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老班長, 我終于找到了你

老兵

<p class="ql-block">  我于1972年11月入伍,1987年1月轉業(yè),2014年4月退休。多少年來十分懷念部隊老戰(zhàn)友,懷念老班長,懷念一路幫我的人。經過不懈努力,一個個戰(zhàn)友被找到。與五湖四海的老戰(zhàn)友聊天、敘舊,是我退休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2021年9月,失聯(lián)四十多年,一直在尋找的老班長欒建國(上圖右二)終于找到,我很高興,很激動。</p><p class="ql-block"> 話說四十九年前的冬季,恰好應屆高中畢業(yè),恰好十八周歲,我報名參軍。來河北省巨鹿縣張王疃公社接兵的是北京軍區(qū)某部張隊長、喬醫(yī)生和欒建國、徐成群。到部隊后得知張隊長叫張青海,喬醫(yī)生叫喬武臣。欒建國、徐成群年輕精干,經常騎著自行車走村串戶,摸底家訪,大家經常見面,直呼其名,倍感親切。新兵訓練,張青海任隊長,欒建國、徐成群任班長。他們引領我們走進部隊,幫助我們從普通青年成為合格軍人,教我們走路(隊列),教我們做人,是我們的首任班長,是我們的恩人。</p><p class="ql-block"> 1976年3月,我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防化學院學習前夕,欒建國調到我所在的六班。我們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對我掏心窩的談心讓我受益匪淺,永遠難忘。兩年后,我從軍校畢業(yè),原防化器材倉庫技術股升為防化器材修理所,老班長欒建國調走了。他,具體去了哪里?沒手機,沒微信,我們失聯(lián)了。</p><p class="ql-block"> 他調走時,我在軍校學習,沒能送他,連一句話,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但是,當年接我們當兵的記憶總是揮之不去,與我促膝談心的過往仿佛就在昨天。想到這些,總想找到他,總想見到他,總想向他道一聲謝謝。</p> <p class="ql-block">  院校畢業(yè)后,我也成為一名干部,成為業(yè)務骨干。技術更熟練,業(yè)務更能獨當一面。不但勝任本職,還能擔任教學,被防化教導大隊多次借調,搞了多期教學,培養(yǎng)了一批批學員。這些成績,這些收獲,我很想跟老班長去說說,很想跟老班長去匯報,卻沒有聯(lián)絡方式。</p><p class="ql-block"> 1979年春天,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后期,我去武漢軍區(qū)某部參觀學習便攜式背囊的技術革新,住在位于漢口的武漢軍區(qū)第一招待所。拿著武漢交通圖,我找到了老班長曾說過的家庭地址,結果一無所獲。后來,忙于工作,尋找老班長的事情被擱置。</p><p class="ql-block"> 1987年轉業(yè)后,新的工作開始,尋找戰(zhàn)友們的時間和精力更少了。2014年退休后,不上班了,心閑了,尋找老戰(zhàn)友,尋找?guī)椭^我的人,成了我心中的大事。</p> <p class="ql-block">  2017年,為了找到失聯(lián)四十年的軍校老同學、老戰(zhàn)友,我用傳統(tǒng)掛號信,把尋找內容裝在信封里,加寫在信封外,寄到六位同學老家。得到了當?shù)剜]遞員、同學同事,同學親人的幫助。找回軍校老同學的同時,結識了一些四面八方的朋友,至今保持著聯(lián)系。</p><p class="ql-block"> 趙生文,1970年兵,四川宜賓人。早在1974年,我任經委會主任時,曾與趙生文司務長密切配合。經委會的任務是制定食譜,監(jiān)督執(zhí)行。我還是新兵,連副班長都不是,每周六下午召集副班長開會,雷打不動,風雨無阻,經常受到領導表揚。我熱愛生活,對炊事班有感情,周天、節(jié)假日喜歡幫廚。1975年底炊事班長確定復員,我被調去負責全面工作。誰都知道外行管不好內行,可在我和司務長共同努力下,當時的炊事班很有起色。三個月后,我被推薦去防化學院學習,我是我們部隊唯一從炊事班走進軍校的戰(zhàn)士。