣的風景。</p><p class="ql-block"> 故鄉東西北皆有古石橋。每一座橋都有其時代的故事,飽含著鄉親們積善尚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路橋渡人,美德延續。祖居桂陽縣洋市鎮停下歐家村邊有一條美麗的小河,小河上有一座座精致的木橋。</p> <p class="ql-block"> 祖居桂陽縣停下歐家風雨橋。</p> <p class="ql-block"> 這是村子東面的石拱橋,是村民們出入主要通道。石拱橋雄偉壯觀,兩孔如月,橋上川流不息,橋下流水潺潺。</p> <p class="ql-block">嶺背風雨橋。</p> <p class="ql-block">龍鳳坳品列公橋舊貌。</p> 蜈蚣崎大橋修略記 <p class="ql-block"> 修繕前狹窄破敗的橋面。</p> <p class="ql-block"> 修繕蜈蚣崎大橋募捐倡議書</p><p class="ql-block">尊敬的領導、馬渡村兄弟叔侄、親戚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道通人興、路通財旺,橋通路路通!蜈蚣崎橋系馬渡村連通三黃村、愛胡公路,平田村必經路橋。長期以來,是鄉親們趕平田墟必經路橋,是馬渡村與外界溝通的重要通道。但是,目前蜈蚣崎橋是上個世紀90年代架設的簡易水泥石橋,橋面狹窄。經過十年風雨侵蝕,現已破爛不堪,仍在負荷通行車輛,時刻都有發生斷橋的危險,不僅給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不便,還嚴重威脅過往路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修繕加固蜈蚣崎大橋迫在眉睫,刻不容緩!今有村中熱心老年人:春海、良勝、平金、享美、定亮、云賢、檢多、記現、春庭等承頭倡儀修繕大橋。現成立籌備委員會,村中賢能:景好、蘭軍、志輝,景輝,景田,陽春,景紅,潤輝等人負責善款募捐工作。經預算,修繕加固拓寬橋梁需要資金10萬余元,但由于村集體財力薄弱,無力承擔所需資金,盼上級部門立項撥款更需時日。而橋之危況存,趨吉之勢緊,此勢必要聚全村之智,集全村之力,多方面、多渠道匯聚力量,發動村兄弟叔侄,及親戚朋友積極踴躍募捐,共襄盛舉。 </p><p class="ql-block"> 此次募捐善款,專款專用。所有募捐善款由籌備委員會經管,會計為良勝、平金,出納為春海。接受現場和網絡募捐,籌備委員會幾位老人家負責串門走戶現場募捐,另因老人家不懂網絡,中青年人:景好、景輝、景田(永興)志輝、陽春、蘭軍、景紅、潤輝負責網絡募捐(真誠希望其他青年人加入網絡募捐負責人)。所有捐款動態將在村微信群及時更新公布,大橋功成后,張榜公布所有善款支出明細,接受全體村民監督;所有善捐者,資金無論多少,都將在橋頭功德碑上刻名表彰,流芳百世。</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兄弟叔侄、親戚朋友們!修路架橋是利在當代,蔭及后輩的義舉善行!在此,我們誠望四方賢達慷慨解囊、不吝奉獻!馬渡村人民將永遠銘記您的功德!</p><p class="ql-block"> 馬渡村蜈蚣崎橋修繕籌備委員會</p><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7日</p> <p class="ql-block"> 實地考察修橋事宜</p> <p class="ql-block"> 村北面蜈蚣崎舊橋面貌。此橋連接三黃村,愛胡公路,黃口堰,是鄉親們趕平田墟必經之路橋。修繕前,橋面狹窄,年久失修,成為危橋,修繕迫在眉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7日,成立了蜈蚣崎大橋修繕籌備委員會。村干部,村中父老,賢能聚集一起商討修橋事宜。</p> <p class="ql-block"> 募捐倡議書發出后,善款源源潮涌而來。從2021年8月8日午后2點開始,截止2021年8月8日晚上12時,在短短半天時間里,蜈蚣崎大橋修繕募捐善款已達10萬余元,完成原計劃募捐數目。充分展現了我們馬渡村兄弟叔侄、父老鄉親們崇德尚善的美好品質,巨大的凝聚力、戰斗力!體現了親朋好友們對馬渡村的關心厚愛。這是我馬渡人民的盛氣,福氣!作為大馬渡人,我們為此感到驕傲與自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駐村領導捐款,在干群心中架起了一座暖暖的連心橋。