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風送爽 丹桂飄香,在這美好的九月我們迎來了一次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到白芨灘國家自然保護區研學旅行。2021年9月22日銀川市科協主辦,靈武市崇興小學承辦的“一沙一世界 共筑綠色夢”特色科普主題活動之研學旅行活動正式開始。</p> 徒步 <p class="ql-block"> 旅途中同學們想到沙漠里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和熱情就難以掩飾。你提一個問題、我提一個問題,你做一個猜想,他做一個回答,三句話離不開沙漠的種種。</p> <p class="ql-block"> 副校長馬俊國為我校扛起了校旗,帶領著孩子們向更遠的地方走去。</p> <p class="ql-block"> 剛踏上沙漠,想快點跑起來,結果腿上像灌了鉛,任憑雙腿怎樣掙扎,踩在軟綿綿的沙子上就是快不起來。鞋里馬上鉆進了沙子。終于明白什么叫舉步維艱。</p> 靈武這片沙漠的前世今生 <p class="ql-block"> 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是我國建立較早的荒漠類型保護區,面積約占靈武市總面積的1/4。保護區內集中分布有干旱沙地,荒漠草原和流動沙丘等荒漠類型生態系統。保護區動植物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分布著我國面積最大、防沙治沙效果最好、長勢最喜人的27萬畝天然檸條林和30萬畝貓頭刺植物群落。</p> <p class="ql-block"> 當孩子們聽到王有德爺爺帶領著一輩人防沙治沙,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時候,都睜大了圓圓的眼睛,想要去看看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幫助人類戰勝沙漠德環境……</p> 學習扎草方格 <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員在提問中引導孩子們思考扎草方格能治沙的科學原理。緊接著告訴孩子們應該如何扎草方格才能有效進行防風固沙。聽完講解,孩子們還不是很理解。于是工作人員為我們示范草方格的尺寸及鋪草厚度還有下鍬深度等標準參數。</p> <p class="ql-block"> 沙子多到可以滑,那么如果大風吹起來,沙子會隨著風的侵蝕發生位移。但是草方格的到來防風固沙的效果明顯,在保護黃河,維護河東機場的安全,使鐵路、公路不被沙埋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寧夏平原幾十萬公頃良田和首府銀川市生態環境的改善也有很大保護作用。</p> 科學調查體驗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用取樣瓶收集了白芨灘國家自然保護區里的沙子,拿回去做實驗,看看這里的沙子和我們學校的沙子有什么不一樣,還能觀察探究沙土和泥土在性質特點方面的區別。</p> <p class="ql-block"> 我們拿上望遠鏡看看,看到了遠處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沙漠,有的地方已經扎上了草方格。在扎了草方格的周圍看到了星星點點的綠色。“我看到了遠遠的地方有一只小兔子,迅速的跑掉了”。</p> 黨史學習 <p class="ql-block">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默默訴說著白芨灘林場艱苦奮斗歲月里的治沙往事。大泉流動沙區是白芨灘最早開始治沙的區域,因此治沙成效也最為明顯。</p> <p class="ql-block"> 驅車行駛在大泉管理站片區,曾經的沙地上已長成成行的楊樹林帶、柳樹林帶,長紅棗、檸條等灌木在樹下密密的擠在一起,勾勒出一副沙漠綠洲圖。一個沒有生命的沙漠變成了生機盎然的綠洲,生態系統得到了修復,確保了母親河、首府銀川、寧東區域的生態安全,實現了治沙與致富雙贏的奮斗目標,創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跡。從一片荒漠到如今的漫山綠意,三代白芨灘人走過了65年辛苦的治沙之路,以王有德為代表的治沙英雄們憑借“草方格”技術實現了“沙退人進”的生態景觀,又把這個方法推廣到全世界,由此創下舉世矚目的生態保護和治理成績。 </p> <p class="ql-block"> 同學們在習近平總書記植樹的地方留下了足跡。</p> 參觀科普試驗園 剛進入科普實驗園,工作人員就為我們介紹起勞動模范王有德。 “這輩子我就干一件事——治沙造林,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王有德說。<br><br> 王有德的家鄉在寧夏靈武市馬家灘,毛烏素沙漠的東南邊緣。幼年時,他看著風沙一次又一次灌滿了窯洞,十幾年里,20多個村子、3萬多人被迫遷移……<br><br> 從那時起,王有德在心中就跟沙漠較上勁了,他立志:一定要把被沙漠侵吞的土地奪回來,讓它變成綠洲和肥田。 