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環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流沙與泉水之間僅數十米。但雖遇烈風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沒,地處戈壁而泉水不濁不涸。這種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獨特地貌,故稱:鳴沙山月牙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鳴沙山有兩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跡全無。鳴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龍蜿蜒”,金光燦燦,宛如一座金山。鳴沙山曾被稱為“沙角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沙漠之中的鮮花錦簇,不知下了多少氣力,才能使花兒在這干旱之地也長得如此旺盛,這可能也是鳴沙山的奇異之景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月牙泉在漢代就已經是一處游覽勝地,建于鳴沙山月牙泉之間的月泉閣,是最佳的觀景點。站在閣樓上,近可觀清澈碧綠如一彎明月的月牙泉,遠可看金黃曼妙的鳴沙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月牙泉的源頭是黨河,依靠河水的不斷充盈,在四面黃沙的包圍中,泉水清澈明麗,且千年不涸,令人稱奇??上У氖?,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黨河和月牙泉之間已經斷流,只能用人工方法來保持泉水的現狀。由于月牙泉邊已建起了亭臺樓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燦爛的夕陽,景致還不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登沙山:遠遠望去,峰巒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景色奇麗,蔚為壯觀。我還是第一次見過這么壯觀的鳴沙山,很是興奮,迫不及待來到山腳下準備登山。但要登上山頂,可真不容易,雖無攀華山之驚險,但與登泰山一樣艱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綿綿細沙,進一步,退半步,似平行而無進,只好手腳并用往上爬。我想赤腳踩在漫天黃沙中,感受它的溫度,細細品味它的故事,感受它飽經風霜的傷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眼前這座沙丘高約百十來米,想要爬上去,可得費一番力氣。有一條繩梯大家排著隊爬上去,剛開始還有幾分力氣,爬的不亦樂乎。不到三分之一,就已累得氣喘吁吁,干脆臥在沙上,特有一種“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人征戰幾人回”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向上望去,那些正在爬沙坡的人在金黃色底幕的映襯下,猶如多彩的流動色點。。。。。。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還有那沙山下的一泓清泉,像一個妙齡少女,溫存地依偎在情人的懷抱中。四奇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三寶月牙泉有三寶:鐵背魚 、五色沙、七星草 。鳴沙山的沙子有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傳說鐵背魚和七星草一起吃可以長生不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敦煌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多少游人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泉邊暢游,都會遐思神往,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登上山頂,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氣勢磅礴,洶涌澎湃。細看那山坡上的沙浪如輕波蕩漾的漣漪,時而湍急,時而潺緩,時而縈回渦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橫生。極目遠眺,天地豁然開朗,心胸頓時開闊,童心不由萌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神奇的大自然在沙漠中的綠洲,沙堆的棱角都是自然的風吹成這樣的,看上去真的很像人工堆砌的一樣。爬到最上面有滑沙運動和沙漠越野車,只想多拍美照,沒有體驗沙漠越野車的刺激,現在想想還是挺后悔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繩梯的盡頭就是一個沙丘的頂端,有個比較大的平臺,可以俯瞰整個月牙泉周圍的環境和敦煌市區,當然如果想站的更高,還可以往后面更高的沙丘爬上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泉共處,沙水共生”,鳴沙山月牙泉以其獨特的自然奇觀而聞名于世,它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為珍貴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為何會出現沙漠綠泉呢?