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9月9日,萍鄉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順利完成兩例高難度髖、膝關節翻修手術,幫助患者重回健康生活。與初次置換相比,人工關節翻修術面臨的問題更多且更復雜,手術時間長、花費多、術后易出現多種并發癥,是目前關節外科領域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高的手術。萍鄉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自2016開展翻修手術以來,由外請教授到專家指導再到獨立開展,目前已完成27例人工關節翻修手術,此次2例感染性髖、膝關節翻修術的自主完成標志著我院關節外科技術水平邁上新臺階,在疑難疾病的診療上取得新突破。</div><div> 感染是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據文獻報道,初次膝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的總體發生率為0.5%-2%,不僅給患者帶來多重的手術打擊,而且耗費巨大的醫療資源。如何盡早預防、發現、診斷術后感染?感染后骨組織和軟組織應該如何處理?術后感染病例如何科學管理?這一系列問題是目前關節外科醫生所面臨的巨大挑戰。</div> 一位74歲女性患者6年前行雙膝關節置換術,術后行走活動良好,4年前開始出現右膝紅腫脹痛,切口上段逐漸出現一包塊并破潰流膿,予清創、抗感染等處理后好轉出院。回家后再次出現右膝腫痛,自行在家敷藥、清理傷口,病情無緩解,4個月前出現右膝包塊增大伴明顯疼痛,遂就診我院。彭小龍主任門診詢問病史后結合查體考慮人工關節置換術后假體周圍感染收治入院。膝關節感染后假體翻修困難重重,術中疤痕的松解、炎性壞死物的清除、假體的取出、骨量的保存、神經血管的保護以及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和二期的翻修均是莫大的挑戰,但面對患者的訴求、獲得患者的信任后,我科毅然決定為其行手術治療。 圖為右膝炎性腫物并皮膚竇道 圖為術中膝關節假體的取出和病灶的清除 <p class="ql-block">圖為抗生素骨水泥假體的安放</p> 另一位79歲男性患者1月前行髖關節置換術,術后1周出現髖部脹痛并切口滲液,二次手術清創引流,術后引流量每日多達400-500ml,引流液渾濁,遂就診我院。科室討論后診斷髖關節置換術后感染,決定為其行二期翻修術,取出髖關節假體后徹底清除病灶,用骨水泥假體填充間隙后曠置,待感染控制后再行二期人工關節置換術。 <p class="ql-block">圖為病灶清除和骨水泥假體的安放</p> 在麻醉科、手術室護理團隊的通力協作下,我科自主開展人工關節感染翻修術,預示著萍鄉地區的百姓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先進的、優質的醫療服務。關節外科團隊將繼續秉承“人民至高無上、患者是我親友”的服務理念,為醫院的“三更”工程添磚加瓦,不僅做常見病、多發病的“老黃牛”,更要做疑難重癥的“拓荒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双峰县|
广元市|
广西|
都匀市|
长武县|
合阳县|
聂荣县|
广元市|
濮阳市|
泗洪县|
金坛市|
二连浩特市|
伊宁县|
和平县|
浦江县|
太谷县|
南岸区|
宜黄县|
互助|
兴宁市|
嘉祥县|
宿松县|
民乐县|
江北区|
土默特左旗|
黎城县|
丰都县|
永年县|
洪湖市|
汾西县|
罗定市|
云林县|
伊春市|
陆河县|
镇雄县|
泽州县|
沈丘县|
龙陵县|
屯门区|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