</p> <p class="ql-block"> 馬渡女兒女婿眷顧娘家情。</p> <p class="ql-block">德鄰望親深情厚誼。</p> <p class="ql-block"> 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闊別故鄉旅居長沙、洛陽等全國各地的馬渡游子捐贈善款,積極支持家鄉公益事業。</p> <p class="ql-block"> 讓人感動的純樸善良之情!好善樂施的人,不一定家有萬貫家財,但必定有情有義。久病臥床的兄弟叔侄,正在重病中的兄弟叔侄,剛剛建了房子家庭經濟拮據,借錢也要捐款的兄弟叔侄……無論身在何處,善心向陽,善念如月,輝映乾坤。</p> <p class="ql-block"> 景好聯系建筑業朋友精心設計橋梁施工圖紙。</p><p class="ql-block"> 確立“百年工程,高質量,高要求,保安全”施工標準。后來,根據不斷增加的善款,靈活調整修繕方案,在確保修繕質量的基礎上,拓展了修繕工程量,提高了修繕標準。</p> <p class="ql-block"> 8月12日,農歷七月初五日,大橋開工大吉。炎炎秋日下,修橋師父精心施工。籌備委員會幾個老人家,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及村里鄉親們冒著酷暑,義務勞動。</p> <p class="ql-block"> 感謝信</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蜈蚣崎大橋修繕開工吉日。熱烈祝賀大橋修繕開工大吉!</p><p class="ql-block"> 據聞,從前我們村幾座古橋修架時,鄉親們不僅慷慨解囊,捐贈善款,在修橋動工之時,鄉親們還給修橋師父們送茶送水,酒菜熱情招待,體現我們馬渡人純樸善良,熱情待客之道。時至今日,這種純樸村風,古道熱腸待客之道得以及繼承發揚。今天上午歐齊躍送點心茶水給工地師傅。中午歐記賢家請全體師父們吃中飯!</p><p class="ql-block"> 明天,上午歐平和送點心茶水;中午歐晚相招待全體師傅們中飯。后天,上午歐志芬送茶水,中午歐志芬招待中飯。此情此景確實讓人感動[強][強][強]讓我們為這些兄弟叔侄的純良品質,待客之道點贊?? 。勤苦人都知生活不易,這么大熱天,修橋師父,管事的籌備委員們都很辛苦,我們希望其他兄弟叔侄能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繼續發揚我大馬渡奉獻精神,待客之道,以茶水酒菜犒勞這些師傅們。</p><p class="ql-block">馬渡村蜈蚣崎大橋修繕籌備委員</p><p class="ql-block"> 2021.8.12</p> <p class="ql-block"> 修橋的日子里,鄉親們自發以茶水,好酒好菜犒勞修橋工作人員。</p><p class="ql-block"> 由于缺乏圖片記載,還有些鄉親送了茶水,酒菜犒勞了師父們,在這里并沒有提到他們名字,表示歉意!我們這些熱心善良的鄉親溫暖了參與修橋的每一個人。</p> <p class="ql-block"> 悅來鎮紀檢書記,駐村領導周亮親臨修橋現場指導工作,并送來涼茶、點心慰問工作人員。</p> <p class="ql-block"> 密密麻麻的鋼筋。</p> <p class="ql-block">橋面澆筑混凝土與路面合龍。</p> <p class="ql-block"> 馬渡蜈蚣崎友誼橋竣工通車</p><p class="ql-block"> 8月26日,馬渡村蜈蚣崎友誼橋重修竣工通車!</p><p class="ql-block"> 8月7日發出修繕蜈蚣崎大橋募捐善款倡議書,8月8日,半天時間籌集善款10萬余元。籌集善款過程中,有太多感動的故事。駐村領導、戚友、睦鄰村鄉親,村兄弟叔侄紛紛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村中兄弟叔侄,無論是在故里,還是遠在他鄉的游子,皆有熱愛故鄉的情懷,捐贈善款重修大橋,造福子孫后代。一筆筆善款,不論多少,都凝聚著善心大愛。那天我收到了兩筆善款,讓我熱淚盈眶。一筆是村里一位癱瘓在床多年兄弟的善款,他在轉賬微信里備注:請收下我微薄的心意;一筆是身患重疾,正在醫院與病魔斗爭的兄長的善款。他特意打電話給我:“請老弟務必收下,雖然我目前困難,但修路架橋 ,我義不容辭獻出自己一點力量。”還有一位在外打工的老弟深夜 打電話給我:“請幫我記下捐款,因這個月還了一筆建房子欠下的債,下個月發了工資我馬上給你……”鄉親們這一顆顆純樸善良的心,溫暖了我,激勵著我。