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理想中的李白是什么樣的呢?才高八斗、瀟灑自在、豪放不羈、視權貴為糞土,也不輕易為五斗米而折腰。真實的李白是什么樣的,已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從他的文字里,看到更多關于他前世今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白出生于中亞,受到突厥文化的影響,性格里面帶了一分沖動,又有一絲浪漫,卻又一生好爭斗。李白的父親,應該是位經商之人,古代的商人總是希望自己的后代入朝為官。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我想李白應該從小家境殷實,父母寄予殷切希望,希望他可以通過讀書而跨越階級,走向仕途光耀門楣。世間很多技能可以達到速成,尤其是當今成熟的培訓體系,只要聽話照做,數月就可以拿下執業證書,唯獨有一件事不可以速成,那就是寫作。寫作這件事,幾乎沒有什么技巧或章法。在寫作這件事上,天賦和勤奮同樣重要,而李白就是兩者兼具。有句流行的話說:你的文字里,藏著你愛的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是無法在短期炮制出來的,它必須是日復一日的打磨、年復一年的積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從李白的詩歌里,我們看到了他不同的人生狀態:詩仙、書生、酒徒、道士、俠士、政客。入世與歸隱、的對立與統一的矛盾。多面而又復雜的他,是這樣立體而生動,不完美,甚至有點不靠譜,卻那么深入我們心底。就是這樣糾結的他,對于生活更多的是珍惜和熱愛,是在改變不可改變的現狀所作出的一種自然且高貴的人生姿態。不放棄不言敗,每當理想破滅,他都不會把生活之舟擱淺,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樣直接明了的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駐足遙望的背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白從小天資聰穎,甚至可以算作天才,“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他所作詩歌,空靈飄逸、搖曳多姿,用最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限綿延的情思。從古至今流傳千古的文人俱多,但在境界與氣勢上均達到頂峰的,唯有李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白的文字,不拘泥于小節,他喜歡謳歌自然風光,但不是完全的寫實,他的思想及富浪漫主義,但又脫離了兒女情長的小家碧玉,實現了內容與藝術的高度統一。我喜歡《將進酒》,通篇176字,筆酣墨飽、悲憤狂放,有如排山倒海、一瀉千里之磅礴氣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一生都在追求當官。在古代,讀書人的終極目的就是入朝為官,不像現在的文人,要自恃清高,鄙薄權貴。他們的一生的追求都是當官,在他們的價值觀里,只有當官才能達到人生巔峰。古時文人的職業理想與我們當代文人的職業理想有很大不同。在古代,作家、詩人、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那時的作品也不像現在可以得到高額的版稅。古代文人實現人生價值的衡量標準就是官位大小。李白作為盛唐時期最杰出的文人,理想抱負當然要更加遠大,他也有這個自信。他自詡如果自己成為宰相,天下便可實現海晏河清,大而統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大多數人,注定要一生平凡,但不影響我們追求遠大的夢想。一個人人生中最為高光的時刻:應該就是少年時期談到夢想時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那一刻吧。但隨著歲月的侵蝕,我們的眼睛漸漸沒有了神采,我們羞于談及夢想,夢想猶如隱私一樣存在于內心深處,我們慢慢喪失了夢想,剩下的僅有茍且。所以我喜歡少年時期的李白。“大鵬遇希有鳥賦”,他覺得自己注定要成為國之棟梁,此時的他是位翩翩少年郎,眉宇間英氣勃勃,談吐之間有如仙風道骨之勢,依然踏上了自己的宦游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到中年的李白,工作毫無眉目,寫了無數的求職信,四處游歷,順便干謁。三十歲的年齡在求職市場上已經沒有多少優勢,更何況他也沒有工作經歷。但他似乎永不言敗。“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心雄萬夫”,言語中充斥著狂傲、自負,但這股縱橫天下的氣概也讓他顯得那么卓爾不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白34歲時離開長安來到荊州,又一次投了自薦信。“生不用封萬戶侯,只愿結識韓荊州。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幸惟下流,大開獎飾,唯君侯圖之。”到這個年齡,李白的自尊心已經碎了一地,從藐視萬物到對用人單位匍匐求全,卑微到只求韓荊州給自己一次面試的機會。相比于少年時的狂傲不羈,此時的落魄書生讓我倍感心疼。