1978年初,我的月津貼25元,為了給弟弟蓋房娶妻,通過司務長向他人借款360元,解決了燃眉之急,幫了家中的大忙。我永遠銘記在心。</p><p class="ql-block"> 為了找到司務長趙生文,我采用了多種方法,最終通過防化團老同學,找到了他在宜賓的老戰(zhàn)友。找到了趙生文司務長,找到了所有四川籍老戰(zhàn)友。</p><p class="ql-block"> 老班長徐成群,1971年兵,河北省新河縣人。不但接我們參軍入伍,又擔負我們新兵訓練。他的愛人仲大姐也是我們的老戰(zhàn)友。幾十年來,只知道夫妻二人轉業(yè)在南京市,其它信息皆無。為了找到他,我委托新河縣老戰(zhàn)友專程去了他老家。</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寫作,曾在美篇平臺發(fā)表多篇部隊生活文章,多位戰(zhàn)友或他們的子女,通過我的文章重新找回部隊,找回戰(zhàn)友。這里不在一一列舉。</p><p class="ql-block"> 一個個老戰(zhàn)友陸續(xù)找到,唯有老班長欒建國一直沒有消息。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fā),更牽動著我的心,四處打聽,收效甚微,連聲問候都不能。尋找戰(zhàn)友,需要堅持,需要付出。找不到欒班長,是我的遺憾。我相信,只要努力,老班長一定能找到!</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0日,老班長徐成群一行來巨鹿。相聚間最多的話題莫過于當年接我們,訓練我們,莫過于身體狀況如何。我的美篇《當年你接我們去當兵,今天我敬你一杯酒》表達了我們這批兵與老班長的緣分、感情。“不知欒班長現(xiàn)在身體如何?家庭如何?退休生活如何……,相信今后的日子里,通過努力,定會找到他,給他一個驚喜,給他一個謝謝”。</p><p class="ql-block"> 尋找老班長的步伐在加快,老班長一定會找到。</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印象里,老班長始終是個愛學習,愛寫作,傳播正能量的人。我不斷通過微信,搜索著他的信息,期望從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收獲。果然,有兩個信息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跟我要找的欒建國高度疑似。一篇是《軍校感懷——我們班里的山東兵》,文章介紹了欒建國畢業(yè)于防化學院,以及愛學習的特點,介紹了他父輩的光榮歷史。另一篇是武漢退役軍人事務局老兵征文獲獎名單,欒建國寫的《春天的美麗》榜上有名。我興奮不已,確認欒班長就在武漢,深信“山東兵”就是失聯(lián)四十多年,我苦尋多年的老班長。</p><p class="ql-block"> 老班長算是找到了,但沒有電話,只好通過當?shù)厥烊藖韼兔Α?lt;/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4號下午,我撥通了老班長的電話。兩次提示都是“你所呼叫的電話已關機”。我很焦急,慶幸不是停機。</p><p class="ql-block"> 接著,為防止拒接陌生電話,我又通過發(fā)信息,加微信的方式告訴他:我是河北省巨鹿縣老戰(zhàn)友孫建軍。方便時請接收。</p><p class="ql-block"> 下午 6點54分,我第三次撥通了老班長的電話。</p><p class="ql-block">“你好!記得河北省巨鹿縣嗎?”</p><p class="ql-block"> 他說“記得,記得,那是我曾經接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你還記得孫建軍嗎?”</p><p class="ql-block"> 他說“當然記得,當然記得,印象非常深刻。”</p><p class="ql-block"> 電話兩端都很激動,分別四十多年終于聽到了彼此的聲音。原來老班長的祖籍是山東,故稱“山東兵”,這是我所不知的。通話十分鐘后,我們添加了微信,繼續(xù)聊……</p> <p class="ql-block">  有了微信,方便多了。別看欒班長年逾七十,玩起手機,比年輕人還利索。