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聳,山坳隨著泉的形狀也成月牙狀,吹進這種環山洼地里的風,由于空氣力學原理,會向上渦旋,于是月牙泉周圍流下來的沙子,又被旋風送回四面山脊,這就是泉水始終不被黃沙掩埋的奧秘所在。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地形運動,才使沙漠和清泉一直保持著矛盾而又和諧的天然共生共存狀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山最為有趣,順坡而下,只覺兩肋生風,一跳十步,駕空馭虛,仿佛有羽化成仙飄飄然的感覺。當人多結伴下滑,推動流沙疾速下跌,只見沙浪滾滾,猶如山洪奔瀉。此時就會聽到咚咚咚的響聲,似敲鑼打鼓,又像笙笛吹奏,令人動魄驚心而又玩味無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月牙泉是敦煌諸多自然景觀中的佼佼者,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于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月牙泉、莫高窟九層樓和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為一體,是敦煌城南一脈相連的“三大奇跡”,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勝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覽完鳴沙山和月牙泉已經到了晚餐時間。今晚的重頭戲是百川團隊為家人們精心準備的烤全羊盛宴。大家圍坐在一起,由軍哥開啟晚宴序曲??救蛲獗斫瘘S油亮,有皮的酥脆,肉的香嫩,夾一口放在嘴里,頓時滿口留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云想云裳花想容,全羊佳肴加美酒,超凡的味道,超凡的體驗,超凡的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的小團寵,玩起來是快樂的,啃著羊腿也是專注認真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炭火生騰泛彩斕,白羊傾刻變紅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馨香十里迷人醉,盛宴觥籌不得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酒過三巡,康康高歌一曲《敖包相會》把氣氛帶入高潮,一江水姐姐和悟遲和著歌聲舞動起來,相聚是美好的,只有我們彼此心里清楚,最快樂的時光,陪伴著我們一路前行,這是愛的天堂,這是情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敦煌市出發,向東南行進 25 公里,經過一片荒蕪之地,綠洲出現。這個地方,就是莫高窟。莫高窟景區分為三類票,A類看的比較全參觀是8個洞窟以及數字電影,B類票只能參觀4個洞窟,C類只有數字電影。感謝百川團隊為我們訂購的A類參觀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先到達莫高窟數字中心。數字中心其實還不是莫高窟本尊,而是類似于接待游客的“前臺”,主要包括這么幾個功能:售票、觀影、紀念品以及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進入觀影廳,觀賞不到10分鐘影片,簡要介紹了敦煌建立的由來和敦煌建立后往來商貿的繁榮情況。這部影片結束后,觀眾需要從后門出去進入另一個球幕觀影廳。接著播放的是莫高窟的簡介片:自敦煌建立以來,漢族與西域各國的商貿來往逐漸繁榮昌盛,而隨著印度佛教的興起和發展,這種宗教也逐漸隨著這條中西商貿之路向東方傳播。公元366年,僧侶樂尊在經過莫高窟前的沙漠時發現這里佛光萬道,他認為這是佛祖在召喚他,于是在山崖石壁上開鑿了第一個窟,自己即進入此窟潛心修佛。此后,越來越多的人在此開鑿石窟禮佛,并逐步演變成為一種風尚,在隋唐達到最盛。達官貴人、巨富商賈紛紛出資開鑿石窟(他們就是所謂的供養人,有的石窟中也有他們的畫像),他們不是為自己參禪修佛,而是雕塑佛像以供佛禮佛,并在石壁上繪制精美的佛像或其他繪畫(多為描述佛經內容的經變畫),就這樣,石窟越鑿越多,佛像越塑越多,壁畫越來越精美。經過上千年的發展,莫高窟成了聚集了數個歷史朝代石窟藝術的集合體,直至絲綢之路漸趨式微,莫高窟也終于被黃沙掩蓋,變得寂靜無聲。又過了幾百年,到了近代,人們重新發現了莫高窟的美:在這里,我們能觀察到千年以前的景象,能了解到最原汁原味的古代中國人的生活,不管是農耕、生產、商貿、建筑,還是服飾、繪畫、音樂、宗教,都能在石壁的繪畫中找到樣本??梢哉f,這是研究古代中國社會最好的資料,也是上天留給現代人最寶貴的財富,莫高窟就是一座鮮活的古代中國博物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完球幕影片,大家來到影廳外,接下來就是發車去真正的莫高窟了,好激動。