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h5><h3><b><br></b><b>2021年7月9日星期五</b></h3><h5> <br> 八點裝車后早餐。</h5><h5> 仁多鄉是涉足阿里北線的重要節點,多數游走阿里北線的人都會在此停留。 餐廳墻上掛著旅行俱樂部的旗幟,岷江國際也在其中。</h5><h5> 仁多鄉隸屬仲巴縣,意味著已離開阿里進入到日喀則轄區。此行阿里,匆匆而過,十六七天的行程中,在阿里的時間只有四天,有些許倉促。</h5> <h5> 餐后出發,在坑洼不平的低谷中向東行駛,轉過一道山梁就看到一座大湖,這就是仁青休布措。天空陰沉,云影婆娑,又是一個少光的天氣。</h5> <h5><i><u>仁青休布措</u></i></h5> <h5> 仁青休布措位于仲巴縣北部,岡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756米,面積187平方公里。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湖西南岸有祝地臧布三角洲平原,其余湖岸為山地。寬闊的湖面,寧靜無波。湖水蔚藍,像藍寶石,水色夢幻,湖中隱現土丘宛若壇城。清風劃過,天空云卷云舒,遠處雪嶺若隱若現。</h5> <h5><i><u>大湖旁的雪山</u></i></h5> <h5> 實際上,現在走的這條路被稱為阿里中線,不同于大北線317國道,這里經過的湖更多,路更難走。</h5> <h5> 十一點半抵達扎布耶措,很大的鹽湖,湖邊有成片的鹽池。風很大,不時有陣雨飄過,體感溫度低,陰冷潮濕。</h5><h5> 扎布耶錯有兩個湖區組成,低矮的山丘環繞在四周,北湖含鹽量較高,是一個固液態并存的湖泊。扎布耶措是一個富含鋰的鹽湖,是世界上三大鋰鹽湖之一,鋰的品質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第一位:同時銫的含量也居世界前列。</h5> <h5> 在200多萬年前,扎布耶茶卡屬于一個名為隆格爾的古湖盆,當時湖水面積廣闊,湖面高出現代鹽湖湖面一百多米。</h5> <h5> 后來氣候變干旱,湖水開始退縮,隆格爾盆地解體,形成了從高到低許多次級湖盆,扎布耶茶卡位于最低的次湖盆,與其周圍位置較高的湖盆呈環式排列,通過多條湖鏈和扎布耶茶卡連接。地表或地下鹵水通過這些湖鏈給扎布耶茶卡補給的過程中,沿途溶解了一些鹽類成分,使鹵水變得豐富。因此扎布耶茶卡在高位鹽湖的補給之下,成鹽時間最長,可溶性鹽分最高,規模越來越大,形成了西藏最多的硼、鋰、鉀等鹽類的綜合性礦床。</h5> <h5> 在湖畔濕地,看到兩只黑頸鶴 。近距離停車拍照,它們并不驚慌。應該是一對情侶,雄鶴無視我們的存在翩翩起舞,一步一回望,眼眸中露出對情侶的依戀。一曲高原戀歌,在寂靜的高原圣土間徐徐展開。</h5> <h5> 黑頸鶴是大型涉禽,鶴科鶴屬鳥類。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它們棲息在海拔2500~5000米的沼澤地、湖泊及河灘地帶,被譽為高原神鳥。</h5> <h5> 黑頸鶴是人類最晚認知的一種鶴類。1876年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在青海湖采集到黑頸鶴標本,與世界上已經發現的十四種鶴類不同,脖頸和尾部羽毛呈黑色,因此命名為黑頸鶴。</h5> <h5> 離開鹽湖,十二點半途徑帕江鄉午餐。小鄉村規模很小,坐落在嶙峋的山丘旁,是一座深入高原腹地的小鎮。餐館老板是甘肅人,來阿里很多年,兩口子在小鎮上開個小餐廳聊以為生。 </h5> <h5> 下午三點半抵達措勤縣。“措勤”藏語意為“大湖”,因縣城東部十多公里處的“扎日南木措”大咸水湖而得名。措勤縣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是為數不多的高海拔縣之一。政府駐地措勤鎮門東村。 常住居民均系藏族,信仰藏傳教中的白教,有少部分人信仰苯教。</h5> <h5><i><u>進入措勤縣</u></i></h5> <h5> 小縣城街道寬闊,屋舍整潔,大多數是新建房屋,入住措勤大酒店。晚飯前在街上理了發,長期自己理發,這是七八年以來第一次進理發館。 </h5> <h5><i><u>措勤縣城</u></i></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乡县|
玉林市|
尚志市|
长寿区|
凤阳县|
泊头市|
芜湖县|
江北区|
钟祥市|
新建县|
揭西县|
平顶山市|
桑日县|
奎屯市|
松桃|
长顺县|
会宁县|
尼木县|
通榆县|
镇雄县|
荥阳市|
博乐市|
定州市|
乌兰浩特市|
景泰县|
寿阳县|
阳曲县|
罗山县|
义马市|
洛阳市|
兴山县|
山东省|
元江|
九龙县|
青岛市|
游戏|
镇江市|
唐河县|
正镶白旗|
都兰县|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