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本文中的孔雀魚品種介紹及圖片,整合來自網絡</h5><h5>感謝@我是愛寵張醫(yī)生、_此情可待_,及編纂百度百科的網友們</h5> 上一篇給大家分享了孔雀魚按身體花紋分的常見品種,這一篇為大家介紹按尾巴形狀分的常見品種。 <h5>回顧上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6.cn/3rcoszg5?share_from=self&share_to=copy_link&user_id=303749385&uuid=fd10c377a4b7f334b73b536e65e267b1&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03749385&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d371656ecfdaf8dcf806aebb08f326eb&um_rtc=7c594557a60611b883da265814077ac8"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愛養(yǎng)孔雀魚——分享按身體花紋分的常見品種</a></h5> 孔雀魚按照尾鰭的形狀可以分為十幾種之多。尾巴的形狀是由孔雀魚的基因表現(xiàn)而形成的,之后又經過人工培育讓基因更穩(wěn)定。 遇到特殊尾型的孔雀魚,千萬不要認為是尾巴破掉了哦~只要觀察魚尾沒有明顯的傷口,而且賣魚的老板能準確的說出這個魚尾對應的品種名(可以和本文對照一下??),就是認識了一個新品種啦! 這張圖是根據外國孔雀魚玩家命名的尾形品種介紹,在國內翻譯的名字各異,下面簡單總結一下魚友中常見的尾型叫法。 1.三角尾(Trangular or delta Tail/Delta Form):尾鰭形猶如三角形,其夾角度越大越好,鰭邊上下末端是呈銳角,尾巴大且邊緣越齊越好。 2.扇尾(Fan-Tail):尾鰭形狀類似三角形,跟三角尾的差別在于沒有那么平直。其夾角度越大越好,鰭邊上下末端是呈圓弧。 3.下劍尾(Bottom Sword):尾鰭較小,且底部延伸出幾根鰭條,像劍一般。 4.上劍尾(Top Sword):尾鰭較小,且頂部延伸出幾根鰭條,像劍一般。 5.雙劍尾(Double Sword):尾鰭較小,上下均有鰭條延伸。 6.矛尾(Spear Tail):尾鰭較小,在尾鰭中部有較短的鰭條延伸,類似于伊斯蘭教建筑頂部的形狀。 7.針尾(Pin Tail):尾鰭較小,在尾鰭中部有較長的鰭條延伸,比矛尾延伸的要再長一些。 8.圓尾(Round Tail):最傳統(tǒng)而常見的尾型。 9.琴尾(Lyre Tail):區(qū)別于雙劍孔雀魚兩劍非常鋒利,且之間的部分是凹進去的。琴尾孔雀魚尾巴上下會呈圓弧形外延,中間連接的部分夾角也會更寬些。 10.緞帶(Ribbon):這種孔雀魚不是尾鰭形狀特殊,是臀鰭、腹鰭末端鰭條延長,與下面要介紹的燕尾孔雀魚帶有同一種基因。三個鰭每個鰭只會延長其中的一根,而燕尾基因只要延長就是好幾根。 有些孔雀魚背鰭末端鰭條也會延長,背鰭與腹鰭都很長時,從側面看會是個漂亮的C型,這種個體也被稱之為“大C”。 11.燕尾(Swallow):身體各鰭鰭條隨機延長,且能連成面,尾巴會有數(shù)根呈絲帶狀的細條向外延伸。尾巴沒有鰭條延長但其他處有數(shù)根鰭條延長的也是攜帶燕尾基因的表現(xiàn)。 因為燕尾基因會導致輸精管(臀鰭)過長,燕尾公魚基本無生育能力(也就是魚友們經常提到的長公)。 12.冠尾(Crown Tail):這種孔雀魚的尾巴呈裂開的傘狀,品相優(yōu)良的看上去像王冠一樣。斗魚中貌似也有冠尾基因,個人覺得因孔雀魚體型很小,冠尾不易長得好看,且不太容易成活,飼養(yǎng)難度偏高。 外國友人匯總的這個“鏟尾”國內貌似不多見,也有介紹會把“矛尾”和“鏟尾”混在一起。而我對這兩種尾型也是“傻傻分不清楚”??,歡迎大神指點。 本文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分享、收藏~ 與我交流養(yǎng)魚心得~ 比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江口县|
甘谷县|
濮阳市|
苏尼特右旗|
酉阳|
隆林|
刚察县|
麻栗坡县|
文昌市|
台前县|
马龙县|
克什克腾旗|
锡林郭勒盟|
武夷山市|
遂川县|
天门市|
兴安县|
河源市|
灵川县|
灌南县|
磐石市|
宝山区|
栾川县|
曲阜市|
广饶县|
涡阳县|
中阳县|
承德市|
商南县|
西充县|
泗水县|
昌江|
当涂县|
敦化市|
化隆|
嵩明县|
巩义市|
北票市|
曲松县|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