正是這一次次失敗的履歷,塑造了李白詩歌中,大蒼涼背后的大悲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次次失敗過后,他依然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如果在某一次求職失敗后便止步不前,是不是就不會有968首詩篇的流傳至今。他很坦率,足夠豪放,豪放到在當時顯得非同尋常。不過在那個思想開放,文化高度自信的時代,李白的不走尋常路也不足為奇。盛唐是一個璀璨的時期,文化的開放與自信超越了當代,所以那個時期造就了很多文人大家。漢唐之后無盛世,中華文明最高峰。中國的漢文化在漢朝實現巔峰,商品經濟、科技和審美在宋朝達到頂端,但論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兼容并包,也最具灑脫氣質的朝代當屬大唐盛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不愿科舉,不重世俗觀念入贅相門,不愿從基層做起,靜待花開對于他來說是極具侮辱性的,他覺得自己就是應該少年成名,一飛沖天。他從年少時就已經被邀約一同為仙,怎么可以和凡夫俗子一樣一步一個腳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無暇顧及培養后代。他對實現理想所表現的慷慨與狂傲,與同時代的讀書人大相徑庭。不論是傳統還是現代,讀書人走上仕途經濟的道路都應該是十八年寒窗苦讀,通過考試跳躍龍門,而后在步履蹣跚中成長,在中青年時期實現量變到質變,而大多數人,都可能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等緣由,無法達到頂峰,但李白不接受平凡。他沒有參加過科舉,但他就是要打破成功的秩序,他走的是完全不同于常人的路,即便撞得頭破血流,他仍然要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一身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卻又一次次重新踏上宦游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白很重感情,但是他的重情重義更多體現在江湖之中。對于家庭,他不是一個好兒子,也不是一個好丈夫或者好父親。常年漂泊,不逾一年,散金三十萬金。娶了幾任妻子,沒有哪一個用心去呵護去廝守。寫給第一任妻子的: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可以看出當時夫妻感情融洽,寫詩給妻子開玩笑,但任何一個妻子都不會喜歡自己的夫君日日醉如泥吧。寫給最后一任妻子宗氏: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雖不同辛苦,愴離各自局。字里行間里可以看出對于妻子的關心,但也可以看出兩人的婚姻生活聚少離多,且相隔越來越遠,雖然經常思念對方,但這樣只能通過偶有的書信往來的婚姻算圓滿嗎?最好的婚姻不應該是舉案齊眉、相看兩不厭嗎?李白在游歷到金陵時寫給稚子的家書: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猶煎。寫這封家書的時候他已經49歲,已經過了人生最為黃金的年齡,從他二十五歲走出蜀中,已經過去24年,在仕途上依然毫無所獲,作為一個父親,他的內心應該很痛苦,一方面充滿對親人的思念和愧疚,另一方面在事業上兩手空空,此時的內心該有多惆悵。所謂故鄉安頓不了夢想,他鄉容不下靈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從寫給妻兒的詩文里可以看出,他與幾任妻子的感情都很好,與第一任妻子許氏還在詩文中開玩笑。離家在外也很思念自己的兩個小孩,但為了追求理想,又不得不舍家棄子。從外人的角度來看,可以理解。對于一個男性而言,在事業面前可以犧牲一切,包括感情、家庭、健康,甚至是生命。現在的很多成功人士不也是這樣嗎?一個人確實很難達到感情、家庭和事業的三贏。但對于家庭,他沒有給妻子一個歲月靜好的安穩生活,也沒有讓孩子在書香門第中長大。他的兒子伯禽受過教育,但也是籍籍無名,在歷史上沒有留下痕跡。兩個孫女嫁作農婦。家庭經營的失敗,也是他人生中充滿悲情色彩的一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國的傳統觀念把延續香火當做一種至高無上的使命。我們用傳宗接代來對抗死亡的到來,我們幻想著通過下一代把自己最優秀的基因傳承下去。李白沒有將自己的優秀基因傳承下來。在李白去世后,他的鐵桿粉絲范傳正找到了其后人,伯禽的兩個女兒過得窮困潦倒,兩姐妹說道:“九不敢聞于縣官,懼辱祖考”。再到后期來給李白掃墓的子孫也沒有了,就是說他的這一系沒有傳下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個人要經歷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死亡,在停止生命體征那一刻。第二次是法律上的死亡,隨著死亡證明的出具、戶籍消除、遺產被繼承、所有民事法律關系終止。第三次是隨著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離開,再也沒有任何人知道關于你的一切,你才算在這個世界上徹底死亡。李白的香火也許沒有傳承下來,但是他的創作成就在整個華夏文明中都是一顆璀璨奪目的珠寶,他的詩文將得到永久的流傳,點亮我們一代代學子。