很快,發(fā)來幾張照片。我看到了當年的老班長,看到了現(xiàn)在的老班長。</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不見,變化太大了。如果沒有當年照片比對,真的不敢相信這就是五十年前的老班長。是的,如今他已七十多歲,雖然滿頭銀發(fā),臉上多了皺紋,但精神依然不減當年。業(yè)余時間,喜歡鍛煉,喜歡寫作,喜歡老年活動,更喜歡參與公益活動,生活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  失聯(lián)之后最牽掛的是身體如何?家庭如何?退休生活如何?現(xiàn)在聯(lián)系上了,得知他跟老伴身體不錯,孩子工作不錯,孩子孝順,所有的牽掛沒有了,彼此也都放心了。</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是我們入伍五十年的大喜日子。時間一晃,奔七了。在老班長的記憶里,我是瘦瘦的,如今卻是胖胖的。不過身體可以,主要源于精神狀態(tài)好。退休后喜歡旅游,喜歡寫作,喜歡敲大鼓。老伴與我同歲,商業(yè)銀行退休后,在一家保險公司上班至今。兒女不在身邊,以后爭取多走走,多轉轉,相互陪伴,攜手走好人生下半場。</p> <p class="ql-block">  欒班長找到了,他為我們送來了兩樣東西,作為四十多年的見面禮,沉甸甸的,非常珍貴。</p><p class="ql-block"> 一是送來了一大批珍貴老照片。包括我們1973年老兵的和其他老兵的。這些老照片珍藏近半個世紀,圖像依然清晰,完好無損。這些老照片時隔五十年,欒班長還能說出其中大多人的姓名,講出里面的一些故事,我很感動。我將把這些老照片,一一轉送戰(zhàn)友本人或他們的家人,轉送到四面八方,以表對老班長的謝意。</p> <p class="ql-block">  上圖前排從左至右:武新平、 申富忠、 欒建國、 杜西國;</p><p class="ql-block"> 二排馬忠英、 劉保常、 李敬波、 李國軍、 赫元勝;</p><p class="ql-block"> 三排李岳軍、 趙國軍 、馬書田 、李瑞奇 </p><p class="ql-block"> 后排任存嶺、 李俊生、 郭志華、 武敬勛、 孫建軍</p><p class="ql-block"> 1973年1月,這張部分新兵合影拍攝于北京市延慶縣康莊照相館,連我自己都是第一次看到。遺憾的是照片中杜西國、李敬波、趙國軍、馬書田老戰(zhàn)友已過世,再也看不到這張合影了。</p> <p class="ql-block">  1973年2月,這張部分新兵合影拍攝于北京天安門城樓前。從左至右前排:尹淑平、劉保常、李敬波、張建民,二排:閆現(xiàn)軍、景志燕、任敬顯、武全中、李計英 三排:徐汝高、牛蒙信、欒建國、李俊生、申富忠、段立純、程鳳科</p> <p class="ql-block">  這是欒建國老班長保存的張青海老隊長的老照片。張青海,1972年接兵部隊隊長,新兵訓練隊隊長。時任原防化器材倉庫器材股股長。據(jù)說當年轉業(yè)在河北省滄州市河間縣化肥廠,多年失去聯(lián)系。感謝當年他們一起接我們參軍,讓我們有了一輩子的戰(zhàn)友,有了值得驕傲的當兵歷史。感謝欒班長發(fā)來他的照片,讓我們重新回憶起入伍的往事,回憶起新兵訓練的往事,回憶起部隊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們大孟莊村一起入伍的有三人。這是我(后排左一)、馮志國(后中)、張朋軒(右一)與徐成群(前左一)、徐汝高(前排中)、欒建國(前右一)三位老班長合影。</p><p class="ql-block"> 三位老班長蹲著,我們三個新兵站著。凝視照片憶當年,此情此景,著實心酸,著實慚愧。致敬,老班長!</p> <p class="ql-block">  從左至右:劉保常 徐成群 欒建國 王月營在天安門廣場。照片拍攝于1973年2月。</p><p class="ql-block"> 老戰(zhàn)友王月營已過世多年。</p> <p class="ql-block">  當年,辛集村參軍入伍的有四人。上圖前排從左至右:南廣免 赫元勝 </p><p class="ql-block"> 后排:赫學普 欒建國 王月營在天安門廣場。</p><p class="ql-block"> 老戰(zhàn)友南廣免、王月營已離世多年。