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乾隆即位前手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幅仿寫作品是乾隆登基前最后的手稿,因為登基后便為“御筆”了,再沒人敢給與評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乾隆時期,高產經濟作物大量流入,全國人口數量暴漲,清朝發展達到巔峰。乾隆在位期間大部分時間算得上國泰民安,欣欣向榮。同時,乾隆是一個對書畫近乎癡迷的皇帝,一生留下的書畫作品近萬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乾隆為自己最喜愛的三件作品建立“三希堂”的故事。乾隆實在太喜歡《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和《伯遠帖》了,于是他在自己住的養心殿西暖閣,隔出一個小屋,命名“三希堂”,以供自己對這三件法寶欣賞和臨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希堂這三件藏品能讓乾隆茶不思飯不想,每每初雪來臨,都要先拿出《快雪時晴帖》仔細觀摩一番,高興了就題一下字,印一下章,后人統計,僅《快雪時晴帖》就被乾隆題字70余次,印章170多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快雪時晴帖 可能很多人評價乾隆的書法造詣并未達到登峰造極的地位,但是其實乾隆一直是一個學霸般存在,據說6歲便熟讀四書五經,5月份故宮舉辦的“幾暇怡情——乾隆朝君臣書畫特展”就首度曝光了乾隆在13歲和25歲的臨摹作品。第二幅為13歲時臨《多寶塔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師評語“用墨太濃”,乾隆終生未能改正,大濃墨甚至成了乾隆書法標致性風格。<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盡管有人說,乾隆為很多名作的題字是“毀了原作”,其實現在流傳下來的很多珍貴藏品,都得益于乾隆的收集和珍藏,才留給后人一筆重要的財富。</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会同县|
大同县|
白银市|
丹寨县|
海伦市|
比如县|
马边|
南京市|
荆州市|
彰化县|
锡林浩特市|
昭通市|
天津市|
新巴尔虎左旗|
柳林县|
宁波市|
建阳市|
南康市|
阳谷县|
保康县|
靖西县|
五华县|
堆龙德庆县|
丰镇市|
德惠市|
格尔木市|
呼图壁县|
秦安县|
信阳市|
全南县|
乌兰察布市|
台安县|
龙泉市|
壤塘县|
巫山县|
黄石市|
新闻|
林芝县|
东安县|
丰原市|