從這一點上來說,李白是永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比起親情和愛情,李白最重視的似乎是“友情”。“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李白的朋友有王公貴族,也有平民百姓,對于每個朋友他都豪情仗義,“散金三十馀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因而每當他陷入山窮水盡,總會有朋友為他解除燃眉之急。他是一位值得深交的摯友,人生中如能遇到這樣一知己,足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白于我們,已經不是一個詩人那么簡單。他更像一個傳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社會,也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浪漫與唯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不論此時的你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還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心里總要有向美而生的念想。相信生活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即使你被辜負了,也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 從容不迫。暫且放下生活中的雞零狗碎,舉杯邀明月,與滴仙人共赴一場超凡之約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742年,41歲的李白終于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接詔進宮面圣。自認有治國奇才的他終于可以大展宏圖,不能當到宰相也可以在君王身邊出謀劃策、指點江山。可他得到的僅僅只是“翰林待詔”,就是參與宮廷里的文化娛樂,在皇上身邊舞文弄墨歌頌太平,與治國理政完全不沾邊。這次抱有極大希望的長安之行不想卻是長安失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白我行我素、狂傲自許又嗜酒成性的言行做派在當時錯綜復雜的政治場上,確是很難從眾。不出三年,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對于政治的理解,李白或許真的過分天真。他是一位天才文人,卻不一定是天才政治家。但對于政治的執念,他一生都未能真正放下,最終仙風道骨的他卷入政治動亂,正是這最后一次抓住的救命稻草,給年近花甲的他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痛苦與災難,流放夜郎。一年后天下大赦,李白重獲自由,回程中寫下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佳句。這一瞬間,流放的困苦,前途的晦暗,他已全然忘記,像個孩童一般興奮,生命好像又要迎來新生,此時他已經接近花甲之年,還是這般陽光明媚,仿佛一位花樣的少年郎,這種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足矣跨越千年,輝映我們追夢的路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761年,年逾花甲的李白在經受了安史之亂、牢獄之災、夜郎流放等折磨之后,獨自一人來到了敬亭山,此時的他已經沒有了少年時期的豪放,也沒有了中年時期的躊躇滿志,身邊也沒了五花馬、千金裘,再也不會呼兒將出換美酒,兀自爬上敬亭山,在曠世的孤獨與落寞中寫下了: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此時的他真是落寞到了極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可以,我希望他就是一介書生,一個純粹的文人,少小成名,生活安穩,兒女成群,宜室宜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臨終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762年,李白辭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喜歡這樣的李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慢下來,把日子過成一首詩!</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临城县|
天水市|
稷山县|
尼木县|
彭阳县|
普宁市|
南丰县|
安阳市|
永州市|
鲜城|
馆陶县|
阜新市|
嘉兴市|
古蔺县|
易门县|
吴忠市|
峨眉山市|
乌鲁木齐市|
金寨县|
新余市|
霍山县|
怀仁县|
台中市|
平安县|
新郑市|
诸暨市|
交城县|
台东市|
浠水县|
赣榆县|
承德市|
华阴市|
东安县|
迁安市|
昆明市|
涡阳县|
三原县|
丽水市|
依兰县|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