</p><p class="ql-block"> 籌備委員會那幾個平均年齡7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頂著烈日,赤著胳膊,流著汗水,一錘一鎬,手拉肩挑,無私奉獻著自己的勞動。</p><p class="ql-block"> 鄉親們每天無私地送茶水,以酒菜犒勞修橋師傅。</p><p class="ql-block"> 所以,僅半月多時間,一座堅固精致的水泥橋就如彩虹橫跨在故鄉的小河上!</p><p class="ql-block"> 橋渡人,人渡橋!</p> <p class="ql-block"> 總計募捐善款163885元,大橋修繕付出124906元,余38979元。</p> <p class="ql-block"> 舊橋將永遠留在歷史的記憶里。</p> <p class="ql-block"> 鐮山鐘秀棲鳳翼,</p><p class="ql-block"> 渡水貫虹漾龍鱗。</p> <p class="ql-block"> 馬渡村蜈蚣崎大橋煥然一新。新橋寬敞而順暢,簡約而精致。</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恰逢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 欣逢盛世,政通人和,國富民強。感謝黨的正確領導,這座橋是馬渡村人民獻給黨100年華誕最樸實的禮物。</p><p class="ql-block"> 感謝各級領導,戚友,父老鄉親,兄弟叔侄們的大力支持,慷慨解囊!感謝大橋承建師父們辛勤勞動!感謝所有關心、支持大橋修繕工作的人們!修路架橋,崇德尚善,功德無量,流芳百世!</p> 品列公橋修繕略記 <p class="ql-block">品列公橋舊貌。</p> <p class="ql-block"> 品列公橋。一座彰顯歐氏家族,崇德尚善,積善累仁, 無私奉獻精神的橋。</p><p class="ql-block"> 從馬渡往西北渡過坳下橋,翻過一座小山坳,可見一個小村莊名曰龍鳳坳(歷史上稱為路佛坳),村里人是從馬渡遷居的兄弟叔侄。龍鳳坳地處長湖洞南面,長湖江流經村西南緩緩流過。江上有一座石拱橋,是龍鳳坳連接外界的主要通道,過橋后便可到達三塘,油麻,此橋名曰品列公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經常和父母親趕油麻墟,必須經過此橋。多次聽大人說,此橋為先祖品列公以一己之力捐建。雖然歷史模糊隱約,但是拱橋經過幾年前簡單加固,可通行車輛,至今發仍揮著重要交通作用。秋陽似火,長湖江自西北向東南潺潺輕柔而下。石拱橋橫跨江面,橋面狹窄,橋南邊藤蔓蒙絡,橋北石敦蓬草狹長,而盡顯滄桑。來到橋下,雙拱如滿月,倒影水中;站在橋洞里,目睹一方方石頭相拱,鑿痕清晰可見,石頭嚴絲合縫,不見一根鋼筋,一點水泥。橋北逆水橋墩設計成楔形,巧妙地化解洪水對橋墩的沖擊力。石拱橋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的侵蝕,多少驚濤駭浪的沖擊,至今橫跨江面堅固耐用,讓我們不由得驚嘆古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祖品列公是什么人?這座橋到底有多長的歷史?帶著這個問題,我翻閱《歐氏五修宗譜》。終于,在《宗譜》里找到了答案。品列公是我十七世先祖 ,名宏秩,子品列,生于清乾隆8年(1743年)二月初三日寅時,據說這一年夏天特別熱,熱死了許多人,歿于嘉慶7年11月初一申時,享年59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墟場即農村集市,對于農村經濟交流具有重大的影響,農民把農產品拿到墟場買賣,買生活必須的物質產品,互通有無,便叫趕墟。過品列公橋往西南六七里,有一個集市叫油麻墟。油麻墟南毗鄰桂陽縣,西連三塘鄉,東接馬田鎮,北接耒陽市,是方圓幾十里古墟場,商鋪云集。每月逢四九趕墟,趕墟日,方圓百里鄉親,商賈云集,熱鬧非凡。遠古時,馬渡人要買賣農產品,購置生活用品,必須要趕油麻墟,趕油麻墟必涉長湖江水。可以想象,在品列公造橋前,江上并沒有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鄉親們不得不要涉江;如遇洪水泛濫時,便只能望洋興嘆了;如在冬天,有多少鄉親可以忍受冰冷的江水赤腳渡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乾隆甲寅年,公元1794年,此年品列公51歲。