</p> <p class="ql-block">  上圖前排從左至右:徐汝高(二班長) 欒建國(三班長)</p><p class="ql-block"> 后排:鄭占國 鄭振西 鄭保章 鄭永占在天安門廣場。</p><p class="ql-block"> 鄭占國等四位老戰(zhàn)友堪稱四鄭,河北省平鄉(xiāng)縣人,我們是同年同月入伍的老戰(zhàn)友。鄭保章已去世多年。</p> <p class="ql-block">  1973年新兵訓練結束后,戰(zhàn)友武國顯與時任新兵班長的徐成群、欒建國、程鳳科在天安門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老班長手中保存的我和杜宗友(左)副班長在十三陵的合影。拍攝于1973年5月。</p> <p class="ql-block">  老班長和楊印輝在天安門廣場。</p> <p class="ql-block">  老班長欒建國、徐汝高和武敬勛、郭志華、武新平在天安門廣場。</p> <p class="ql-block">  1973年,武敬勛、武新平在部隊營區(qū)內。</p> <p class="ql-block">  馮志國、老班長、武敬勛在天安門廣場。</p> <p class="ql-block">  前排從左至右馬書田、王書亮、南廣免、趙志書、焦東年在巡修期間留念。拍攝于1974年。</p> 1973年2月的趙存勇 <p class="ql-block">  1973年1月的赫學普。拍攝于北京市延慶康莊照相館。</p> <p class="ql-block">  1973年2月,曹自奪在天安門前。曹自奪,曹辛莊村人,后轉為志愿兵。由于忠厚老實,經常幫助戰(zhàn)友拆被褥,做被子,起個綽號曹大嫂。曹大嫂很響亮,喊多了,他也就認了。曹大嫂轉業(yè)安排在巨鹿縣橡膠廠。企業(yè)破產后,回家務農。</p> 1973年1月的武新平 <p class="ql-block">  1973年5月赫元勝在南湖留影。</p> 1973年1月的任存嶺 <p class="ql-block">  李岳軍,拍攝于1973年2月</p> 1973年1月的武國顯 <p class="ql-block">  1973年2月,黨漢棟在天安門廣場</p> 1973年1月的王月營 <p class="ql-block">  1973年2月,李計英在天安門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73年2月,鄭占國在天安門廣場。</p> <p class="ql-block">  收到老班長發(fā)來的老照片,我以不同方式,盡快送達給了本人,送達給了他們的親人,無不為之感動。萬萬沒有想到快五十年了,還能看到當年的老照片,還能看到當年的自己。感謝老班長的同時,大家都說謝謝我。我也美滋滋,樂呵呵!</p> <p class="ql-block">  1976年,毛澤東主席逝世。舉國上下,人們佩戴黑紗深深悼念這位偉人。這年,欒建國班長調走。照片中從左至右前排為趙生文、年文瑞、梁會彬,后排為欒建國、劉成田、靳玉田、焦東年,在技術股股部前。</p> <p class="ql-block">  1976年,欒建國與趙生文(前排左)、張文富(前排右)、劉成田(后排左)、年文瑞(后排右)在部隊營區(qū)留念。</p> <p class="ql-block">  欒建國珍藏的曹開喜的照片。曹開喜,四川省宜賓人,1970年兵。“永遠忠于毛主席”記錄了那個時代。</p> <p class="ql-block">  1976年夏,欒建國(中)與章新建(左)、秦鐘在部隊營區(qū)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  該合影拍攝于1976年,趙生文(后右)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1970年四川宜賓老兵何頂高手握鋼槍在軍營里。拍攝于1971年。</p> <p class="ql-block">  欒建國(中)與胡興榮、(左)曹開喜(右)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從左至右,欒建國與曹新勝、劉成田、張文富、年文瑞、郭彥忠、趙生文在部隊營區(qū)內。