從數字中心到莫高窟,車程大約15分鐘左右,我們就來到了莫高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莫高窟就是‘’沙漠高處‘’的石窟藝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現存有735個佛窟和4.5萬平方米的壁畫,以及2415尊彩塑?!拔鞣奖R浮宮,東方莫高窟”,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圣地!世界四大文化的交匯點,獨一無二,歷久彌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等待參觀的家人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參觀的第一窟是唐朝建的,典型的特點就是窟頂為倒斗型,佛像造型豐滿圓潤、栩栩如生,只是壁畫上的佛像為黑色的,特別奇怪。經導游解釋才明白:佛像顏色本為肉色,但因漫長歲月逐步氧化而變成黑色。而其中的一些顏色如青色、藍色、紅色等則沒有什么變化,那是因為這些顏料是用來自異域的藍寶石、珊瑚等研磨成粉后調配的,雖歷經千余年卻不會氧化。還有一些佛像的金色則摻入了金粉,更加不會氧化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參觀的第二窟是隋朝建的,其窟頂為屋檐型的,與唐朝明顯不同。在導游的手電筒照到佛像時,我們隱約看到了佛像的眼睛似乎反射出微光,這讓我們大為吃驚,導游解釋說,這是因為佛像的眼睛是琉璃寶石做的,遇光反射,栩栩如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參觀的第三個石窟,看到了一個斷了手的佛像,露出了其中的葦草,原來這里的每一尊精美的佛像都是先由葦草扎出雛形,再用黃泥巴塑形,最后再精修上色。用葦草和黃泥這種最常見的東西,雕塑出保存千年的精美佛像,古人的智慧和手藝,真的讓人嘆為觀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四個石窟,讓人驚異的是其壁畫,整面墻畫的是五臺山七十余座寺院,氣勢恢宏、細節精美,簡直就是一面栩栩如生的導航地圖墻啊。這些工匠和畫師,在歷史上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卻留下了讓無數后人驚嘆的藝術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五個石窟,我們來到了最讓人國人慨嘆的地方,也就是官方標注的第16和17窟(藏經洞)。傳說,莫高窟的僧人為躲避戰禍,在16窟的墻壁上開鑿了17窟,將所有的經書、法器等五萬余件全部封存在17窟內,然后在墻壁上重新畫上壁畫,這樣16窟的墻面就完好無損,也不會有人知道其中的秘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時間過了幾百年,到了公元1907年的清末,在此守護的王道士偶然發現了墻壁上的裂縫,進而解開了這個驚天秘密,發掘出了這個驚世寶藏。然而可悲的是,這個寶藏面世的時間不對,時值清朝末年,腐敗的清政府已經搖搖欲墜、自顧不暇了,怎么會有精力和能力去管理這些文物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于是,猶如蒼蠅聞到血腥一般,英國人斯坦因來了,法國人伯希和來了,日本人大谷光瑞探險隊來了,俄國人鄂登堡來了,美國人華爾納也來了。。。。。他們利用地位、經濟和認知上的優勢碾壓了王道士,或利誘,或欺騙,或購買,或恐嚇,或偷盜,或搶奪,用盡種種卑鄙手段將王道士發掘出的五萬多件珍貴文物奪走了四萬多件,僅剩殘本和零散的8000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我們炎黃子孫再想看到老祖宗留下的這些寶貝,再想仔細研究這些寶貝的內容時,只能到英國、到法國、到日本、到俄羅斯、到美國的博物館去查閱了,這是多么令人痛恨和惋惜的事啊。在大家的一片嘆息聲中,我們跟隨導游來到了二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個石窟中有一幅特別著名的壁畫——九色鹿,我們幼年時候看的動畫片九色鹿即來源于此窟的壁畫。動畫片中的人物造型與壁畫上的幾乎一模一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莫高窟是一個活了千年的生命,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一種狂歡,一種釋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莫高窟的存在,承載了中國 1500 多年的歷史變遷和藝術積淀,也見證了最初的東西文化融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敦煌,一眼千年的穿越。是莫高窟,讓躺著的歷史站起來,冰冷的文物會說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參觀的最后一個石窟,就是九層塔覆蓋保護的彌勒大佛,也是整個莫高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在這里,除了佛像的巨大和肥足令人印象深刻之外,還有一個五層地板的橫截面展示:原來后世多個朝代對莫高窟均有一定程度的保護,每一層地板都有當時那個朝代的特色,時間越早的朝代,其地板埋得越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九層塔出來,A類票的參觀正式結束了,時間大約一個小時,可以欣賞8-9個石窟。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也和其他團隊有交錯,有時候要略微等一會等上一個團隊結束。