他站在長湖江邊上,目光炯炯,望著清淺的江水,心里有了一個決心。決定以一己之力修建一座石拱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知道一點品列公造橋的故事。但大橋無言,橋頭也沒有功德碑。我撫摸著橋洞里那一方方青石,想找到關于橋故事,但只看到江水輕柔地流過橋洞,千百年來一直這樣流過。唯有橋南面一墻青翠的藤蔓纏纏綿綿,在秋陽里顯得格外生機勃勃。我們不知道,在那遠古時,全靠手工打造,造一座這樣的橋要付出多大的代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橋兩拱,中間橋墩,跨度近20米,歷經227年歷史,愈久彌堅,精致美觀,至今仍讓我輩享受福祉。</p><p class="ql-block"> 品列公橋,一座架設在我們心靈上的橋———無私奉獻,積善累德。</p> <p class="ql-block">品列公橋修繕善款募捐倡議書</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兄弟叔侄、戚友、父老鄉親們:</p><p class="ql-block"> 品列公橋,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石拱橋。位于龍鳳坳西南,橫跨長湖江,連接三塘鄉,油麻墟,扼永、桂、耒交通咽喉。據歐氏族譜記載:乾隆甲寅年(公元1794年),歐氏先祖品列公,以一己之力施拱橋一座。也就是今天的品列公橋。拱橋距今已有227年歷史。</p><p class="ql-block"> 路通財富通,橋通路路通。大橋無言,感恩祖德,品列公橋如今依然是我們出入的主要交通橋渡。但是古橋年久失修,拱橋底部已有拱石脫沉,加之設計局限性,橋面狹窄,與兩頭路面形成Z字形,行車轉彎困難,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成為制約交通順暢的瓶頸。于此,修繕大橋迫在眉睫!</p><p class="ql-block"> 為修繕大橋,我們成立品列公橋修繕籌備委員會:國勝、景好、蘭軍、良勝,良云、軍華(龍鳳坳)、北平、香南。國勝為總調度,協調修橋各項事宜。良勝,良云,軍華,北平,湘南負責修橋日常工作。景好負責出納,蘭軍負責會計。</p><p class="ql-block"> 本著“加固拓寬改直,百年工程,確保安全”宗旨,初步確定修繕方案:在橋渡上游南岸斜架一根直梁至橋墩,從橋渡下游橋墩斜架一根直梁至北岸,橋面加厚并拓寬。此修繕方案預算資金12萬左右。可由于村集體經濟薄弱,無力承擔修繕費用。眾心齊,泰山移,此勢必集眾人智慧,舉大家之力,成就大業。在此,我們呼吁各方賢能,慷慨解囊,捐贈善款修繕大橋,造福子孫后代。聯想我們先祖品列公在古時,一個人修建了這座橋,如今,我輩應弘揚先祖無私奉獻,積善累德的精神,敞開您大愛的胸懷,伸出您熱情的雙手,為修繕大橋貢獻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此,大橋修繕籌備委員會鄭重承諾:所有善款,收支公開透明,專款專用。所有募捐善款明細,總額在群里動態發布。修繕支付明細,張榜公開,接受全體村民的監督。大橋功成后,善款捐贈者將在橋頭筑立功德碑勒名表彰,流芳百世。</p><p class="ql-block"> 昔日,雖世道艱難,品列公以一己之力,無私奉獻的精神化作大橋,渡人無數,造福子孫后代!如今,欣逢盛世,兄弟齊心,成事何難?兄弟叔侄,父老鄉親,戚友們!修路架橋,利在當代,福蔭后人,積善累德,功德無量。我們期待您不吝相助,慷慨解囊,共襄盛舉!</p><p class="ql-block">品列公大橋修繕籌備委員會</p><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28日</p> <p class="ql-block"> 截至9月22日,總共募捐善款達207057元。</p><p class="ql-block"> 與蜈蚣崎大橋一樣,籌備委員會根據善款調整方案,提高了修繕標準,原計劃12萬元修繕款,目前實際修繕付出已超出20萬。</p> <p class="ql-block">精確設計橋梁修繕方案。</p> <p class="ql-block">9月2日,農歷七月二十六日開工。</p> <p class="ql-block">砌筑橋頭護坡。改直拓寬路面。</p> <p class="ql-block"> 烈日下,師父們一絲不茍地精確施工。