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畢富</p> <p class="ql-block"> 1974年12月底,我從貴州省羅甸縣應征入伍。從縣城乘座解放牌軍車,在蜿蜒曲折的崎嶇公路上行駛五個小時后,到達貴陽南站。再從貴陽南站乘軍列(悶罐車)經廣西柳州、湖南長沙、湖北武漢,四天后到達武當山下的老營宮。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一師(代號5751部隊)新兵一團四連進行新兵訓練,開始了我的軍旅生活。</p><p class="ql-block"> 鐵一師是一支英雄輩出的部隊,全國著名的登高英雄楊連弟、中央軍委命名的抗洪搶修模范連就出自這個部隊。自1948年7月成立以來,曾參加過遼沈、平津戰役,全國解放不久又參加抗美援朝,為保障鐵路運輸暢通,創造了“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還參加過援越抗美和對越自衛還擊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參加了黎湛、鷹廈、貴昆、成昆、襄渝、兗石等大型鐵路的搶建和修建任務。</p><p class="ql-block"> 我為能成為這支部隊的一員感到無比自豪。在老營(今武當山特區)訓練三個多月后,于1975年4月19日分配到師直通信工程連,參加襄渝鐵路建。通信工程連是抗美援朝的二等功臣連,在襄渝鐵路建設中榮獲鐵一師“學雷鋒、學硬骨頭六連、學航空兵一師”先進連隊。我們到連隊時,襄渝線鐵一師管段的通信干線已基本架設結束。主要是進行通信引入線(搬道線)的架設和通信線路維護。由于參加該線建的鐵道兵二師、七師、十師、十三師先后轉戰新線,其在襄渝線和通往成都鐵道兵西南指揮部的通信維護全部移交我連負責。從鐵一師師部丹江口至陜西旬陽縣和從四川達縣(今達州市)至成都千里線上都留下了我連指戰員的足跡。</p><p class="ql-block"> 1979年襄渝鐵路竣工交付后,1980年又轉戰兗石鐵路。后來遵照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百萬大裁軍”命令。于1984年1月1日集體轉業并入鐵道部。鐵一師改稱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我在解放軍這所大學校服役九年整。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和“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的精神。已成為我一生的寶貴財富。這就是我刻骨銘心的軍旅歲月!</p> <p class="ql-block"> (影集版)</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7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即墨市|
白河县|
陆川县|
深圳市|
怀柔区|
鹤峰县|
英吉沙县|
云梦县|
同德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大埔区|
长兴县|
龙州县|
西藏|
乌审旗|
大余县|
韶山市|
博爱县|
宜宾市|
罗甸县|
洛浦县|
玉龙|
安塞县|
军事|
临漳县|
宁晋县|
会宁县|
五家渠市|
光泽县|
金湖县|
常山县|
洮南市|
紫云|
攀枝花市|
武穴市|
依安县|
阜康市|
封开县|
炎陵县|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