出了景區來張打卡照,這個視角能把九層塔清晰記錄下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離開石窟走到廣場上拍了幾張照片,我們繼續下面的行程:買紀念品!莫高窟開發的文創紀念品還不錯,我們挑了書簽、小鏡子、明信片、冰箱貼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接著參觀美術館,這里面是將莫高窟壁畫中的精華翻拍出來展示介紹的,雖然展廳不大,但是壁畫那無以倫比的魅力讓我再一次沉醉在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650年,歲月漫漫,莫高窟靜靜佇立在西北的戈壁深處,貌似靜看云卷云舒,實則以跌宕起伏的生命歷程詮釋著滄桑巨變——1650年,該是有多不容易啊!</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650——文明的回響》紀念展,主要是通過展覽,追述1650年間歷史滄桑變化,銘記崢嶸歲月里營造莫高窟的匠心人意,記錄保護莫高窟的艱辛和進步,展示敦煌學研究中理性與情懷,使敦煌石窟藝術的光華永續,讓觀賞展覽的每一位觀眾成為莫高窟1650年的見證者、發現者、思考者,也能成為她的守護者、傳承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石窟藝術中,壁畫是洞窟中的主題陪襯,也就是說代表著民間藝術和傳統文化。長達1650年的歷史,建造石窟也至少在1000年左右的時間,可想而知,無論從工程量,還是從藝術的角度,都代表了不同時代的發展,以及重要的文化藝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佛語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痹谀呖叩姆饑澜缋铮右痪洹耙豢咭粫r代”似乎也不為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對于很多人來講,莫高窟是值得“膜拜”的存在。但有一句話,很適合莫高窟——價值,不在于獲得了什么,而在于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什么。內容決定價值,莫高窟的魅力來自洞窟里精美絕倫的彩塑、壁畫及其反映的多姿多彩的佛國世界,還有洞窟投射出的厚重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展廳中的這些塔,置放在每個洞窟里的佛龕,不過這些都是仿制品,形式多樣、朝代也不同,各具特色特點,有的是舍利塔、有的是供奉塔,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叫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莫高窟之所以成為人類的文化遺產,成為“人類的敦煌”,不僅是歷經滄桑的歲月,而是源自其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根植于人性的光明,比如在《薩捶那太子舍身飼虎》壁畫中,能讓人體會到慈悲和奉獻;從《釋迦摩尼降魔成道圖》中,能讓你感受到堅忍和自覺;于供養人的身姿和排列中,可以看到虔誠和孝親;在福田經中,能領略到利眾與無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佛,是以善為本。在每一幅壁畫中,我們能感受到每一個故事,所透露的真與美,善與誠。度化惡人,感化惡人,有種讓壞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元前366年樂尊和尚在莫高窟開鑿第一個窟,公元2016年美術館開設1650大展,紀念莫高窟開鑿的1650年。將一千年的文明融進小小的展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經過一座牌樓,再走過一座橋,就到了莫高窟陳列館了。陳列館里內容應該有很多,只可惜時間臨近中午遺憾錯過,吃過午餐,還要參觀敦煌博物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矗立了千年的莫高窟,就像一面鏡子,不僅其營建歷史清晰地映照著歷史的千年歲月更迭,每一個洞窟更像穿越時空般“活態”呈現著每一個時代的人生百態與大千世界??茨呖?,無論塑像高達幾十米,還是僅有10厘米,無論彩塑還是繪畫,我們看到的,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而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來一座城市,想要系統地了解這里的文化變遷,歷史由來,非當地博物館莫屬了。敦煌博物館不大,外觀十分特別,以土黃色為主的建筑,外觀就像長城的城墻與烽火臺。走進博物館,只要一直向前,就是敦煌從古至今按照歷史脈絡展示的各個時期重要拐點。在每一個拐角處,都有與敦煌有關的重要人物雕塑,如張騫、班超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敦煌是伴著絲綢之路的興盛走向的輝煌,作為絲綢之路的咽喉,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都要從敦煌出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入館及見“華戎交會的都市”為主題的浮雕、敦煌及周邊文物分布圖、敦煌古代大事年表、敦煌歷代建制沿革表。主要介紹敦煌史前文明。