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是否留意過:曾經毫不費力的跳繩、跑步、爬樓梯等運動,不知道從哪一天起,身體做起來似乎一年比一年吃力。</p><p class="ql-block">雖然運動能力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弱,但你可能沒意識到,運動能力的衰退速度和壽命有著強烈的關聯。</p><p class="ql-block">近日,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人去世前10年,運動能力衰退的信號就曾警告過身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運動能力和壽命的聯系,并提醒你自查4項指標,提早規避衰老加劇的風險。</p><p class="ql-block">65歲后,運動能力關乎壽命</p><p class="ql-block">近日,《英國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65歲后運動能力越差,死亡風險越高,并且從死亡之前10年開始,就會出現運動能力衰退的跡象。專家提醒,及早發現運動功能的變化,可以提前預防衰老加劇。</p><p class="ql-block">t</p> <p class="ql-block">二、衰老是機體對環境適應能力進行性降低、逐漸趨向死亡的現象,可分為以下兩種:</p><p class="ql-block">1、生理性衰老</p><p class="ql-block">指成熟期后出現的生理性退化過程;</p><p class="ql-block">2、病理性衰老</p><p class="ql-block">指外來因素導致的老年性變化,包括各種疾病。</p><p class="ql-block">為了探究運動功能等對衰老及長期健康的影響,由法國學者本杰明·蘭德雷領導的研究團隊,對6194名在1985~1988年招募的參試者進行了分析研究。</p><p class="ql-block">所有參試者在2007~2016年間接受3次運動功能評估,包括步行速度、坐站能力、握力以及自測日常活動困難程度,如穿衣、如廁、做飯和買菜等。</p><p class="ql-block">結果顯示,步行速度、坐站能力、握力差分別會使死亡風險增加22%、14%、15%,日常活動困難則使死亡風險增加30%。而且,隨著年齡增加,這種關聯變得越來越強。</p><p class="ql-block">對已去世的參試者進一步分析顯示:</p><p class="ql-block">在死亡前10年,坐站能力就較差;</p><p class="ql-block">在死亡前7年,自我報告運動功能較差;</p><p class="ql-block">在死亡前4年,日常活動更困難。</p><p class="ql-block">這些差異在去世之前呈現穩步增加態勢,尤其是在去世前4~10年。</p><p class="ql-block">研究人員總結,如今全球人口老齡化加深,了解老年人的運動功能及其隨年齡的變化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研究結果表明,在進入老年階段之前就應該開啟減緩衰老的計劃,并在運動功能開始變化時做檢測,也許能為有針對性地干預提供機會。</p> <p class="ql-block">三、4個指標與衰老息息相關</p><p class="ql-block">通常女性從50歲左右、男性從60歲左右開始,衰老會出現加速。</p><p class="ql-block">因此,體質測驗包括肺活量、握力、反應時間、蹬車速度、坐位體前屈、閉眼單腳站立時長等重要指標,尤其是以下4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步行速度</p><p class="ql-block">步速是綜合反映老人健康狀況的指標,因為人步行時需要全身60%~70%的肌群參與,包括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系統在內的多個系統支持和配合。</p><p class="ql-block">美國匹茲堡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步速快慢可以預測壽命長短,尤其在75歲以上人群中更準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速體現了身體的適氧能力,心肺和下肢的肌肉耐力,可影響一個人獨立生活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低于0.6米/秒說明肌肉萎縮較嚴重,有可能患有肌肉減少癥。</p><p class="ql-block">老年人步速若低于0.6米/秒,死亡風險增加,一旦出現步態蹣跚、跛行等,說明可能存在心腦血管病變,這些步態也是中風的典型后遺癥。</p> <p class="ql-block">2、握力強弱</p><p class="ql-block">抬、拉、扯、擰、抓等基本動作都與握力有關,它能反映上肢力量水平,影響全身力量平衡。</p><p class="ql-block">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握力每下降5公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就會增加17%,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風險分別增加7%和9%。</p><p class="ql-block">按照國民體質測試標準來看,握力達不到以下標準,就可判斷為運動功能較差。</p><p class="ql-block">男性女性</p><p class="ql-block">60~64歲低于27公斤低于18公斤65~69歲低于25公斤低于17公斤</p> <p class="ql-block"><b>3、坐站能力</b></p><p class="ql-block">坐站測驗是常見的體能測驗法,尤其對老年人。