王有德身先士卒,吃在沙漠、睡在野外,白天和職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夜晚點著煤油燈研究第二天的工作…… “光下苦力還不行,還要學習科學治沙、綜合治沙,才能實現治沙事業可持續發展。”王有德說。通過多年的實踐和創新,他帶領職工成功推廣了草方格治沙、喬灌草結合的精準造林技術,探索建立了“在外圍建灌木固沙林,周邊建喬灌防護林,內部建經果林,搞養殖業、種牧草,養殖業反哺林草業”五位一體綜合治沙模式,實現了“沙漠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斗目標,為全國防沙治沙提供了寶貴經驗。 如今王有德退休了。“鐵鍬拿不動了,但還可以帶著年輕人干,這輩子,治沙就是一顆釘子,銹也銹到心里了”。5年來,王有德又發動社會力量開路引水、削高填低、清石換土,在馬鞍山一帶的荒漠上植樹100多萬株,營造了一片4000多畝的綠洲。 這里的一切都在默默向我們訴說:正是有了王有德這樣的楷模率先垂范,年輕人的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成就了現在的白芨灘國家自然保護區。 孩子們第一次認識了連翹。木屬科。生長習性:喜光,有一定的耐陰性,喜溫暖、溫潤氣候也很耐干旱,很耐寒,微酸或堿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長。連翹是著名的藥用植物,也是早春優良觀花落葉灌木,具備較高的觀賞價值。<br> <p class="ql-block"> 看到蘋果長在花盆里,孩子們很驚奇。</p> 后記 <p class="ql-block"> 靈武市崇興小學,自2021年2月以來,籌備開展以“一沙一世界共筑綠色夢”為主題的科普實踐活動。依托學校的沙文化建設,打造屬于學校特色的科普實踐活動一直以來是我校師生的共同理想。</p><p class="ql-block"> 今年3月學校派代表周芳媛老師參加了銀川市科協舉的特色科技項目評選活動。周老師以真情實感和獨具我校特色的科技實踐活動策劃深深地打動了評委老師們。最終“一沙一世界共筑綠色夢”這個項目脫穎而出。贏得了銀川市科協的大力支持。</p> 1銀川市科協支持 2白芨灘自然保護區 <p class="ql-block"> 白芨灘國家自然保護區。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毛烏蘇沙地邊緣,寧夏靈武市境內引黃灌區東部的荒漠區域,總面積74843公頃,2000年4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1.73萬公頃以檸條為主的天然灌木林生態系統和2萬公頃以貓頭刺為主的小灌木荒漠生態系統。屬荒漠類型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p> <p class="ql-block"> 學校內的一個一個有關沙文化的小活動連續不斷,正在悄悄的將更多的夢想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中。然而今年的九月我們迎來了全國科普日,科普日的主題就是“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立自強”我校“一沙一世界共筑綠色夢”有幸入選全國科普日銀川科普日分會場。</p> <p class="ql-block"> 體驗沙的各種可能,感受沙的兩面性,拓寬學生對沙的認識。通過探索沙塵天氣的成因深入了解沙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治沙的熱情,搜集治沙金點子,調查沙漠生態,傳播沙文化,發現沙漠中植物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讓科學技術在沙漠文化宣傳活動、沙漠治理活動及沙漠有效應用中大放異彩。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收獲,在收獲中成長。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用科技發展的眼光看待遇到的問題。為共同實現“綠色夢”埋下發芽的種子,為共同實現“綠色夢”打下堅實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編輯:周芳媛</p><p class="ql-block">圖片:崇小老師</p><p class="ql-block">審核:劉超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高清|
广东省|
沙坪坝区|
清原|
义马市|
武清区|
甘南县|
新兴县|
洞口县|
文昌市|
汉源县|
吴堡县|
拉萨市|
奇台县|
九江市|
即墨市|
万载县|
闽侯县|
乐平市|
蛟河市|
集贤县|
麟游县|
乐山市|
扶沟县|
宁德市|
呼和浩特市|
大兴区|
甘泉县|
永泰县|
屏东市|
叶城县|
吴旗县|
桐城市|
高邑县|
甘泉县|
瑞金市|
新河县|
大竹县|
阳原县|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