</p> <p class="ql-block">  欒建國、崔香芳、年文瑞、郭彥忠、梁會彬、趙生文、劉成田、靳玉田、焦東年、韓其鳳在營房內。</p> <p class="ql-block">  前排從左至年文瑞、欒建國、焦東年、曹新勝;后排從左至右楊東煒、秦鐘、章新建、夏季春、姚慶芳、李彥偉等在營區(qū)留念。</p> <p class="ql-block">  前排從左至右:年文瑞、欒建國、曹新勝、郭振全、吳彥生;</p><p class="ql-block"> 后排從左至右:武新平、胡朝輝、張興亞、焦東年、宋建幫、馬龍、王軍在營區(qū)內。照片中除年文瑞、焦東年外,其他都是六班戰(zhàn)友。</p> <p class="ql-block">  欒建國珍藏的駱安(左)、王紫明(右)在部隊山溝溝的合影。駱、王為1975年安徽合肥人。</p> <p class="ql-block">  二是欒建國班長為我?guī)砹怂募炎鳌?010年,老班長從工作崗位退休,便投入到了寫作和公益活動之中。在《老兵永遠跟黨走》系列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位老黨員、老干部、老兵的光輝形象。這些文章包括:2014年9月,歡慶祖國65周年華誕,他寫了《進京趕考》;2015年7月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他寫了《勝利的歷史,一定銘記和升華》;2017年5月,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他寫了《五四青年節(jié)感;2018年12月,《春天的美麗》榮獲武漢退役軍人事務部征文三等獎;2020年8月,他創(chuàng)作了《八一抒懷》《軍裝》兩篇文章;2021年5月,黨的百歲誕辰之際,他寫了《永葆激情,不忘初心》等文章。透過這些文章,我看到了老班長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軍隊的情懷,看到了老班長熱愛生活,老兵不老的心態(tài)。這些文章是財富,是力量,是鼓舞。來日方長,我會一一再讀,細細品味。以老班長為榜樣,努力學習,永葆青春,永葆軍人本色。</p> <p class="ql-block">  上圖是老班長調入武漢軍區(qū)以后的照片,記錄了老班長軍人的風采。我們?yōu)槔习嚅L驕傲,為老班長自豪。</p> <p class="ql-block">  欒班長找到了,我們再也不會失聯(lián)了。我們感謝微信時代,感謝幸福新時代。我們彼此珍愛生命,珍惜當下,快樂生活每一天。老班長說,春天,櫻花盛開的季節(jié),是武漢最美麗的季節(jié),我們一起漫步在東湖岸邊,我答應了。</p><p class="ql-block"> 欒班長找到了,我們再也不會失聯(lián)了。古郡巨鹿雖不是大城市,也沒有名勝古跡,但這里空氣好,噪音小。這里更有一批真誠實在,熱情好客的老戰(zhàn)友。春天,杏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杏花節(jié)到了;夏天,銀花盛開了,紅杏熟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巨鹿杏節(jié)、金銀花旅游節(jié)來了。這是巨鹿最美的季節(jié),這是巨鹿最熱鬧的時候,誠邀老班長帶著家人,帶著親朋,到曾經接兵的地方走一走,轉一轉,看一看古郡巨鹿的巨大變化,看一看農村生活新面貌,賞花、敘舊、喝茶、喝酒,一定也很快樂,一定也很幸福!</p><p class="ql-block"> 老班長,古郡巨鹿歡迎您,老戰(zhàn)友歡迎您!我們共同期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利县| 内江市| 闸北区| 瓮安县| 剑川县| 富民县| 张掖市| 神农架林区| 松桃| 汤阴县| 南汇区| 灵丘县| 彭山县| 增城市| 龙里县| 双流县| 莎车县| 耿马| 乐亭县| 苏州市| 星子县| 闸北区| 峨边| 绵阳市| 岳阳市| 淮阳县| 长垣县| 定兴县| 孟村| 嘉峪关市| 承德县| 竹北市| 呈贡县| 安义县| 景谷| 佛山市| 涞水县| 佛冈县| 金寨县| 郧西县|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