敦煌地區早期的居民羌戎、烏孫、月氏族活動的情況以及匈奴在敦煌的活動情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身在博物館,仿佛歷史就在昨天,而你卻如同穿越了一般。曾幾何時,它是連接東西方的紐帶,是東西方政治、文化、經濟交流的中心。遙想當年,各國使者、商旅以及文人墨客云集敦煌,其繁華程度盛極一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館內展出的展品相對于甘肅省博物館還是沒那么豐富,既然做不了廣度,就要做深度,所以主要專注于絲綢之路和莫高窟文化的展示。 絲綢之路文化為主題的展品主要有:北涼石塔、畫像磚等都很雅致漂亮,其中的麒麟磚更是全國罕見,算是敦煌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館內的另一鎮館之寶是被稱為“敦煌遺書”的著名書簡,十分珍貴。敦煌遺書又稱敦煌文獻、敦煌文書、敦煌寫本,是對1900年發現于敦煌莫高窟17號洞窟中的一批書籍的總稱,指敦煌所出2至14世紀的古寫本及印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物館內最吸引人的還是當屬復刻的莫高窟45窟,洞窟內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及二天王還有復雜的壁畫都被完美的復刻于此。做為莫高窟盛唐時期的代表窟之一,這組雕像無論在體態、神態及色彩上都是極其精致,而墻上的《說法圖》更是細膩而精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壁畫頂部的花紋也是極其的精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參觀完博物館,走出關外,思緒飄然。仰望天空,剎那間回到了現實。千年歷史不過匆匆一瞬罷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二字,取盛大輝煌之意,寓繁榮昌盛之愿。去過敦煌的人,日后回想起,除了久久縈繞在腦海里的,敦煌壁畫、沙鳴山月牙泉,還有街角餐館那意猶未盡的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敦煌的美食就像敦煌的文化藝術一樣,承載著悠久的歷史與千年的濃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胡羊燜餅:要說敦煌最地道的美食,驢肉黃面只能排第二,而胡羊燜餅當屬最接地氣的敦煌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驢肉黃面:“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是在敦煌美食界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作為八大怪之一的驢肉黃面,可是離開敦煌就找不到的美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紅柳烤肉:敦煌的紅柳烤肉,又是烤羊肉的另一種別出心裁的做法。將紅柳枝條一根根的精心挑選,再將一頭削尖以便串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人說,敦煌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個精神坐標,一處文化高地,因為銘刻了太多的民族文化記憶,敦煌幾乎成了一種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又見敦煌》是情境融入式演出項目、大型實景演藝項目,是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將成為敦煌繼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之后又一張國際旅游名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瞬間 就在一瞬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場夢 夢了一千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轉眼 只是一轉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夢一醒 卻過了一千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黃綺珊為《又見敦煌》演唱的主題曲的前幾句歌詞,一下子就帶我們進入了敦煌的歷史當中:“千年不過一瞬間,沙鳴月響塵星繁,千年彈指一揮間。陽關故人東歸去,莫高飛仙已褐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又見敦煌》由演員朗誦故事開始,主要內容大約分為四幕,是以敦煌文化為題材,重現了莫高窟的千年輝煌和絲綢之路上的傳奇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幕:與敦煌交織在一起的歷史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演出從一場歷史人物的T臺走秀開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開始的是張騫,也讓人印象最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緩步走到臺前后,他大聲問:“請問此地是敦煌嗎?