</p><p class="ql-block">站在椅子前,雙手交叉放胸前,反復站立坐下,<b>30秒內中老年人若能完成25次及以上</b>,說明下肢骨骼和肌肉力量不錯,反之則說明下肢肌肉衰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日常活動</p><p class="ql-block">低強度勞動能反映老人的活動自理能力。如果穿衣、如廁、做飯和買菜等日常活動都受限,說明衰老在加劇,肌肉在減少。</p><p class="ql-block">肌少癥患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自理能力差,如擰不開瓶蓋、拎不動菜、洗不動小件衣服、步行速度慢等,會增加跌倒、失能、住院風險。如果肌少癥合并心衰等慢性病,治療恢復效果較差,康復時間更長,嚴重的會導致死亡。</p><p class="ql-block">老人運動功能下降的原因,除了自然的生理老化,還跟慢性病、不良生活方式、急性事件(如住院、跌倒)等因素有關。不過,功能下降主要是缺乏運動的后果,并不是衰老的直接后果。</p><p class="ql-block">人體運動機能在30歲左右達到頂峰,隨后緩慢下降,直到五六十歲才有特別明顯的減退。</p><p class="ql-block">只不過,由于經常靜坐少動、膳食營養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三高”等慢病越來越常見,導致運動功能下降很快,身體提前開始衰老。</p> <p class="ql-block"><b>四、4招自測運動功能是否衰退</b></p><p class="ql-block">究竟哪種程度才算運動功能衰退呢?推薦以下4個自測方法。</p><p class="ql-block"><b>5、走條6米線</b></p><p class="ql-block">在地上畫一條6米長的線,以平時步行速度沿著長線從起點走到終點,記錄所用時間,再除以6,若不小于1米/秒,意味著老人活動能力較強。</p><p class="ql-block"><b>2、抓握力器</b></p><p class="ql-block">保持站立位,利用彈簧式握力器,伸肘測量2次主力手的握力,選取最大讀數。將結果與上述國民體質測試標準對比,衡量上肢肌肉功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做俯臥撐</p><p class="ql-block">若60~69歲男性俯臥撐少于5個,女性跪臥撐少于4個,說明核心肌群力量有所衰退。</p> <p class="ql-block">4、閉眼單腳站立</p><p class="ql-block">兩臂側平舉,兩腿并攏站立,腳尖向前。閉眼同時抬起一只腳,使其離開地面且不與另一只腳接觸。</p><p class="ql-block">測試3次,每次間隔5分鐘以上,取最佳成績。女性堅持12秒以上、男性13秒以上才正常,時間越長說明平衡力越好。</p><p class="ql-block">要想保持良好的運動功能,就要盡早開始鍛煉,起碼要從30歲開始,不過即便錯過,也不要灰心,只要開始運動,什么時候都不晚。</p><p class="ql-block">但要注意,找到適合的鍛煉方式,循序漸進,適當增加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p> <p class="ql-block">五、為了避免運動能力過快下降,建議中老年人利用3個方法科學鍛煉:</p><p class="ql-block"><b>1、有氧運動</b></p><p class="ql-block">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可以是廣場舞、快走。快走時要甩開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才能促進新陳代謝,老人每天走6000步左右即可。</p><p class="ql-block"><b>2、力量訓練</b></p><p class="ql-block">每周至少2次,可以在健身房練習,也可以利用小區健身器材,沒有上述條件者還可以在家里練習靠墻下蹲、俯臥撐等,每組7~8個動作,共做兩組。</p><p class="ql-block">建議老人做抗阻力訓練時還可以將礦泉水瓶裝上沙子,替代啞鈴,也可以使用彈力繩、阻力帶等,用腳踩住,練習上臂彎舉。</p><p class="ql-block">與此同時,還要注重提高握力。有研究證明,使用握力器練習握柄運動(每周3次,每次堅持15分鐘)的人,收縮壓可以降低10%,因此,有高血壓的老人不妨買個握力器練練。</p> <p class="ql-block">3、家務鍛煉</p><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鍛煉。</p><p class="ql-block">①樓層不高時,可以提重物爬樓梯。</p><p class="ql-block">②整理衣服,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活動舒展;</p><p class="ql-block">③掃地、拖地、擦窗、洗車等家務,也能較好地鍛煉上肢和腰部。</p><p class="ql-block">此外,50歲后平衡力會明顯下降,老人可通過接拋球、單腳站立、踮腳行走、走貓步等簡單訓練,或打太極拳、跳交際舞等,鍛煉平衡力。▲</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1iyjoJ6pKk3EV1GBxtz6w"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市|
霍林郭勒市|
鹤岗市|
临汾市|
儋州市|
峨眉山市|
京山县|
甘孜县|
克拉玛依市|
漳州市|
白河县|
沽源县|
海伦市|
高安市|
南召县|
永州市|
浠水县|
肥东县|
绍兴市|
瑞昌市|
安远县|
延寿县|
土默特左旗|
肥东县|
维西|
文化|
吉木萨尔县|
商洛市|
广安市|
洞口县|
永修县|
灵石县|
佛坪县|
乐业县|
海阳市|
密山市|
彭阳县|
贡觉县|
汝州市|
绍兴市|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