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為洪災和疫情接踵而來,再加上工作繁忙等原因,戶外活動擱淺了半年有余,筋骨急需活動,心靈急需放松,于是呼朋喚友,驢友們終于在周六集結,驅車趕往輝縣市薄壁鎮鐵匠莊,準備開啟鐵匠莊~百家巖~一線天~云臺古道~鐵匠莊環線穿越。鐵匠莊名字的來源,與云臺古道有關,因古道來往客商馬幫大多在山腳古道起點修整,給騾馬打馬掌的鐵匠聚集于此,從而形成了鐵匠莊。</p> <p class="ql-block">我們將一輛車放置在鐵匠莊,又驅車趕往云臺上景區附近,路過幾個現代化的小區,環境甚是優美,可惜人氣不足,欠缺生機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將另外兩輛車停放在云臺山游客中心附近后,繞過幾道圍擋,開始徒步模式,奔赴大自然的懷抱。</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百家巖,目前因為修繕的原因沒有對外開放。百家巖高170米,因山縫間古柏蒼翠,古稱“柏巖”。巖下寬闊平坦,可容百家,又稱“百巖”,百家巖自古就是游覽勝地。漢朝末代皇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后,經常在此賞山閱水,探景游玩,留下了“避暑臺”、“二樂臺”等遺址。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劉伶、向秀、阮咸、山濤、王戎在這里隱居達20年之久,尚存“嵇康淬劍池”和“劉伶醒酒臺”等遺跡。歷史上著名壽星王烈和賢士孫登也曾在此游居,現存有“孫登嘯臺”、“王烈泉”等遺跡。百家巖碑碣石刻,隨處可見。百家巖北側有天門山,山下有天門谷,谷北有天險天門關。據說,宋朝的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就在此地。百家巖赤壁陡立,場面宏大,是開展攀巖活動的極佳場所。</p> <p class="ql-block">百家巖前面有一座始建于唐代,重建于金代的八角形九級樓閣式磚塔,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據說唐垂拱年間,獲嘉有一個美麗的少女為了給身患沉疴的父母增壽添福,獨自來到百家巖寺削發為尼,皈依空門,并在此建一茅舍,整日孤燈夜下,面壁誦經祈禱佛祖庇佑父母,后來乃效仿釋迦如來,在此山崖之上,自投絕壁舍身飼虎狼,其母親朱四娘被其真情孝心所感動,暗發宏愿,不惜巨資,在女兒跳崖的山頭上為其建起一座磚塔,故此取名孝女塔,此崖為孝女崖。清代一品大員毛昶煦在孝女塔前題詩“巍巍唐州塔,一千二百秋。孝女何處去,魂隨七賢游”。</p> <p class="ql-block">這百家巖有一個非常大的天門瀑布,號稱“北國龍湫”。不過據說天門瀑布大部分時間并沒有水,近期太行山一帶雨水大,瀑布重新激活,只見絕壁透紅,銀瀑高掛,蔚為壯觀。從遠處眺望,古塔和絕壁飛瀑相伴而立,人文景觀和自然美景相得益彰,和諧絕美。</p> <p class="ql-block">沿途上,一路青草,一路樹影,平添了些許詩情和夢幻。一條小溪蜿蜒而來,又蜿蜒而去,輕盈地匍匐在大地身上,無遮無攔地對大地說著情話,亮出生命的赤誠和熱情。</p> <p class="ql-block">越過溪水,開始攀高,雖已立秋多日,但天氣依舊酷熱,剛走幾步,我便氣喘吁吁,舉步維艱。但是我明白,信念是戰勝一切的本源,只要有一顆堅定的心,再艱險的路途,也一定能走過去。</p> <p class="ql-block">登山途中,不時仰望天空,發現天居然藍得那么純凈,連云彩都舍不得涂鴉,和山下灰蒙蒙的天像是兩個世界。</p> <p class="ql-block">其實,好的風景不一定在遠方,只要留心,大自然的美會呈現在每一個角落。山路上靜靜躺著各色落葉,默默訴說著四季的更迭,彌漫著生命的氣息。在山間小路行走,是人和自然交流的過程,是相互欣賞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時而駐足靜靜觀看,感懷著葉與樹離別的傷感。不是每株樹的葉子都是紅色的,不是每片葉子都有圖案,也不是每片落葉都充滿著燃燒的色彩,它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保持著原樣,不一定都絢麗,但一定是它的本色。</p> <p class="ql-block">拔高是最累的,再加上天氣炎熱,還沒有到一線天,就有兩名驢友掉隊了,說帶的水已耗盡,向山下撤離,還好沒影響我們整隊的士氣,我們走走停停,不時找個陰涼處小憩,歡聲笑語在山間飄蕩。</p> <p class="ql-block">接近中午時分才到了一線天,一線天,顧名思義,一線天空。可以想象一下,洞窟中或兩崖之間僅可見一縷天光,那地勢該有多險要多陡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一線天位于天門谷西側孤峰的右側,是一條裂谷,兩壁勢如刀削。谷底的坡度差不多有60度,若是從正面看上去近乎垂直一般,令人望而生畏。</p> <p class="ql-block">不過,當你攀上石壁,你又會感覺沒那么嚇人了。那看似很陡直的石壁上,居然有一個個如同臺階樣的天然凸臺,那凸臺雖小卻能讓你站穩腳尖,讓你能踩著它一步步地爬上來。</p> 我其實很喜歡這段路,綠蔭密布之下山間空氣濕潤,青石上的苔蘚讓人感覺到處都是生命和活力,又略帶歲月的滄桑感,手腳并用,爬起來并不費力,不過恐高的侯哥還是有點膽怯,最后才顫顫巍巍上來。 <p class="ql-block">走上一線天,就上到了山頂。迎面一束野菊花舒展身姿,在微風中搖曳。盡管生長在寂靜的山頂,盡管沒有路人欣賞,但它依舊寂寞地生長安靜地開花,不卑不亢保留著自己的本色。