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開學季,又添一個教師節。第37年教師節,是我回歸離開了22年教育部門的第一個教師節,節日來臨之際,思緒如潮,感慨良多。</p><p class="ql-block"> 但凡第一,總讓人難以忘懷。記得1985年9月10日,首個教師節。是日上午,第一節語文課,作為班主任的我,來到教室,與往常感覺異常,一片安靜。邁入教室,但見黑板上 “老師節日快樂!” 幼稚美工大字,同學們齊刷刷站立“朝江老師,教師節日快樂!”那一幕一直鐫刻在腦海。此前,對自己職業的節日,作為年少的我,并無此概念。從寧化調回、與我一同進合溪中學的鄧壽寶老師卻興奮不已,他告誡我們,要好好珍惜、忠誠教育、當好老師!第一個教師節,合溪鄉黨委、政府還給每個老師贈送一條毛巾作紀念品。我一直把印著“首個教師節留念1985.9.10”粉紅色的毛巾留著不肯用,但因多次搬家,也丟了,成為一件憾事。</p> <p class="ql-block"> 父親也是教師出身,雖然因家庭成份問題被錯打成“四類分子”在家務農,但他對我的要求很高,經常叮囑我,“當老師一定要盡心盡責,教師耽誤一時、學生就會耽誤一世”。現在想來,這和習近平總書記“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是契合的。從教十七年,還算牢記了父親的教誨,的確沒有偷懶、不敢懈怠,盡心盡責教好書、當好班主任、搞好行政工作,也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尊重。“朝江先”的稱呼,就是對自己的肯定。記得在合溪街蓋房子澆樓板時,有人叫“朝江先”時,有位阿姨聞聲走到我跟前“阿呀,你就是朝江先呀,我以為你有五六十歲了”。時年30歲。</p> <p class="ql-block">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教師時,也算是學校“名師”,輔導過不少學習困難生,但從未做過有償家教,倒是給一些困難家庭的學生擔保學雜費、代辦費。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雖是清貧,但也收獲滿滿:被學生尊重、愛戴是內在的精神財富;成長后的學生們也經常想起老師,有些同學鐵定會在教師節打電話或發短信、微信賀信;外出創業的學生逢年過節往往會送些“伴手禮”。在廈門的一位學生聽說我想給女兒買商品房,特意打電話問首付錢夠不夠,不但當即用網銀轉賬借款,還發送地址請吃飯;在信用社工作的學生,則成我周轉資金的“pos”機。從教十七年,最大的財富就是一批批可愛的學生!</p> <p class="ql-block"> 如今,重回教育崗位,從學校一線教師成了“執牛耳者”。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實現“兩個提高”:永定的教育教學質量有較大的提高,教師的待遇和收獲感、幸福感有較大提高,無愧于組織的信任、人民的重托和教師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重回教育,得“天時地利人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把保障教師工資收入作為2020年教育督導的“長牙齒”工程,區委、區政府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撥付2500萬元作為教師綜合績效獎,并在全市率先兌現給中小學教師,并建立了《永定區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長效機制和聯動工作機制工作方案》。幾位陌生的教師特意發短信給我“從教三四十年,第一次收到區委區政府的年終獎金,太高興了!”職稱,是教師最期盼解決的。及時兌現了符合條件、沒有職數的“農村22年、城區27年”教師“先評后聘”政策,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p> <p class="ql-block"> 好風憑借力。我深刻感受到,區委、區政府從未如此重視教育工作。特別區委李強書記在9月1日開學第一天檢查開學工作,并親切慰問年輕教師、優秀教師和困難教師代表,并在僑榮職校召開座談會。區委書記檢查開學工作并慰問老師,在這十幾年來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區委、區政府建立了保障教師工資收入長效機制,成立了全區教育基金會,并積極引導遍布全區各地的各類教育協會、基金會,重點獎勵為教育教學工作作出積極貢獻的教師,“芳梅獎教金”、“游國權獎教獎學金”等獎金數額較大的獎教基金即將頒發,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教育綜合績效獎列入財政預算,課后服務將出臺規范性文件,教師收入穩步提升必將成為現實。</span></p> <p class="ql-block"> 重回教育崗位,更體會到了教師工作的艱辛。老師們全身心地投入,整天身心都在學校、都在學生。特別是參加“禮贊建黨百年,師說育人情懷”為主題的永定區慶祝建黨100周年教職工演講比賽,聆聽基層教師訴說著一個個教師愛崗敬業的感人故事,讓我動容流淚。永定新聞網刊發《教師風采》先進事跡,集中展現了新時代永定教師的精神風貌。“講師德、正師風,強素質、樹形象”活動不僅深入人心,更付諸了行動。在龍巖市中學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總獲獎人數居各縣(市、區)第二,高中組獲一等獎人數居各縣(市、區)第一,創下了歷屆教學技能比賽最好成績,也將帶動全區教育教學質量總體提升。五育并舉出碩果: 2021屆永定一中學子在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學院等名校均榜上有名;城關中學高考歷史性突破,考上本科線320人,錄取“雙一流”高等院校3人。在2021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龍巖市唯一獲得一等獎的,花落永定。“重振永定教育雄風,再創永定教育輝煌”已初顯端倪!</p> <p class="ql-block"> “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在第三十七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祝福,并指出:“好老師要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我們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將其作為追求的職業境界、教書育人的“航海指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要堅守樹人之志。無論是城區還是鄉村,教師職業都是平凡的,默默奉獻是其基調,注定與一些時尚潮流、浮躁誘惑無緣,要在精神上耐得住寂寞,生活上不追求奢華,篤定身心耕耘育人園地,把整個心靈奉獻給學生。</p><p class="ql-block"> 我們要涵養為師之德。老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是老師的影子。社會為什么對教師言行有更高的標準期望,其本質是對教師行業發自內心的仰視和尊重,不能簡單理解為苛刻的要求。要保持健康生活情趣,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用道德力量感召學生,用人格魅力墨化學生,用言傳身教滋養學生,最終實現對學生心靈和人格的塑造。</p><p class="ql-block"> 我們要力行篤學之風。“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淵博的學識和過硬的內功是教師的基本素養。要勤于學習,苦于鉆研,精于業務,因時而異,因材施教,中外相比,古今相較,努力做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融會貫通,博采眾長,取精用弘,成為精于教學、善于育人的行家能手。</p><p class="ql-block"> 我們要常懷大愛之心。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博愛,一種大愛,一種“親親而仁民”之愛。我們要胸懷大愛,心存仁愛,愛護學生,呵護學生,積極鼓勵,循循善誘,盡其知而教,無隱無私,盡其心而愛,嚴慈相濟,播撒善良、正直、快樂做人的種子,真正做到溫暖人心、點燃希望。</p><p class="ql-block"> 教師節,屬于我們的日子!在此,恭祝全區廣大教師節日快樂,也祝永定教育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南县|
景宁|
铜陵市|
无棣县|
山丹县|
敦化市|
内丘县|
梁河县|
冕宁县|
千阳县|
芜湖县|
平果县|
美姑县|
武定县|
台北市|
静安区|
绥芬河市|
金门县|
壤塘县|
大理市|
河源市|
沅陵县|
临邑县|
永修县|
扬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十堰市|
荆门市|
多伦县|
平山县|
蒲城县|
什邡市|
齐河县|
乌兰察布市|
交城县|
洛隆县|
岳阳市|
溧水县|
宜兰市|
屏南县|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