</p> <p class="ql-block"> 寬闊的大橋凝聚著多少人的愛心!</p> <p class="ql-block"> 9月20日,農歷8月14日,品列公橋正式通車。歷時僅半月多,一座嶄新的品列公橋出現在人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時光不老,穿越227年的歷史,這一座橋,把先祖品列公與他的子孫后裔的精神連接融合在一起,賡續了歐氏家族善良純樸,積善累德的優良族風。</p> 品列公橋重修記 <p class="ql-block"> 品列公大橋重修記 </p><p class="ql-block"> 巍巍水牯山,泱泱長湖水,物華天寶,鐘靈毓秀。欣逢盛世,歲在辛丑,闊修大橋,天馬暢游。撫昔崢嶸歲月,寒暑涉水艱難。乾隆甲寅(1794年)年間,先祖品列公,仗無私之大義,舉全家之資力,修建“品列大橋”。石橋兩拱,寬3.2米,長20余米。嘔心瀝血,歷史畫卷勁松筠;沐雨櫛風,長虹臥波舞長袖。大橋有情,祖德流芳,通行至今,溝通南北。然品列公橋迄今220余年,年久失修,殘破不堪,狹窄橋面與路成“Z”字形。車輛行駛惟艱,安全隱患凸顯。悉力修繕,刻不容緩。賢德達人,倡議改造,宗親戚友積極響應樂捐近二十萬余元。澆筑加固,拓寬橋面達6米余,長達22米余,路橋順延具“龍”形狀,工時十三天,路成橋就,再創“馬渡速度”。</p><p class="ql-block"> 品列公大橋,襟長湖帶渡水至瀟湘,控耒桂引衡郴達京珠。水繞峻嶺,絕兩岸之交通;橋跨江澤,結八方之鄰友。水牯山林茂葳蕤宜棲彩鳳,長湖水波平潺湲當臥蛟龍。或曰:架橋者,功德積也;筑路者,富裕至也;修水者,生命源也。善行并舉,勠力同心,此乃民之福祉,政之大德,夢之如愿矣。造福桑梓,憂樂悉心頭;建功當代,壯志未曾休;立業千秋,雄心鑄成就;地厚載物,大愛能長久;天高行健,后昆立潮頭。</p><p class="ql-block"> 品列公之精神,萬古長青。品列公之大橋,璀璨錦繡。</p><p class="ql-block"> 贊曰:</p><p class="ql-block">靄云橫截飛虹渡,</p><p class="ql-block">品列懿勛聲名留。</p><p class="ql-block">光前裕后筑新橋,</p><p class="ql-block">修福積德載春秋。</p><p class="ql-block">千乘奔騰追日月,</p><p class="ql-block">萬騎馳騁達神州。</p><p class="ql-block">眾志成城丹心獻, </p><p class="ql-block">自強不息鑄風流。</p><p class="ql-block">對聯: </p><p class="ql-block">品善若水積福累仁垂燕翼 </p><p class="ql-block">列德如山筑橋修路耀乾坤 </p><p class="ql-block"> 歐樂平敬撰 </p><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20日農歷八月十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品列公大橋修繕籌備委員會名單: 國勝 景好 蘭軍 北平 </p><p class="ql-block">香蘭 軍華 良云 良勝</p><p class="ql-block">總調度:國勝</p><p class="ql-block">善款募捐負責人:景好 蘭軍</p><p class="ql-block"> 出納:景好 </p><p class="ql-block">會計、驗收:國勝 良勝 北平 香蘭</p> <p class="ql-block"> 善發于心而揚于行,修路架橋,渡己渡人,功德無量。人生路,若得橋渡,何其幸也!人生路,若可為橋渡,何其榮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志市|
左贡县|
灵寿县|
淳化县|
乡城县|
漳州市|
鹿泉市|
灵璧县|
海南省|
双城市|
民权县|
广安市|
红桥区|
盱眙县|
弋阳县|
古丈县|
宣威市|
奎屯市|
庐江县|
桐乡市|
乐平市|
沁源县|
额尔古纳市|
夹江县|
东莞市|
永福县|
红河县|
安宁市|
同仁县|
海原县|
荥阳市|
宝丰县|
呼和浩特市|
安徽省|
金坛市|
青浦区|
灌南县|
陇西县|
乐至县|
宜都市|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