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p> <p class="ql-block">兩片黃葉,收斂心性,收起容顏,開始追尋秋天的腳步,在枝頭靜等秋風起。盡管世間繁華依舊,但萬物皆有定律,一葉一追尋。</p> <p class="ql-block">人世間聚散離合,沒有對錯。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皆是緣分。行走在山頂上的林蔭小道,輕叩心扉,滌蕩心靈。每次徒步都是一場心靈之旅,在行走中反思,在堅持中成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喜歡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身體不受束縛、情緒不被牽絆,盡情隨心所欲,身體的每個細胞都感受著生命的律動。</p> <p class="ql-block">沿路不斷有油光光的果實散落路上,我說這是不是榛子呀,我們可以帶回去炒熟吃吧,結果老驢慧眼識果,說這是橡子,我們這兒根本不產榛子。萬物生長皆有定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爬了幾個小時,人困“驢”乏,饑腸轆轆,因為這一線路沒有農家,我們想著到護林站吃個撈面條,將近下午三點終于來到護林站,可惜大門緊鎖,幸好我們自備了補給,露餐也甚是豐盛。由于天熱,帶的水基本喝光,就去附近處汲取山泉水當補給,一口下去,冰涼甘甜。</p> <p class="ql-block">午餐過后,我們開始踏上云臺古道(修陵官道),古道始建于于公元908年,是當時山西通往首都東京汴梁最近的一條大道,寬大約三米,就近取材用南太行石灰巖青石條鋪成,它北起山西省陵川縣,南至河南省輝縣鐵匠莊村,作為三晉和豫之間的貨物交流之用,年久失修現已廢棄。剛踏上古道,就見一朵野菊花探出草叢,伸到小道中間,好像在迎接我們這些來客。</p> 雖然有的路段已淹沒在雜草從中,但有的路段還算開闊,兩邊的野花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有曲徑通幽的感覺。 <p class="ql-block">很是佩服我們的驢頭老許,山上大小岔路口都認得清楚,我就是個路盲,只會跟著走,稍一不慎落隊就可能走錯路。</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真是神奇,明明是一樣的土地,就能長出各色的花兒和果子,這個紅果子,查了一下叫莢蒾,老驢說叫酷棠,像縮小的柿子,顆粒飽滿,色澤艷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經過千年歲月的洗禮,古代商道如今早已湮沒在蒼涼的群山之中,卻難以掩飾曾經的繁華,在踏上古道的瞬間,可感受到每一寸土地,依然寫照著古時行進在這條路上的人們,以及曾經廝殺的痕跡。古道邊有大小不等的石頭砌的石墻,具有防護的作用,最大的石頭重達數噸。路面上有些石頭上面凹下去個坑,像是千百年里馬蹄踩踏留下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站在古道上,我仿佛穿越到了遠古時代,看到了那些勤于勞作的民眾肩扛手琢、汗如雨下的勞動情景,是他們的勤勞與智慧,才給后人留下了悠久的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如今斜陽灑在荒涼古道上,斑駁的苔痕邊野草瘋長,歲月沒有留下片言只語,時光隧道無情展示著歲月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感謝大自然無私的饋贈,把成熟的野葡萄送到我們眼前,舉手采擷一串,酸中略帶甜味,老荊哥說富含抗衰的花青素,我就忍住酸爽,多吃了幾串。</p> <p class="ql-block">穿越云臺古道,我不僅感嘆人類在荒涼艱難的歲月里,用堅韌不拔的精神與自然抗爭,創造生存發展條件,也鑄造了我們厚重的歷史,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永遠的敬仰與緬懷!</p><p class="ql-block">歷經千年,如今古道依舊蜿蜒在無垠大地上,宏偉而蒼涼; 人類的痕跡,風塵仆仆地從遠古走來,從歷史深處走來,穿過銷蝕的風雨,把古道上的滄桑歲月吟頌成一首恢弘之詩!人雖如蟻但亦美如神!</p> <p class="ql-block">走下云臺古道,山下就是鐵匠莊,完成了環線穿越之旅。</p> <p class="ql-block">據老驢說,我們本次徒步26公里,累計拔高1100米,又一次刷新了我對自己的認知,我貌似也可以以強驢自居了。另一美驢娜娜雖然腳踝擦傷,靠扒著老荊哥背包下來,也甚是堅強,挑戰成功。</p> <p class="ql-block">下山時月亮已升起來了,穿越山梁,目送我們返程。這一路雖然辛苦,但是身心都得到了洗滌,從遠古到現代,亙古不變的是生命的堅韌和精彩。</p><p class="ql-block">每一次穿越,不在于山川河流,而是在于心情。我愿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不論天長地久,地老天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九龙城区|
左贡县|
禄劝|
竹山县|
台东县|
汉寿县|
西安市|
图们市|
吉木萨尔县|
甘泉县|
阜新|
满洲里市|
万载县|
修文县|
松桃|
库伦旗|
余干县|
广水市|
东源县|
通渭县|
岳普湖县|
安义县|
菏泽市|
松滋市|
丰县|
萍乡市|
乌审旗|
泾源县|
金寨县|
虹口区|
庆安县|
宁武县|
万盛区|
应城市|
包头市|
手游|
甘泉县|
东明县|
壶关县|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