這里是敦煌嗎?這里是敦煌嗎!”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這位形容枯槁的老人舉起顫抖的雙手說,“我終于又回到了大漢的土地上?!?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后出場的還有許多命運與敦煌交織在一起的人物:索靖、張議潮、米薇、王圓箓、常書鴻等?!包c名”結束后,場景移換,就到了第二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幕:流失的藏經木箱與王圓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元1907年,滿載著經書的200多個箱子正要被斯坦因運走,王道士是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但是顯然心有不甘,面帶苦色,面對穿越過來的敦煌研究員的質問,他一五一十地說出了自己的苦衷,頃刻間天色大變,菩薩顯靈,原諒了王圓箓,于是他大聲哭喊,向著菩薩懺悔,接著就轉到了第三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幕:莫高窟秘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07年斯坦因帶走的東西里面,不僅有莫高窟的藝術文化瑰寶和大量經書,還有一封鮮為人知的寫于公元312年的書信。內容是這樣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眼下這種凄慘的生活讓我覺得我已經死了,我一次又一次地給你寫信,但從來沒有收到過你的哪怕一封回信,我對你已經徹底失去了希望,我所有的不幸就是:為了你,我在敦煌等待了三年?!?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一封粟特女子寫給遺棄她和女兒的丈夫的信,直到1907年才被斯坦因發現并帶回大英博物館保存。千年的幽怨,多么讓人動容和悲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四幕:千年一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索靖將軍、張議潮,悟真和尚和唐宣宗依次在這一幕中出場,這些敦煌歷史上的光輝人物鮮活的展現在觀眾面前,訴說著他們和敦煌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后光影變幻,到了玉門關,王維在吟那首《送元二使安西》,吟畢,便有人問道:“一千年究竟有多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不過一瞬間?!蓖蹙S回答,“春一去,冬一來,一千年就過去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在這場演出中,仿若親身經歷了敦煌的千年歷史,見證了博大精深的敦煌藝術,極具震撼。正如這句話所說:“是啊,當你俯下身去,捧起一把黃沙,故事就會在你的掌心里。撥開塵沙,又見敦煌?!?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人曾說:有生之年去趟大西北 ,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什么是壯觀!而對我而言,這趟西北之旅是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山河遠闊,盡收眼底!西北的刻板印象曾經一度刻畫在我腦海中,荒涼的黃土高坡,一望無際的大山...經過這趟所看的,在樸實無華的表面底下,卻有很多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美。遠離了城市的喧囂,不得不一直感嘆,這真是神奇的一路!?讓我們走進古絲綢之路甘肅河西走廊,去追溯歷史、探尋文物古跡,追憶敦煌莫高窟壁畫的舊日故事,靜待張掖丹霞七彩日落,追尋青海湖層層浪花飄蕩的樂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些地方,上帝造就了它們,卻又賦予了如此殘酷的環境。在生命罕見的沙海中,你不屈地把綠色吟唱。月牙泉――你是我腦海中常常浮現的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讓我魂牽夢繞。你把時光釀成了沙漠之珍,任由歲月的洗禮,光陰流淌!你在沙山的懷抱中嫻靜地躺了幾千年,笑看風起沙舞,撣塵去,我自巋然不動。人們稱你:一灣清泉,漣漪縈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涓涓流不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未完待續)</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普安县|
五台县|
临桂县|
如东县|
廊坊市|
苗栗市|
崇信县|
桂阳县|
蛟河市|
惠州市|
图木舒克市|
福贡县|
土默特右旗|
静宁县|
鹰潭市|
巴青县|
东乌|
濉溪县|
株洲县|
贡嘎县|
平罗县|
饶河县|
红河县|
南和县|
宜兴市|
东明县|
沂南县|
方城县|
洪泽县|
保德县|
吐鲁番市|
古交市|
长治县|
措美县|
綦江县|
凤凰县|
阳新县|
白山市|
海城市|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